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归一五禽导引术(十式)
核心精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诸多锻炼身体的功夫,关键都在于拉伸,把筋骨拉开经脉自通。故有“筋长一寸、多活十岁”的说法。
在拉伸筋骨的时候,最关键的一个秘诀是“长息”。
就是在拉伸过程中,配合细微、绵长的呼吸,慢吸气直到吸不动,慢呼气把气全呼出,体验拉伸与呼吸的节奏。这种状态持续越久,功力越深厚。
早上起来后锻炼一下,一整天都会特别的有精神,长此以往,状态越来越好,即使到古稀之年身体还会像年轻人一样灵活。
九九归一五禽导引术是以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动作为基础、引入长息导引之法整合而成。分初、中、高三个境界。
初级:完整到位地做出十式动作。
中级:完整到位地做出十式动作,用呼吸导引动作。
高级:在中级境界基础上,动作中融入相应的意念,用意,把身子骨给撑起来。例如:做鹤一式时有飞翔的感觉,是你飞而不是想象天上有飞鸟。
口诀: 左首为先、动作稳健,
身随息动、息住身转,
以身为舟、载意而至,
九九归一、以求难老。
前三句分别对应三个境界,练习前念下口诀,引导自己进入状态。让身、息、意三者共振形成能量场,次数多了,练的人多了,会同频共振出现更强、更大的能量场。因积缘果,以求难老。
为什么五禽导引术选择了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
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共有十式,令人遗憾的是仅有动作的简单文字描述,其他信息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其中七式把筋骨拉伸至极的动作,似乎透露着导引的痕迹。
这使华佗五禽戏在诸多健身功法中脱颖而出。
如五禽戏原本是导引功法,就让它焕发出昔日光彩。如只是拉伸筋骨的普通术法,这次整合就将它提升为高层次的导引功法。
导引起式要领。
做每式动作前,要调整一下呼吸和姿态,深呼一口气后,以吸气引导动作起步。
预防肌肉拉伤。
五禽导引术看似动作简单,但其中三式身体仰面朝上、四式呈腹部朝地、可减轻膝盖压力的姿态,锻炼的是平时活动不到的部位。所以初始练习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可减少动作次数,预防肌肉拉伤。
一舟成稿于应国故地
2017年12月26日
下面“”里的字分别摘录于古文献“养性延命录”和“太上老君养生决”。
虎式: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肤,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1、起势:自然站式,脚同肩宽,俯身,两手按地同肩宽,腿直立。以吸气起步尽力使身躯前耸,前耸至极直至吸气结束。然后呼气开始身躯后缩至极,直至呼气结束,如此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锻炼两臂臂力、拉伸腿部韧带。
2、起势: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腿跪地同肩宽,跪坐腿上,两臂前伸手掌按地,呈五体投地状。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抬头面朝天,脊椎弯向地面呈弓状,极力拉伸腰身。然后开始呼气,脊椎向天弯曲,然后重心后移跪坐腿上,手掌始终按地不动,呈五体投地状,直至呼气结束。再以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重复前面的动作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对脊椎有很好的养护作用,兼顾锻炼臂力。此处指的是达到初级水平就能起到的作用,以下略。
3、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九步,后退九步。在爬行中长呼吸数步点,随着不断地练习,一息间走的步数越来越多。(手沾灰后影响做其他动作,放在第九式做。)
鹿式: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起势: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比肩略宽,两脚间距一拳。吸气,抬头、颈向左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右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再吸气,抬头、颈向右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左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如此左右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可预防颈椎、腰椎病,对已发颈椎、脊椎病有养护作用、有减少腹部脂肪作用。
熊式: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1、起势:仰卧,两臂平伸,脚离地,两腿并拢屈膝拱起,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地。吸气,先向左侧滚肩腿同时触地,略停后呼气,再向右侧滚肩腿足时触地,吸气时向左滚,呼气时向右滚,滚动时腰部用力,头颈用力向上,使下半部脊椎与地面充分接触受力,以达到锻炼腰部肌肉、按摩腰椎的目的。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2、起势:蹲地脚同肩宽,双手左右比肩略宽撑在身后地面上,使身体后倾,身体重心放在手脚之间。吸气,左脚和右手离开地面,向前上方抬左脚伸直腿至头高,同时伸直右手臂使手脚处于对称位置,略停至吸气结束。呼气,左脚、右手落地至初始位置,略停,等待呼气结束。然后吸气,同时抬起右脚和左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对内脏尤其是胃肠有养护作用。
猿式:使用单杠门槛过高,做五禽戏贵在持之以恒、风雨雷电无阻天天做,因此引用可在室内做的江西道家五禽戏动作替代之。
1、脚同肩宽自然站立,双臂举过头手腕放松向前垂手。吸气,向左后方扭腰至吸气结束。呼气,向右后方扭腰至呼气结束。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2、脚略比肩宽自然站立,双臂举过头手腕放松向前垂手。吸气,身体下蹲马步,略停至吸气结束。呼气,身体立起。如此上下九次。蹲马步时上身直立、膝不过足尖、提肛。
此式动作需九息。
鹤式:
“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立起,翘一足,申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申脚起,挽足指各七,申缩两臂各七。”
1、自然站式。吸气,右脚前脚掌用力蹬地,使身体略抬高,同时尽量向上抬起左腿,两臂侧举,扬眉张目,鼓足气力,做展翅欲飞状。呼气,左腿回落地面,两臂放松回落体前摆动两次等待呼气结束。接着吸气,抬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最后做,为放松收式动作,与其他九式从一到九数数相反,从九开始倒数至一结束,九九归一,让身体和意念都归于平静。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
