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导引术吧 关注:14贴子:60
  • 13回复贴,共1

九九归一五禽导引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九九归一五禽导引术(十式)
                核心精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诸多锻炼身体的功夫,关键都在于拉伸,把筋骨拉开经脉自通。故有“筋长一寸、多活十岁”的说法。
在拉伸筋骨的时候,最关键的一个秘诀是“长息”。
  就是在拉伸过程中,配合细微、绵长的呼吸,慢吸气直到吸不动,慢呼气把气全呼出,体验拉伸与呼吸的节奏。这种状态持续越久,功力越深厚。
  早上起来后锻炼一下,一整天都会特别的有精神,长此以往,状态越来越好,即使到古稀之年身体还会像年轻人一样灵活。
  九九归一五禽导引术是以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动作为基础、引入长息导引之法整合而成。分初、中、高三个境界。
  初级:完整到位地做出十式动作。
  中级:完整到位地做出十式动作,用呼吸导引动作。
  高级:在中级境界基础上,动作中融入相应的意念,用意,把身子骨给撑起来。例如:做鹤一式时有飞翔的感觉,是你飞而不是想象天上有飞鸟。
口诀: 左首为先、动作稳健,
    身随息动、息住身转,
    以身为舟、载意而至,
    九九归一、以求难老。
  前三句分别对应三个境界,练习前念下口诀,引导自己进入状态。让身、息、意三者共振形成能量场,次数多了,练的人多了,会同频共振出现更强、更大的能量场。因积缘果,以求难老。
为什么五禽导引术选择了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
  古文献记载的华佗五禽戏共有十式,令人遗憾的是仅有动作的简单文字描述,其他信息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其中七式把筋骨拉伸至极的动作,似乎透露着导引的痕迹。
  这使华佗五禽戏在诸多健身功法中脱颖而出。
  如五禽戏原本是导引功法,就让它焕发出昔日光彩。如只是拉伸筋骨的普通术法,这次整合就将它提升为高层次的导引功法。
导引起式要领。
  做每式动作前,要调整一下呼吸和姿态,深呼一口气后,以吸气引导动作起步。
预防肌肉拉伤。
  五禽导引术看似动作简单,但其中三式身体仰面朝上、四式呈腹部朝地、可减轻膝盖压力的姿态,锻炼的是平时活动不到的部位。所以初始练习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可减少动作次数,预防肌肉拉伤。
                 一舟成稿于应国故地
                  2017年12月26日
  下面“”里的字分别摘录于古文献“养性延命录”和“太上老君养生决”。
虎式: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肤,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1、起势:自然站式,脚同肩宽,俯身,两手按地同肩宽,腿直立。以吸气起步尽力使身躯前耸,前耸至极直至吸气结束。然后呼气开始身躯后缩至极,直至呼气结束,如此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锻炼两臂臂力、拉伸腿部韧带。
2、起势: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腿跪地同肩宽,跪坐腿上,两臂前伸手掌按地,呈五体投地状。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抬头面朝天,脊椎弯向地面呈弓状,极力拉伸腰身。然后开始呼气,脊椎向天弯曲,然后重心后移跪坐腿上,手掌始终按地不动,呈五体投地状,直至呼气结束。再以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重复前面的动作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对脊椎有很好的养护作用,兼顾锻炼臂力。此处指的是达到初级水平就能起到的作用,以下略。
3、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九步,后退九步。在爬行中长呼吸数步点,随着不断地练习,一息间走的步数越来越多。(手沾灰后影响做其他动作,放在第九式做。)
鹿式: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起势: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比肩略宽,两脚间距一拳。吸气,抬头、颈向左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右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再吸气,抬头、颈向右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左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如此左右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可预防颈椎、腰椎病,对已发颈椎、脊椎病有养护作用、有减少腹部脂肪作用。
