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吧 关注:24,624贴子:209,545
  • 8回复贴,共1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西北荆棘瘩村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陈氏氏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西北荆棘瘩村,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陈氏氏族就从哪里来到河南的,再往上就没有资料了。


1楼2017-06-16 11:03回复
    光武陈村现属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是陈氏宗祠所在地,其地名来源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王莽新朝后期,群雄起兵,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西汉皇族刘秀自南阳郡起兵后,与王莽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拉锯战。刘秀躲避王莽军队追杀期间,曾在现光武陈西南一村庄小住。为扼守颍川,刘秀派大将陈俊在现光武陈处驻兵防守。刘秀登基后,定年号为光武,将其曾小住的村庄赐名光武店,命陈俊的部分后人在陈俊驻兵的地方落户居住,赐地名光武陈。后因朝代更迭,兵荒马乱,世事沧桑,陈俊家族后裔四散不知所向。明洪武元年,我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密,落脚于摩旗山东麓。长门传至六世仪公时,迁至王家寨附近,因知悉此处原有光武陈旧名,故恢复村庄名为光武陈。此后,二门福公、三门学公、四门琮公分别散居山中、光武店、西沟等处。
    长门六世仪公为明朝郡马,育八子,长子邦定公是明藩内乡王的女婿,二子、三子、六子、八子、九子均是官员(行七是女儿)。当时,仪公给每个儿子分发千金,按照五行八卦九宫坐落方位,在光武陈设计建设了八个大院,其建筑模式大致相同,都由大门、过厅、花庭堂四部分组成,即各自成院,又相互相通。八大院还配套有花园,望京楼(东大楼)、望景楼(西小楼)、养鱼池等。现花地冲是原陈氏的花园,现鱼池沟是原陈氏的养鱼池。当时,邦定公及兄弟们与大户人家结为姻亲,门庭高耸,成为密县之望族。可惜时代久远、社会变迁,八大院辉煌不再,多成残垣断壁。抚今追昔,令人无限感慨。


    2楼2017-06-16 16:24
    回复
      家谱者,族之大典,用以记录家族兴衰,明统宗族世派。子孙藉此追根溯源,尊祖敬宗,承先人恩泽,传后世美德。前人纂之,后人续之,理所应当,责无旁贷。
      我光武陈陈氏,始祖遂公于明洪武元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密,迄今六百四十余载,繁衍日盛,人烟浩渺,传至三十世。宗祠经多次翻建,族谱曾七次续修。
      明朝中期,长门七世祖邦定公为周藩内乡王之婿(郡马),居住在祥符(开封)。八世祖访公为鸿胪寺卿,创立了本族祠堂及族谱,从六世开始,排列了“锦邦知宗舜,日念光其基”的辈份。二次续谱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由长门十世祖、山西长子县知县锜公主持。三次续谱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由十三世祖光世公整理成书,距第二次续谱四十四载。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光世公重立了“德来元明贵,荣昌显兴隆,一同全忠孝,守法乐升平”的世派,将十五世原“基”字辈改为“德”字辈。第四次修谱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由十三世祖光世公、十四世祖种公、渊如公,十五世祖广基公率族众修编,并刻成石谱,距上次修谱四十一年。第五次修谱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由十四世祖榜公、应元公,十五世祖书昌公、书翰公将遗失原谱找到,重新整理抄录;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十四世祖建章公命十五世祖腾蛟公、浴公,十六世祖慈公,在原石谱的基础上补录增续,距前次修石谱四十个春秋。第六次修谱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十六世祖宪章公、十七世祖元灵公、孟三公、十八世祖丹芳公、明哲公携手成册,仍刻石谱于祠堂左右卷棚,距上次修谱五十四个冬夏。清末及民国年间,战乱不断,灾荒连年,人人疲于奔命,根本无暇续修家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内不允许修祠堂、修家谱。“文革”浩劫,祠堂石谱被毁,面目全非,实在令人痛惜!公元1989至1996年间,十八世明章、明照、振江,十九世贵富、保童、风举,二十世荣远、荣合,二十三世海泉,二十四世永志等通力合作,历时七年之久,完成了第七次续修家谱工作,制成上下两册,续立“国泰万年庆,天义福寿增,悦先文武士,官聚满堂红,继培鹏程志,世禄登科峰”三十个辈份,距第六次续修已九十个春秋。
      历次修续族谱,凝聚着前人无数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所有主持和参与者满怀尊祖敬宗之情,夙兴夜寐,皓首穷经,功绩卓著,流芳百代。由于家族日益庞大,子孙时有迁徙,加之当时条件影响,每次续谱难免遗漏舛讹,不能尽如人意。
