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篆体
在衙门中用“篆体字”为印者很少,只有“文渊阁印”一例。文渊阁地处大内,是明代内阁大学士们的办公场所,其虽为五品衙门,永乐朝后而为朝廷政治的核心所在,故王世贞说,“内阁大学士位不过五品,而所用文渊阁印,仅一寸七分,略似御史巡方印,乃亦用银,视一二品,其重可知,且玉筋篆文,与主上御宝相埒,宜其权超百辟也。……文渊阁印自今上丙戌失后,再铸则阁权渐削,陵夷以至今日。”[xi]“文渊阁印”之文使用了明代只有皇帝及其家族中的重要人员宝印才能使用的篆体字,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文渊阁本属皇宫藏书之所,显然非同一般,内城重要殿阁大都有玺印,如“文华殿宝”等,为龙纽小篆,与其他皇帝之宝同制。内阁大学士们虽然在文渊阁办事,并非是他们的真正官衙,“文渊阁印”字用小篆,当与此地为大内的皇帝属所有很大关系;二是“文渊阁印”并不是官署之印,不能在衙门间行文运用,只能在大学士们封进题奏等章疏时用之。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文渊阁印章玉箸篆,凡封进诏草题奏揭帖用之,不得下诸司,即下诸司以翰林院印行,诸司行内阁亦止称翰林院。”“下有章疏则用文渊阁印封进,直至御前开拆。”[xii]由此可知,“文渊阁印”实际上是代替皇帝理事所用印记,其文为篆亦于此有关。在此沈氏还提到万历十四年“文渊阁印”丢失之事,《日下旧闻考》载:“宣庙赐有文渊阁印一颗,凡封进票本掲帖圣谕敕稿用此钤之,万历中为人开内阁锁盗去,上命补铸赐之。”[xiii]此等重要印信被盗,为史所罕见,万历帝命补铸赐之,一定与原印有所区别,才能使所失之印信作废。
另外还有两颗存世的明代官印很值得一提:一是故宫博物院中所藏“应天府印”(如图二十五),“铜质方形,边长7、6,宽7、7,厚1、4厘米,圆柱形纽,纽径2、5,通纽高10、5厘米。纽左刻‘应天府印’,纽右刻‘礼部造’,印左侧刻‘洪字一三四号’,印右侧刻‘洪武三年七月日’,篆书印文与纽左刻字同。”[xiv]此印与明代官印制度不相符合,《明史》谓应天、顺天二府之印为银制九叠篆文。而此印为铜制,小篆印文,明官印之纽应为椭圆柱形而其为圆柱形,二者差别很大。洪武三年天下初定,此印应是明代形成严格官印制度前之物,当另有符合制度之印存在。另外一颗是“锦衣卫印”(如图二十六),木质,小篆体。明代在京城设锦衣卫,秩三品,掌管侍卫、辑捕、刑狱等。其权力特大,下设诏狱,法司不能过问,与太监所掌的东厂、西厂合称“厂卫”,淫威同为官民所畏惧。此“锦衣卫印”字体用皇族印文专用的小篆,却刻制在容易腐烂的木质上,其不但不合朝廷制度,还为后人留下诸多联想。明代的皇帝、皇后、亲王等去世后,多用木仿制在世时的宝印随葬,“锦衣卫”借势横行朝野声誉扫地,大都成为明朝历代皇帝们恶行的替罪羊,也正与其木制“锦衣卫印”暗合冥物一样,成为明代皇帝们活着的陪葬品。
(1)柳叶篆
明代将军印文用“柳叶篆”,世存明“荡寇将军印”(如图二十七),让我们能够一睹此种印文字体的风采。所谓“柳叶篆”,较早见于梦英《十八体书》:“柳叶篆者,卫瓘所作,卫氏三世工书,善数体,又为此法。其迹类薤叶而不真,笔势明劲,莫能传学。”[xv]后郑杓《衍极篇》延用此说。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谈》便另有其说:“蔡中郎作大篆,则稍兼肉矣。唐时称李阳冰,阳冰时作柳叶,殊乏古意。间亦作小篆,然不见有劲挺园润之意,去李斯远矣。”[xvi]以上两说,皆罕有实物对证。从梦英所说“柳叶篆”“其迹类薤叶”可知,所谓“柳叶篆”当指笔画的形状如柳叶而言,但不知梦英为什么不直接用柳叶形容反以“薤叶”描述。另外,此体似乎还有大篆、小篆之争,从何良俊所言李东阳所作来看,似乎其体当为大篆,而明代将军印所用“柳叶篆”,笔画两边由两条弧线相向而成,线条两端尖中间宽,形状如柳叶,但结体皆从小篆化出。为什么明将军印为柳叶篆史无记载,推测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用此区别于其它官印,用小篆的结体以示接近皇帝宝玺而高贵。更重要者是军事关系国家存亡,用此世间罕见字体铸制,为防其伪;二是此种篆文由于笔画中间粗两端细,印文格外清晰“笔势明劲”,有益于战场上调兵遣将之用,也与军队行动英武迅速相一致,应该是朱元璋领兵经验的体现。
三、“九叠篆”考
《明史》明确记载,明代“百官印信”俱“九叠篆文”。那么九叠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篆体字,其什么时候产生的,明代的官印是怎样运用“九叠篆”铸印的?篆刻史上对其的记载与研究情况如何?其中又有出现了那些误会?皆应该认真考证之。
1、“叠篆”
要搞清“九叠篆”,必须从“叠篆”说起。所谓“叠篆”是为了官印充实丰满,从而增强印面的图案性,将篆字的笔画盘旋曲折,层层叠合而成的篆书字体。关于“叠篆”之名,宋代便有记载。《宋史·舆服志》曰:“大观元年,又得玉工,用元丰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玺,叠篆。”[xvii]毕沅《续资治通鉴》亦有记载:“宋初诸宝,多阶石为之。元丰中,诏依古作天子、皇帝六玺,有玉而未成。元符初,始得玉工之善者琢之,但叠篆而已。”[xviii]二者所记六玺制作时间上稍有差别,而对皇帝之玺文为“叠篆”的记载却非常一致。宋时大臣官印,基本不用叠篆,《宋史》载:“乾德三年,太祖诏重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印。先是,旧印五代所铸,篆刻非工。及得蜀中铸印官祝温柔,自言其祖思言,唐礼部铸印官,世习缪篆,即《汉书·艺文志》所谓‘屈曲缠绕,以模印章’者也。思言随僖宗入蜀,子孙遂为蜀人。自是,台、省、寺、监及开封府、兴元尹印,悉令温柔重改铸焉。”[xix]从而可知宋时大臣之印文字体多是缪篆。
缪篆之名出现很早,《说文解字·序》谓新莽六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段玉裁注曰:“摹,规也,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缪读绸缪之缪,上文秦文八体五曰摹印。”[xx]缪篆与摹印当为一体,其为适合治印变化所用字体,其特点是将印字部分笔画弯曲变形使印面丰满整饬,增加印面的图案性及美观程度。从众多的唐、宋、辽、金、元、明官印能够清楚地看出,“叠篆”是从“缪篆”逐渐发展而来的。唐、宋印之叠篆在折叠的过程中,转折处大都表现为圆弧状,没有脱尽小篆痕迹。到辽、金官印,叠篆的转折处,大都化圆为方,重叠数也大量增多。而元代的官印完全是按照金代的官印发展而来的,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辽、金、元少数民族对篆文入印的特殊理解和独特创造,但对于叠篆之折叠之数没有规定,视文字的具体情况和篆写者的安排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