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蝎在流泪吧 关注:503贴子:68,076

回复:【三十七道品】解释、解说<圣开法师>及讲义<证严上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根”与“五力”的名称相同,首字都是信、进、念、定、慧。
第一、信力
“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五根”首为“信根”,“五力”第一是“信力”,“信”是信正道及助道法。我们要有信心,信不能偏差,信一偏则见就偏,见有所偏差则行为就不正,所以信必定要正信。
正道包括已讲过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处”,还有未讲的“八正道”;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人间物理、生理、心理之正确道法,所以我们要信,就要信正道和助道法,也就是三十七道品助道法,这才是正确的佛法。
“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遮是预防,我们的正信、正念若能增长,坚固信根,就能够预防各种烦恼的产生。人生有许多苦恼,生为凡夫,或堕落三途,甚至常在六道,就是因为有这念无明的烦恼。而无明的烦恼都是由邪知邪见所生的,邪知邪见则是因为欠缺正信的道业,所以产生许多烦恼,在六道中无法脱离。
如果我们能坚定信根,自然能废除许多烦恼,也不会受偏小诸疑所动──“偏”即偏差的信念,“小”即小乘的见解。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种种疑难,若能建立正知正见,则一些民间信仰与民俗的观念,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心。
不要认为社会上的领导人物就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有位花莲地方的人士来到这里,他是某个机构的首长,虽然平时管理众人的事,但是本身却有一份不能安定下来的心理,对于宗教、自己的身体和家庭,都存疑惑之心。例如他身体不好,就怀疑自己哪里不对劲,是不是罹患什么重病……?于是去请教某人士,那位人士告诉他:“可能是你没有拜祖先,所以祖先不安,而你的身体也跟着不安。”
他听了之后想一想,认为这件事可能是真的,因为他有三位兄弟,最近他兄弟的妻子一怀孕就会流产,而且他本身身体也不好,所以他认为这位人士告诉他的话是真的──可能是自己没有拜祖先,祖先的灵魂不安,以致家人也不得安宁。因此,他一直问我要如何处理。
殊不知平时他也学禅,而且禅学中的几句名言他也说得很好。他说:“说实在话,人死时应该庆祝,不应该悲哀,因为人死即是解脱之时。”我就说:“对!生死事大,说时简单,但平时一稍有坎坷就非常徨恐,真正有几个人能修行到如此超脱──真正体认到往生是好事,而值得庆贺?话说回来,既然能真正彻底领悟到往生是解脱,就不会把平时遇到的坎坷及不如意事,都归咎于没拜祖先。”
我分析了祖先与子孙的关系给他听,也做了一番人生舍此取彼,彼此之间因缘业力的说明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佛教教育应该是如此。这就是“信力”,若有坚定的信力,自然不会被其他偏小诸疑扰乱自己的心,所以我们学佛正信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世俗上能领导他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见解;尽管自认是佛教中人,却还告诉他人说这是祖先在作祟,那就错了。
佛教是一种大智慧的教育,我们要教育自己、教育他人,须先建立正信的念力,多以正信的念力来建设自己的精神教育,这就称为“信力”。
  


IP属地:黑龙江22楼2017-09-10 19:25
回复
    第二、精进力
    “行此正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是为精进力。”
    学佛一定要分秒必争,要时时行动,不要停顿。“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论多么遥远的道路,都要由第一步开始。如人两脚行路,踏前脚时要提起后脚,再继续往前迈步。
    今天该做的事若不能专心做好,而将精神用在昨天的事上,这是错误的,这是固步自封,把自己限制在双脚站立的范围之内,不肯精进,便永远不会进步。学*佛法也是如此,若能专心一念于今天该做的事,就叫做道心;如果时时惦记着昨天的事,就叫做杂乱心。学道最重要的是守护今天的道心,不仅是要守护道心,更要推动向前迈进,这称为精进。精就是无杂,进就是不退,无杂就是专心;所以专心不退转,就叫做“精进”。
    “行此正道法”,正道法就是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处、五根及现在所说的五力,以及将来要分析的七觉支、八正道,这些都是正道法,也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看开道理、如何做好该做的事,这些都是佛陀对众生最基本的教育。一个学佛者一定遵循三十七助道品的方法,这是凡夫达到圣人境域所要学*的道法。
    “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去身心懈怠”──“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处”,能够使我们萌生善念,使善根发芽;而“五根”、“五力”的道法,能使善根增长,深入泥土中,如此则可坚固根力,使一切的善念都增长。所谓“增长”,不只是要往上生长,还要往下扎根,与泥土、水分、空气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增长根力。精进根增长之后,便能除去身心的懈怠。
    ···林洋港夫人的人生观
    很多人都太过于保护自我,怕身体太劳累,而舍不得付出力量;有的人怕双手太粗糙,舍不得用双手做事。现代的妇女常常上美容院,因此美容院的生意相当好,他们为了使青春永驻,就到美容院磨青春痘,把皮肤磨得又细又白,除此之外,更怕脸上有皱纹,连笑都不敢笑;结果面容变得非常冷酷、严肃,有句话形容得很好──“冷若冰霜”。有的人虽然很明艳、很漂亮,但是却冷冽似冰霜,把笑脸冻结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冰霜美人”。
    为了保持青春永驻,不肯展现笑容,使家庭气氛变得阴森森的,实在是件可怕的事。除此之外,还怕双手粗糙,手脚的指甲都要经过美容师的修剪,修得又细又长,且涂抹得非常艳红,因此不愿用手做家事、洗衣服,工作时还要戴手套、擦护手膏,唯恐双手粗糙生茧,像这样就是太爱护身躯了。
    佛陀教育我们,形貌并不重要,真正值得人喜爱的是温柔、殷勤。温柔是指面容干净,时常面带笑容,微笑的面容比抹黑擦白的化妆更漂亮,所以我们应该常常保持温柔的气质及干净的面貌,这样会令人更喜爱;而粗糙的双手比涂满色彩的手更令人觉得踏实、可贵。
    以前林洋港先生担任内政部长时,我曾拜访过他,我们在谈话时,正好林太太从菜市场回来。她与一般的妇女一样勤俭,以她的身分,并不需要上市场、下厨房、打扫房屋,而且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她应该是个装扮华丽的贵夫人,这样才能配合她的身分。但事实并非如此,她的双手已工作得粗糙厚短,指甲也钝钝的,我们俩握手时,我摸着她粗糙的手,她婆婆就说:“我的衣服都是媳妇亲手做的,每针每线都经过她的手……。”
    林太太接着就说:“我出生于农村,叫我享受,我享受不来,家里的事我都自己做。婆婆喜欢吃软的食物,若请佣人来掌厨,也不一定合她的口味。我上有婆婆,下有子女,希望婆婆、先生及孩子们都能高兴快乐,所以亲自下厨为家人做羹汤。”
    我觉得这样的女人最美,因为她无地位高下的分别心,也无贡高、我慢之心,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朴实乡下妇人的口吻,一点也没有官场的派头或架势,这是她最美好温柔的气质,而那双手就是她贤淑的代表。
    人不可为了求安逸、怕操劳,而过度保护自我,这样反而无法提升人格;真正的人格必须身体力行,亲自劳作,勤快工作。修行一定要由自身修起,若缺乏勤快就叫做懈怠,多增长善根,就能去除身心懈怠。
    安危他日终无定,取舍之极定于内,安危之萌定于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从渐不可察,以道德积道德,以礼义积礼义,以刻薄积怨恨。
    任何事都必须发自内心,要积极勤快,所谓“取舍之极定于内”,要取善舍恶,以达到最虔诚的境域,必须由自己的内心来决定。心能分别善恶,应取的坚持取得,应舍的就要彻底舍离,善恶分明,就是最终极的目标。取善则安,取恶则危,要好好取善,不要染着恶念。
    “安危之萌定于外矣”,我们是否能平安幸福地过日子,或是会招惹危险的事,都是决于内而现于外。若行善事则是种善因,将来必定会得善报;若取恶行恶则种恶因,以后所受的必是恶果,这些果报都显现于外在的形。有句话说:“为善得福,为恶遭殃。”为善作恶都起于内心之一念,而所得的果报必定现于外,为人所见。所以说:“安危之萌定于外矣!”
    若心存善念,则外在所表现的行为,必定是谨守礼仪,人事和睦;内心若常存着不满的意念,就会表现出疑虑不平的形态,对人产生厌恶心而远离人群。
    “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想得到一生的平安与幸福,要做到人见人爱,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所能做到的。必须长时间培养善根,时时修养人格、净化气质;若能如此,则无论到何处,都会令人觉得如沐春风般的安详。所以说,想要处处安详,时时安宁,就必须培养气质,长时间不断地修心养性。
    我常常谈到“修养”这两个字,必须注意自己的“声”及“色”,也就是谈话和态度。我们与人谈话时,声音要柔和,常常说善话,在我们的心中没有坏人,也没有坏事;多扬人之善、多行善事,多亲近人,少说是非──无论我们谈论什么人,绝对不说他的恶行,要隐恶扬善。
    法华经中教导行菩萨道者,要有“莫论人长,莫说人短”的观念,不赞美,也不诽谤他人。所谓赞美,是为了培养己之善;而如果对方非真善而说他善,则是虚伪,这会使人产生错觉,若此人不是善人,依然在罪恶中,我们可以隐恶,不必宣扬他的罪恶,更不必无中生有来赞美他;但是对方,一点点的小过失,不可大肆宣扬。
    与人相处时,一定要时常心存善念,待人踏实真诚,长期培养安详的气氛,所以说“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做了罪恶的事,并不是今日做今日就受报,业,也是长时间所累积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常常自我警惕。
    “皆从渐不可察”──这些善行恶行,都是自内心无形中所产生的,心善则行善,心恶则行恶,这是人的*气。“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相远”,人性本是善良的,怎么会生出罪恶呢?这是因为我们在人世中散失了善良的本性,因此背道而行,造下罪恶;若没有察觉自己的错误,则积恶成山、恶贯满盈。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守护好今日的道心,不要一时疏忽,没有察觉恶*,经年累月积累成恶的*气而伤害了善念。
    “以道德积道德,以礼义积礼义”──若能培养道德心,自然会表现出道德的形态;心存礼义,就会以礼义待人。德行是由内心的道德观所培养出来的,遵守礼义,自然会表现出规矩正当的行为,所以说“以道德积道德,以礼义积礼义”。
    “以刻薄积怨恨”──若是以刻薄之心待人,就会招来许多怨恨。不论是道德、礼义、刻薄,都是由心所生,学佛必定要内修外行,而最要紧的是照顾好基础根本,要好好专心一意修持道念。所以说“若精进根增长,则能去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是为精进力”,精进修行,守持道念,则能去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能化俗谛为道谛,使世俗的行动进入真理的道路,就叫做出世之法。
    以上就是精进力。“精进”还是一样要讲求内心的道念,不可固步自封,在日常生活中散乱了心念,而毫无所得。 


