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湿阻是指湿邪滞于脾胃引起的以全身困重乏力、胸闷腹胀、口淡纳呆、苔腻为主症的病证。多发于夏季梅雨时节,在我国东南沿海及气候潮湿地区尤为常见。 【范围】 西医学消化系统胃和十二指肠疾病以及其它内科杂病,出现以本证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六淫梅雨季节,气候潮湿,或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自然界之外湿入侵,水湿停留,困阻中焦,脾胃运化功能障碍而为病。 2.饮食因素 嗜茶成癖,或夏季恣食生冷瓜果、饮料、啤酒等,损伤中焦脾胃阳气,水湿不运,酿成内湿,湿邪困脾,运化功能障碍而为病。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滋腻,积滞胃肠,饮食难化,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湿热困脾,运化功能障碍而为病。 二、病机 1.发病多缓慢发病。 2.病位脾与胃。 3.病性分实证与本虚标实证。实为寒湿、湿热,虚为脾虚。 4.病势湿邪伤人,病势缠绵,初多实证,以湿困脾胃为主。久湿不除,脾失健运,则为本虚标实证。 5.病机转化湿邪困阻脾胃,若患者阳虚阴盛,则湿从寒化,形成寒湿困脾;若患者阴虚阳盛,则湿从热化,形成湿热困脾;寒湿伤脾阳,湿热伤胃阴,而转为本虚标实证。但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湿盛则阳微,寒化多于热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肢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便溏,苔厚腻而粘,脉濡等为主症。 2.多在夏季梅雨时节及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素有脾胃虚弱者易发病,起病多缓慢。 二、鉴别诊断 湿温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长夏初秋雨湿季节,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湿热蕴结上中下三焦有卫气营血传变过程,有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症见身热不扬,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脘痞闷,口不渴或渴不引饮,苔白腻,脉濡缓。湿阻病乃湿邪阻于中焦,以脾胃运化功能障碍为主,一般不发热,少传变。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 口淡无味或有甜味,口不渴,苔白腻者为寒;口干,烦渴不欲饮,口苦,小便黄,或大便秘结者为热。 . 2.辨湿阻与气虚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腻或厚腻,刮除后移时又渐增厚,食之无味,乃湿阻之象;而气虚者亦多舌质淡,舌体胖,但苔多薄而不腻,二者不同。切忌将湿阻误为虚证,乱投滋补,病情缠绵。 二、治疗原则 初得之时多为实证,可选芳香化湿、祛风胜湿、苦温燥湿或苦寒燥湿、淡渗利湿之法。后期见脾虚者,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除湿之品,扶正祛邪并用。 三、分证论治 1.湿困脾胃 证候四肢困重,头重如裹,脘腹痞胀,纳食不香,口淡无味或有甜味,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脾主肌肉四肢,湿邪困脾,故四肢困重;清阳不展,则头重如裹;湿困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故脘腹痞胀,纳食不香;脾开窍于口,湿邪逗留,脾气不和,故口淡无味或有甜味;舌苔、脉象均为湿困中焦脾胃之征。 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运用 (1)常用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9克 白芷9克 大腹皮9克 紫苏9克 茯苓9克 陈皮6克 白术6克 厚朴6克 半夏曲6克 桔梗6克 甘草3克 生姜15片 红枣15枚 1.如表邪偏重,寒热无汗,可加用香薷,或加重苏叶的用量,以增强祛风解表之力; 2.若兼食滞,胸闷腹胀,可去甘草、红枣之腻滞,加神曲、莱菔子、鸡内金以消食导滞; 3.若偏湿重,苔厚垢腻,可用苍术易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 4.如气滞脘腹胀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加减: 1. 口中有甜味者,加佩兰; 2. 夹食滞者,加砂仁、山楂、麦芽。临证参考芳香之药物,煎药时间不宜长,以汤药香气大出为度。 方中藿香辛温,气味芳香,化湿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醒脾快胃,振奋清阳之妙药,用以为君;臣以紫苏、白芷、桔梗宣畅肺气,芳香化湿;半夏曲燥湿降气和胃,厚朴行气化湿,两药相合直接除脾胃之湿;佐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陈皮理气和中,健脾燥湿,大腹皮行气利湿,生姜、大枣辛宣和胃;使以甘草益中焦,和诸药。 . (2)加减口中有甜味者,加佩兰;夹食滞者,加砂仁、山楂、麦芽。 (3)临证参考芳香之药物,煎药时间不宜长,以汤药香气大出为度。 2.湿热中阻 证候口苦粘腻,胸闷腹胀纳呆,渴不欲饮,尿短赤,大便不爽,或有低热,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胃肠素有蕴热,湿邪化热而困阻脾胃,上犯于口则口苦粘腻,渴不欲饮;脾胃为湿热所困,运化受纳功能障碍,则胸闷腹胀、纳呆;湿阻热郁下犯则尿短赤,大便不爽;湿热熏蒸则见低热;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之征。 治法 清热燥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连朴饮加减。药用制厚朴6克 姜川连3克 石菖蒲3克 制半夏3克 炒香豉9克 焦栀子9克 芦根60克 1.若腹泻较著,加炒车前子、薏苡仁以利湿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