2、坐下两腿伸直脚面绷紧。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吸气,同时左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虽蹬到上前方,但要向上使劲),拉伸腿和胳膊,右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至起式姿态,屈右腿、右手搬右脚掌、左手按右膝,等待呼气结束。吸气,同时右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左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至起式姿态,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等待呼气结束。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预防血液在脚部凝结造成心脑血栓。
为什么叫鹤戏而不是鸟戏,因为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仙鹤,是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的景象深入人心。融入意念时,姿态优雅,寓意吉祥。如果来的是鸟,几十只不同种类的鸟扑面而来,想不走火入魔都难,所以鸟不得。
导引术外篇:
凌波微步急行术:在行走时长吸长呼,其间尽量多走步数,并进入一种默数步数不觉得累的状态。
用急行术来验证五禽导引术的玄妙最为方便,你练习一两个月后,会发现自己呼吸间走的步数越来越多,这是肺活量增大的表现。目前最好的记录是:练五禽导引术两个月后,呼吸间步数增加50%。
此式轻快省力少出汗的秘诀只有两个字:放松。
华佗五禽戏的古文献资料:
一、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
谯国华佗善养性,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授术于佗。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二、华佗授广陵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
老君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能鸟伸,挽引肤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名曰五禽之戏。挽引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故令汗出,因止,以身体轻便。普施行之,年九百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完坚。夫为导者甚易,行者甚希,悲哉!
虎戏: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肤,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熊戏: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鹿戏: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猿戏:攀物自悬,申缩身体,上下七。以脚拘物倒悬,左七右七。坐,左右手拘脚五,按各七。
鸟戏:立起,翘一足,申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申脚起,挽足指各七,申缩两臂各七。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轻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陀行之,年过百岁。教传弟子广陵吴普,亦得延年长寿。
核心精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诸多锻炼身体的功夫,关键都在于拉伸,把筋骨拉开经脉自通。故有“筋长一寸、多活十岁”的说法。
在拉伸筋骨的时候,最关键的一个秘诀是“长息”。
就是在拉伸过程中,配合细微、绵长的呼吸,慢吸气直到吸不动,慢呼气把气全呼出,体验拉伸与呼吸的节奏。这种状态持续越久,功力越深厚。
早上起来后锻炼一下,一整天都会特别的有精神,长此以往,状态越来越好,即使到古稀之年身体还会像年轻人一样灵活。
九九归一五禽导引术是以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动作为基础、引入长息导引之法整合而成。分初、中、高三个境界。
初级:完整到位地做出十式动作。
中级:完整到位地做出十式动作,用呼吸导引动作。
高级:在中级境界基础上,动作中融入相应的意念,用意,把身子骨给撑起来。例如:做鹤一式时有飞翔的感觉,是你飞而不是想象天上有飞鸟。
口诀: 左首为先、动作稳健,
身随息动、息住身转,
以身为舟、载意而至,
九九归一、以求难老。
前三句分别对应三个境界,练习前念下口诀,引导自己进入状态。让身、息、意三者共振形成能量场,次数多了,练的人多了,会同频共振出现更强、更大的能量场。因积缘果,以求难老。
为什么五禽导引术选择了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
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共有十式,令人遗憾的是仅有动作的简单文字描述,其他信息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其中七式把筋骨拉伸至极的动作,似乎透露着导引的痕迹。
这使华佗五禽戏在诸多健身功法中脱颖而出。
如五禽戏原本是导引功法,就让它焕发出昔日光彩。如只是拉伸筋骨的普通术法,这次整合就将它提升为高层次的导引功法。
导引起式要领。
做每式动作前,要调整一下呼吸和姿态,深呼一口气后,以吸气引导动作起步。
预防肌肉拉伤。
五禽导引术看似动作简单,但其中三式身体仰面朝上、四式呈腹部朝地、可减轻膝盖压力的姿态,锻炼的是平时活动不到的部位。所以初始练习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可减少动作次数,预防肌肉拉伤。
一舟成稿于应国故地
2017年12月26日
下面“”里的字分别摘录于古文献“养性延命录”和“太上老君养生决”。
虎式: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肤,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1、起势:自然站式,脚同肩宽,俯身,两手按地同肩宽,腿直立。以吸气起步尽力使身躯前耸,前耸至极直至吸气结束。然后呼气开始身躯后缩至极,直至呼气结束,如此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锻炼两臂臂力、拉伸腿部韧带。
2、起势: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腿跪地同肩宽,跪坐腿上,两臂前伸手掌按地,呈五体投地状。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抬头面朝天,脊椎弯向地面呈弓状,极力拉伸腰身。然后开始呼气,脊椎向天弯曲,然后重心后移跪坐腿上,手掌始终按地不动,呈五体投地状,直至呼气结束。再以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重复前面的动作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对脊椎有很好的养护作用,兼顾锻炼臂力。此处指的是达到初级水平就能起到的作用,以下略。