    IP属地:黑龙江23楼2017-09-10 19:26
    回复
      第三、念力
      每一天我都生活在感恩的心念中,因为以感恩心来生活,即使多么辛苦都觉得非常快乐,甘之如饴。每一日翻开报纸或打开电视收看新闻报导,就会感慨国外到处是天灾人祸,已经到了不忍目睹的凄惨地步。例如曾经有三个台风,虽然没有横越台湾,但是却登陆韩国,造成严重的灾害,遇难的人民有一百多人,而无家可归的灾民更达几万人。这三个台风与台湾擦肩而过,险些使我们进入暴风圈内,但是却转向韩国,造成无比的风灾、水灾,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韩国发生水灾,而欧洲希腊等地,却受热浪侵袭,短短几天内,因酷热天气而热死的,竟高达一千两百多人,新闻报导说,这些死亡人数还不断地增加,以上的数目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所以我每天都生活在感恩之中——感谢三宝恩及佛陀的教育。
      ···度人先从救心起
      佛陀示现人间,教化众生,他说“救世必须先救心”,众生心得救则世间能得救。佛陀出生于印度,而佛法流传于中国;但不幸的是,大陆信仰不很自由,有名无实,只是形式上的宗教而已。我们生活的地区——台湾,是中国属地中的一个小小净土,是一个真正安和乐利的净土,人民的生活自由快乐,信仰也自由。不但丰衣足食,不必为物质生活而烦恼,还可以自由信教,接受佛法的教育,以洗练我们的身心、启发我们的善念,大家心存善念,和谐相处,彼此鼓励,破恶从善。
      台湾地区,土地不大,但贤人善士很多,我们能够接受佛法,来洗练自己的身心,是因为台湾地区有许多宗教家负起佛陀的使命,四处弘扬佛法;所以我非常感谢三宝的恩德,以佛法洗练我们众生的心地,使人人有善念,得到龙天护法的加持。每次发布强烈台风来袭的消息,我们都能在有惊无险的状况中平安度过,看看国外的天灾,我们实在是得天独厚呀!所以我们更要珍惜佛法的教育,不断地推行佛法,净化社会、家庭、人心。
      有时我会觉得这个社会实在太悲哀,许多人没有接触到佛法而醉生梦死。赌博形成了一股社会的歪风,所谓“大家乐”,其实是连累大家堕落,并非使大家快乐!而且它害了许多人家破人亡,败坏社会风气。还有年轻人飙车,常常在平直的大道上赛车,这种赛车还具有赌博性,不仅赌金钱,还赌生命!年轻人飙车,以生命做赌注,不知一旦发生车祸,会造成多大的家庭困扰。不三思而行,逞一时之快,而造成终身的遗憾。
      除了飙车带来社会的混乱与家庭的不幸之外,在电视上还看到飞车的报导,有一山坡地因断层关系,形成了一条宽长的大沟,有人为了表现英雄气魄,飞车横越山沟,这就是以生命做赌注。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传播媒体不是报导社会歪风,就是渲染各种不良风气;结果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焦点,无形中鼓励了这些不正当的事,若非这些传播媒介的渲染,也不会引起这么多人心念的偏向。
      好事不出门,坏事却传千里,传播媒体不宜老是追踪坏新闻。例如“大家乐”,本来不知道的人,也是从电视报导及报章杂志吸收相关的常识而引起好奇心,并起而效尤。飙车原本只是少数人、少数地区的行为,但是一上了电视,就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与围观,每逢有人飙车,便有许多人来凑热闹、看好戏。那些青少年爱表现,以为有那么多人围观是件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事;所以,人聚集愈多,产生的困扰也就越多。
      警察为了维持安宁,出动警车阻止飙车,结果发生机车撞警车的事件,许多旁观民众藉机滋事,焚毁警车,路过的货车司机见警员维持治安,青少年却在那儿惹事生非,于是下车劝告他们;但盲目的旁观群众,却将他的货车推下山沟,再点火燃烧。这真是无法无天,扰乱社会的安宁;而报纸、电视却以头条新闻报导渲染,助长这些社会歪风,使它越来越盛。
      ···一念含融三千界
      人性本善,由于传播界不正确的作风与报导,而引发人们罪恶的心态。吸毒、注射速赐康,使青少年的心理日趋堕落,社会风气败坏,这些都是罪恶的人生、罪恶的心念,而造成社会罪恶的形态。若再这样下去,真的是损人不利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今社会幸而有佛法的教导,引发人们向善之心,否则,若全是恶人出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每个人都应该负起端正社会风气的责任,由本身作起,身体力行并以身作则劝导他人向善,这就叫做“善念”。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念”字,以念力来增长信根(信念)、帮助精进、助长正念,总而言之,就是以“力”来帮助“根”的成长,这就是“念力”。
      “念正道法,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名念力。”
      “念正道法”,念即念正道的方法,人若能常常念于正道,则心能净化,这叫做收心。若能将心收摄在正气、正道及正确的生活上,就能齐家,使家庭幸福和乐;能安定一个家庭,就能安抚一个社会。社会若能繁荣于正道法中,有正确的教育与信仰,则这个国家就会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不要认为国家的灾难、吉祥与我无关,其实这是息息相关、血脉相连的,所谓“国之安危始于匹夫”,国家兴亡实在系于每个老百姓的身上,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负起国家安危的大任。要负起重责大任,则必先修好本身的正心、正法、正念。所以这里说:“念正道法”——时时刻刻念正道、正法,接受正确的道理与教育。
      “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念根是正念的根本,若能增长起来,则可破除一切邪念妄想。人的心念若不正确,则行为不正直。人之所以不能进步,就在于懈怠、无正念。我常说“人身难得”,能生为人并非易事,佛法说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这就是众生轮回之道。天道在人道之上,若不行十善业,就不容易上生天道享受天乐。人道则是善恶掺杂;善人在过去生中行善,所以今生来世能在世人间享福报,丰衣足食,名利与地位都超越一般人,这是在过去生中造福行善的人。有的人在世间生活得非常痛苦,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许多业力缠绕在他身边,这就是因为他在过去生中造了恶业;所以人间是善恶掺半的境界。除了人道之外,尚有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就比人道更苦了,阿修罗的众生不肯做好事,心存恶念作奸犯科,不肯安于正当的生活中,偏偏要成群结党,吃喝嫖赌,每天在不得安宁的日子中度过,常常逞凶斗狠,惹是生非,这就是阿修罗道。我们若一点事都不做,则将来必然下地狱,甚至轮回于**道及饿鬼道。
      人身难得,生而为人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修行,我们能看到世间许多恶人而产生自我警惕之心,看到世间无数苦难的人也会使我们引发善念,生起助人的善心,这就是修行的机会。所以说“人身难得”,我们生而为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接受教育才不会思想偏差;不起邪念,就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的功德。所以说:若念根(正念)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正念,圆满出世之功德。我们要谨记:“念诚乃得道,自致法灭度,善念得智慧,一切缚得解。”
      “念诚乃得道”——我们的正念若能确实地建立,就能得道。我常说:“修行如初,成佛有余。”修行时若能守住最初求道时的那一念心,则成佛就不难了,所谓“念诚乃得道”,只要心诚意诚,虔敬修持,自然能够成就道业。
      “自致法灭度”——修行不是别人替我们修的,路也不是别人替我们走的,如果作恶犯罪,纵然父母或子女及时修行,也不能代为弥补这些罪过。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修你得,我修我得”,总而言之,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追求正法,自己去实行正道。所以说“自致法灭度”,灭度就是得道的意思,不会使我们身不由己的轮回在六道之中。
      “善念得智慧”——若有一份善念,就能得到智慧;若缺少善念,就会时时陷于无明乱心之中。智慧如何求得呢?佛陀在世时,举了一例来说明,他说:“有位求道者,以非常诚恳的心去求师,而这位师父并不太重视这位弟子;弟子跟随他已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师父都没有传授这位弟子一点道法。不过,这位弟子非常诚恳恭敬,死心塌地的跟随师父,几年来,心念始终如一。
      有一天,师父出门办事遇到朋友,于是相邀对酌,结果喝得酩酊大醉;醉醺醺地回到家,就往床上用力一坐,然后倒头呼呼大睡。没想到这一用力竟然把床脚震断了一只,弟子一看到师父的床铺只剩下三只脚,就赶快蹲到床下,用肩膀支撑那折断的床脚,让师父能四平八稳地躺在床上。至第二天天明时,师父醒来看到弟子蹲在床下,并用肩膀撑着床铺,就问弟子为何整夜蹲在那儿?弟子回答说:“因为师父醉酒,怕师父睡不稳,滑落床下受伤,所以不敢惊扰您,而以自己的肩膀支撑床铺。”
      “师父听了深受感动,因为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传授弟子一点道法,从此开始认真地将自己的法门传给他。过了一段时间,几乎已传授这位弟子八成的道法,这时,师父想试试弟子的诚意。有一天,他将盐拌在水里充当酒,对弟子说:‘我想喝酒!’然后将整桶盐水喝下。结果,喝完盐水就开始呕吐,吐完后,他又假装酒醉昏睡,弟子便寸步不离地在师父身边照顾,师父像说醉话一样告诉弟子‘你若尊重我,就把地上的东西吃下。’说完就假装睡着了。他一面偷偷观察弟子的反应,一面装睡,没想到弟子真的蹲下要把师父吐出来的东西吃下去。师父见状,赶紧伸手将弟子拉起来,非常感动的说:‘你这一念诚心令我无比感动,我全部的道法你已学了八分,其余的二分,我会专心一意地传授给你。’”
      修*佛法就是要抱持这念诚心,所以说“善念得智慧”,有诚恳的心意,修行的诚念,才能够得到师长所传授的真理与教法,开启自己的智慧。
      “一切缚得解”——一切的无明烦恼及种种束缚,也能用智慧去解除。
      善念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的功德,所以称为念力。每个人应该多向正道念力去实行,谨记“天下安危始于匹夫”,人人要好好修养正念。
      法由心起,心向恶则念恶,若趋于善则必定念善。学道也是一样,专心一念精进力行,则日日殷勤不懈,心若一时疏忽懈怠,则修行的功夫就会懒散,所以,“念”是非常重要的,“念诚乃得道”,若有诚恳的心念,不怕修道不得,要谨记心念的力量。
      0.0.


      IP属地:黑龙江24楼2017-09-10 19:29
      回复
        第四、定力
        “摄心正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是名定力。”
        “定力”──“定”就是坚定的意思,一件事若要做成功,就必须坚定信念、坚定志愿、坚定信念,所以,“定”也就是一切事情成就的力量。例如在校求学者,读书、考试、成就学业,需要定力;经营事业者,若想要成功,也需要这份坚定的力量;而我们学道、修行,更不能欠缺“定”──坚定的志念。所以,定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人生成功之母。
        “定”,就是把心统一起来,“摄”的意思就是统一。例如摄影,用照相机摄取影像,把外界的景物形像牢牢地收摄在一起。而摄心就是控制、统一心念的意思,心念必须收摄统一于正道之中,这就是“摄心正道法”。“正道法”也可称为“助道法”──帮助我们如何修行才能成功的方法,我们的心要行兹在兹,学兹在兹。
        已经听过的道法,必须专心一意反覆温*,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读了书、听了道理之后,要不断地反覆温*,才能够有所得。与此同理,有些人今天要听这位法师说的法,明天要听那位法师说的法,师师有道,这位法师说念佛很好,可以带业往生;那位法师说坐禅很好,可以立地成佛。究竟你要带业往生、或是要立地成佛?心念会混乱不清,所以最好选择正确的教法后,专心摄意在此道法上。
        我每天早上向大家讲话,都没有离开人生的佛教,也非镜花水月,谈些玄秘的理论。我所鼓励的,就是佛陀教育众生回归人性、为人生服务的道理,我平时将佛法的道理藉各种事相阐述出来,与大家互相切磋勉励,若能全神贯注、专一心思于佛教及慈济的精神上,那么,这就是我们为人的成功之道,也就是修学人生佛教的道法。所以,我们要摄心正道,行兹在兹,既然走在这条慈济的道上,就要全心全意,心无二志;人在这儿,心也要在这儿,脚也要走在这条康庄的菩萨道上,不可心神散乱,这就是所谓的“摄心正道法”。
        ···一暴十寒非定之道
        “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心若能专一,透彻我们所听的道理,便能体会到实践道理是如此简单容易,这就是“体悟”,也可说是“定根增长”;所学、所行皆一致,就是真正的体悟。有句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若是光说不练,则永远无法知道快乐是什么,如果能身体力行去帮助别人,便能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在基督教或天主教中称此为“见证”,佛法中称为“体悟”;能体悟则定根增长,若定根增长,则能破除诸乱想。
        多付出、多帮助别人,心灵就能得到安稳与快乐,无有乱想,发现道理,称为“发诸事理”。想彻底了解佛法,不只是空口论道,而必须身体力行、实践。行道是“事”,论道是“理”;我们要能说能行,悟而实证;若是明白道理,这只是“悟”而已,要真正身体力行去证实,才能有所得。若光会谈论道理仍然不够,因为这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已,必须真正去实行。所以说:能说能行,才是真正的道;悟而能证,才是真正的理。
        我们必定要摄心于正道法,如此“定根”自然会增长;若一切的疑想能拨开,事与理自然能合一。总而言之,“定根”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殷勤地体会证悟。
        远公曰:“天地之间诚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见有能生者。无上妙道昭昭然在于心目之间,故不难见,要在志之坚、行之力、坐立可待。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朝则勤而夕则惮之;岂独目前难见,予恐终其身而背之矣!”
        慧远大师说:“天地之间诚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见有能生者。”──他的意思是说,天地宇宙之间纵然有许多生长力极强、很容易繁衍的植物,见土即能活命,但是这些东西也需要因缘具备──有阳光、水份、空气、土壤,才能够生长;如果这些因缘没有具足,则种子无法继续生存成长。所以他说,若将种子种在土里,只照射一日的阳光,其余十日都笼罩在阴影中,那么,这颗种子将无法生长起来。
        过去我们常常种田,这个道理应该很容易了解,也能够体会。以前我们种花生等五谷杂粮时,只要一将种子埋进土里,就希望隔天有阳光日照;但是若每天出大太阳,也令人烦恼,所以过几天后,就希望下阵雨,补充水分;一但多雨不晴,又会开始担忧,因为根部一直泡在水中会烂掉。所以种子种下后,也必须有适当的因缘来助成,水分、土壤、阳光、空气,都要非常均匀,种子才能成长。
        学佛与此同理,最初发心时,大家都很认真,恨不得一日当两日,用功拜佛念佛。但是众生都有一个毛病,有句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好像佛每时每刻都在面前,因此非常认真修行。“学佛二年,佛在半天”──这时候便认为佛已经离我远些,偷懒几天没有关系,就这样拖延懒散,一年之中,拖了好几个月。“学佛三年,佛在天边”──日子久了,心中的佛已经无影无踪,既然看不见佛,于是长年懈怠不肯用功,这种情形就称为“一暴十寒”。
        刚开始时非常认真用功,日子一久,就慢慢松懈,到最后,心中一点念也没有了。好比一粒生长力很强的种子,照射一日的阳光之后,紧接着十天把它放在阴暗中,那么,即使它很容易成长,也无法继续坚固地生长下去。学佛也是一样,必须有恒心──恒久的长远心,不可只有一念热心,马上又退转了道心,若是如此,就无法在佛道上有所成就。所以我常常警惕大众:“学佛如初,成佛有余”,发心学佛后,要始终抱持着当初发心的那一念心;做事也是一样,要守持如初的心志。
        一个人初发道心时,即使遇到不如意的痛苦事,也心甘情愿,无有怨尤;人事再崎岖、再坎坷,也能宽容大量地包容,这就是初发的道心。一旦日子久了,心量愈来愈狭小,道心越来越退转,这就是所谓的“一暴十寒”。
        我常常说“成者自成”、“悟者自悟”,一位老师尽心尽力地教导学生、爱护学生,但是却不能代替学生成就学业,还必须看学生本身是否用功,才能有所成就。佛陀以平等的爱心来教育我们、引导我们,但是真正的修行必须自己去修,修养也要靠自己去力行,若只闻而不修,或只思之却不修,也不能有所成就。
        佛陀常为这类众生而担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守持定力,既已发心,就要坚固这一念初心,不可因周围的环境而影响了定力。所以说:“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见有能生者”,日晒一天,荫盖十天,不曾见过如此仍能够继续生长的种子。
        ···定是无上妙道之种芽
        又说:“无上妙道昭昭然在于心目之间,故不难见”──无上的妙道,是指佛陀的教理非常微妙,这个无上微妙的道理要牢牢地印在心板上;不要像字写在黑板上,很轻易地就可以擦掉。黑板只是短时间的作用,不能永久留下写上去的无上妙道,我们应该将文字与道理好好地收摄在心灵里,将道法深刻地印在心板上,若能如此,就叫做“昭昭然在于心目之间”。
        今天听到一个道理,内心有所体会,若将这些道理应用在日常生活的人与事上,就能够马上破除诸乱想,这就是内心领会到无上的妙理,所以说:“故不难见”,这些妙道是简单易懂的,说什么“修行会道难”,其实,只要你把道理常常铭记在心,则无论何时接触到人与事,就能体会到所听过的道理,这不是很容易吗?
        所以他又说:“要在志之坚、行之力、坐立可待”──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而易懂,想要求取真理并不困难,只要立志坚定,努力实行,则很快就能体悟妙道。所以我一再鼓励大家,学佛不是光听佛法或坐禅念佛而已,必须身体力行。而慧远大师也说,只要立定志愿、身体力行、恒久持续下去,就可以很快求得无上妙法。所以,“坐立可待”这句话的意思,并非叫我们坐禅等待证道,而是说坚志力行才能轻而易举地求得正道法。
        “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假若今天告诉你的道理,你都相信,而且都认为很有道理,但是一受环境的影响,便心志动摇,开始起疑心,如此就不容易得道了。所以说“朝则勤而夕而惮之,岂独目前难见,予恐终其身而背之矣!”──早上虽然很勤奋,晚上却懈怠懒散,说实在话,这样不仅不能很快见道,恐怕终身都会背道而行。
        一个人想追求道,却偷懒懈怠,就会背道而行,无法“会道”──心领神会,与道合。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殷勤精进,建立我们的志向、坚定我们的心念,这样,心与道就不会背道而行了。  


