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36,921贴子:104,532,295

一文读懂内地赶不上沿海的秘密:***永远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明:文章标题和内容均为转载,不代表楼主个人观点,仅供大家阅读参考,请吧友理性讨论!

2016年春天,我和朋友驾车从成都出发,经贵州、广西,花三天时间到达广州。这一趟横穿中国西南腹地的旅行,让我发现,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只蛋糕,那么繁荣的珠三角只是蛋糕表面上那一层薄薄的奶油而已。
连绵不断的居民区、星罗密布的工厂,以及建在郊区的大型商超、车行等汽车时代的特征,都要进入肇庆甚至佛山境内才开始涌现。
这时候,穿越漫长山区和田野的无聊会转化成对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振奋乐观,你自然而然的就会认为,城市化会由沿海地区向内地缓慢推进。
沿海与内地的区别只是时间问题,后者晚起步一二十年而已,低生产率和人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会自然而然的从沿海向内地溢出,所有在沿海发生过的故事都有机会从东向西,由南至北,在内地重来一遍。
然而在此请先记住我的结论:在长三角珠三角发生的这一切,也许永远不会在内地发生,沿海和内陆的命运早就已经分道扬镳,走向不同的方向。


IP属地:江苏1楼2019-02-24 23:55回复
    01 水泥钢筋现代化
    我过去三年都没有在四川老家过春节,今年回去,第一个感觉是“变化巨大”。
    以我爸妈生活的小县级市江油市为例,新城区的面积是老城的一半大小,碧桂园和恒大都在郊区建了超级大盘,宝龙集团在新区建了一个据说是全地级市范围内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去年刚刚开始营业。
    除此之外,还有绵阳市的新机场、以及据说是西部最大的游乐场等大型在建项目都在江油境内,这也使得本市的房价从两年前的3000多块,飙升到了五千以上,一些新盘的认购价已经接近七千。
    买了房子的自然是欢天喜地,在家庭饭局上,亲戚们都认为,由于本市还有一半的人口没有进入城市,以及附近两个农业县对本市的强烈认同,江油会有新一波的人口涌入,房价将会进一步抬高。

    我家窗外的新城区


    IP属地:江苏2楼2019-02-24 23:56
    收起回复
      这种乐观当然不是江油独有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为自己的房价和未来发展感到乐观,在上面一级的地级市绵阳市,过去两年的房价几乎也有一倍的涨幅,本地电台鼓吹多年的“房价过万”终于实现了,较好的新小区楼面价已经在一万二以上。
      不过绵阳市的房价逻辑并不完全因为基建或者“城市升级”,而是本市津津乐道的“(中学)教育强市”,人们相信本市中学的强烈吸引力,认为甚至陕西甘肃云南的很多人都为了子女上中学,正在迁入本地,为房价上涨推波助澜。
      变化的不仅是房价,几年内现代化大型商超新开了不少,餐饮也琳琅满目,日料和潮汕牛肉火锅不仅常见,而且都有了相当正宗的店,ZARA、汉堡王等过去认为大城市才有的商业也已经在这个城市扎根。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打算引进网红品牌喜茶,说完以后他问我,“你觉得现在我们这里和广州的消费档次区别大吗?”我说除了还没有奢侈品专卖店,区别真的不大,朋友立刻纠正我,其实本地的奢侈品消费已经相当流行了,完全应该支撑得起专卖店的流量。

