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爱三国后期的历史,虽然不常为人所注意,我却觉得绚丽缤纷不逊前期。如果说220年前的三国金戈铁马悲歌吟啸,那么220年之后,至少在魏晋,就成了伤心血泪之上的靡靡之音,有种疯狂凄切的甜美。
这大概跟三国后期士族阶层的兴起有关吧?自然也带来了他们的浮华~
正好闲下来想总结考据一下这段历史,从魏明帝太和年间到司马昭的死亡,牵涉到很多很萌的美人,曹睿,夏侯玄,何晏,司马师,李丰,嵇康,等等。
一、浮华案概述
其实魏末史可是说是一部浮华分子的历史。
先把我在《三国志》里面能找到的相关史料都罗列一下,说说浮华案是怎么回事儿。
也不知道是否跟魏文上梁不正有关,曹睿初登基时,帝都就一派清谈之风。太和初年,青年才俊们耽于文哲,或善名理,或尚玄远,彼此论辩,又品评人物、共相题表,曰浮华交会。而这种风气是遭到明帝贬抑的,参与其中的人多数被免官罢黜,具体情况如下。
《曹爽传》注引《魏略》:“胜少游京师,雅有才智,与曹爽善。明帝禁浮华,而人白胜堂有四聪、八达,各有主名,用是被收。以其所连引者多,故得原,禁锢数岁。”
《曹爽传》注引《魏略》:“初,飏与李胜等为浮华友,及在中书,浮华事发,被斥出,遂不复用。”
《卢毓传》:“前此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其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诸葛诞传》:“与夏侯玄、邓飏等相善,收名朝廷,京都翕然。言事者以诞、飏等修浮华,合虚誉,渐不可长。明帝恶之,免诞官。”
《诸葛诞传》注引《世语》:“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畴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中书监刘放子熙、孙资子密、吏部尚书卫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比,以父居势位,容之为三豫,凡十五人。帝以构长浮华,皆免官废锢。”
首先提出整顿此风的是董昭。太和六年,他“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近魏讽则伏诛建安之末,曹伟则斩戮黄初之始。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xie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台党连群,互相褒叹,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至乃相谓:今世何忧不度邪,但求人道不勤,罗之不博耳;又何患其不知己矣,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又闻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职家人,冒之出入,往来禁奥,交通书疏,有所探问。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虽讽、伟之罪,无以加也。’帝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
可以说董昭此次上疏是很合曹睿心意的。早在太和四年,曹睿就曾下诏反对浮华,以示警戒:“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弟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这两段虽然带有偏见,却将浮华交会的“危害”讲得较为清楚。作为玄学的萌芽,浮华思潮多有悖逆传统,又联想后来的竹林七贤,他们的五石散,他们的颓废、虚无与自由,不由觉得作为序章出现的浮华交会实则是时代动荡之际年轻人们悸动迷惘的精神诉求——无所傍依,便寄情玄谈风月,以至以此干预政事,犹如漫长的历史中无数代人都经历过的世纪病,笼罩于彷徨少年时。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浮华,竟是曹操最先指出并且反对的。《后汉书•孔融传》所载曹操与孔融的信说:“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二、青年时代的夏侯玄
然后就是我感兴趣的部分了,涉及到几个喜欢的人。
首先必然是夏侯玄,一代风流名士,多少人梦中的初恋,“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的清雅公子。他的人气自是极高的,《世说新语》里有太多关于他的美好传说了,口耳相传中,提起他就跟西施之类的绝妙人物似的。
《晋书•袁宏传》所载《三国名臣颂》:“邈哉太初,宇量高雅。器范自然。标准无假。全身由直,迹洿必伪。处死匪难,理存则易。万物波荡,孰任其累!六合徒广,容身靡寄。君亲自然,匪由名教。爱敬既同,情礼兼到。”
《世说新语》引用《魏氏春秋》:“风格高朗,弘辩博畅。”
《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世说新语•赏誉》: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
诸如此类的赞誉,实在不胜枚举,还有件更有意思的事情,是陈寿记载在《三国志》他的本传里面的。
“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於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
夏侯玄太清高了,曹睿太傲娇了。总之这两个人十分不对盘……何况作为浮华分子的骨干,夏侯玄被曹睿看不顺眼实在再正常不过了。我考证不出来这件事具体发生在哪一年,不过既然夏侯玄还有官可以做,那么大概是在太和六年之前吧。