      物换星移,光阴荏苒。国逢盛世,人民乐业。应族人之愿,在宗族理事会会长、二十世河成主持下,于2014年启动第八次续修族谱工作,旨在斧正补漏,增录延续。以二十世海亮、十八世丰臣、振江,二十世永现等为主,不厌其烦,往来奔波,收集新添成员资料,核查既往遗漏错误。除走遍近处家族分布区域外,还先后到平顶山、禹州、长葛、西平、舞钢、叶县、鲁山、宝丰、方城、南召、荥阳、新郑等光武陈家族后裔居住地走访,或以软硬谱核对、手抄本校勘,或请老人口述,或以墓碑为证,让孤悬谱外百年之久的六千八百余口族人,重新回到家族怀抱,此真乃我家族之幸,岂不让执事之人欣喜不已?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本谱较前谱体现改革精神,一是男女平等,女孩和男孩一样,名字都续入谱中,媳妇名称用全名,抛弃只写姓氏的封建做法;二是建立电子文档,以后增添人员可随时录入。
      本谱编纂期间,二十世海亮、十八世明学、振江、二十四世永志、二十一世丙灿、宏伟,先后参与文字编辑校勘。在定稿即将印刷成册之时,宗族理事会谨向所有参与人员,及无私奉献、热情合作、鼎力支持的仁人志士深表谢意。由于工程繁盛,人员不足,条件有限,虽经参与人员多方努力,但疏漏笔误之处仍在所难免,在此特致歉意,期待后来者完善补正。
      十八世明学
      二十世河成
      二十一世宏伟 沐手书
      公元二○一七年三月


      3楼2017-06-16 16:27
      收起回复
        《陈氏家谱原序》
        家谱者,何所以谱?其世系之所由来,俾后人知所考也。古者天子有玉牒,诸侯有国史,士大夫各有家乘,盖以明统宗别世派,一族类也。
        吾家自明至清三百余年,世派日远,族类日疏,而统宗莫纪,其何以传后昆而示来兹乎?!先世虽经修辑,奈兵火流离,不无缺略。锜以明季壬午五经乡荐,实系癸未年七月补科也,于二十六日揭晓,限以八月初七抵京。昼夜奔驰,劳苦成疾,遂勉就三场,倖列副榜,奈病势转剧,寄养于母舅河西务钞关杨泗水官署。越明年,甲申即值国变,藐藐一身靡所适从。至大清启运,复古开科,妄意荣选南宫光施宗谱,奈饥饿切肤,心业俱荒,十上公车,未获一遇。日甚一日,老已将至,于己亥科会试免就拣选之例。又候十年,蒙恩授山西长子县令,于戊申季夏抵任。因县遭羌寇残毁,人民逃窜,地土荒芜,以前钱粮十年不清,官之被累而殒者两人。受事后拮据不皇,日夜焦心,虽申文分诉,当事者置之罔闻。未及三载,心身俱瘁,因乞休致归田静养二载。病稍平复,回思自丁卯入庠时,正阖族兴隆,人烟昌茂,真熙攘成俗也,后遭寇伤残,靡有孑遗,止存几丘墟而已。抚今追昔,不能无慨于中,设遇此莫纪,则谁复为纪之者?!况锜长男日章又登贤书,是诚不可忘所自出也。则家谱之作,非予之责而谁责哉?谨采之传闻辑其大略而记之,亦不忘木本水源之意云尔。
        康熙拾贰年中秋吉旦文林郞山西潞安府长子县知县
        十代孙陈锜沐手拜书
        《陈氏家谱原序》译文:
        为什么要编修家谱?就是为了辨明世系,使后人知道自己宗族的来龙去脉。古代皇帝有玉牒,诸侯有国史,士大夫各有家乘,都是为了明统宗别世派,把一个家族统一在一起。
        光武陈氏自明至清三百多年,经历的时间越来越长,人口越来越多,同宗同族就日渐疏远,然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族谱来记载家族兴衰,将来怎样流传后世、教导后人呢?!先世虽然修辑过族谱,但因为经过兵荒马乱,有很多丢失缺少的内容。锜于明朝壬午(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经乡试(乡试是皇帝钦派主考在各省主持的考试,考中者为举人,可进京参加会试,也可经拣选就任较低级官员)荐为举人,实际会试是癸未年七月补考(会试一般是春季举行,称春闱,考中者为贡士,经过皇帝钦点后为进士。明崇祯十六年即公元1643年正月,李自成起义攻占湖北等地,会试可能因此原因推迟),二十六日得到通知,朝廷要求八月初七前到京城参加会试。由于进京路途遥远,昼夜奔驰,劳苦而得病,于是勉强完成三场考试(会试每场三天),幸运地被列入副榜(副榜,即于正式录取的正榜外,再选若干人列为副榜。名列副榜者可参加下科会试,也可以授以教职),无奈病情加剧,只好寄养于天津河西务钞关(河西务是地名,现天津武清区河西务镇;钞关是税务机关)我舅舅杨泗水的官署。到了第二年(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朝政权灭亡,自己事业无成独自在外无所适从。清朝在北京建立后,恢复了明朝科举制度。本来期望自己能在朝廷谋职,为祖宗增光添彩,无奈生活无着落,思想和学业都荒废了,先后十次给朝廷上书(要求安排官职),没有得到一次答复。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老年将到,己亥(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科会试时我免于拣选而听候安排。又等了十年,蒙皇恩被予授予山西长子县令,于戊申季夏(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农历九月)到任。由于该县遭羌寇侵袭残毁,人民纷纷逃离,土地荒芜,以前拖欠的钱粮累计十年不清,前任县令因工作劳累而在岗位上去世的就有两人。本人接任后诸事劳顿少有闲暇,日夜操心,虽然行官府文书分别催要,但当事者置之罔闻。不到三年,心身疲惫不堪,所以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乡。静养二年后,病体稍稍恢复,回想起丁卯(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我为生员(秀才)时,正阖族兴隆,人烟昌茂,庭院熙熙攘攘,后来因遭到兵匪毁坏,建筑物一无残存,只有几处废墟。抚今追昔,不能不感慨其中。如果我不把家族的这种兴衰情况记录下来,哪谁又会去记?!况且我的长子日章又考取举人,更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出身根本。修家谱这件事,不是自己责任难道是旁人的责任吗?所以郑重收集流传的情况,大概进行记录,也算不忘木之本水之源吧!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中秋吉旦文林郞
