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吧 关注:194,202贴子:1,393,546

回复:普通话的轻声调有无来自入声的可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纽在中古普遍有舌面前鼻音n(j)及舌面前浊擦音z(j)的两种读法,前者是南朝金陵吴音层次,后者是唐朝长安汉音层次。普通话日纽zr-->rh是在唐长安汉音基础上的演变。唐长安层次的日纽/z/还见于吴、闽方言文读、日语汉音等。


246楼2009-12-22 23:28
回复
    本人认为,切韵时代的章、昌、禅、书、船、日,可能不是典型的舌面前音,而是处于舌面前(-硬腭前)、舌叶(-上齿龈后)之间的音值,不像普通话的x而类似广州话的si,摩擦度较大、发音较紧,所以可以演变为发音相近的舌尖后音(即卷舌音)。
    中古主流音系的知组、庄组,很可能都是真正的卷舌音,而章组+日纽因发音部位很前、腭化极强、摩擦度很大及发音较紧,与庄组三等的卷舌腭音相近,故有合并条件。


    247楼2009-12-22 23:43
    回复
      广州话的si发音介于普通话x及英语sh之间,也不是真正的舌叶音或典型的舌面音,本人认为是某种重度腭化齿音,可拼写为sy-。
      值得注意的是,高本汉是最早以“舌面前音”的现行国际音标符号描述中古章组的,而该“舌面前音”符号同时被他用来描述日语的sy(sh)、广州话、梅县话、潮州话的si。作为语音专家,高本汉自然不会听错,只是他所处的时代,国际音标方案尚处于雏形、其基准音及对应符号与今天的音标也不尽一致。
      所以,本人认为,高本汉对切韵章组音值的描述,本意很可能是指上述的“重度腭化齿音”,而后来的学者望文生义,只看音标符号而未细究根本,认为和普通话的x一样,这是理解错误。国际音标历史上也修订了好几次,现行的是IPA2005。


      248楼2009-12-23 00:01
      回复
        感谢楼上朋友的鼓励!
        本人既非名人、亦非专家,甚至从未读过任何正规的语言专业,仅仅一介草根网民.....本人的音韵学及语音学理论基础全凭业余自学、辨音识声全靠反复的练习,探索古音也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而已......个人出书的希望极其渺茫,不过探索新知是没有止境的......只希望经过反复的探索、辨证及修订之后,最终总结出一套能够解释古今汉语演变规律的框架来......
        


        251楼2009-12-29 20:25
        回复
          一些声称保留喉塞入声的方言(语音描述还常常加上紧喉特征-?),其实只是短元音短声调,而不是一种塞韵尾,和普通话的轻声调本质没什么区别。
          普通话的轻声调虽然不是直接继承古入声,但就其“短促”的语音特征仍可比拟入声。普通话虽然入声消失了,但类似于入声的短调依然存在,可以说是对入声调的代偿。普通话四声加上轻声,再加上连读中的一些固定的变调方式,实际声调是很丰富的,朗诵中完全能体现出起伏跌宕的雄壮气势和抑扬顿挫的婉转音律。
          


          256楼2009-12-30 21:39
          回复
            仲蹇 兄 总是太客气太谦逊了,呵呵


            257楼2009-12-30 21:40
            回复
              沙滩君做得很不错,佩服佩服。
              是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吗,帖子标题是什么?


              259楼2009-12-30 22:11
              回复
                好,去看看。


                261楼2009-12-30 22:26
                回复
                  搜索了一下,ID为“衣冠广韵”之类的,污蔑什么“满大人”、“捞话”的、攻击普通话卷舌音、儿化音的,不满普通话中的入声消失现象,以及“人种论”、“恢复广韵论”的各种谬论,在本吧、某些方言吧、某些知名语言文化论坛上并不罕见,当然象沙滩君这样坚持真理的正义人士也在实时进行驳斥反击,值得敬佩。
                  污蔑普通话的帖子,在本吧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本吧精品贴里留下了不少网友针对性的反击帖子,考据论证俱全。其实,大放厥词的人,其学术功底也并不咋地,其想象力却超乎常人,徒留笑柄耳,呵呵