大概因为被当朝皇帝所厌憎,夏侯玄在曹睿年间的出镜率低得惊人,翻来覆去只有这么一则轶事,而他最精彩最悲情的故事全部在后面。那么我就讲讲他的家庭吧,父亲夏侯尚,母亲德阳乡主,舅舅曹真,全是魏文当年的青梅竹马,妹妹夏侯徽,是司马师的结发之妻。
曹丕和夏侯尚的关系是很值得深究的。初为布衣之交,后来夏侯尚做了一段时间五官将文学,再后来曹丕登基后二人分别(伯仁也得出去多立点战功嘛),再再后来……过于奇特,我完全形容不来,只有引述。
“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适室;适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然以旧臣,恩宠不衰。六年,尚疾笃,还京都,帝数临幸,执手涕泣。”
我妄自揣度,觉得夏侯玄兄妹的童年实在谈不上幸福。母亲失宠,父亲的爱妾居然被皇帝(这皇帝跟父亲的关系也太引人遐思莫名其妙了)派人绞杀,父亲又因之忧愤恍惚英年早逝。或许就是这样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夏侯玄成年之后孤傲之极的性格,也使得他承接了这个家庭悲剧的命运。
对夏侯太初的印象始终是一枚陷入泥淖的美玉,如裴松之在《傅嘏传》的注释中所言,“夏侯玄以名重致患,衅由外至”。他想独善其身,又太耀眼太出类拔萃,因此招致过多是非而无力招架。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三、青年时代的司马师
然后是司马师。《何晏传》注引的那段话我不知道拿来引过多少遍了:“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亦预焉。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
很多人觉得这段话暗含着对司马师的贬低,认为“几”“成务”是不及夏侯玄之“深”的。有必要说明的是,这段话并非何晏原创,而是典出《易•系辞上》,原文为:“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极未形之理则曰深,适动微之会则曰几。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四者由圣道以成,故曰圣人之道。”
再来看看注疏是如何解释的。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者,言易道弘大,故圣人用之,所以穷极幽深,而研核几微也。“极深”者,则前《经》初一节云:“君子将有为,将有行,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无有远近幽深”,是极深也。“研几”者,上《经》次节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是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务”者,圣人用易道以极深,故圣人德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意,即是前《经》上节“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遂知来物”,是通天下之志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者,圣人用易道以研几,故圣人知事之几微,是前《经》次节“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是也。几者离无入有,是有初之微。以能知有初之微。则能兴行其事,故能成天下之事务也。“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此覆说上《经》下节易之神功也。以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不须急疾,而事速成;不须行动,而理自至也。案下节云“唯深也”言“通天下之志”,“唯几也”言“成天下之务”。今“唯神也”直云“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言“通天下”者,神则至理微妙,不可测知。无象无功,於天下之事,理绝名言,不可论也。故不云“成天下之功”也。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者,章首论圣人之道四焉,章中历陈其三事,章末结而成之,故曰“圣人之道四焉”是此之谓也。章首“圣人之道有四”者,韩氏注云“此四者存乎器象,可得而用者”,则辞也,变也,象也,占也。是有形之物,形器可知也。若章中所陈则有三事,一是至精,精则唯深也。二是至变,变则唯几也。三是至神,神则微妙无形,是其无也。神既无形,则章中三事,不得配章首四事。韩氏云“四者存乎器象”,故知章中三事,不得配章首四事者也。但行此四者,即能致章中三事。故章中历陈三事,下总以“圣人之道四焉”结之也。
这一段看起来实在头疼极了。按照这个说法,夏侯太初司马子元都是圣人的境界了(夏侯太初我说不清,司马子元,你信吗?),更遑论“唯神也”的何晏本人……好吧这都不是重点,我们只要证明,在哲学思想上司马师也完全不比夏侯玄差就可以了,只不过一为至精,一为至变。
出身名门世家,想必父母也教导有方,司马师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单看《景帝纪》里他劝诫高贵乡公时频繁的引经据典就可见一二,一会儿诗经一会儿易经,一会儿民谣一会儿子曾经曰过,啰啰嗦嗦连篇累牍,快要赶上辛毗杨阜他们苦口婆心地教导打猎狂魏文帝和宫殿狂魏明帝的气场了,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文帝风流的高贵乡公一定快要被他烦死……虽然他的文采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不敢恭维,但“能成天下之务”,书法又出名地漂亮(“挹子元之瑰迹,高子上之雄神。量蕴文儒,才苞古真。”),再加上个人的风仪气质,在这个圈子里面应该还是很有影响的。更何况他又娶了夏侯徽,夫妻恩爱有加,对于妹夫,夏侯玄最初大概是相待如知交的。