        IP属地:黑龙江25楼2017-09-11 21:50
        回复
          “定能生慧”,“慧”由“定”生,“定”是学佛者三无漏学──戒、定、慧之一,想求得智慧必须培养定力。多用心,建立志愿,坚定心念,以增长定力,坚固“定根”,“定根”不断地增长,就可破诸乱想,发诸事理,这都靠我们的坚志力行。
          ···玉里义诊与心灵救拔
          有一次,慈济医院义诊服务队下乡,地点是玉里及富里。看了外在境界人与事,我深深体会到佛陀来人间的目的。佛陀所说的教法,无一不是启发我们智慧的根源,佛陀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苦,在人事上则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及五蕴炽盛苦;种种的苦难,都在人与事中。我在玉里看到的那些病苦众生,他们不只是病,还加上贫,除了物质及身体上的贫病交迫之外,心灵更有严重的缺陷,像这些人就是我常说“贫中之贫”的众生──他们除了物质上的匮乏之外,也欠缺常识智慧。
          第一天晚上,我们结束一天的义诊工作,大家聚在一块儿休息,有两位护士坐在我的身边,我问她们:“看了这些病患,你们有何感想呢?”她们就说:“我们觉得义诊的意义非常好,如果能再进一步为病者服务,那将会更好。”我问说:“你们有没有发现比较特殊的个案呢?”其中一位护士回答:“一位老人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而且是严重的心绞痛,随时都可能病发死亡,但是我们没带舌含片出来……。如果有了舌含片,并且随身携带,即使他半夜忽然心绞痛,这颗救命药丸立刻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可惜我们少带了这种药。” 我一听她这样说,马上告诉她应该早一点说,因为我随身携带这种药品。她接着又谈到这个老人的病情,根据我们医生的诊治说,她必须马上送回医院开刀,但是病患不了解自己病情的危险性,还坚持说:“我这个时候怎么可以到花莲动手术呢?我必须回家照顾我的孙媳妇,因为她坐月子,我要帮她的忙。”医生急切地劝她说:“你这种病怎么可以再去操劳?你要赶快到医院做深入的检察及治疗。”她仍轻松地回答:“如果有人能帮我照顾孙媳妇一天,我再去看看!”
          像这样,既贫又病的人实在太苦了,她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还认为这是突发性的病痛,只要痛过就好了,完全不了解这是关系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但是话说回来,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我后来问了这个老人家的家庭环境,才知道她有两个儿子,但是却因车祸及癌症先后往生,她的一个媳妇不耐贫苦而离家出走,另外一个媳妇患有“超高血压症”,半身不遂,卧病于床,每天让这个老人照顾生活起居;而且现在她的孙媳妇又刚分娩,不但无法帮忙家务,还得让她照顾。
          这个老人,今年已经七十六岁,虽然本身带着严重的病痛,不但要照顾一个长卧在床的媳妇,又要帮忙孙媳妇坐月子。像这种人生境遇是不是非常可怜呢?家境贫寒,家人又患重疾,她本身也深深埋藏着威胁生命的危机,这种“贫中之贫”的个案,确实非常可怜。当然,其他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例如富里地区等偏远地带,有很多瘫在床上的患者不能出门看病,幸亏我们的救护车随着义诊队为病患服务,来来回回接送这些长年在病床上挣扎的病人前来看病,在这些患者中,有许多是必须回慈院做检查、追踪病源的人。当时我询问的结果,得知这类病患竟已逾七十人之多。
          还有一位年轻人,车祸受伤,虽然只是一点外伤,却不懂得医疗卫生常识,不知道消毒方法,以减少细菌感染,还用粗劣的方法医治。直到那天,他来我们义诊的外科部诊治,我看他膝盖上贴着一块很大的布条,行动非常不便,于是走上前去看他的病情,护士小姐小心地拆掉那块肮脏的布条,当她掀开布条的那一刹那,我当场感到全身毛骨悚然!真的难以形容他伤口的溃烂恶状──只见一堆腐烂坏死的肉下,白骨暴露,黑红、青白的颜色交杂混合……。
          才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却被痛苦折磨到这种地步,像这样生活在偏远乡下,完全没有医疗常识的人,真是令人同情。如果生活在现代都市社会的人,物质与常识不知比他们好上好几倍,所以说,我们真正应该善加惜福,好好接受佛陀的教育,学习如何去除愚钝贫乏的根源。因此,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产生“慧力”,如果我们具足智慧、常识,自然能改善自己的家庭环境,也可以使我们的生命多一层保障,追求我们永远不息的慧命。所以,“慧”是一切成就的源泉,是福与慧的根基,我们应该专一心思去追究──如何产生智慧的力量。 


          IP属地:黑龙江26楼2017-09-11 21:50
          回复
            第五、慧力
            “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这里所谓的“慧”,是透彻了“四念处观”而产生的“慧”,“四念处”我们以前已经说过,是对“身”、“受”、“心”、“法”的四种观察法,只要仔细观察,谨慎思考,就能了透这四种真谛道理,然后产生“智慧”。
            “照了一切诸法”──为何四念处之慧,能照彻所有万法呢?这是说我们的智慧如心灵之光,之所以不能明白人生的道理,是因为我们的心地黑暗,愚痴无明,“无明”即心内欠缺一份光明。其实,这份心灵之光是人人具有的,只是被各种色彩遮盖了。好像一盏灯一样,本来是一个会发光的物体,只要接通电源就马上发出亮光,但是如果它被外物遮盖包围,光亮就无法照射到外面;并非它不会发光,而是外壳被盖住了。
            我们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原有的慧性,有一份心念的慧光,因为被“无明”遮蔽,而使得这份慧光无法自照。倘若我们能透彻四念处的道理,就像拿开电灯外围的遮盖物一样,光亮能够照射四方,所以说“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只要将遮盖慧光的障碍物拿开,就能够放出光明,照耀外界的种种人、事、物、理。
            ‘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如果能增强慧根的力量,并且将其应用于生活上,就能减除一切邪妄的执着;‘邪’是邪思──不正确的想法。
            ···慧光切破生之茧壳
            我们应该了解,并不是我们没有头脑,只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有所偏差。学佛就是要破除一切邪妄的执着。知识与真理是我们应该了解与认识的,懂得道理之后,还必须去实行,学道而不行道,就是‘偏邪’;知而不行也是偏差,偏在哪里呢?就是偏于狭小的智慧──我思、我见、我执。
            学佛若想付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众生服务,一定要先破除这种小我的心理。好像一只小鸡一样,必须啄破蛋壳,才能脱壳而出,然后从小鸡长成大鸡,大鸡才能再生蛋,孵小鸡。
            我们学佛就是如此,众生的无明,如同被一层硬壳包围遮盖,想追求佛道、开启智慧,就必须像小鸡一样,破壳而出,才能够见到宇宙天地的光明,否则,永远被包在壳里面,暗无天日;这就是偏小的智慧。论语说:‘学而时*之。’‘学’者‘觉’也,学是觉的开始,觉是学的终点,觉与学两字,只有下半部的字形不同;学的下半部是‘子’字,觉的下面是‘见’字。
            “学”的字形像鸡子破壳而出的样子,因为‘学’的上半部如破裂成两半的蛋壳,如果蛋壳不破,则鸡子永远被包在椭圆形的硬壳内,见不到天地之光明。我们凡夫心就是这样,像被一层壳包围住,若想要学佛,就必须先突破这层壳,所以‘学’就是‘觉’,去除蒙蔽而觉悟,而且必须‘学而实*之’,时时刻刻去温*。‘*’字是由‘羽’字和‘日’字所构成,如鸟学飞,有日日不间断、屡次振羽学飞的意思。鸟类刚展翅学飞之时,不能飞远,尽管如此,仍然要不断练*,飞到高处时若掉下来,还是一样要继续挥动翅膀往上飞。
            一只鸟脱壳而出,只见到天地仍是不够的,必须再学*飞翔、训练翅膀的力量,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逍遥自在,翱翔于天地宇宙之间。我们学佛若能增长慧根,就不会执着于邪妄;能破除邪妄的执着,自然能去除一切偏狭的小慧。‘偏’就是不正、不普遍,偏于某一种法、某一种角落,因此我们一定要时时自我训练,所谓‘物以类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必须善加选择,选择有智慧的人,时常亲近他,多向他学*。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常避无义,不亲愚人’,人生在世,首重此‘义’字,‘义’即行所当行的意思;我们既然要学佛、学做人,最忌不义,不义就是无义,无义就是贪利。所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完全贪图利益,而君子却重义轻利,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就在于义与利之间而已。所以,我们学佛必须要远离不义,要做个有义的人,不可做无义的人。
            想要避开无义的事,就得‘不亲愚人’,愚者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人完全只为自己着想、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我们必须时时‘斯从贤善’,常常追随贤人善士,若能时常追随贤人,就可以增长智慧;若时时附从善人,就会常常增加福德。贤人能增长我们的智慧,善人能培养我们的福德,所以我们要多多亲近附从贤善之人,接受他们的影响与引导。
            我们若附从愚痴者,也会受其影响与感染,所以大家要谨慎注意,善加选择,能附从贤善之人,自然能受他们的感化,这就是‘思从贤善,亲附上士’。
            这几句偈文,就是有关于‘慧力’的培养,我们要如何才能产生智慧的力量呢?智慧,就是从世间万法中产生的,我们要多多历练,若能常常历练,自然可以增长智慧。常言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若能多接触人事、多一份经验,就可以多增长一份智慧,所以日常生活上的人与事,深具历练我们智慧的功能。
            有人说,人性是不固定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定性’。也有人说善恶无定性──善恶的标准,很难作一个固定的评价,但我们可以由人的行为来判断善行或恶行。一个人是智慧或愚痴,可以观察此人平时所喜好亲近的人、事、物,以便作为评断的依据。所以慧远大师教导后学者,首先就是劝人远离不义,舍弃私利,亲近有义。
            ‘不亲愚人’,愚是愚痴的意思,人生在世,不知从何而来?更不知往何处去?在这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我们应该寻找自己将来的去处,而学佛就是要找寻一个正确的方向。假如我们常常亲近愚痴的人,则前途将茫茫然,方向也容易有偏差,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论语里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希望大家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不要忘记。
            君子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而小人却只求饮食的甘美与居处的安适。君子既不求山珍海味的饮食,也不求高楼大厦的居处,看轻物质上的享受,也看淡了私利、远离利欲,不去追逐。而且必须做的事唯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平时待人接物须敏捷勤快(敏是智慧),谨慎深思,选择有意义的事情、亲近正义之道,并跟从贤德之人。
            古人说‘舍生取义’,我们学佛行菩萨道,就是要学这些,要看开小我,完成大我;也可以说学佛的目标──只要能使众生得到安乐,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叫做‘敏于事’,运用智慧深思,观察世间的人与事,从事有意义的行动。除了选择有意义的行为之外,对于言语也必须非常谨慎,这就是‘慎于言’。我们不可说些无益的道理,而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引导众生走入菩萨的道路中。
            这就是学佛者所应该追求的事,孔子教育世俗人立身处世的道理,都已到达这种境界了,更何况是我们学佛者,以超然的精神来处世与教育众生,更应该要以身作则。所以‘就有道而正焉’,是指亲近有道德仁义的人,以导引我们走上正途;若是不慎而亲近愚人,就会使我们误入迷津。因为愚痴的人重利轻义,我们自己已经迷惑不清了,若再亲近愚者,很容易随波逐流,舍义求利、迷失自我。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谨慎,选择自己应该亲近的人,若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好学之人。
            这就是孔子教导学生应该如何取舍的方法。我们要取义舍利,亲近有仁义道德的人,远离愚痴贪利的人,才能真正奉行孔子的教法;也就是说,‘不亲愚人’,‘就有道而正焉’,才是真正求学行道的人。
            所以远公又接着说:‘思从贤善,亲附上士。’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选择贤人善士去亲近跟随,并处处学习,因为贤德的人可以引导我们增长慧根与慧力,使我们的智慧增长,而善心人士可以引导我们增加福德。学佛就是要修福与修慧──福慧双修,慧能成贤,福则能成善,所以我们要好好选择随从贤善之人。‘亲附上士’就是说,我们要加入菩萨的行列,并且亲自身体力行,走上菩萨的道路,并不是亲近附从贤人就好了,还要进一步加入身体力行的行列中。就像我们慈济善业一样,若增加了一位委员,就多了一股生力军;或是说会员从幕后走到幕前──成为正式的慈济委员,这‘从幕后走到幕前’就可以称为‘亲附’──亲自在这个爱心的行列中身体力行,也就是添列为菩萨,亲附上士,成为真正的发心菩萨。  