3、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九步,后退九步。在爬行中长呼吸数步点,随着不断地练习,一息间走的步数越来越多。(手沾灰后影响做其他动作,放在第九式做。)
鹿式: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起势: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比肩略宽,两脚间距一拳。吸气,抬头、颈向左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右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再吸气,抬头、颈向右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左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如此左右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可预防颈椎、腰椎病,对已发颈椎、脊椎病有养护作用、有减少腹部脂肪作用。
熊式: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1、起势:仰卧,两臂平伸,脚离地,两腿并拢屈膝拱起,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地。吸气,先向左侧滚肩腿同时触地,略停后呼气,再向右侧滚肩腿足时触地,吸气时向左滚,呼气时向右滚,滚动时腰部用力,头颈用力向上,使下半部脊椎与地面充分接触受力,以达到锻炼腰部肌肉、按摩腰椎的目的。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2、起势:蹲地脚同肩宽,双手左右比肩略宽撑在身后地面上,使身体后倾,身体重心放在手脚之间。吸气,左脚和右手离开地面,向前上方抬左脚伸直腿至头高,同时伸直右手臂使手脚处于对称位置,略停至吸气结束。呼气,左脚、右手落地至初始位置,略停,等待呼气结束。然后吸气,同时抬起右脚和左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对内脏尤其是胃肠有养护作用。
猿式:使用单杠门槛过高,做五禽戏贵在持之以恒、风雨雷电无阻天天做,因此引用可在室内做的江西道家五禽戏动作替代之。
1、脚同肩宽自然站立,双臂举过头手腕放松向前垂手。吸气,向左后方扭腰至吸气结束。呼气,向右后方扭腰至呼气结束。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2、脚略比肩宽自然站立,双臂举过头手腕放松向前垂手。吸气,身体下蹲马步,略停至吸气结束。呼气,身体立起。如此上下九次。蹲马步时上身直立、膝不过足尖、提肛。
此式动作需九息。
鹤式:
“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立起,翘一足,申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申脚起,挽足指各七,申缩两臂各七。”
1、自然站式。吸气,右脚前脚掌用力蹬地,使身体略抬高,同时尽量向上抬起左腿,两臂侧举,扬眉张目,鼓足气力,做展翅欲飞状。呼气,左腿回落地面,两臂放松回落体前摆动两次等待呼气结束。接着吸气,抬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最后做,为放松收式动作,与其他九式从一到九数数相反,从九开始倒数至一结束,九九归一,让身体和意念都归于平静。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
2、坐下两腿伸直脚面绷紧。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吸气,同时左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虽蹬到上前方,但要向上使劲),拉伸腿和胳膊,右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至起式姿态,屈右腿、右手搬右脚掌、左手按右膝,等待呼气结束。吸气,同时右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左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至起式姿态,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等待呼气结束。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预防血液在脚部凝结造成心脑血栓。
为什么叫鹤戏而不是鸟戏,因为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仙鹤,是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的景象深入人心。融入意念时,姿态优雅,寓意吉祥。如果来的是鸟,几十只不同种类的鸟扑面而来,想不走火入魔都难,所以鸟不得。
导引术外篇:
凌波微步急行术:在行走时长吸长呼,其间尽量多走步数,并进入一种默数步数不觉得累的状态。
用急行术来验证五禽导引术的玄妙最为方便,你练习一两个月后,会发现自己呼吸间走的步数越来越多,这是肺活量增大的表现。目前最好的记录是:练五禽导引术两个月后,呼吸间步数增加50%。
此式轻快省力少出汗的秘诀只有两个字:放松。
华佗五禽戏的古文献资料:
一、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
谯国华佗善养性,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授术于佗。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二、华佗授广陵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
老君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能鸟伸,挽引肤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名曰五禽之戏。挽引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故令汗出,因止,以身体轻便。普施行之,年九百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完坚。夫为导者甚易,行者甚希,悲哉!
虎戏: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肤,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熊戏: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鹿戏: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猿戏:攀物自悬,申缩身体,上下七。以脚拘物倒悬,左七右七。坐,左右手拘脚五,按各七。
鸟戏:立起,翘一足,申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申脚起,挽足指各七,申缩两臂各七。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轻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陀行之,年过百岁。教传弟子广陵吴普,亦得延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