      我家楼下的潮汕牛肉火锅


      IP属地:江苏3楼2019-02-24 23:57
      收起回复
        首先,宅基地划拨来之不易,一旦获得了批准,必须建房把它占起来才能放心。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城市买房,后续的城市生活成本始终较高,而在农村有一套这样的房子,就让自己和子女结婚都有了住处,再买上一辆车,基本上算是农村生活的stage通关了,用我太太的话说,就是“余生可以躺着活了”。
        由于退耕还林,我老家乡镇周围的农民,大多数都只维持很少的土地,留在本地生活的以老年人为主。农村“新农保”覆盖率极高,再加上本地大多数人都有失地农民补贴,因此很多普通农民在60岁以后可以领到一千元以上的社保,一对夫妻就是两千多元,这笔收入在城市不够用,但在农村却是足够。
        我们算了一下,原来在老家小镇,“躺着生活”的门槛就是30万元的建房成本+10万元购车成本,40万元即可人生通关安享晚年,还挺让人羡慕的。
        不过,40万元在乡镇和农村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的门槛,年轻人如果出门打工积攒这40万,即使每年存3万元(也就是每个月积攒2500元),存够这笔钱也要十年以上。
        而要留在本地实现这笔积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镇上极少有工作岗位,在手机店和小饭馆当个营业员,一个月都只有一千多块钱,看统计数据的话,绵阳市2017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752元。
        所以,镇上的“平均建房年龄”,比城市的“平均购房年龄”要大得多,这些小楼的房主年龄基本都在中年以上,某种程度上,能住进镇上这种小楼,实现“有房有车”并不是普遍现象,而是本地农村的“成功者”。
        这么一看,“躺着生活”离普通农村人,其实又仍然很远。
        而且,躺着生活也没有那么丰满,我本来以为,家家户户有车会让本镇开五菱宏光跑客运这门生意消失,然而并没有,买了车不等于实现汽车代步,因为油费对普通人来说太贵了。
        例如到临近的江油市往返一趟,自己开车的话,差不多需要50元油费,而搭车只需要20元,因此很多人的私家车只有在全家出行或者去不方便搭车的地方才会使用。
        镇上真正实现了汽车代步的是公务员和教师等“国家单位人员”。一对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教师夫妇,如果算上住房公积金,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去年北川县教师的年终奖是每人三万元,公务员则为五万元)。
        这些家庭的汽车选择也截然不同,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车价分布在15至20万元之间。当然,他们也不算彻底的本镇居民,一个乡镇的教师或者公务员即使还没有在江油市或绵阳市买房,到结婚的时候也一定会买,“进城”这件事在获得公职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乡镇的公职人员可以实现“城市化”而农民不可以,归根结底还是收入水平。一个农民即使攒够一套全款的钱,也难以负担后续的城市生活成本,只能留在本地盖楼、买车,“躺着生活”实际上是选择低收入低开销模式。


        IP属地:江苏5楼2019-02-24 23:58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2-24 23:59
          回复
            不过我觉得,内地变成政府依附性经济,最大的问题不是变成纯粹的财政负资产,而是在未来的经济分工中,彻底失去参与的机会。
            那么也就是民间经济像东北一样沦陷,而政府开销则不受影响,甚至越来越高,以维持GDP数字。
            05 沿海与内地
            如果内地的坠落是必然的,然后沿海会不会受其拖累呢?
            我认为内地的坠落并不必然拖累沿海,相反,沿海作为最后的税收奶牛,会得到最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资源,因为这些地方垮了就什么都没了。为了经济发展而放开土地,保护私产,开放金融和通信,一切皆有可能,必须得让沿海挣钱,才能养活中国。
            除了经济状况的撕裂,未来内地和沿海可能会因为这些原因,产生其他方面的差异。
            其实,如果解开户籍和土地制度这一对锁链,内地的未来也未必悲观,内地人可以自由的往沿海移民,而越来越变得地广人稀的内地,土地可以被资本集中,产生出巨大的价值。


            IP属地:江苏10楼2019-02-25 00:01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2-25 00:23
              回复
                哈哈,真相了。内地也只能扶持几个像样的省会城市,才稍有自我造血能力。大多数地级市都是沿海养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2-25 00:41
                收起回复
                  这个帖子只能代表四川,代表不了内地~因为你们有个吸血成都,能给你们什么产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2-25 01:10
                  收起回复
                    绵阳人看看不想说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2-25 07:08
                    收起回复
                      中国人就喜欢热闹的地方,喜欢人都挤一起,你看看黄金周旅游就知道了,这种习性决定了沿海获得优先发展权,就会一直吸引人气
                      沿海的小城市其实也危险了,人最终目标是沿海大城市


                      17楼2019-02-25 07:19
                      收起回复
                        真相了,本人兴义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2-25 07:35
                        收起回复
                          说白了就是高度城市化,四川只不过走在前面,以后全国就是那十几个人口几千万甚至近亿的超级城市群,其他中小城市只有变成切尔诺贝利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9-02-25 08:36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2-25 0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