        山西潞安府长子县知县十代孙陈锜沐手拜书
        按:陈氏原出自舜后,粤稽先世遐哉邈矣。但舜都蒲坂而子孙散居于各处者不一。洪洞一支盖其遗裔也。县南郊数里独居一村,号为荆疙瘩陈家,即始祖所居之地也。元末四方兵起,独山西一隅安静无事。时明太祖经略南方已定,命徐达兵取山西。而元将李思齐起兵南迎。一时人民惊逃,皆望南奔,渡河者不知几许。始祖陈遂引家至密北鄙摩旗山居焉。有铁釜一具、砂锅一担,因土为穴,因沟汲水,并无邻舍往来,真有太古之遗风哉。时无地可耕,因本处有贾来兴旧名,遂顶种焉。有子二人,曰伯祥、伯川。伯川无嗣。伯祥生四子,曰钦、曰福、曰学、曰琮。钦子曰宣,宣子曰赞,赞子曰仪,皆独丁也。至仪徙居摩旗山迤东王家寨(即今光武陈也),娶郑州界牌张氏生八子焉。长尚周藩内乡王,陪嫁房一处,在汴梁西街,遂居住祥符,即锜之曾祖也。其二与六系明经授县二尹。三、八、九俱司椽。他皆务农而已。各分千金建立楼庭,联婚巨室,遂屹然,祥密之鼎族矣。其福、学、琮各自散处不一,文献久洇,仅将近派详载,其他备名数存,其略可也。福居山中,学居光武店,琮居西沟内,各自繁衍。惟仪之一派为最盛焉。其次则琮之一派颇多。而山中、店上散处各地,杳难纪焉,惟择其可闻见者而录之。
        《按》译文:
        陈氏原出自舜帝后裔,考证先世距今已经很久远了。舜都位于蒲坂(现山西省永济市)而子孙散居于各处。洪洞一支是其后代。县南郊数里单独一村,号为荆疙瘩陈家,即我始祖所居之地。元朝末年四方兵起,唯独山西一个地方安静无事。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已将南方平定,命令徐达发兵进取山西。元朝将领李思齐起兵南迎。一时间民众惊恐逃离,往南渡过黄河的数不清有多少。始祖陈遂领着家人到密县北边摩旗山东居住,只有铁锅一具、砂锅一担,在土墙上挖洞居住,从沟里打井饮水,没有其他邻舍往来,颇有上古之遗风。当时没有土地耕种,因本处以前有个叫贾来兴人的遗留有土地,于是便顶替其名字种地。始祖有两个儿子,分别叫伯祥、伯川。伯川没有儿子。伯祥生四子,分别叫钦、福、学、琮。钦子名宣,宣子名赞,赞子名仪,都是独子单传。到六世仪公时,迁居到摩旗山以东王家寨(即今光武陈也),娶郑州界牌张氏生育八子。长子(邦定)荣兴地成为明朝周王家族内乡王(周王是朱元璋五子朱su(木肃)的封号,封地在开封,其后代世子者承袭周王封号,庶子者封藩王,内乡王是藩王之一。此内乡王或为朱元璋六世孙周惠王之子内乡端惠王朱勤烰。关于周王是朱元璋十七子的传说实属谬误。据《明史》载,朱元璋十七子为朱权,封宁王,封地在南昌,与周王和开封明显不符)的女婿,陪嫁房一处,在汴梁城西街,遂居住祥符(今开封市)。邦定就是锜的曾祖父。仪公的二子与六子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县官(康熙三十四年《密县志》记载:陈邦宠、陈邦安是明万历八年贡士。陈邦宠任山东省武城县县丞)。仪公的三子、八子、九子都是司椽(官府中协助长官处理政务的官员)。其他务农。每个儿子分发千金建立楼庭,与大户人家结为姻亲,门庭高耸,成为密县之望族。福公、学公、琮公各自散居,由于时间长文献资料缺失,仅将近派详细记载,其他大略记之。福公住山中,学公住光武店,琮公住西沟内,各自繁衍。只有仪公一支繁衍最盛。其次就是琮公一支比较多。而山中、店上因分散于各地,时间长了难以记录详尽,只有选择知道的记录在谱。
        当时修谱排列辈份为:锦邦知宗舜,日念光其基。锦为六世,即仪公辈。


        4楼2017-06-16 16:40
        回复
          夫家谱一书,原系允广公修理于康熙十二年始成一部,今一百三十三年矣。余于乾隆三十六年见族人多不在谱,意欲增添,谱内无空可入。余又重新抄书,见谱上有存“其大略可闻,见者而录之语”,可知前人彼时未能详续,遗留人丁不少。余欲继先人之志,故不辞劳苦,不避风霜,南北奔驰,遍处寻找,增补人丁甚多,本族自添者亦不少。又三十五年矣,今又见幼童稚子理应入谱。开谱细玩,忽见祖孙同名叔侄犯讳者,纷纷不一。余欲改正,奈未居一处,远近不等,难以传唤,焉能改正?余欲编一宗派,自此以往,按派起名,使尊卑有等,长幼有序,再无重名乱宗之弊,上不失先人之规模,下不乱子孙之秩序,令族人闻之甚堪羡,俾亲友见之亦美观也。奈余素无学术,纵然立派,恐不足以服众,而且年近七旬,老已将至,耳聋目暗,心神恍惚,气血衰败,恐不久于人世耳。倘余异日去世,族间无人整理,使子孙彼此重名犯讳,一负先人之诚念,一何启后昆示来兹乎!今余率意创立一派,楷书呈于祖庙,致合族得共览,亦得共依派起名,以传于后庶,可永不坠先人之家声,更不忘余尽心之微意也耶。
          嘉庆十年十月朔十三世孙光世沐手拜书
          陈氏宗派
          德来元明贵 荣昌显兴隆 一同全忠孝 守法乐升平
          此图自十五世起,即德字辈亦即基字
          注释:
          允广:即锜,康熙时任山西长子县知县。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自此起新排20个字的辈分,将原来的“基”字辈改为“德”字辈。
          石谱跋后
          我族之谱旧矣,而兹乃易之以石者何?或曰取其传久远也。夫寿诸枣梨而藏之,亦何不久远之?又况谱之修每三十年而一易,而又何取于久远为?或又曰系之石而列之壁,其于考察也为便。夫由洪洞以来,四百余年之世次一览无余,以为便于考察则然矣。然族人易于石之意,窃以为犹有未尽者。何也?吾族赖先人遗泽,生齿繁盛,往往散处于百里数百里之远,虽祠堂之设合族皆有力焉,然有数年而一至者矣,有终身而不获一至矣,且即居处甚近而不得常聚会于此者矣。今自始祖而下,合一世以至十八世支分派别,以次谱列,不啻祖宗之日照临其子孙,而子孙之日环侍于祖宗也,此其于子孙之心安,而于祖宗之心不亦大慰矣乎!呜呼!此族人区区之意而无几乎,事死如生者矣。或曰:此其已然者也,继此者将若何?曰:四百余年之谱系不朽,云由此而继,以石也可,即不以石,而以木、以纸也无不可。
