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与“五力”的名称相同,首字都是信、进、念、定、慧。
第一、信力
“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五根”首为“信根”,“五力”第一是“信力”,“信”是信正道及助道法。我们要有信心,信不能偏差,信一偏则见就偏,见有所偏差则行为就不正,所以信必定要正信。
正道包括已讲过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处”,还有未讲的“八正道”;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人间物理、生理、心理之正确道法,所以我们要信,就要信正道和助道法,也就是三十七道品助道法,这才是正确的佛法。
“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遮是预防,我们的正信、正念若能增长,坚固信根,就能够预防各种烦恼的产生。人生有许多苦恼,生为凡夫,或堕落三途,甚至常在六道,就是因为有这念无明的烦恼。而无明的烦恼都是由邪知邪见所生的,邪知邪见则是因为欠缺正信的道业,所以产生许多烦恼,在六道中无法脱离。
如果我们能坚定信根,自然能废除许多烦恼,也不会受偏小诸疑所动──“偏”即偏差的信念,“小”即小乘的见解。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种种疑难,若能建立正知正见,则一些民间信仰与民俗的观念,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心。
不要认为社会上的领导人物就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有位花莲地方的人士来到这里,他是某个机构的首长,虽然平时管理众人的事,但是本身却有一份不能安定下来的心理,对于宗教、自己的身体和家庭,都存疑惑之心。例如他身体不好,就怀疑自己哪里不对劲,是不是罹患什么重病……?于是去请教某人士,那位人士告诉他:“可能是你没有拜祖先,所以祖先不安,而你的身体也跟着不安。”
他听了之后想一想,认为这件事可能是真的,因为他有三位兄弟,最近他兄弟的妻子一怀孕就会流产,而且他本身身体也不好,所以他认为这位人士告诉他的话是真的──可能是自己没有拜祖先,祖先的灵魂不安,以致家人也不得安宁。因此,他一直问我要如何处理。
殊不知平时他也学禅,而且禅学中的几句名言他也说得很好。他说:“说实在话,人死时应该庆祝,不应该悲哀,因为人死即是解脱之时。”我就说:“对!生死事大,说时简单,但平时一稍有坎坷就非常徨恐,真正有几个人能修行到如此超脱──真正体认到往生是好事,而值得庆贺?话说回来,既然能真正彻底领悟到往生是解脱,就不会把平时遇到的坎坷及不如意事,都归咎于没拜祖先。”
我分析了祖先与子孙的关系给他听,也做了一番人生舍此取彼,彼此之间因缘业力的说明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佛教教育应该是如此。这就是“信力”,若有坚定的信力,自然不会被其他偏小诸疑扰乱自己的心,所以我们学佛正信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世俗上能领导他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见解;尽管自认是佛教中人,却还告诉他人说这是祖先在作祟,那就错了。
佛教是一种大智慧的教育,我们要教育自己、教育他人,须先建立正信的念力,多以正信的念力来建设自己的精神教育,这就称为“信力”。
第一、信力
“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五根”首为“信根”,“五力”第一是“信力”,“信”是信正道及助道法。我们要有信心,信不能偏差,信一偏则见就偏,见有所偏差则行为就不正,所以信必定要正信。
正道包括已讲过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处”,还有未讲的“八正道”;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人间物理、生理、心理之正确道法,所以我们要信,就要信正道和助道法,也就是三十七道品助道法,这才是正确的佛法。
“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遮是预防,我们的正信、正念若能增长,坚固信根,就能够预防各种烦恼的产生。人生有许多苦恼,生为凡夫,或堕落三途,甚至常在六道,就是因为有这念无明的烦恼。而无明的烦恼都是由邪知邪见所生的,邪知邪见则是因为欠缺正信的道业,所以产生许多烦恼,在六道中无法脱离。
如果我们能坚定信根,自然能废除许多烦恼,也不会受偏小诸疑所动──“偏”即偏差的信念,“小”即小乘的见解。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种种疑难,若能建立正知正见,则一些民间信仰与民俗的观念,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心。
不要认为社会上的领导人物就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有位花莲地方的人士来到这里,他是某个机构的首长,虽然平时管理众人的事,但是本身却有一份不能安定下来的心理,对于宗教、自己的身体和家庭,都存疑惑之心。例如他身体不好,就怀疑自己哪里不对劲,是不是罹患什么重病……?于是去请教某人士,那位人士告诉他:“可能是你没有拜祖先,所以祖先不安,而你的身体也跟着不安。”
他听了之后想一想,认为这件事可能是真的,因为他有三位兄弟,最近他兄弟的妻子一怀孕就会流产,而且他本身身体也不好,所以他认为这位人士告诉他的话是真的──可能是自己没有拜祖先,祖先的灵魂不安,以致家人也不得安宁。因此,他一直问我要如何处理。
殊不知平时他也学禅,而且禅学中的几句名言他也说得很好。他说:“说实在话,人死时应该庆祝,不应该悲哀,因为人死即是解脱之时。”我就说:“对!生死事大,说时简单,但平时一稍有坎坷就非常徨恐,真正有几个人能修行到如此超脱──真正体认到往生是好事,而值得庆贺?话说回来,既然能真正彻底领悟到往生是解脱,就不会把平时遇到的坎坷及不如意事,都归咎于没拜祖先。”
我分析了祖先与子孙的关系给他听,也做了一番人生舍此取彼,彼此之间因缘业力的说明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佛教教育应该是如此。这就是“信力”,若有坚定的信力,自然不会被其他偏小诸疑扰乱自己的心,所以我们学佛正信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世俗上能领导他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见解;尽管自认是佛教中人,却还告诉他人说这是祖先在作祟,那就错了。
佛教是一种大智慧的教育,我们要教育自己、教育他人,须先建立正信的念力,多以正信的念力来建设自己的精神教育,这就称为“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