熊式: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1、起势:仰卧,两臂平伸,脚离地,两腿并拢屈膝拱起,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地。吸气,先向左侧滚肩腿同时触地,略停后呼气,再向右侧滚肩腿足时触地,吸气时向左滚,呼气时向右滚,滚动时腰部用力,头颈用力向上,使下半部脊椎与地面充分接触受力,以达到锻炼腰部肌肉、按摩腰椎的目的。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2、起势:蹲地脚同肩宽,双手左右比肩略宽撑在身后地面上,使身体后倾,身体重心放在手脚之间。吸气,左脚和右手离开地面,向前上方抬左脚伸直腿至头高,同时伸直右手臂使手脚处于对称位置,略停至吸气结束。呼气,左脚、右手落地至初始位置,略停,等待呼气结束。然后吸气,同时抬起右脚和左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对内脏尤其是胃肠有养护作用。
猿式:使用单杠门槛过高,做五禽戏贵在持之以恒、风雨雷电无阻天天做,因此引用可在室内做的江西道家五禽戏动作替代之。
1、脚同肩宽自然站立,双臂举过头手腕放松向前垂手。吸气,向左后方扭腰至吸气结束。呼气,向右后方扭腰至呼气结束。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2、脚略比肩宽自然站立,双臂举过头手腕放松向前垂手。吸气,身体下蹲马步,略停至吸气结束。呼气,身体立起。如此上下九次。蹲马步时上身直立、膝不过足尖、提肛。
  此式动作需九息。
鹤式:
“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立起,翘一足,申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申脚起,挽足指各七,申缩两臂各七。”
1、自然站式。吸气,右脚前脚掌用力蹬地,使身体略抬高,同时尽量向上抬起左腿,两臂侧举,扬眉张目,鼓足气力,做展翅欲飞状。呼气,左腿回落地面,两臂放松回落体前摆动两次等待呼气结束。接着吸气,抬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最后做,为放松收式动作,与其他九式从一到九数数相反,从九开始倒数至一结束,九九归一,让身体和意念都归于平静。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
2、坐下两腿伸直脚面绷紧。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吸气,同时左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虽蹬到上前方,但要向上使劲),拉伸腿和胳膊,右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至起式姿态,屈右腿、右手搬右脚掌、左手按右膝,等待呼气结束。吸气,同时右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左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至起式姿态,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等待呼气结束。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预防血液在脚部凝结造成心脑血栓。
为什么叫鹤戏而不是鸟戏,因为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仙鹤,是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的景象深入人心。融入意念时,姿态优雅,寓意吉祥。如果来的是鸟,几十只不同种类的鸟扑面而来,想不走火入魔都难,所以鸟不得。
导引术外篇:
凌波微步急行术:在行走时长吸长呼,其间尽量多走步数,并进入一种默数步数不觉得累的状态。
  用急行术来验证五禽导引术的玄妙最为方便,你练习一两个月后,会发现自己呼吸间走的步数越来越多,这是肺活量增大的表现。目前最好的记录是:练五禽导引术两个月后,呼吸间步数增加50%。
  此式轻快省力少出汗的秘诀只有两个字:放松。
华佗五禽戏的古文献资料:
一、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
  谯国华佗善养性,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授术于佗。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二、华佗授广陵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
  老君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能鸟伸,挽引肤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名曰五禽之戏。挽引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故令汗出,因止,以身体轻便。普施行之,年九百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完坚。夫为导者甚易,行者甚希,悲哉!
虎戏: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肤,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熊戏: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鹿戏: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猿戏:攀物自悬,申缩身体,上下七。以脚拘物倒悬,左七右七。坐,左右手拘脚五,按各七。
鸟戏:立起,翘一足,申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申脚起,挽足指各七,申缩两臂各七。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轻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陀行之,年过百岁。教传弟子广陵吴普,亦得延年长寿。