            IP属地:黑龙江27楼2017-09-11 21:53
            回复
              【七觉支】
              第一、择法觉支
              第二、精进觉支
              第三、喜觉支
              第四、除觉支──轻安觉支
              第五、舍觉支
              第六、定觉支
              第七、念觉支
              ···真正的大道是菩萨道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都解说过了,佛陀担心大家不会选择,不知如何应用,所以又苦口婆心地为我们分析日常生活应选择应用的方法,那就是:七觉支。
              “觉即觉了,谓觉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也。”
              ···大乘三法,善为抉择
              “七觉支”,也有人称为“七觉分”;“支”是支派、派别;“分”是分别,分门别派之义。“觉”是觉悟了知。过去我们是懵懂不觉,在人世间迷茫无知、懵懂过日子,然而我们有幸能得到佛法的教育,所以应该自我警惕,善加拣择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否正确。
              我在此郑重地告诉诸位,我们选择佛法绝对是正确无误的,佛陀的教育可以使我们超越生死,洗涤心灵的烦恼。现在我们所谈的“觉”,就是了解的意思,在未了解之前是懵懂不觉,既然做了选择,就要了解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与修行的法门是否正确。
              所以,“所修之法,是真是伪”,就是分别自己所修的法是正确或错误。佛陀的教法分为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法是独善其身者,靠已了解佛法者利用说法来教育;经过不断地教育与自我反省后,选择厌世消极的方法来独善其身,就是小乘法。
              还有一类是比较聪明的人,他用眼睛观察、用智识分析社会形态,并且能深深体会到佛陀的教法,而闻一知十。除了听闻佛陀的教法,他还用眼睛去观察社会、用心去体会,更深入地了解佛法,这就叫做“中乘”;他的智慧比小乘法更高一层,因为小乘者步步要听从别人的教法,根机较迟钝,而他却能闻一知十。这个“中乘”,也可以称为“缘觉乘”──缘者外在社会或宇宙自然间春夏秋冬的现象,而了解世间的道理;他能够观察人的生老病死,而深深体会到人生无常,然后自觉真理,专心修行。
              另一种是“大乘”,这是大根大机之人,其根机非常卓越,虽然身处于五浊恶世,面对著外界六尘的一切景象,但是内心却能深深体会到人生的苦难,不为自己利益著想而投身于人群,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也可以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一面精进求道,一面发挥自己的功能。“上求佛道”就是显现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良知;“下化众生”就是发挥我们的良能。像这样就是大根、大机、大乘的菩萨道。
              同样是佛的弟子,却有这三类型,那么,我们应该善加分别、慎重选择。佛陀示现人间是为了救度众生,我们既然是学佛的弟子,应该学*佛陀的“心”──佛的心是大悲心,他爱护众生是发自“同体大悲”的心。
              我们既然学佛,就应该要学佛的这份心。真正的大道是菩萨道,不可在独善其身中懵懵懂懂,浪费了时光,虚度了人生。
              第一、择法觉支
              “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拣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支。”
              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也。”──我们若能了解这七种觉悟之道(分别法),所走的路就不会错了。这七种法中的第一种是“择法觉支”;“择”即拣择、分别之义,也就是说运用我们的智识、智慧,观察世间一切诸法,就能善于分别自己所修的教法是真或是伪,不会错误地去选择邪妄虚伪之法,这就是“择法觉支”。
              不信仰宗教,错过了人生固然悲哀;但是认识宗教之后,若选择错误,则更加令人觉得可怜了!我常说:“迷信不如无信”,与其错误的迷信,倒不如都不信。信了之后若生迷惑,那么想回头就非常困难了,但是若能及时回头,则真正是大根机的人。
              像我们精舍的杨小姐,她本来是一位传教士,自从接触佛教、听了佛法之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进入慈济,参加联谊会,并且听了开示佛法的录音带后,就能很快地将佛教的教理与她过去所学的教法,互相比较,而深深体会到佛法的道理圆融、佛教的教育彻底,所以在短时间内,毅然决定勒马回头,回归佛教的教法,从初步开始推究。她放弃了过去的传教士之职,下定决心入佛门,从初机开始学佛。
              这就是对信仰的明智抉择,也可以说是“择法觉支”──选择自己要修的教法来修行。好好选择自己所要修的教法,并且懂得“居安思危”,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处于丰衣足食的环境中,要善加把握,好好珍惜今日,无论多么辛苦,我们仍然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身体,发挥一己的功能。虽然我们人微言轻,但是如果大家都安分守己,发挥功能,那社会就非常平安了。
              看看现在的天灾人祸,实在是令人惶恐不安,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浪费时间,要好好把握人身,择法而觉知。


