一枕千年吧 关注:18贴子:534
  • 7回复贴,共1

<<<这难道是筹备时期的格式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史,以及相关记录。


1楼2017-01-06 22:48回复
    明末,外有金兵侵犯,内有天灾人祸,人心惶惶,贵州贵阳府同知公仪A,见知府繁刑重赋,百姓艰辛,又逢各地农民起义,故与亲信将知府斩杀于市井,又将仓粮施于百姓,故得百姓拥戴。贵州其他府州闻此事,为民忧者纷纷响应,先后共斩杀佞官二十人余,追随公仪A。
    崇祯十六年,A所领义军于广西之地,擒获桂王朱常瀛及其子,以此与明廷谈判,换取粮食。后张献忠于四川称帝,建立大西政权,李自成于湖广建立大顺政权。而A以国难当头,不敢妄自称帝,但统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南部和湖广南部,称公仪政权。
    崇祯十七年二月,顺帝李自成欲攻京都,A闻讯,率兵北上追击顺军,又传信吴三桂,以桂王朱常瀛之名,表入京勤王之意,望其坚守山海关。同年四月二日,李自成攻入京都,明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五月,A与吴三桂设假降之计,诱李自成离京,前赴关口,A当夜挺进京畿,占据京城,再乘胜追击,与吴三桂里应外合,歼灭李自成军队。
    李自成毙命,当月,A之子公仪B,自湖广南部率兵北上进攻大顺,不过三月,西安破,大顺残党往大西逃窜。A于五月,带兵从京都南下,直捣南京,斩杀弘光帝朱由崧。十月,两军于湖广会合,进攻大西,将大西逼至四川西北一隅,后大西求和愿为属国,允。
    自此,A正式称帝,定都北京,国号大缙,年号归元。


    3楼2017-01-14 01:29
    收起回复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A即大赦天下,轻徭薄赋,开仓济民,重制律法,又开恩科,广纳贤才。
      归元元年三月,帝于燕山祭天后,赐封从龙有功之人,其中贵州士绅陈氏为户部尚书,帝副将卫氏为兵部尚书,吴三桂为镇北将军镇守山海关,其余各有封赏。帝有妻叶氏,册为皇后,帝后情深,后宫独叶后一人,再无妃嫔。叶氏颇有才情,为紫禁城各宫改名重题,帝无不应允。帝有两子,皆为叶后所诞,长子B封安王,次子章封诚王。
      归元八年,叶后病重,药石罔效,于八月崩,帝大恸,封其谥号“珍元皇后”。同年末,帝体抱恙,立安王B为太子,代为监国。
      归元十一年八月,帝崩于正阳宫。庙号“太祖”,享年六十二岁。遵其遗诏,与珍元皇后叶氏合葬帝陵。


      4楼2017-01-14 02:00
      收起回复
        太子公仪旻登基,改元兴祐。立太子妃江氏为皇后,良娣卫氏叶氏分别为祺夫人、荣夫人,良媛陈氏为怡妃。册长子斌为献王,次子恒为平王,三子奉为宣王。
        兴祐二年三月,皇后江氏诞龙凤胎,帝甚喜,赐嫡子名烨,册为太子,嫡女为襄城公主。同月,大赏后宫,各有晋封。
        兴祐四年,大清兵犯山海关,帝着吴三桂为主将,总兵厉亥为副将,统三十万大军,迎战大清。五年十月,大清退兵,以十座城池为礼求和,休战。
        兴祐六年元月,皇后薨逝,谥号“惠安皇后”。
        兴祐十六年,大清再犯边境,献王公仪斌自请出战,帝令其监军。八月,献王战死,死讯传回京城,帝大怒,亲赴战场,御驾亲征。征战五年,致使民怨载天,以太傅郭旸为首,众臣谏上休战,帝不允。
        兴祐二十二年,帝遇蒙兵伏击,身中毒箭,众将护送其返京城,太子奉旨监国。同年五月,帝毒发驾崩。庙号“烈宗”,享年六十四岁。召太子即位。


        5楼2017-01-22 23:55
        回复
          太子烨以国仇未报,无颜即位,暂拟年号正义,待成祖大殓后,赶赴山海关,率兵迎战清兵,正义三年元月,大败清兵,十月,大军直逼大清国都,迫大清往北迁都千里,立约再不犯缙,愿岁岁朝贡。
          正义四年,烨以枪兵为主,弓兵为辅,五十万大军进攻蒙古。
          正义五年,蒙古降,愿为属国。
          正义六年,烨正式登基,改年号长宁,迎太傅郭旸之女为后,良娣薛氏为淑妃。着大清派皇子进缙京为质子。
          长宁元年,大西自称脱离大缙自立。三月,帝带兵南下攻打隆武政权,同年十一月,击杀南明余孽,歼灭郑氏。
          长宁二年,帝进兵大西,次年五月,兵破大西都城,大西皇帝自缢,帝诛杀大西皇族,扶其一幼子即位,幼子实为傀儡。
          长宁六年,帝召传位于四哥端王公仪谦,自封太上皇,移居南都。