IP属地:河南1楼2018-01-06 11:29回复
    一粒明珠,被放在茫茫昆仑一山洞中,是就此蒙尘,还是被有缘者得之。。。


    IP属地:河南2楼2018-01-06 11:41
    回复

      1、起势:自然站式,脚同肩宽,俯身,两手按地同肩宽,腿直立。以吸气起步尽力使身躯前耸,前耸至极直至吸气结束。然后呼气开始身躯后缩至极,直至呼气结束,如此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锻炼两臂臂力、拉伸腿部韧带。

      2、起势: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腿跪地同肩宽,跪坐腿上,两臂前伸手掌按地,呈五体投地状。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抬头面朝天,脊椎弯向地面呈弓状,极力拉伸腰身。然后开始呼气,脊椎向天弯曲,然后重心后移跪坐腿上,手掌始终按地不动,呈五体投地状,直至呼气结束。再以吸气起步,低头躯干贴地前行,俯卧撑撑起前臂,重复前面的动作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对脊椎有很好的养护作用,兼顾锻炼臂力。此处指的是达到初级水平就能起到的作用,以下略。

      3、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九步,后退九步。在爬行中长呼吸数步点,随着不断地练习,一息间走的步数越来越多。(


      IP属地:河南3楼2018-01-07 14:46
      回复



        IP属地:河南4楼2018-01-07 15:22
        收起回复
            以前说华佗五禽戏由导引图演变而来,属于人云亦云。今天研究了一番导引图后可以完全确认这件事了。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比五禽戏早三百年,该图长100厘米,宽50厘米,丝帛质地,是现存最早的一卷保健运动的工笔彩色画。此帛画分为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每图式为一人像,男、女、老、幼均有,或著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其术式除个别人像作器械运动外,多为徒手操练。图旁注有术式名,部分文字可辨。

          其中有虎、鹤、鹿、熊等四式与五禽戏相近,我挑几个动作来对比下:
          以下文字为五禽戏内容,图及图上文字为导引图内容。
          虎式: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

          熊式: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

          鹤式:
          “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鹿式: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IP属地:河南5楼2018-01-09 19:50
          回复
              问题来了,导引图发展至五禽戏,导引元素不见了。
              于是,五禽导引术应运而生。


            IP属地:河南6楼2018-01-09 20:15
            回复
              20180103
              虎一、虎二、鹿式这三个需要两臂支撑的动作,在十月份开始运用呼吸导引导致动作变缓后,因臂力和耐心不足,难以一口气趴在地上把三式动作做下来,于是就把猿一式调到鹿式前面缓解下。
              今天偶有所悟,把五禽戏按原来的顺序把各式做了一遍。结果是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因为做鹿式时十分轻松,两臂力量有所增加不说,耐心也更进一步。


              IP属地:河南7楼2018-01-10 11:04
              回复
                20180104
                一个人练习没人监督,动作可能会越做越走样,进而影响练习效果。近来柔韧性有点退步,一直没找到原因,今天偶然发现做虎一式时两腿没伸直。改!
                20180105
                连续品味了三天后,欣喜地确定了一件事,虎三式终于进入了高阶境界,意境是欢快。
                每个人的意境不一定相同,理解的视角不同,意境也不一样。
                20180106
                基本上脊柱类动物以肺呼吸的都会伸懒腰。
                伸懒腰时会通过躯干的挤压将带着氧分子的血液运送至全身,快感来源于细胞短时间内被提供了大量的供氧,感觉焕然一新。所以困倦时伸懒腰会变的精神。
                睡觉醒来之后不自觉的伸懒腰也是因为四肢组织氧气含量因为长久未运动而降低,大脑主动的发出这种信号。
                1、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较强的收缩,在持续短短的几秒钟内,将很多淤积停滞的血液赶回心脏,增加血液循环量,改善血液循环;
                2、它能使颈部血管舒畅地把血液输送到大脑,使大脑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3、增加吸氧量,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4、使全身肌肉,尤其是腰部肌肉在有节奏的伸缩中得以平衡,逐渐发达强壮起来,防止腰肌劳损;
                5、及时纠正脊柱过度向前弯曲,保持健美体型。
                20180107
                昨晚偶然看到伸懒腰的科学原理,忽有所感,导引不就是伸懒腰么,拉伸筋骨的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长此以往,起到了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
                今早练习做动作时尽量找伸懒腰的感觉,一遍做下来全身舒泰,看来是领会到此功法的精髓了。