          十三世孙 光世
          十四世孙 种 渊如
          十五世孙 广基
          嘉庆拾柒年壬申七月中浣谨记
          石谱跋后译文
          我光武陈氏族谱原来就有,而现在为什么要改成石谱呢?有人说石谱结实利于长久保存。那么印制成书保存,就不能长久保存了吗?何况每三十年就要修一次族谱,为什么非要采取这种方法保存?也有人说刻在石上镶在墙上,便于查找察看。洪洞迁密以来,四百余年世次宗派能够一览无余,确实是方便。然而族人要改成石谱的根本原因,我认为不只这些。为什么呢?我族人凭借祖宗荫德,不断繁衍生息,家族人等居住分散,可能相隔百里数百里之远,虽然都为设立祠堂贡献了力量,但有的数年才能来祭拜一次,有的终身也没有机会来过,即使住在近处的人也不可能都常在此聚会。这次,从始祖自上而下,一世至十八世分门分支,按顺序勒于石谱上,其意义不仅仅是祖宗像太阳一样照耀子孙,更象征着子孙如星辰一样围绕陪伴在祖宗左右,这样子孙能够安心,祖宗在天之灵也能够得到慰藉。啊!族人的愿望不多,就是想像活着时一样对待先人。有人说:这次改成石谱,将来再续时怎么办?我说:通过这次修谱,四百多年的门派分支已记载清晰,从此以后再续,刻石上也可以,用木、用纸都行。
          十三世孙 光世 十四世孙 种渊如 十五世孙 广基
          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七月中旬谨记


          5楼2017-06-16 16:44
          回复
            家谱序
            家谱一书,所以明统宗别世派,一族类也。先祖允广公始修于康熙十二年秋八月,越后先兄心田公缵修于嘉庆十七年秋七月。先人之尽心于宗派也可胜道哉!然前人修之尤贵后人守之,后人守之尤贵后人续之。自修至今又已多年,使无人焉起而修之,将人丁日繁,族类日盛矣。何以传成后昆而示来兹乎?吾族叔榜年近七旬,欲继先人之志,与族人商议修谱。佥曰家有老谱,失迷多年,今得之古书之中,可取之以备参考。吾叔曰:得非曰山爷在省之谱乎?众皆曰:然。于是按谱稽查,知为某支祖,因谱考核,知为某祖后,序其辈数,书其名字、家传渊源,千百年赖以不坠。虽无大功,然与先人始修缵修之志,未始无小补云。是为序。
            十四世孙 榜 应元 十五世孙 书昌 书翰
            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仲春吉日沐手敬书
            家谱序译文
            之所以修家谱,是为了明统宗别世派,把一个家族统一在一起。先祖允广公(锜)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秋八月始修家谱,之后先兄心田公于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秋七月续修。先人为理家族宗派之事尽心尽力很值得称赞啊!然而后人保管好家谱比前人修谱更重要,后人续谱比保管更重要。自上次修谱至今又已多年,假如无人带头续修,人丁越来越多,支系越来越广,怎么承前启后啊?我族叔榜公年近七旬,想继承先人修谱之志,与族人商议修谱之事。大家都说家族原来有老谱,多年都不知道存放在哪儿,现在从古书中找到,可拿来参考。我榜叔说:找到的是不是大家说的山爷在省存放的家谱?大家都说:是。于是按谱详查细究,知道谱上某人为某支的先祖,按谱考证核对,知道某人为某祖的后代。依据其辈分排列,将其名字、家世传承源流写于谱内,即使过了千百年也不失为依据。做这件事,虽然没有多大的功劳,但是能够继承先人始修续修的志向,也算有一点益处吧。写这些,作为序吧。
            十四世孙 榜 应元 十五世孙 书昌 书翰
            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仲春(公元1850年农历二月)
            吉日沐手敬书
            重修石谱续
            粤稽帝系载于礼经,世本甄于史氏,而谱牒之学,由斯代兴。自魏晋浮华,以簪缨相尚。齐梁猥鄙,惟阀阅为荣。甚有援引声气,竞趋流品,取同姓有名于时者,附家乘,以镂姓名,此与前辈作谱之深心微意相距远矣,所谓虚伪滋而风俗坏。人言实行,家无信谱,良以此哉?夫由父子而祖孙,由祖孙而尽服,推而至于十世百世,溯其始则一人也。万物之始曰祖,人之始迁于异乡列入编籍,谓之始祖。祖之有始,如水之有源,肇端西极折赴东墟,初为胎簪,继为巨浸,支不分派,衍浩浩乎,杳难纪矣。故水经作于无名氏,而郭景纯、郦道元辈皆有注焉。古来大家世族有念于此,因水经而作谱系,盖以谱系不作,则子孙无所尊卑、名分、昭穆、伦序。及生平之显晦穷通,后世子孙未由而知之。作于前不修于后,岁久丁繁,处一郡一邑,旷若千里,往往见面不知为许人,则后世子孙亦莫能免其罪也。我始祖自洪洞迁密,迄今十九世矣。仕宦科第自前明迄我朝历四百余年,不至凌替,则世芬祖德岂能殚述。陈氏有祖谱,自余十世祖允广公始序之而寿诸枣梨,是在康熙十二年中秋时也。谱之续修在嘉庆十七年壬申七月,为余堂叔祖和菴公、族伯腾飞公、族兄耨斋公等互相厘定而易之以石者也。自嘉庆壬申至咸丰壬子又越四十余年,后生者不知凡几。窃思吾族繁衍,散处百里、数百里者不一,其他后生者名字事迹若不补入,将无以绍先绪而示来兹。时余游学东归,道途辽远不能身莅其事,爰命子腾蛟、从堂弟浴、族孙慈任其事,约合族众,依壬申石谱复为增续。悉奋勤勉事用,殚其尊祖敬宗之心。余第,较其舛讹,弥其疏漏而已也。敢云克继前人之志哉!工告竣,因将续祖谱原委,勒诸瑱珉以示后世子孙,更数十年后,有子孙之贤者当有感于斯文。