                  262楼2009-12-30 22:44
                  回复
                    那个千疮百孔的"广韵拼音方案"暂时不论,以下的臆测简直贻笑大方:
                    作者:衣冠广韵 提交日期:2009-12-27 16:15文章提交者:笑嘻嘻小生咪
                    胡普话音为何要把货币符号/角/说成mao.
                    其实很简单,北京话里/脚//角/同音的,胡普话人觉得不好意思,只能变/脚/为/毛/
                    其实/毛/更恶心,因为毛有很多种,脚毛头毛腋毛还有隐私部位的x毛
                    好好的人民币符号单位,居然如此发音,真是见了大头鬼了.
                    =====================================================================
                    “一毛钱”的来源(借自古方言):
                    (8) 单位名 [hao]
                    (9) 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10) 重量单位,等于千分之一钱或0.005克
                    (11) 〈方〉∶银元一角称为一毫 [a dime]
                    毫---->毛,香港至今称一角钱为"一毫",亦即“一毛”。
                    


                    264楼2009-12-30 23:14
                    回复
                      什么卷舌音、舌叶音我都懒得批判了,广州话没有真正的舌叶音(其语音性质我在本帖前面的帖子里也论述过),而且广州话里的重度腭化齿音zy-/tsj-/也不与精组z-/ts-/构成对立。广韵知组、庄组音值的构拟分歧也很大,不过大部分专家的构拟至少包含一套卷舌音。
                      汉藏语系卷舌塞擦音、擦音的历史演变,本人论述很多,有藏羌亲族语言的历时、共时比较的映证,根本不是什么“胡音”。


                      265楼2009-12-30 23:25
                      回复
                        呵呵,此人真乃当世“文抄公”也,纯熟运用Ctrl+Copy及Ctrl+Paste整合杂家谬论,意在反普推方,推销他的“福佬土话”而已,学术价值约等于零。


                        266楼2009-12-30 23:38
                        回复
                          粤语腭化齿音与英语舌叶音的语音区别(整理本人的原创语音探索结论):
                          粤语的ts、tsh、s声母逢i就腭化,变成一种腭化齿音:
                          /s(i)/-->/sʲ/-->/sɕ/
                          /sɕ/: s+舌面前清擦音
                          即:粤语中si/si/=syi/sji/,只有腭化的音值、没有不腭化的音值。syi或被描述为舌叶音shi,但不是真正的舌叶音,音值等同于日语し(转写syi或shi)。
                          欧洲舌叶音的演变历程是:
                          /sk(i)/-->/scʰ/-->/sç/-->[∫]
                          /sç/: s+舌面中清擦音
                          欧洲舌叶音的撮口势是历史上舌面中音遗留下的音色,粤语、日语“咬牙抵齿”的腭化齿音是齿音的直接腭化,二者来源不同。
                          舌叶音“舌缘上卷”的发音特点,也是历史上舌面中音遗留下的音征。
                          


                          271楼2010-01-08 23:02
                          回复
                            留下链接,作为本人的一些推论的备忘:
                            入声是古代单词式发音语言被单字式汉语同化的遗留产物
                            http://tieba.baidu.com/f?z=688061671&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C6%D5%CD%A8%BB%B0&pn=90


                            272楼2010-01-08 23:05
                            回复
                              ........古藏文................中古汉语.................广州话.......
                              【八】../brgjad/........博拔切 /prat/ *[pɰæt']........paat[pat'](中入3)
                              【百】../brgja/.........博陌切 /prak/ *[pɰæk']........paak[pak'](中入3)
                              本人推测:古藏文/rgj/来源于原始藏语*小舌颤音ʀ-->ʀɢʀ-->rgɰ-->rgj,中古汉语二等介音*-ɰ-也来源于上古汉语*小舌颤音ʀ-->ɰ
                              附注:郑张尚芳先生对二等介音---上古汉语*大舌颤音,的历史演变的推测为:
                              r-->ɣ-->ɰ-->ɯ-->ɨ-->i
                              


                              274楼2010-01-08 2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