                IP属地:河南8楼2018-01-11 13:56
                回复
                  鹿式:
                  起势: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比肩略宽,两脚间距一拳。吸气,抬头、颈向左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右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再吸气,抬头、颈向右转、双目后视,转颈同时向后上方抬左腿,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腿收回落地,恢复初始姿态。如此左右各九次。
                  熊式:
                  1、起势:仰卧,两臂平伸,脚离地,两腿并拢屈膝拱起,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地。吸气,先向左侧滚肩腿同时触地,略停后呼气,再向右侧滚肩腿足时触地,吸气时向左滚,呼气时向右滚,滚动时腰部用力,头颈用力向上,使下半部脊椎与地面充分接触受力,以达到锻炼腰部肌肉、按摩腰椎的目的。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2、起势:蹲地脚同肩宽,双手左右比肩略宽撑在身后地面上,使身体后倾,身体重心放在手脚之间。吸气,左脚和右手离开地面,向前上方抬左脚伸直腿至头高,同时伸直右手臂使手脚处于对称位置,略停至吸气结束。呼气,左脚、右手落地至初始位置,略停,等待呼气结束。然后吸气,同时抬起右脚和左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对内脏尤其是胃肠有养护作用。
                  鹤式:
                  1、自然站式。吸气,右脚前脚掌用力蹬地,使身体略抬高,同时尽量向上抬起左腿,两臂侧举,扬眉张目,鼓足气力,做展翅欲飞状。呼气,左腿回落地面,两臂放松回落体前摆动两次等待呼气结束。接着吸气,抬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最后做,为放松收式动作,与其他九式从一到九数数相反,从九开始倒数至一结束,九九归一,让身体和意念都归于平静。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

                  2、坐下两腿伸直脚面绷紧。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吸气,同时左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虽蹬到上前方,但要向上使劲),拉伸腿和胳膊,右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脚面绷直至起式姿态,屈右腿、右手搬右脚掌、左手按右膝,等待呼气结束。吸气,同时右脚向上蹬伸直腿至头高,左腿不动。稍停后呼气,脚放下脚面绷直至起式姿态,屈左腿,左手搬左脚掌、右手按左膝、等待呼气结束。如此左右交替各九次。
                  此式动作需十八息。预防血液在脚部凝结造成心脑血栓。
                  3、起式:坐地上两腿向前伸直,手自然放膝上。
                  吸气,同时伸两手分别去扳左右脚掌涌泉穴,直至吸气结束。
                  呼气,收回两手放膝上,坐直身体。
                  然后重复上述动作九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IP属地:河南9楼2018-01-12 20:42
                  回复


                    IP属地:河南10楼2018-01-12 20:44
                    回复


                      IP属地:河南11楼2018-01-12 20:53
                      回复


                        IP属地:河南12楼2018-02-06 19:32
                        回复
                          五禽导引术虽说不是什么可以让人百病不侵的仙法,却胜在能给自己身体打下一个好底子,将来机缘到了,谁又能说你不能走上修真道路。


                          IP属地:河南13楼2018-08-27 21:46
                          回复
                            1、脚同肩宽自然站立,
                            天:双臂举过头手腕下垂成鹤手状。吸气,向左后方扭腰至吸气结束。呼气,向右后方扭腰至呼气结束。
                            人:然后两臂左右平伸,吸气,曲右臂向左后方扭腰至吸气结束。呼气,曲左臂向右后方扭腰至呼气结束。直臂时手心向上,曲臂时手心向下。
                            地:两臂自然下垂,内旋手臂左右扭腰,呼吸同上。
                              如此左右交替各三次。
                              此式动作需九息。


                            IP属地:河南15楼2019-03-09 08: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