            咸丰二年岁次壬子梅月上浣十四代孙建章谨志
            重修石谱续译文
            据查,黄帝后裔的谱系记载于《礼记》,《世本》(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是由先秦时史官编纂的,编纂《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大概也是从那时兴起的。自魏晋时期开始,浮华之风日盛,人们以世代做官为荣。齐梁时期风气不正,追逐功勋名利居多。甚至还有引用名声,攀附显贵,取当时同姓名人,列入自己家谱,这与前辈编修家谱之良苦用心相距甚远,这就是所说的虚伪滋长而风俗败坏。人们说办事要实在,如果家谱都不可信,如何做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家族,从父到子,从子到孙,由祖孙到五服尽,乃至于十世百世,究其根源则是起于一人。万物之始称为祖,人之始迁于异乡列入编籍,称为始祖。祖之有始,就好像水有其源,西部发源转折迂回滔滔东流,起初是桐柏山间小溪,然后变成大河(本文中指淮河),流域宽广,如果支系不分,很难弄清楚。所以《水经》虽然是无名氏之作,但郭景纯、郦道元皆为其作注(郭景纯,东晋著名学者,中国风水学鼻祖。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等作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古时大家世族有感于这种情况,比照《水经》的道理而作家谱,原因是如果不作家谱,则子孙无法知道家族的尊卑、名分(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称为“名”;相应的责任、义务称为“分”)、昭穆(宗族关系)、伦序(伦常次序)。前辈生平进退升降困厄显达,后世子孙无法知道。如果前世作谱而后世不去修编,时间长人口增长得多了,即使在一个州县居住,也好像相隔千里,往往是见面也不知道是何人何辈分,则后世子孙亦不能免其罪。我始祖自洪洞迁密,到如今十九世了。家族中做官为仕科举及第的众多,自前明到当朝经历四百余年,从未衰落,家族的荣光、祖宗的功德无法详尽叙述。陈氏有祖谱,自我十世祖允广公(锜)首先续写并印制成册,是在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中秋时。家谱又续修是在嘉庆十七年壬申(公元1812年)七月,为我堂叔祖和菴公、族伯腾飞公、族兄耨斋公等互相修改订正后改为石谱。自嘉庆壬申至咸丰壬子(咸丰二年,即1852年)又过了四十余年,后来增添的人口不知道又有多少。我想,家族人口逐渐增多,散居在百里、数百里外者很多,其他后生者名字事迹若不补入,将无法承前启后。当时我游学东归,道途遥远不能亲自料理,于是安排儿子腾蛟、从堂弟浴、族孙慈负责修家谱事宜,联系家族成员,以壬申石谱为依据,增续新的内容。在修谱这件事上认真对待,勤奋理事,竭尽尊祖敬宗之心。其次,着重改正错乱,弥补疏漏。只能说是继承前人的志向吧。续谱工作结束后,将续谱之事的始末,勒于石碑之上让后世子孙知道,过了几十年后,子孙当中的贤德之人是会理解这篇文章的用意的。
            咸丰二年岁次壬子(公元1852年)梅月
            上浣(农历四月上旬)十四代孙建章谨志


            6楼2017-06-16 16:47
            回复
              尝观寒往暑来,无片刻之息,此天之运也;往过来续,无一时之停,此水之流也。续谱之意非欲与天水相比,续而不绝乎。况缵续成德,乃后裔所当然;继志述事,乃子孙所应尔也。忆昔始祖元末自洪洞迁密,前人业已备述,无庸再续。第至康熙年间,十世祖访公命孙锜公创修祠堂谱属枣梨。嘉庆年间,易为石谱。咸丰年间重续一次,工竣账清,已勒于石。光绪元年又继续之,时际仓猝,岁遇饉饥,账未清,石亦未勒,不必追究。第以谱之续也,大抵以三十年为期,迄今已三十余年矣。若不急续,则世远年洇,人丁繁衍不惟,昭穆失其序,即祖孙父子亦不知世次之所属。故阖族社首与族众公议,于今岁春开工续谱,又添石板六丈。于是总理者,有人监工者,有人知历者,有人同心协力,不数旬而工告竣。族尊以文属余。余固难辞,乃以管见略,叙原委俾后世。贤者为之,一哂仅知其所由云。
              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
              十八世孙庠生丹芳沐手撰文并书丹
              重修家谱续译文
              我们曾见寒往暑来,没有片刻停息,这是自然的规律;往过来续,没有一时停顿,这是水流的规律。续写家谱的意义不是要与天水相比,而是通过续谱,使家族派系能够传承下去。况且继续前人修谱的美德,是后裔理所当然的事情;继承先人记好家族历史的志向,是子孙所应该做的。回忆当年始祖元末自洪洞迁密的往事,以前修谱之人已经叙述过,不需要再写。康熙年间,十世祖访公命孙锜公创修祠堂并印制族谱(此处有误,访公是为八世祖。此句应为:十世祖锜公遵八世祖访公命创修祠堂并印制族谱)。嘉庆年间,改为石谱。咸丰年间重续一次,工竣账清,已在石碑上记载。光绪元年又继续,由于时间仓猝,且遇上年景不好,账未清,石碑也没有刻制,没必要再追究。续家谱之事,大概以三十年为一个周期,自上次续谱到现在已三十余年了。若不赶紧续写,由于年代久远,人丁繁衍多,宗族关系将失去秩序,祖孙父子也不知道自己的世系辈分。于是阖族社首与族人共同决定,于今年春季开工续谱,又添石板六丈。于是有人总管,有人监工,有人记工记录,大家同心协力,不到数旬完成任务。族里有威望者让我撰文纪之。我肯定难以推辞,于是把大概情况予以记载,把原委进行叙述以供后世了解。文章是记录贤德人的事迹,莫要见笑。
              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公元1906年)