              IP属地:黑龙江28楼2017-09-12 19:38
              回复
                第二、精进觉支
                “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又名精进觉支。以勇猛心离邪行、行真法,故名精进觉支。
                “精进”——“不杂名精”,也就是专的意思;“无间名进”,没有间断称为“进”,所以精进就是接连不断的进步。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这几话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说:我们的心若能专一无杂念,力行正道而不间断,即称为精进觉分。现在的人想修行到心思专一无杂念,实在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因为追求的欲念太多了,患得患失的心理也太强烈,所以心神自然不能专精。
                譬如“学佛”,许多人都自称是“学佛的人”,那么问他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会回答:“为求了生脱死!”这就是他学佛的目标──求解脱。我们说过,学佛有小乘、中乘及大乘三种类型。小乘者必须认真聆听别人的教法,然后依照其方法实行,一听人家说认真拜佛可得到“感应”,也不用心思考拜佛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人云亦云,一味地停留于拜佛求感应的阶段,这就称为“独善其身”──为自己的得失著想,而不关心大众。
                也有人说,学佛必须多念佛,念佛才能消一切业障,往生净土。却不知道念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除了念佛之外,还要表现什么外在的行为。
                须知,念佛的目的,是要扫除我们心中的杂念以及爱欲的心态,要念得使凡夫心转为圣人心,若边念佛边造口业,或一面拜佛一面造身业,那就是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而不再去深入探究学佛、念佛及拜佛的真正意义与目的。
                所以,这也一样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因为他们拜佛与念佛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感应、消业障而已,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修行正法、修养自己的身心。若是这样,就会生杂乱心;存著有所求、有所得的杂染心念,当然不能“精”了。
                做善事能够持续不间断,也是非常困难的,多数人都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颗种子放入土中后,必须依靠各种外缘──阳光与水分都要充足,如果土中的种子缺少阳光、空气、水分及养料,仍然不会发芽成长。
                这就像我们修行一样,我们的修行心态与日常行为,一定要谨慎小心,连续不间断。但是不要误以为持著念珠就是在“修行”,“修行”更不是每天穿著海青跪在佛像前叩头礼拜,而是要善加注意自己心行,时时刻刻合于法、合于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何谓合于法、合于道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与待人接物之道,必须心行合一,言行一致,对于别人的面容态度,要常常表露出温柔的形色,微笑对人,表现亲切和睦的态度,这就是待人之道。跟人家说话要轻声柔语,这就是表现我们内心的修养。绝对不可念佛时念得响亮和顺很好听,而与别人讲话时却恶声恶语的很难听,别人听了当然不会高兴了。人心不喜,则佛心不喜,所以与其念佛念得很好听,倒不如讲话句句入人心、顺人意,如此才是真正的修口业。
                对待别人要多殷勤、多帮助别人,不可光凭一张嘴,见大家辛苦地工作,却不肯付出自己的力量,如此“见人苦而己受乐”,就不是修行了。我们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劳作,领导他人参与辛苦地工作,只要我们多付出一分力量,别人就可以减轻一分负担。所以,我们要常常抱持著“愿代众生担劳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心理,这就是处世接物之道。
                不论是对人或对事,我们一定要抱持这种心态,这叫做“爱心”、“悲心”,也可以叫作“慈心”;若更不惜自己的身躯,付出一切,就称为“舍心”──总称为“慈悲喜舍”心;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常常抱持这种心态,就是无间断的“四无量心”。如此,我们每天、每一时刻,分分秒秒都是在精进之中,毫无懈怠。时时抱持这种精进不断的心,则绝对不逊于念佛及拜佛者,因为这是佛陀教育我们成功的目标,能常常向著这个成功的目标精进,则人与佛皆大欢喜。
                所以,“无间精进”,我们的道心要连续不间断,这样才会进步。
                ···善觉道法,不行无益苦行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修诸道法”即修行时的一切到法。道就是路,是佛陀引导我们走的路。也就是说,众生迷茫不得觉醒,佛陀一一为我们点化,知道过去是迷,现在要向清净的道路去实行,这就称为道法。
                “善能觉了”,我们既然在佛陀所指示的道路上行走,所作的一切举动及所修的一切心行,应该能常常善加分别,这叫做善能觉了──会分别好坏、辨识正邪,清清楚楚的明白何者该做,何者不该做。
                “不行无益之苦行”──不要去受无益的苦。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了人身听了佛法,就应该精确地选择正道去实行,不可盲目摸索,没问清楚方向就开始走,走了一段路后,觉得好像有一点错了,才回过头来。请问,我们一生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们走走停停,走错路又回头问路,再重新开始呢?所以我们要慎重地选择所要修的道及所要行的法,并且马上去实行。
                假如我们还未选择正确的道法,就会常常进进退退,永远像只白老鼠踏鼠圈一样,无法前进一步。你们是否见过这种圆形老鼠笼?只要一踩踏圆笼,老鼠就会不断地转圆圈。看看那些笼内的老鼠整天忙忙碌碌,一刻也没停止过,但是任其转了多少圈,还是在原地。我们修行绝对不能如此,必定要十分精确地选择自己应走的道路。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教育我们学佛的目标是要达到圣人的境界,而这中间的路程称为菩萨道。一个人若能扫除人我之间的烦恼、是非,叫做断烦恼。有的人学*念佛,却无法断除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例如有一对学佛的婆媳,平常念佛时两人都很认真,但是没念佛时就不能和睦相处。这位媳妇非常用功,哪里举行佛七就到那里参加,东奔西跑,一回家就和婆婆比较谁虔诚。婆婆行动较不方便,因此心里想:“既然不能和人家一起打佛七,就必须认真念佛。”于是在家里设佛堂,不断念佛诵经,而手中的那串念珠也让她念得光亮耀眼。
                这对婆媳不在一起时各自念佛,但是在一起时,就不断斗嘴,婆婆嫌媳妇的不是:说自己以前如何做人、怎么做人家的媳妇、如何的孝顺,而媳妇...。媳妇就回嘴说:“我已经不错了,我三餐还会煮给你吃,你看看别人...。”媳妇不断比较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如何,婆婆就比较她以前做媳妇的那一套;两个人关念不能沟通,难免起争执、造口业。
                一个家庭就因为婆媳问题而烦恼,孙子想到妈妈和祖母,儿子想到太太和母亲,就非常烦忧。邻居劝著说:“你们是念佛人,就随和一点啦!”婆婆一听,竟然赌气地说:“念佛就不能计较?那我宁可不念佛、不学佛,也要跟她争到底!”无明火一起,连佛也不想学了。但是,她真的不要学佛吗?平时她也说:“要带业往生,赶快念佛,这样阿弥陀佛才会来接引我...”,而无明一起,却什么也不管了,像这样念佛又有什么用?自己所修行的道法无法分别是真是假,念经念到心脏无法负荷而导致气喘,这就是“无益苦行”啊!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无谓的苦行者,例如修水行、火行,以及断食行的;而现在更有人说:“我是修行者,所以要过午不食。”而平时他便非常挑食,这也不吃、那也挑剔,这样的人说要修行,结果修到连路都走不动,这并不是正确的修行。人身难得,我们要好好照顾身体,随著现在社会工作的需要,消耗多少体力,就要补充多少营养;有充分的力量、充分的精神及智慧,才能解决众生的困难。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地利用身体,把握时间,发挥我们的爱心。
                学佛就是要断烦恼,我们只要用智慧去分析道理,就可知道真正的断烦恼是在人与人之间无计较;若是烦恼不能断除,就是无益的修行,我们应该行于真正的法中。佛陀为什么示现人间?是为了教育众生,这是真正的教法,他希望我们成就什么样的形象,我们就应该赶快去力行,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IP属地:黑龙江29楼2017-09-12 19:41
                回复
                  ···今日的辛劳,是明日的花果
                  “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我们要常常用心专一,不可一暴十寒。有许多人还没进入我们精舍之前,都夸赞这里非常了不起,尤其是自力更生,是他们学*的典范。但是等到进来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却觉得常住的工作太卑微,天天这样做,实在是大材小用。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几十层的高楼大厦,都是由地基开始建筑起来的,若无地基,根本无法建筑几十层的高楼。
                  慈济今天的成就,若欠缺精舍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就不能发挥这份救人、救贫、救急、救病的功能。所以我常常说,一切的成就完全系于大家在精舍的努力,虽然这些工作很卑微,大家都很辛苦,但是,慈济所有的成就,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所以,我们付出一份辛劳,就是得到一份修行。每天我到医院巡视,总是会问护士们:“辛苦吗?”她们就说:“今天好多人,好忙啊!”那我一定在后面补充一句:“就是因为你们忙,才有好多人得救啊!功德无量!”如果她们在那里闲著,就等于没有付出功能,痛苦的众生也就无法得到温暖、无法得到救助。
                  相同的道理,精舍里每个人的辛苦就是修行,有昨日的辛苦就有今日的成果,这不是无益的苦行。我们过去虽然长期付出了辛劳,但是这份辛劳并没有白费,慈济今日已经有一份成就,而这份发心不是到此为止,必须继续下去,永不退转。我们还有比过去更浩大的工程、还有比过去更具意义的计划,例如医学院、护理学校...,这都是我们为了将来千秋百世的大业而奠定的教育目标,所以我们要长期地努力下去。
                  “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我们每天都是如此辛苦,没有浪费时光;这就是专心无间歇,也就是“精进觉支”。
                  ···以勇猛心离邪行
                  既然已经选择正确的道法来修行,就要努力精进,不间断,不可中途而废。
                  “以勇猛心离邪行、行真法”。精进就是勇猛,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大丈夫则无法精进于佛道之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提起勇猛之心。学佛的条件与慈济的志愿相同,必须具足三种心态──信心、毅力、勇气。首先我们必定要有信心,启发了这份信心后,就要好好培养自我的毅力;毅力充足之后,我们就有勇气发挥自己的良能。
                  看看现在的社会有多少的“勇夫”啊!一些青少年为了表现他们所谓的“勇”,结果造成多少的社会问题?例如飙车,就是社会治安最大的烦恼。台南发生飙车暴力事件,警察受伤的有二十多人,警车好几辆被焚毁,连警察局也被掷石头,甚至祸及无辜,好几家民房都被烧掉。
                  虽然发生这么重大的事故,飙车之风仍然照常盛行,几天之中,飙车的青少年总共死伤了十几人,为什么家长们对这些自以为是“勇夫”的青少年,一点办法都没有?无法劝导或阻止子女们这种玩命的行为?实在说,现在的父母真是无可奈何;哪个父母能放心,愿意让自己的子女骑著那辆疯狂的死亡之车,在道路上飞车奔驰?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非常担忧、伤透脑筋,却又无可奈何。
                  除了父母无可奈何之外,更造成了社会治安最大的困扰,这种风气是谁造成的呢?除了青少年本身的心态之外,另则是由社会风气培养出来的。青少年有种心理,就是爱表现,而有些社会人士更是爱看热闹,飙车的时间一到大家就站在道路两旁围观,让这些青少年以为这是非常风光的事情,难怪会喜欢在大马路上疯狂大赛车。不只是男生飙车,连女生也加入这个行列,而且男飙车手还被封号为“火狐狸”,女的也被称为“火凤凰”。
                  这就是社会风气从旁鼓励出来的,是社会的病态造成青少年的心理病态,这真是很悲哀的情形。青少年有勇猛心固然是好,却把方向走偏了,如果能将这种赛车的勇猛心与毅力,建立在正信的思想上与正确的道路中,发挥我为人人的精神,牺牲小我、献出良能,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多么可爱、多么温暖呀!
                  有一年的父亲节,前一天有位放暑假来此当义工的大专学生,在医院跟我说:“师父,我今天要回家。”我问他:“你还没开学,为什么这么快回去?”他说:“因为明天是父亲节。”我一听,就叫他赶快回家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让父亲高兴快乐。他收拾好行李到外面等公车,告诉我想先到市内买些礼物送给父亲,我就说:“你只要带著一份爱心回去,把在这里所学的规矩,以及这份温柔的气质带回去,作为送你父亲的礼物,那你父亲比什么都欢喜高兴。”
                  论语中有云:“孟懿子问孝,子曰:‘色难’。”孔子的弟子问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孔子回答:“色难”——“色”最难得啊!如果能以“色”——和颜悦色,使父母高兴,这就是孝。
                  “色”就是我们的行为态度,我们要时常面带著笑容,和颜悦色,父母说的话,要欢喜顺从,让父母一看到我们的行动作为及态度就心生欢喜;做任何事都能使父母放心,这就是最大的孝。如果子女不守规矩、不温顺体贴,即使买了许多东西给父母,父母也是很烦恼痛苦的。
                  有的人甚至说要去赌博,赢很多钱买东西给父母,这是不是孝呢?这不是孝,这是错误的行为。子女赌博会使父母痛心、烦恼重重,尤其是现在的大家乐,使人倾家荡产,连自己的妻小都无法安定了,哪能安定父母的心呢?所以发自内心真诚而表现出的行为,就是孝道最好的实践。
                  佛陀教我们做人的方法,是要先选择正确的做人道理;而学佛则要选择学佛的方法。选择了正确的做人道理后,就要认真地实践人生正道;学佛的道理若选择妥当,则必须不断地精进,不可停歇,这就是“用心专一,无有间歇”。佛经里也说,要以勇猛心离邪行、行正法。过去有不好的*气、偏差的信仰、错误的行为,必须赶快回头,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以勇猛之心离开邪行,以精进之心力行正法。
                  ···名利地位都是虚幻
                  世间的万事万物,有很多都不是真的可靠的;不只是我们的身外事物不可靠,而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心就很不可靠。
                  佛陀在世时,到处弘扬佛法,在他弘法期间,启发了许多年轻人清净的本性而出家学佛。有一段时间,佛陀在王舍城弘扬佛法、教育众生,其中有五十位很有名望的大长者之子,也来听佛讲经。所谓大长者,就是王舍城中的大上人,如同现代的扶轮社、狮子会等许多有名望的大企业家,联合组成的团体;而他们的儿子,也大多是既年轻又事业有成的青年人,共同组成的一个组织。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内讲经,这五十位有身分、有名望的长者之子也来听经。佛陀说尽了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后,深深地感动了这五十位大长者子,他们听完佛陀的分析后,了解人生所有的名利、声望、地位都是虚幻的,而且深刻体会到人身难得以及佛法难闻,所以他们相互勉励、用心学佛,就这样,五十个人都弃俗出家了。
                  他们出家后,大家都非常欢喜,当时他们的父母亲友表示要举行一个欢喜的庆祝会。于是这些富有的家族、亲友共同成立一个供僧大会,除了庆贺五十人出家外,又供养佛、供养僧。佛陀和僧伽们受过供养后,佛就带领他的僧众回到耆阇崛山。出城的途中,路边有一池污水,污泥上长满了许多莲花,佛陀便说了一首偈文:
                  如人开田沟,接近大道边,
                  沟中生莲花,香洁可人意;
                  人有生死劫,凡俗茫茫然,
                  智者要出离,作为佛弟子。
                  阿难随侍在佛的身边,听在耳里,便记在心里。佛陀回到耆阇崛山后,就坐定下来,这些弟子也是跟著坐定。此时阿难就请教佛陀:“佛陀在半路上为什么说出这段偈文呢?”佛陀回答:“大多数的人都是心念难断,这五十位初学的比丘,由于入佛门不久,又受父母、亲友们这份温柔亲情的影响,所以心念动摇,起了依恋难舍的心理。”
                  人的心念常常就是这样,当初发了勇猛精进心而出家,如果家人殷勤地来看望,或是以利欲物质来附著,我们常常会因此退失了道心,这就是情难断、爱难舍,像这样便妨碍道心。这五十位初出家的比丘,由于亲人朋友的那份爱念,使他们的俗心又再复发,佛陀知道这些人心念不坚定、意志不坚定,所以念出这段偈文。
                  ···有情众生具十类烦恼
                  佛陀接着说,世俗人的烦恼很多,大致说来,有十类烦恼:一凶、二吉、三毒、四倒、五蕴、六入、七识、八邪、九结、十恶。
                  第一是“凶”──人命在呼吸间,任何时候只要一口气接不上来,就会送了命。你们如果到医院去看看,就会深深感觉人命无常...。曾经有一位委员的公公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病痛;一点预兆也没有,就突然往生了!这就是人命在呼吸间。不仅人命无常,世间更有许多的天灾、人祸。...这就是人命在呼吸间。人命无常,故称“凶”,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无所不在,是人生最大的苦患。
                  再说“二吉”──吉与凶正好相反,顺利、欢喜的事叫作“吉”。我们应该感到非常庆幸,因为人身难得,而我们现在已得到人身;我们也比别人更幸福,因为佛法难闻,而我们已闻了佛法,“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这是很好的事,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吉”。
                  “三毒”──就是贪、嗔、痴三种烦恼。我们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明明知道佛陀的教法是要洗炼我们的身心、净化我们的精神,但是仍然无法灭除贪、嗔、痴三毒,这是学佛者最大的遗憾。
                  “四倒”──和“常、乐、我、净”四种相反的颠倒说法──无常说常、不乐说乐、无我说我、不清净说清净。佛陀一再教示我们一切现象的无常、苦空、无我,这是真理;而无常说常、不乐说乐、无我说我、不清净说清净即是“四倒”。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法。这些法一般人若无法深入了解及深刻体会,必然无法摆脱这五种精神与身体上的烦恼。
                  “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常常会受到这六种意识的困扰而产生烦恼。
                  “七识”──乃意识之外的思想。
                  “八邪”──是八种邪道。与“八正道”相反的就是“八邪”,包括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九结”──是九种使众生不得解脱生死的烦恼,有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等。
                  “十恶”──是身三、口四、意三,总共十种恶。口业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身业有杀、盗、淫;意有三种业,即贪、嗔、痴;合称为十业。
                  以上都是世俗人所谓的烦恼,学佛就是要灭除这些烦恼,好好把握人身,善加选择正法,才能把烦恼完全扫除。