          6楼2017-01-22 23:56
          收起回复
            端王谦即位,改号永徽。追封其母瑜夫人为“明瑜太后”,已逝端王妃慕容氏为“靖宁皇后”,着良媛沈氏为和妃,承徽秦氏、顾氏分别为顺昭仪、如昭华。册其次子邦为太子,长子绍为豫王,三子赫为睿王,四子昌为涟王,五子弁为穆王。
            永徽元年二月,大清和亲公主至缙宫,册兰妃。三月,蒙古和亲公主入缙,册玉妃。
            永徽三年,新疆来使协同新疆公主,欲与大缙联姻,帝为同新疆交好,令其妹昭淳长公主和亲新疆。另册新疆公主为柔淑妃。
            永徽五年八月,湖广大洪,帝命开仓赈灾,因太上皇早年征战,国库空虚,后宫和妃沈氏捐珠玉以表率,引前朝后宫照应,暫缓国库危难,帝大悦,欲册沈氏为后,沈氏以百姓苦难未解为由拒。十月,太上皇烨于南都行宫失踪。
            永徽六年十一月,帝收书信一封,阅后涕零,特下旨,追封太上皇烨为“襄德皇帝”,庙号“高祖”。同月,令户部尚书着人探查山西霍州一带。
            永徽七年五月,于山西霍州发现金矿,帝下令开采金矿,充盈国库。同年十月,册沈氏为后,其子弁特封楚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入兵部领左侍郎一职。
            永徽九年,太子邦与睿王意欲谋反,帝令楚王带兵平反,七月,太子兵败,帝废其太子之位,禁于南苑,贬睿王为庶民,流亡边关。
            永徽十一年,皇太后郭氏病逝,帝追封其谥号为“恭仁皇后”。
            永徽十三年,帝龙体抱恙,楚王监国。
            永徽十五年三月,皇后沈氏薨逝,帝闻讯,病笃,弥留之际,亲题沈氏谥号,为“徽俪皇后”。次日帝崩,终年四十八岁。庙号“仁祖”。


            7楼2017-01-23 02:02
            回复
              仁祖守灵日满,豫王紹称有遗诏,诏其即位,欲夺大宝,睿王赫附和,涟王昌拥护楚王,呼嫡长子即位,方名正言顺,值双方僵持,太傅陆尚取先帝遗诏,斥豫王作假,并宣召楚王即位。
              楚王以豫王睿王图谋不轨,废其二人王位,禁南苑。
              楚王弁即位,改号康泰。立太子妃尹氏为后,良娣沈氏为懋贵妃,良媛陆氏为恪夫人,良媛厉氏、顾氏为珍妃、淳妃,承徽金氏为宁昭华,另有昭训奉仪,各有分封,共记二十余人。立嫡长子肇为太子,其余子嗣各有封赏。
              康泰四年,大清求亲,帝以“公主金贵,何屑宵小”为由拒,七月,大清撕毁条约,再犯边境,帝令荣王领兵迎战。
              康泰六年,荣王战死,帝恸绝,次日追封荣王为赵王,立令涟王往边境接任将军一职。
              康泰七年二月,清军请降,鸿胪寺卿姜可清与大清来使谈判,大清以二十千万两白银及公主一位请和,帝允。五月,大清固伦容静公主入缙宫,帝封其静昭仪。九月,珍淑妃厉氏诞皇十一子,帝喜,册十一子为康王,晋封珍淑妃为元珍贵妃,位如副后。大封后宫。
              康泰十年,帝褫夺豫王睿王皇姓,发配边疆,十一月,边疆传信,豫王病死发配途中,帝念兄弟之情,将其以郡王之礼入殓。
              康泰十五年,静妃爱新觉罗氏病逝,帝令大清再送公主。
              康泰十六年,大清固伦敦仪公主入宫,册为敦妃,并将静妃二女交于敦妃抚养。
              康泰二十二年,康王受命攻打琉球,琉球溃不成军,九月,琉球请求议和,琉球君主有宠女昭元公主,欲求嫁太子肇。
              康泰二十三年,琉球昭元公主入缙,三月,入太子府,行礼当日,太子遭昭元公主刺杀,不治薨逝,帝傷,追封其为慧太子。同月,康王未得诏令,私自出兵琉球,帝令其收兵,康王抗旨。十月,攻入琉球国都,诛杀琉球君主,琉球国灭。
              康泰二十四年,康王回朝,帝以其擅动兵权,抗旨不尊为由,贬其为平阳王,禁于王府。同年八月,皇后思慧太子成疾,病逝。谥号“明献皇后”。
              康泰二十七年,帝复封平阳王为康王,对其亲自教导。
              康泰三十年,立康王为太子,令其监国。
              康泰三十一年,帝崩,享年五十八岁。庙号“成祖”。


              8楼2017-02-13 21:38
              回复
                老昏君登基之后的国史自己写!说好的自己那朝自己负责,我解脱了


                9楼2017-02-13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