              十八世孙庠生丹芳沐手撰文并书丹


              7楼2017-06-16 16:50
              回复
                陈氏自舜以来尚矣,明以前为山西洪洞人。因明太祖命徐达进取山西,一时人民骚然,始祖遂公乃自洪洞荆疙瘩村迁于密邑摩旗山之下居焉,时明洪武元年冬月也。历洪、永、熙、宣、正、景、天、成之年。而始祖之孙钦公于成化五年名勒于佛寺之碑,自始迁至此,为一百有二年。而讳学者,则在嘉靖四十五年丙寅为耆老,与朝用、朝相以及邦定、邦宠诸公同见于鲁邦彦之记。于时邦定公为仪宾,徙居汴梁。邦宠公为邑庠,居王家寨。自始祖至此,已一百九十九年矣。按勅建孝子坊记,嘉靖四十四年,邑令朱锐举邦宠为孝子;万历十五年,膺明经;十六年,试大廷补成均弟子,归俟取用;二十二年,神宗谕礼官诏表其门;二十九年,与邦安公同为主簿。至是则为二百二十八年。此后著于石刻者:万历四十六年则见有诵公;崇祯元年则见有诵公、大猷公、宏猷公。至崇祯十六年,癸未补科锜公举于乡。十七年而已,值甲申之变矣。自陈氏迁密终明之世共二百七十七年。
                大清启运,陈氏之后,见于顺治七年,周栎园记者,廪生鈜、生员泰玺诸公;十五年鈜贡出新授柘城教职;康熙二年癸卯,日章公登贤书;二十一年辛酉,日旦公以成武举。而锜公授山西潞安府长子县知县,日章公以鹿邑教谕擢翰林待诏,日生公擢入庠,率在是年。迨雍正元年癸未,畴公选拔贡生;敉公、万祥公于此年补博士弟子员。入国朝至此为七十九年矣。自是以来,震公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膺岁荐;光遇公于三十一年丙戌、豹变于三十三年戊子相次食廪饩。至今嘉庆元年又复七十三年,则入国朝者一百五十二年也。合前明二百七十七年共四百二十九年。略记于此,俾追远之,君子得观览焉。倘因略致祥,订伪成真,即如在之思与之俱存也。岂仅沾沾纪年云乎哉。
                嘉庆元年岁次丙辰重阳之前
                十五世孙广基谨志
                《陈氏家谱纪年》译文
                陈氏是舜帝后裔,历史已经很长了,明以前为山西洪洞人。因明太祖命徐达进取山西,一时民众动荡不安,始祖遂公就自洪洞荆疙瘩村迁于密县摩旗山之下居住,当时是明洪武元年冬月(十一月)。到目前已经历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诸年。而始祖之孙钦公名字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勒于佛寺(可能是光林寺)之碑时,距迁密一百〇二年。而学公,则在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公元1566年)为耆老(《大明律》规定,耆老须于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内选充。当时民间婚姻、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本里老人、里甲决断。若是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报官),与朝用、朝相以及邦定、邦宠诸公同时在鲁邦彦书中有记载(鲁邦彦:明朝进士,理学人物,著有《河图洛书说》、《大学讲》、《中庸解》、《就正录》等)。当时邦定公为仪宾(明代宗室亲王、郡王的女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统称为仪宾),迁居汴梁。邦宠公为邑庠(明清时称府县学为邑庠。这里代指庠生即秀才),居住在王家寨(今光武陈)。自始祖至此(公元1566年),已一百九十九年了。按勅建孝子坊记,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县令朱锐举邦宠为孝子;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进京会试被取为贡士;万历十六年,参加殿试补为进士,之后等待朝廷任用;万历二十二年,明神宗(万历)诏令礼部表彰其家族美德;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与邦安公同为主簿(主簿为知县之下的官员、正九品。清康熙三十四年《密县志》记载:陈邦宠由贡生身份任山东武城县知县,其母疾病期间日夜榻前伺候,母亲去世后,他搭草棚在坟头守孝三年,全家六十多口人四世同堂不分家。明万历二十二年,即公元1594年,经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提请,奉旨建孝子坊。《密县志》记载陈邦安与陈邦宠同为明万历八年贡士,与本文时间有出入)。至是则为二百二十八年(原文有误,实际为234年)。此后石刻上有名字的: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则见有诵公;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则见有诵公、大猷公、宏猷公。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癸未补科锜公乡试考中举人。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明朝终止。自陈氏迁密到明朝终止共二百七十七年。