                  IP属地:黑龙江30楼2017-09-12 19:46
                  回复
                    ···修行要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所以佛陀说:“如人开田沟,接近大道边,沟中生莲花,香洁可人意。”人心中的烦恼很多,犹如大道边的田沟,田沟中有许多污泥及秽物,若能在沟中生出莲花,则其洁净与芳香能覆盖住那些污浊之物。这就是说,我们的亲族中若有一人发心修行,就像是在污浊的烂泥中长出的莲花,香洁美丽,令人生欢喜心。有一句话说:“一子出家,七宗八祖能超生”,意思是说,家中若能有一人出家,不只能度化他的家族,甚至能净化社会。所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尽管社会是这么污浊,依然能长出香洁的莲花,而且只要有莲花,就能净化社会的恶浊。所以我们要多多发心、身体力行,出离污浊,在污泥中长出洁美清香的莲花。
                    “人有生死劫,凡俗茫茫然;智者要出离,作为佛弟子。”佛说,人人有生死之灾难,有生必有死,凡俗之人无法察觉人命无常,而有智慧的人就会追求正道的心念。所以说“智者要出离”,我们要好好出离污浊、脱离凡俗,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佛弟子。
                    身为佛弟子,就好像从污泥中长出来的莲花一样,一定要善加守护这份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净心。佛陀为这五十位初出家的弟子说此偈文,就是要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提起勇气,以无比的毅力割爱辞亲、弃俗离欲。佛陀知道这五十人的心态,所以看到路边的莲花后,就说了这段偈文来开示他们。佛陀的教育就是“观机逗教”──先观察了解他们的心态,然后就地取材,以所见的景象作为施教的素材。
                    所以,我们学佛者必定要知道,佛陀的教育绝不是玄疑惑众的道法,而是生活中最平易近人的教育形式。学佛不可心有所求、求于外境,一定要求于内心,净化心灵,选择正法好好精进,不可间歇,这就是“正精进”,也可以称为“精进觉支”。
                    0.0.


                    IP属地:黑龙江31楼2017-09-12 19:48
                    回复
                      第三、喜觉支
                      人心有时候会失去正念,连佛陀在世时,有一些初出家的比丘都会心念不能坚固,意志动摇,何况是距离佛陀将近三千年后的今日!人的心念是否永远可靠呢?世间一切万法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自己的心念更是时常变动,所以大家必须非常谨慎。我们学法、择法、努力精进,若能得到正法,适合自己的根机又配合时机,两者互相契合,就能得到法喜。
                      “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又名善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我们有心求法、学法,有时候会生烦恼心,在未知佛法、未求佛法之前,虽然在迷茫中醉生梦死地过日子,反而不觉得有烦恼。因为这是烦恼中的烦恼,所以不觉烦恼,是凡夫中的凡夫,故不知凡夫的愚痴;若能认清这些都是愚钝、愚痴的行为,就会觉醒并寻找觉悟的真理。
                      在追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宗教教育让我们选择,千头万绪,到底什么样的法才是正确无误的真理?在不得明辨之时,当然就会有烦恼。我们若能在烦恼中得到真理,则能去除烦恼,法喜充满,得到解脱。
                      何谓真理?理与事能配合,事理相融,才是真正的道理。有理缺道,那也是行不通,学佛者像个迷路的人,想找寻正确道路,若能真正找到这条正路,就会觉得有信心,不会再仓惶失措、忧虑恐惧。如果我们站在起点,迈开大步向前行,心情会更加安定平稳,因为我们所走的方向正确,不会再迷失,而且内心会产生一种永无歇止,不断精进的意念,此路途上的风光更能令人感到一份踏实的欢喜。所以说,“心契悟真法”。所谓的真法,是有理有道的。世间有许多虚无的法理,听起来非常深奥,令人难以了解;难解就难行,难行难解就是虚渺,所以有理也行不通,这不是真正的妙理,只是在文字上撰写记载的文学。
                      有些人无法真正了解何谓“佛道”,所以对佛教产生两种误解──一种是形象的曲解:有些佛教道场常常举行法会,配合时节而有各种礼佛、拜经、拜斗、点灯...等仪式,一般人不知其所以然,就将佛法与社会民间信仰混为一谈,把佛法曲解为迷信。这就是因为佛教道场形象,而引起人们对它的误解。
                      另一种是学术上的曲解:一些有智识的人,将佛教经典文籍做一番研究,愈深入探讨,就愈觉佛法的深奥;愈觉深奥,就愈认为这不是人的能力所能办到的事,所以就对佛教敬而远之,觉得佛教的道理太高深,而佛陀的人格已经脱离了人间现实的生活。虽然佛陀的教理多么好,他们还是认为这不是人所能做到的,因此敬而远之。
                      有心求法的人,大致有此两种类型的心态,想选择佛教为终身的志业,却犹疑不决、徘徊不前。若是误解佛教只是为生活而举办法会,他就会却步了;或是想全心研究佛法,又觉得佛教的法理深奥高远,敬而远之,这样是不是很烦恼呢?
                      ···以人事自我磨练
                      虽然我自己身心憔悴,但是一看到医院中的患者得救,我便无比欢喜,忘记疲劳与辛苦。有一天我到医院的复健室慰问病患,有两位老人在做复健治疗,其中一位是我们委员的公公,从台东来到这儿医病。听说这位老先生的脾气很不好,罹患中风、行动不便,家人对他百般照顾,却又无可奈何,最近乃送他来这儿做复健治疗。
                      第一天进入复健室,医师指导他如何提脚、放脚,如何用手握住铁杆,才能站得稳,他完全不和大家合作,到后来甚至发脾气,对妻子和儿女说:“我要回家了!我不做不行吗?”大发雷霆,并强行要出院。
                      另一位在复健科的老先生,他妻子正好在那里帮先生做复健工作,看到这位老先生要出去,就跑到外面把他拉回来,对他说:“你不能回去,你一定要留下来做复健治疗。”这位老先生正怒气冲冲,她也不管他发脾气,仍继续说:“你不知道,患这种病一定要复健,你看看我先生,他在病床上躺了两年,连大小便都不会,也不会端碗吃饭,所有的生活起居都必须由我来照顾,我就这样侍奉他两年,两人都觉得很苦。但是他来到这里之后,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他已会坐轮椅,能从床上坐起来了!”
                      这是事实。他已在床上瘫痪了两年,爱妻爱子每天帮他料理大小便,吃饭时必须一口一口地喂他。他来这儿后,躺在病床上听从复健医师的指导,如何起床、要用什么姿势与方法,他都非常合作,两个礼拜之后真的就能起床了。我看见他自己起床,旁人稍微扶持,就能坐到轮椅上,而且还用双手操作轮椅;我也看到他家人妻小那种快乐、兴奋的神情,我当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这位从台东来的老先生,就这样被她硬拉回来,无可奈何地继续接受治疗。结果,入院第三天,他竟然能手握床两边的铁杆了,复健医师又抱住他的腰部,教他把左脚抬高、再抬高,然后数一、二、三、四、五,才叫他把脚放下来,我在旁边帮著数一、二、三,数到四的时候,叫他还不能放下来,他的脚在空中停留一下,我就说:“好──放下来”看他好像做得很吃力,几乎要发脾气,我赶紧称赞他:“老先生,你好棒,不久你也会和那位老先生一样活动,你进步很多了!”他听了非常高兴。
                      我看到医院那些逐渐康复的病患,常常觉得非常欣慰,这应该可以说是“法喜”。虽然过去如此辛劳、忙碌、身心憔悴,为了“慈济”的工作、为了建院计划,尽管有许多人与事的纷扰,但是一看到这些病患离苦得乐,就觉得无比欢欣,这种快乐的回收,就叫做“法喜”。
                      我认为学佛就是要发挥这种功能,人应该不怕辛苦,如此才能为大家服务,使许多人得到快乐,看到众人得救、皆大欢喜,内心的那份法喜,不是单从文字上去了解就能体会的。若从文字上了解而得到快乐,则碰到现实中的人事问题时,还是会生烦恼心,我们若能以真正的人事自我磨炼,以勇气冲破障碍,而使别人快乐、得救,那种心灵上的喜悦,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所以说“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在佛法中如果能得到欢喜心,则是在正法中。如何得到正确佛法的真理以及真正的欢喜?
                      “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喜觉支也是亲身接触并体会佛法后所得的真理。我说过,只了解文字上的理论,却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会,就不会得到真正的欢喜。
                      我们平时所学的理法,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上,也就是要学以致用。例如慈济团体里本来有许多家庭,妻子信仰非正信的佛教,使先生无法接受佛教形态,造成家庭中信仰观念的分歧。等到他们接触慈济以后,妻子便改变其作风,加强对佛法精神的了解及对家庭的关怀,对丈夫体贴入微,并以佛陀的大智慧教育子女,使家人在宗教信仰上的疑雾完全解开。在我们慈济的团体里,可以说许多家庭都是接触佛法的真理、体会慈济的精神后,而感到法喜充满。
                      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修行应该忘记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计较自己是否能解脱,总是以众生为重,关心众生是否能离苦,这样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活动的功能,每个人的心灵都有纯良的良知,我们若能为众生献出自己身心的光明,发挥良知与良能,则有无数苦难的众生可以得救。
                      “心得善法,即生欢喜。”──这里所谓的“喜觉支”,是说我们深深体会到这段期间内,所走的那条路正确无误,就必然会心生欢喜,非常高兴。在佛法中,若只有文字上的研究与口头上的辩论,绝对无法发挥任何功能,所以我们若想真正得到心灵上的法喜,必定要身体力行。“心得善法,即生欢喜”,这就是我们得到善法后,心灵中所产生的欢喜,这种欢喜需要长久心来孕育培养,不可一暴十寒。我们若有纯良的种子,一定要把握因缘时机,赶紧种入土中,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才能成长。若一天拿出来晒,十天放置在阴暗处,即使是再优良的种子,也无法发芽生根,茁壮起来。
                      例如松柏,是最健壮的木本植物,许多人将它移植用做盆景,当成室内的摆饰。松柏之类的盆景看起来非常苍翠美丽,气势壮观,但是不久之后,根就败坏了,松针枯黄掉落,恹恹无生气,这就是表示树的气没有得“缘”滋长,所以会慢慢衰败。
                      我们学佛就是要把握因缘,好好保护善的种子,有好的因缘与善的种子,“根”、“力”才能健全。
                      ···菩萨精神永不退转
                      我虽然出家二十多年,至今仍然道心坚固,心不厌烦、志不退转,就是有欢喜心在支持。这份欢喜心从何而来呢?
                      初闻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即生欢喜,终此生而不忘。
                      我常说:“为佛教、为众生。”当初我师父就是教诫我这两句话而已。我出家时经过许多波折,入戒场找不到师父,又出戒场,直到要封堂时才找到师父,在非常短促的时间内礼印顺上人为师。师父只以这短短的两句话勉励我:“你既然要皈依我,就是我们师徒之间的因缘殊胜,由于时间不多,所以你要谨记我给你的两句话──‘为佛教、为众生!’
                      这就是今日慈济二十几年前的种子(因),我尊奉师训,拳拳服膺,常常把这两句话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以这两句话发挥大功能。不断地发挥、不断地连接,所以有今天的成就。
                      这就是学佛的选择,选择正道之后,一定要拳拳服膺。我既然下定决心,则终此生皆不忘师训,即使这一世“分段生死”的寿命结束,也不会忘记时时“为佛教、为众生”,常常生欢喜心。有欢喜心,情愿为众生,情愿为佛教,则志不退转、心不厌烦。静思精舍早会前唱的“慈济颂”,其中有“菩萨精神永不退转”、“菩萨精神永不厌倦”的句子,这就是真正的欢喜心!


                      IP属地:黑龙江32楼2017-09-13 20:45
                      回复
                        ···人格若成佛道则圆
                        “智信者深体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迷则在宗教枝节上获得幻象,产生无数烦恼,故迷信不如无信,信必须智信。”
                        学佛一定要学得“转迷为智”,不可“以迷入迷”。“智信者深体佛法之精神”——我们常会说自己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会选择进入宗教之门,并且自认自己的智识比别人超然。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深刻体会宗教的精神,我常说佛陀示现人间,不是叫人离开人性,而是要回归佛性。
                        现在有许多人信仰佛教,却误解佛陀的教法——人人都说世间无常苦空,所以要赶快修行,脱离六道轮回;以为入深山隐居修行,或是出家进寺院求道,才能够脱离生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与思想。佛陀示现人间,目的是要教导众生离开凡夫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我常说:“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初的善心、赤裸裸的本性,就是佛性,也可以说人最初的第一念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众生心是受污染的习性,众生包括在六道之中,佛陀就是要教我们离开众生心。所谓六道,乃天、人、地狱、饿鬼、**、阿修罗,佛陀教我们远离三恶道内的众生心,回归到人之初的本性,人性若成就,则佛性圆满。有句话说:“人格若成,佛格则圆。”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精神,所以智者要深体宗教之精神。
                        “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迷信的人常常曲解宗教高超的意义。佛陀设教于人间,以超然的教育引导众生,众生却常曲解教义,在旁门邪道中打转翻滚,无法走出一层封闭的硬壳,像蚕一样,做茧自缚,这就是迷信者。
                        佛陀出现在人间的目的,是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佛教的精神是要我们去掉消极的态度,迈向积极的人生,现在的佛教徒却将其目的与精神都曲解了,大部分的人舍离积极的人生,走入消极的地方,这种情形若再继续发展下去,整个佛教的思想都会消极化。宗教必须在人间发挥效用,我们身为佛教徒,若给宗教带来阴森森的消极形象,就像草木在冬天受到风霜雪冻,无法欣欣向荣。
                        身为佛弟子,应该扫除阴冷的气氛,带来春的气息,我们要有温暖的心、温暖的手,创造积极的佛教,应该深深体会佛陀创教的精神,不可曲解佛陀示现人间的美意。
                        “迷信则在宗教枝节上获得幻相,产生无数烦恼,故迷信不如无信,信必须智信。”——迷信的人信仰宗教都追求幻相,这就是思想分歧,好像一棵坏的树,枝叶蔓生,杂乱无章,我们若要照顾好这棵树,就应该将分歧的枝节修整完美,使树干健全生长。
                        现在有的信佛者或信仰其他教派之人,都自以为是要来信佛、坐禅、念佛...,说自己坐禅时看到什么境界,得到很好的功夫,已经进入解脱的境界...,精神完全执迷在其中。这就是在宗教枝节上获得幻相,这是很危险的事。
                        其他宗教的信徒也是如此,以其信仰为终生的精神依靠,并不讲究自己的行为如何,以为信了就能上天堂,若无信就会堕入地狱,心生惶恐畏惧而盲目信从,像这样就是宗教枝节上的幻相。
                        我相信正确的天主、基督等宗教,只不过在人间设方便教,引导人们建立博爱的精神,但是人们却无法体会其意义,舍本逐末。佛教徒也是一样,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千经万论,无不是要引导众生走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精神,而众生也常将它曲解。这就是迷信之人在宗教枝节上得到幻相,只想求自我的解脱,而无法深体宗教本身的中心精神。
                        ···迷信不如无信
                        有位小姐来到精舍,和我到医院参观之后,一再对我说:“感谢师父,感谢师父的指引。”这位小姐就是在出家或在家修行的抉择间,徘徊犹豫了七、八年。想出家修行,却看到许多令她失望惶恐的事;不出家又觉得很不情愿,因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人身又闻佛法,不出家学佛实在是一大憾事。
                        所以这七、八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如今她却告诉我:“很感谢师父,我这两天听了师父的几句话,已经把这七、八年的烦恼完全弃除了,我现在已经了解并体会到佛教真正的道理是什么,知道如何取舍,知道从今以后要选择哪一条路,现在我觉得心中很坦然,很快乐。”
                        这就是法喜,真正体会佛法正道时所得到的欢喜,她能将七、八年的烦恼一扫而空,是因为已弃掉迷执,体会正法。过去她在宗教枝节上取幻相,现在才知道自己追逐的都是幻相,也了解何谓正信的佛教,并且体悟正法而很欢喜心,真是令人觉得无比欣慰。
                        人在迷信中得到幻相,自然会产生无数烦恼,在幻相中不停地追逐,更是苦恼,这就是所谓的“捕风捉影”;怎么捕捉,怎么付出,都无法求得一项真实之物,当然是非常痛苦,所以说,迷信不如无信。
                        我常常告诉大家,与其迷信不如无信,若要信则应该智信,绝对不可捕风捉影。因为我们无法捕捉到风或影,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直想捕风捉影,根本就是徒劳无功,那何不放弃这种追求的烦恼,回到现实生活,踏踏实实地面对真正的人生,献出我们的良知、发挥我们的良能。若能如此,即使再辛苦、再忙碌地付出,所得到的也永远是甜蜜快乐的感觉。
                        0.0.


                        IP属地:黑龙江33楼2017-09-13 20:45
                        回复
                          第四、除觉支——轻安觉支
                          要回复原来清净的本性,必定要扫除种种烦恼。
                          ‘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去虚伪之法,增长诸真正善根,故名除觉支。’
                          所谓“断除诸见烦恼”,是说种种见解、烦恼都要将它扫除、断离。烦恼即是心所起的喜、怒、哀、乐,世俗人每当发生事情时都产生烦恼,烦恼是世俗的粗相,是患得患失之心。
                          富有的人患失,经商的人也患失,怕失去钱财,怕生意失败,失去赚钱的机会...,这种患失的心理就是烦恼。地位愈高的人,患失之心愈重,他时时刻刻都烦恼失去权势与地位。有钱、有地位、有子女的人,患得患失;没钱、没子女、没地位的人,也有患得患失的烦恼,整日想著如何赚钱,怎样得到子孙,怎么求取名利地位...。总之,不论是拥有或没有的人,都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这就是烦恼,就是世俗人有无、增减的烦恼。
                          学佛者所谓的烦恼比上述的情形更严重,有形无形都是烦恼、起心动念无不是烦恼。种种烦恼非常微细,心思不能专一是烦恼,“昏沉”、“掉举”也是烦恼。
                          何谓掉举?就是在拜佛、打坐、诵经时,无论如何用功修持,精神都不能集中,老是向外奔驰,这叫做掉举。有些人别人在诵经,他眼睛就慢慢合起来,最后便睡著了。常常有人念经念到打盹,静坐时,打瞌睡的人更多,也有人拜佛拜到睡著的;这就是昏沉,这也是一种烦恼。
                          心不能专一,不断往外奔驰,是烦恼,想用功却昏沉瞌睡,也叫做烦恼。总而言之,烦恼是千头万绪的,修行时昏沉、心不专一就会有烦恼,何况是平时的日常生活,心思无法统一都会起烦恼,所以佛法中所谓的烦恼是非常微细的。
                          烦恼有粗相的烦恼,也有细相的烦恼,无论是世俗的烦恼,或者是佛法中所谓的烦恼,既然学佛求道,就必须将其一一断除,训练心思安然自在,无有喜怒怨憎爱的分别,无有我怨恨的人,要有平等的爱心;有平等的大爱就不会生特别的爱意,也不会起特别的怨恨心,如此就能心情平静,去除欲念,也不会产生患得患失的恼乱心,所以我们必定要好好断除这些烦恼。
                          有的事情该发生的就会发生,要以欢喜心去接受,不该得到的,就不必太刻意去追求,若能如此,便可安然自在、断除烦恼,达到这个境界时,就称为“善能觉了”。“善”字的意思是适度、刚刚好,不偏不倚、不极端,爱得不会太过分,也不会产生怨恨心,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别心,对自己所爱的人,能以智慧断除占有的感情,对自己不爱的人或不投缘的人,能尽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对待人。若能善解善恶,好好分析所爱的人事物,就可以做到怨亲平等,这就是“善解”。没有爱怨的心,就是适中、恰恰好,不会爱得过分或恨得太深,能平等地对待万事万物,就称为“善能觉了”。
                          一切的法,是用来修心,一切的物质,是用来帮助生活;“足心之物”,是指任何物质只要能发挥其用途,就应该心满意足。例如居住的地方只要能避风雨,身穿的衣服只要夏能遮体、冬能保暖,吃的食物只要营养充足,就应该觉得满足,以知足之心来看待世间物质,也可以称为“善能觉了”。
                          若能看透世间的物质与爱欲,自然能“除去虚伪之法”。一切的虚伪都是起于欲心染著,为了求取名利,所以不得不虚伪;若能够用坦然的心态来接受日常的现实生活,就不必以虚伪之心去对待他人。
                          学佛者必定要时时秉持诚与实的心理,这样才能去除虚伪,除了日常生活要去除虚名与虚利之外,我们所求所学的法,一定要合于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在现实的人生里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功能,这才是真正的实法。绝对不可迷信,在宗教的枝节上求取幻相;应该在踏实的人生中体会佛法的智慧,如此则法不虚伪。除了学*实际的教育之外,最好能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经验及所了解的道理教导他人,若能如此,就是“除去虚伪之法,增长诸真正善根”。虚伪的法若是去除,真正的善根就能生长起来,这就叫做“除觉支”。能“除烦恼”便得轻安
                          “除觉支”也可以称为“轻安觉支”,“除”是“除去烦恼”,烦恼去除之后,就能得到身心轻安。‘谓断身心粗重烦恼,使身心轻利安通,故名轻安。’ 打坐、念佛,如何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境界呢?身心轻安就是最高的修行境界。并非在打坐时看到佛、菩萨,看到什么西方的境界,就是入禅;打坐是为了定心,心若能定则轻;身心轻安、无有粗重的烦恼,就是我们用功的最上乘境界。 以“止观”中说:“法界次第,名为知觉。”法界即十法界,修行时,若能自地狱、饿鬼、**,一直往上精进,达到佛的最上乘境界,必定已将一层一层的烦恼除掉,因此“轻安”又名“除觉支”。 去烦恼,就是断身心粗重烦恼,身心粗重的烦恼即身、口、意的烦恼。身体有三种烦恼业——杀、盗、淫;口有四种烦恼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意)也有三种烦恼业,叫做贪、嗔、痴。这十种烦恼若现形出来,就会造十种恶业,我们学佛就是要好好去除身、口、意十种烦恼,如此才能免除十恶重业。
                          ···一个**丘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循循善诱地教育弟子,细心耐心地开导众生。与佛同世的人,有些还是很愚钝,不容易接受佛的教育,他们觉得佛的教理是很难体会的。 在世时,有位比丘年纪很大,跟随佛陀已经好几年,仍不能把佛陀的教理深深植入心中,精神无法专注,有时昏沉、有时掉举,打坐时,常常打盹睡著,心思散乱不专,所以他根本无法接受佛陀的教法。
                          有一天,佛陀看到他,就问他这几年来的修行心得,他很坦白地向佛陀说:“一无所得”,佛陀对他非常慈悲,特别以两句偈言传授给他,佛说:“身口摄意,心莫非犯,如是行者,得度西域。” 嘱付他牢牢记住,要常常身口摄意,守好口业;时时专心,统摄意念,守好意业,绝不可犯非法之事;若能善加修行,注意身、口、意,则必能得度。 位老修行者得到佛陀的开示后,就专心一意,反覆背诵这两句简单的偈语,心惟口诵,没多久就背得非常纯熟了。有天佛陀又遇见他,便问他:“有没有背熟?是否了解?”他说:“我虽然已经背熟了,却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佛陀就开示他:“人的烦恼都是由身、口、意而来,所以身、口、意会造作十恶业,修行应该好好观察身、口、意,时时照拂我们的心念,心一起意念就赶紧自我警惕,若能如此,就可做到‘意起则灭’。心起贪欲时,若不尽速灭除欲念,身体马上会表现出行为而造业;心生嗔恚时,对人就有怒意、怨恨,而口便会随之造恶业。”一切的行为、造作,无不是从心而起,所以佛陀教他要好好守持身、口、意。
                          这位老修行者除了能反覆诵持佛陀的教法之外,此时,他的心意已经完全启开了,原来佛陀千篇万论都是在教导我们身不犯错、口不造恶,意念清净,这就是所谓的“轻安”,如此即可得道。
                          当初佛在世时,除了比丘僧团外,尚有比丘尼的团体,比丘尼在另外一所精舍修行。那时有一个五百位比丘尼的团体,佛陀为了传授她们教法,每日派遣一位已开悟的**丘前去为她们说法。当这位老修行者已经开悟时,佛陀便派他去教导那些比丘尼。比丘尼们知道他过去非常愚痴,佛陀讲授教法时,他总是在打盹,不知佛陀为何突然派他来?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暗地里议论纷纷,最后商议说:“好吧!佛陀既然派他来,我们就好好地作弄他,以各种问题来刁难他,让他出糗。” 天,他非常慎重其事地来到比丘尼僧团的精舍,那些比丘尼见到他来,都以八敬法的恭敬形式来迎接他。表面上恭敬地接待,供养之后,就请他上座说法,老修行者便为她们开示佛法。出乎她们意料之外,这位比丘竟能将佛陀传授给他的几句偈文,发挥得淋漓尽致,把防患身口意业的佛法阐述得非常透彻,使那些比丘尼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他那么安然自在,能以一偈来说法,说服那些原想刁难他的比丘尼僧团。过去佛陀派遣这么多的比丘去教授那些比丘尼,皆无法调伏她们的烦恼,而这位以前不能深体佛法的**丘,经佛陀的特别开示后,拳拳服膺诵持一偈,就能说服五百位想刁难他的比丘尼,这就叫做心专意解,也可以说是去除了烦恼,得到身心上的轻利安通。所以教法不必听太多,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这就是真法、就是真正的善根;能够使人除去烦恼的教法,无不是产生善根的真正妙理。