                大清开国后,陈氏后人,见于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周栎园(周栎园: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篆刻家、诗人、大收藏家,名周亮工,栎园是其别号,著有《读画录》《赖古堂集》《印人传》等)书中记录,有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鈜、生员(秀才)泰玺诸公;十五年(公元1658年)鈜公被选拔为贡生,出任柘城教职(清康熙三十四年《密县志》记载:陈鈜为柘城县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县级教育副职,从八品官员);康熙二年癸卯(公元1663年),日章公考中举人;二十一年辛酉,日旦公考中武举人(原文有误,辛酉应为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密县志》记载:陈日旦,字子晖,康熙辛卯科武举人。“辛卯”为笔误。)。而锜公授山西潞安府长子县知县,日章公以鹿邑教谕擢升为翰林待诏(清朝县教谕品级为正八品,待诏为从九品官员,从地方官到翰林院,品级不可能降低,其记载可能有误),日生公擢升为庠生(秀才),大概也在这一年(原文不准确,锜公自撰族谱原序中,表明自己是清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任长子县知县)。等到雍正元年癸未(公元1723年),畴公选拔贡生(每年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可以做九至八品官。);敉公、万祥公于此年补为秀才。至此清朝建立七十九年了。此后,震公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公元1762)岁荐为贡生;光遇公于三十一年丙戌(公元1766)、豹变于三十三年戊子(公元1768)相继成为廪生。至今嘉庆元年又七十三年,距清朝建立共一百五十二年。加上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共四百二十九年。大略记录于此,供后人追念,君子观览。
                嘉庆元年岁次丙辰(公元1796年)重阳之前
                十五世孙广基谨志
                2.祖庙祀典记
                礼大传有曰亲,故尊祖,故敬宗,故收族。是族人者,其初一人之身也。一人之身,分而为千万人之身,则其势愈远而愈疏。于是立始祖之庙以统系之,则分者有合,疏者有亲,所为萃祖宗之精神,以萃子孙千万人之精神,而为人治之大者也。按陈氏溯自姚墟尚矣,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密,世更两朝,年逾四百,而庙中之规模,石谱之记载,前人之述备矣。然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使继起无人则蛮盛弗传事。自嘉庆十六年有十三世孙万象、十五世孙长安接管祭田,又续添十三世孙松临共十有二人,以襄庙祀,周而复始。盖庙有地课,除每年祭享消费外,余者放债行息,积有一百四十余千。于道光二十四年,十四世孙(左王右綦(qí))、十六世孙中清又盖房三间为备器用,之所费钱八十余千,下余者仅六十余千耳。前人之成规如此,后之主祀事者,宜何如此慎重也。忆方尝入庙助祭,每执争之役而慨然矣。则见元旦有履端之敬,元宵有上灯之仪,清明有展墓之礼,而尤重孟冬月朔之祭,演戏以悦神明,合食以洽族情,而又为之赞礼而相导之,为之奏乐以宣畅之,为之备物致敬,以通幽而合冥。凡在庙者无不屏息肃容,以襄祀事,是盖先人济出之泽、礼仪之风,互传十余世犹未艾也。以合族姓,以序昭穆,以厚人伦,以美风俗,是不亦为祀先人之盛举矣乎?!爰撮其巅末而为之记。
                道光二十四年岁次甲辰冬月仲浣
                十六世孙行方沐手撰文 景山沐手书丹
                注释:
                礼大传:《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
                姚墟:相传为舜帝的出生地,陈氏为舜的后代。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
                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
                履端:农历正月初一。民国前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上灯:明代以后,元宵节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展墓:省视坟墓。
                孟冬月朔:农历十月初一。
                3.禁条
                祖庙之修,原为栖神之所,自要清闲安静,视神明如在,不得自为公地,任意作遢。如读书一节乃光前裕后、天地间第一好事,若在殿内坐诵,未免视为闲所,轻忽先灵矣,切宜不可。至若经布、安机、扎罩、念经、乘凉、睡卧、避寒、烘火、待客、宿人、唱戏、寄箱、藏器、放木、盛粮、积菜、耍拳、学棒、踢毽、打瓦、吃酒、着棋、掷色、抹牌诸此俗恶尤当禁止。若夫栽花、植木、修石、养树,止宜添修,不许毁坏。以后不遵约束者,或族长责笞,或公开处罚,或送官究治,慎毋视如等闲,以自居于不孝之地。凡我族人各宜照查,凡我后人各宜遵守公议,一定永远为戒。
                雍正十年岁次壬子春三月
                十二世孙超与众共同立约
                《禁条》译文
                修建祖庙,本来是神灵安息的场所,自然要清闲安静,敬为神明在此,不得随便当成公众活动场所,任意作遢。比如读书本是光前裕后、天地间第一好事,但是如果在殿内读书,不能不说是把祖庙当成闲暇场所,就是对先灵的不尊敬,切切不可。至于在祖庙内经布、安机、扎罩、念经、乘凉、睡卧、避寒、烘火、待客、宿人、唱戏、寄箱、藏器、放木、盛粮、积菜、耍拳、学棒、踢毽、打瓦、吃酒、着棋、掷色、抹牌等恶俗尤其应当禁止。如果是栽花、植木、修石、养树,只能添修,不许毁坏。以后不遵约束者,或由族长责笞,或公开处罚,或送官究治,一定要谨慎视之,不要当成等闲之事,自己把自己置于不孝之地。凡我族人等都要按此执行,凡我族后人都需要遵守,一定永远为戒。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岁次壬子春三月
                十二世孙超与众共同立约


                8楼2017-06-16 16:52
                回复
                  据光武陈《陈氏世谱》和陈日章墓碑记载:陈日章,字子闇,号公寿,今新密市白寨镇光武陈人,生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妻曹氏诰封儒人生于明崇祯九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与陈日章合葬于光武陈北大沟北顶(现周家寨村上岗),坟前有站俑、卧羊各一对。陈日章是清康熙二年癸卯科(公元1663年)举人(清康熙三十四年《密县志》中有记载)曾任河南鹿邑县教谕,受选翰林院待诏,封登仕佐郎,传说曾任康熙皇帝玄烨的老师。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由日章之父陈锜(曾任山西长子省知县)主持修造的陈氏宗祠竣工落成后,康熙皇帝亲钦手书匾额“庆馀两朝”,匾额上还有“大清康熙十二年仲秋吉日,弟子玄烨题”的字样。
                  日章公是笔者近族,其父锜公同笔者十世祖鈜公是亲兄弟,一直被族人引为自豪和骄傲,陈氏家族曾因其坟墓被刘某人盖房毁坏,曾和刘某人发生过较激烈的冲突。由于古代官职、称谓、礼制等和现代不同,日章公究竟是多高级别的官员,很多人也搞不清楚,笔者尝试对照有关资料予以说明。
                  一、由清朝举人的任职来看
                  明、清时,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新科举人第二年即可赴京参加礼部会试,通过者为贡士,可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会试一科或三科不中,也可以经过吏部的“拣选”或“大挑”就任低级官员,一般是九品或从九品。
                  二、翰林院待诏的品级
                  清朝翰林院内部组织有典簿厅与待诏厅。待诏厅掌缮写、校勘之事,设满、汉待诏各2人,笔帖式若干人。满待诏掌校时,翻译章奏、文史;汉待诏掌校对,缮写所撰之史。清朝官职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翰林院待诏为从九品官员。
                  三、登仕佐郎的品级
                  清朝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副职。正七品为文林郎或宣义郎,从七品为征仕郎;正八品为修职郎,从八品为修职佐郎;正九品为登仕郎,从九品为登仕佐郎。
                  四、墓葬石象生分析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是用来显示墓主人身份的,称为石象生。明清两代规定: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件;三品置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2件;五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件。日章墓仅有石俑、石羊各一对,其生前应该是较低级的官员。
                  五、由儒人的称谓看
                  清朝对一品至五品官员的封赠称为“诰”,六品至九品称“勅(敕)”。一品官和二品官的妻子称夫人,三品官的妻子是淑人,四品官的妻子是恭人,五品官的妻子是宜人,六品官的妻子是安人,七品官、八品官、九品官的妻子称为孺人。日章公与妻曹氏合葬墓志碑称曹氏为“诰封儒人”,说明日章公是七品以下官员。再者,“诰封孺人”称谓不准确,准确地说,应为“勅封孺人”。
                  综上所述,若光武陈陈氏族谱及日章墓葬关于其为清朝举人、登仕佐郎、翰林院待诏的记载无误的话,那么就可以看出日章公是从九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干部,与曾任明朝中顺大夫(五品官)的先祖陈邦定、曾任鸿胪寺卿(四品官)的陈访等相比,只能算是很小的官职,但是,封建社会识字的人本来不多,能在皇帝身边工作就更不容易,这也是族人感到荣耀的原因。日章公虽然品级不高,但毕竟是在翰林院工作,还能和皇帝近距离接触,皇帝对其比较熟悉,且有一定的感情,自称弟子并不为怪。光武陈陈氏家族兴盛于明朝中期,明清两朝多人担任官职,所以康熙皇帝才会为陈氏宗祠亲笔题写“庆馀两朝”的匾额。
                  日章公考中举人时(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顺治皇帝(1638年—1661年)已离世两年,所以关于其任过顺治、康熙两任皇帝老师的说法不准确。庆余两朝的“两朝”应指的是明、清两朝,不是顺治、康熙两朝。
                  存疑:清朝时期,教谕是县级主管教育的主官,比现在教育局长职权范围还要广泛,品级为正八品。翰林院待诏为从九品官员。日章公从地方官选拔到翰林院,品级不可能降低,估计关于其官职的记载有不准确的地方。


                  9楼2017-06-16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