                          IP属地:黑龙江34楼2017-09-14 20:44
                          回复
                            第五、舍觉支
                            人身有四大元素,生老病死都因“四大”变化组合而起。最近天气较热,天气闷热竟然也会感冒著凉,这都是冷热不调和,也可以说是太大意、太粗心,因天热而贪凉,贪凉则易著凉。这都是因为人身生理不调和,所以招致“四大”不平衡。 四大”调和,身心才会正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求法也是一样,必定要求得心念能够平稳均衡。
                            ‘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舍”是舍离,要舍离什么呢?就是要舍离所见念著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的六根与外界的六尘接触,产生了意识的念著,就是所谓的观念。例如眼睛看外面的境界时,眼根与外界的色尘接触而产生心念,这就是念著。人的心念意识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的留在心中,耳朵听到、身体接触到的都留在心中,总之日常生活中与外界尘境会合的心念,常常无法将其抹除掉,这就叫做执著的心。
                            ···亲情也是烦恼之根本
                            就以现在的社会形态来说,许多人有追求的欲念,他们的心向著财、色、名、食、睡不断地追逐,有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身强体健,没有机会去接触好的环境及善事,又容易受到诱惑而做坏事。为人家长及父母者,为了子女无正当职业,本来就已经很烦恼,而这些心爱的子女又行为不正当,更是令他们痛苦、难堪。...
                            ···心病还需心药解
                            过去的人极有孝道的观念,“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很深厚,而现代社会的家庭已经不如往昔,取了一位媳妇等于嫁出去一个儿子。家里的子女未取未嫁时享尽天伦之乐,等到男有分、女有归时,就只剩下两个孤单的老人,万一其中一人遭不幸,便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老人,当他有病痛身苦的时候,不知有谁来看顾、谁来关心?
                            若是看得开、想得透的人,就不会觉得烦恼痛苦,认为自己来人间做人,高高兴兴地来,欢欢喜喜的做,只有付出不求代价,心满意足。有的人若是子女不孝,加上孤家寡人身体又有病痛时,心里就会想,过去自己多么疼爱子女们,如今生病了,结果儿女不来探望,媳妇也不来慰问...除了身体上的病苦外,心理上又多了一层烦恼。若能看开这些事,了解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责任完毕后就不想再讨回什么代价,如此,病痛只是身体上的病,也不会再多添烦恼心病。
                            ···人生犹如“凤阳婆”走绳索
                            所谓“舍觉支”的“舍”,是说我们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都不可以把心念停留在过去,不可时常讨人情。我们必须了解人来世间本来就是要相互负责,看得开就没有痛苦,所以说“舍离所见念著之境”。我们在人生这几十年里所见到的、听到的、或是我们身体所感触的一切,都要将其舍除断离。要将昨日之事忘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的心要注意在今日的道念,这样叫做专心,若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称为杂念,或是念著之心,这样就非常痛苦了。
                            总之,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时间,注意自己今日的行动,是“道心”;忘记昨日种种,不去计较是非,就称做“舍离所见念著之境”。若能舍离念著之境,则“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觉了就是分别,“善能觉了”就是能用我们的智慧和智识分别真伪之法,明辨虚实。我们既然对外在境界的真实与虚伪能辨别清楚,怎么会做错事?怎么会说错话呢?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庄敬自强”,“专一心念”的心态,来面对今日的真实人生,这就是“善能觉了,虚伪不实”。
                            又“永不追忆”──追忆就是回顾过去,人生在世,处处充满危机,我们要时时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莫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像走在结冰的水面上,若不谨慎,则这层薄冰便会破裂,使人沉溺水中。
                            我们为人处世,要像凤阳婆走绳索一样。一条绳子架在空中,人从这一头走到那一边,若重心不稳便会掉下去,要如何走才能安全地走过呢?日本时代的马戏团,都有空中走绳索的表演,有些年纪较长的人可能看过,一条很长的绳子绑在高处,表演的人手持一把雨伞,脚踩在绳子上,慢慢地从这边走到那边。
                            表演者能成功地从绳子的这边走到另一边,只凭借两种方法:一是手持雨伞以平衡身体的重量;另一个方法则是靠他的专心──一心不乱。心念专一,眼睛直视前方,他只能全神贯注地看著绳子的尽头,不能回头看走过的绳索。我们学佛就是要这样,专心一意,守在今日,前瞻未来,过去的就应该让它过去,不可返头回顾,追忆过去。人若常常追忆过去,就会很痛苦,痛苦就会不甘心,不甘心就会怨恨,怨恨一起就会生出嗔毒的心态。所以,我们要学得永不追忆过去的那念心,照顾守护好今日、未来的道心,这就是“舍觉支”。
                            0.0.


                            IP属地:黑龙江35楼2017-09-14 20:44
                            回复
                              第六、定觉支
                              一般人都是凡夫,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份爱心,有爱心与关心,难免会产生忧心、疑心。因为有了爱与关心,自然就会担心,在担心挂念中就会听到一些令他担心的传闻,而使他产生疑心;有了疑心就会有疑问,这些疑问之声若回响过来,实在增加许多我们的烦恼与困难。我常说:“学佛须学定心与信心”,我既然呼吁诸位学佛的弟子要有信心与定心,当然必定要以身作则,不论哪些疑问转化出去又回响过来,造成多么大的震撼,我还是坚决护持著信心,无论发生多少困扰,我还是要坚持我的定心。
                              ‘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又名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许多人认为打坐时,心无散乱、意无动转,坐很久而不受外在境界的动摇,就叫作禅。这是错的。禅并非如此,打坐只不过是学道、学佛的方便法,因为众生心散乱不定,大部分容易受境界所迷惑:思想涣散、精神无法集中,做起事来就会散乱,所以佛陀教我们集中精神的方法——方便法。
                              佛教我们:要使心定时,必须先坐下来,把精神集中于身上,坐端正,心思集中於呼吸,心念与思想调节正确。若要调节思想,必须把精神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分,最简单安全的方法就是“数息观”。“数息”是计算我们呼吸的出入,首先把心念集中于肚脐,以此为起点,精神专一,将一呼一吸的气息仔细计算,这是训练精神集中的方法。
                              例如有人失眠,心理医生就教他数羊,数一只、二只...五只...,一直算,算到最后就一定会睡著了,这种道理和静坐相同。人为何会睡不著?因为烦恼多、杂念多,精神一直向外追求而定不下来,当然就睡不著。所以,与此同样的意思,平时心念动摇散乱,就取坐禅的方式来锻炼,使自己的心念专一。
                              刚开始练习时,两分钟使心不散乱,然后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一直继续增加,慢慢练到日常生活时时心不涣散,这就叫作“定力”。
                              ···禅在生活日用中
                              众生多数因心不定而有烦恼,产生困扰。此处言“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我们要把禅定之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要学活的佛、活的禅。活禅就是“挑柴运水无不是禅,言谈举止无不是禅”。说话也有禅,说话时把心定下来,将精神统一,则所说的都是负责任的话。做事也是如此的话,则, 所做的都是负责任的事。所以说,言语动作无不是禅,用定心定力来做事、说话、听话,时时刻刻应用定心于日常的生活,就称做“发禅定”。
                              “善能觉了”,就是能好好分辨何谓“禅”,能深深体会了解“禅”的真正意义,即称“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念,是名定觉分。”——真正的禅就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尽管平时打坐坐得很好,但一离开座位就开始打妄想,蜚短流长,无法集中精神,这样仍旧没用;真正的禅绝不会产生烦恼妄想,此即“定觉支”。
                              学佛要用正确的智慧,产生慈悲的力量,不可因私人的迷情而乱了心思。譬如远道而来的人,若只是为了一念的爱与情,来时欢欢喜喜,回时苦苦恼恼,我就会对他说:“欢喜来、欢喜回,内心要学得自在安然。”心若要安定,必须欢喜自在。爱是为普天下的众生而生,情是为普天下的众生而生,拿出菩萨的大爱长情,不生烦恼妄想,才是真正的“禅定”。
                              ···心住一境不散乱
                              “又名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学佛学道必定要使心常住于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刚才所说的:“说话时心要定于说话,走路时心要定于走路,心随著手的动作专心做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安定专一,就是“使心住于一境”。
                              如果人在此地而心放在厨房,就是心无定境;人必须常常带著心来行动,心住于一境则不会散乱。这样就称做“活的禅”,所以学佛千万不要学死禅,要学“活禅”,这是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
                              学佛的过程中有三无漏学——戒、定、慧,这是学佛者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学佛者达到佛境界的必修之法。
                              “戒”,就是预防人的身、心有过失,使心不犯错、身不作恶。所以在尚未犯罪之前,心必须有所戒,这是千经万律中处处教导我们的法则——预防心念的过失。我们若能心无杂念、身不犯错,就能够“定”;所谓“心安理得”,时时刻刻生活在安然自在的快乐境界,那就是“定”了。若能时时刻刻保持这份快乐自在的气氛,则面对外在种种境界与事物,皆能历历分明,不会乱了心思或行为,这样就称为“慧”——智慧。
                              “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就是要身心合一,讲话的时候要讲负责任的话,心念放在言语上;工作的时候,心思也要放在行动上;若能做到如此,则步步皆能安然无过错,讲话句句无戏言。有说必行,说得到就一定做得到,不作戏论,也就是说,我们讲话的时候,心念必定集中在所说的话上。
                              所以论语有一句话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做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信用。我们谈过“五根”与“五力”,其中说到“信根”,“信为道源功德母”,入道最重要的事就是这个“信”字;而孔子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也强调一个“信”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事了;他等于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所以说,做人一定要有“信”。
                              信从何处而来呢?“言语”。我们讲话时要近于义、近于道、近于理,若能如此,则道理与行为终能相结合,不会相违背。
                              我每天都非常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实践法华的精神。法华经乃是菩萨道,从成佛的起点至成佛究竟涅盘,都必须走在这条菩萨道上。当然,对佛陀所说的教法,我们秉持著「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精神,所走的路永远在菩萨道上,所说的法永远是菩萨道法。这样,我们的道与理才不会脱离正轨,这也是“定”。我们的心与志坚定,在日常生活中心志与行动一致,则心不散乱,从一而终并坚守信与诚,这些都是一个“定”字。希望诸位学佛能坚定心意,“定”即是“道”也。
                              第七、念觉支
                              ‘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觉分。璎珞经云:无心离意识,是沙门法;守护诸根,是沙门法;汝等能守护诸根,勿妨佛法兴隆矣。’
                              这是第七“念觉支”。一念之心,动于三千。学佛就是要抱持这份念,“念”非常重要,要时时将心念稳定下来,所以有句话说:“起心动念,十法界于刹那间。”十法界即是从佛的境界一直到地狱、饿鬼、**...的境界;在起心动念的一刹那之间,可成佛也可变为**。如果生起慈悲心、怜悯心,一切只为众生,那么所显现于前的就是佛;如果对人起嗔怒之心,那么心念一转,就变成阿修罗了;若是对世间的物质起贪心,则会变成饿鬼...。
                              因此,这个“念”字必须时时守护好。念即思念;“思”、“想”二字虽然时常合称,但是这两个字的意思其实是不同的。“想”是现于前的境界,也就是用心于外在的景象,如果没有用心于外在的景象,那么,尽管别人在讲话,也是听而不闻,不知所云。例如,我在此讲话,你们这么多人在这里听,若是能真正用心去听,则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非常清晰地从你的耳根进入你的心中。设若你们昏沉想睡,则尽管我说得多大声,你们也只是闻其声而不知其义,这就是“声尘”没有入心。
                              有时候我们也会视而不见,眼睛虽然睁得大大的,但是却没有用心去想面前的人是谁,或是眼前有何景象;这就是没有用心将外面的景象映入眼相、进入脑海里。“相”没有印在心版上,就不会有分别之作用,如果“相”留在心中,即使离开外在景相,“相”还是在心上,这就称为“想”。例如刚刚看见什么东西,现在一想起来,这个东西的形象马上就会浮上心头;或是跟我介绍一个人,这是陈某某,那么,过不久若是我又与此人见面,就会称呼他“陈居士”。这就是我用眼睛看见这个人的样子、用耳朵听知道他的名字、用心记住,然后认识这个人。


                              IP属地:黑龙江36楼2017-09-15 2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