案发之后,司马师就突然沉寂下去了。他再也没同这些人继续交往,并且极有可能受浮华案影响,一直未曾出仕,直到景初三年曹睿驾崩后才拜散骑常侍。与昔日友人再相见时已是正始间,高平陵政变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那几年,邓飏、丁谧、李胜他们已为曹爽爪牙飞黄腾达,何晏也“曲合于曹爽”,与之共同秉政。此时此刻,他们之于屡遭打压后“冷如浆”的太傅父子,只是政敌而已。
从太和六年至景初三年,司马师唯一一次见于史册,是在《晋书•后妃传》里,因为杀妻这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
此时距离浮华案发仅仅两年,我们实在难以推测这期间司马师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思想变化,又对将来有什么打算或者具体行为,以致非要弄到这个地步。这段几乎一片空白的历史,对我而言始终是关于司马子元最大的谜,他是如何告别爱情的,又是如何告别青春的。
司马师与后两任妻子,吴质的女儿,景献皇后羊徽瑜,都未曾生育一儿一女。他唯一的子嗣是从弟弟那儿过继而来的司马攸,很多年后,这个差点继承晋王王位的孩子,却最终因为司马炎的忌惮含愤而死。(炎同学,你爹临死前还给你讲魏文帝和陈思王的故事呢,结果你还是叫他失望把弟弟渣死……)至于清谈文艺,或许我们只有从他对钟会、王弼这些后辈的爱惜欣赏上,才能看出他对自己少年时代的残余眷念吧。
四、浮华案其他相关人员:傅嘏与荀粲
回到太和年间。如果说在这段日子里面,司马师交到了什么真正历时一生的朋友,那大概就是傅嘏了。不过傅嘏在浮华案中究竟参与到了什么程度,是十分难以考证的。因为可以确定的是傅嘏最后与何晏、夏侯玄等人分道扬镳(跑去跟曹爽说何晏的坏话,被免了官就投靠司马家了……),而他的从弟傅玄在作《傅子》时有意遮掩这段历史,否认他与浮华友的密切交往。
《傅子》:“是时何晏以材辩显於贵戚之间,邓飏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於闾阎,而夏侯玄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求交於嘏而不纳也。嘏友人荀粲,有清识远心,然犹怪之。谓嘏曰:‘夏侯泰初一时之杰,虚心交子,合则好成,不合则怨至。二贤不睦,非国之利,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嘏答之曰:‘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
裴松之首先就对这段记载有所质疑。傅嘏后来与钟会交情甚好,按《傅子》所说,他是“以明智交会”,而就是这一点激起了裴松之的吐槽——“傅子前云嘏了夏侯之必败,不与之交,而此云与锺会善。愚以为夏侯玄以名重致患,衅由外至;锺会以利动取败,祸自己出。然则夏侯之危兆难睹,而锺氏之败形易照也。嘏若了夏侯之必危,而不见锺会之将败,则为识有所蔽,难以言通;若皆知其不终,而情有彼此,是为厚薄由于爱憎,奚豫於成败哉?以爱憎为厚薄,又亏於雅体矣。傅子此论,非所以益嘏也。”
其实我倒觉得未必如此,毕竟钟会才华横溢,他的失败也不一定就那样容易预见。况且难道“以爱憎为厚薄”就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么?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裴松之暗示了《傅子》对傅嘏拒交浮华友一事记载的失实。
真实情况恐怕见于裴注中关于荀粲的一段故事。“太和初,到京邑与傅嘏谈。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怀,为二家骑驿,顷之,粲与嘏善。夏侯玄亦亲。常谓嘏、玄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嘏难曰:‘能盛功名者,识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馀者邪?’粲曰:‘功名者,志局之所奖也。然则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识之所独济也。我以能使子等为贵,然未必齐子等所为也。’”
荀粲这孩子是个情痴,为爱人生死相许,又非常有个性,生为荀令君之子却要做叛逆的文青,我是特别喜欢的。从上面那一段可以看出,太和年间荀粲跟傅嘏、夏侯玄都是关系非常好的辩友,时时相聚论道,不亦乐乎。这种哲学层面的辩论如果没有神交一定是辩不起来的,而且从语气中的玩笑意味也能看出三人之亲密。那么,傅嘏与何晏、夏侯玄等人,想必也是起初相交甚深,日后不欢而散。
至于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唯一可见的是,当绝大部分浮华友都在高平陵政变和李丰张缉案中被相继清洗灭族,诸葛诞已在举兵谋叛的边缘游移不定时,傅嘏依然坚定地站在司马师的身边。
最后附上一段荀粲的爱情故事。
“粲常以妇人者,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骠骑将军曹洪女有美色,粲於是娉焉,容服帷帐甚丽,专房欢宴。历年后,妇病亡,未殡,傅嘏往喭粲;粲不哭而神伤。嘏问曰:‘妇人才色并茂为难。子之娶也,遗才而好色。此自易遇,今何哀之甚?’粲曰:‘佳人难再得!顾逝者不能有倾国之色,然未可谓之易遇。’痛悼不能已,岁馀亦亡,时年二十九。”
生同衾,死同穴,实在是太感人了。《女红余志》里又有传说:“荀奉倩将别其妻,曹洪女割莲枝带以相赠,后人分钗即此意。”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真的唯美到奢侈。
荀粲抑郁而终时是景初二年。我有时候会叹息,他死得这么年轻,有时候又觉得幸运,因为他早早撒手人寰逃避去了永无乡,也逃开了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悲剧。如果说他们先辈的宿命是战死沙场,那么他们就注定要陷身于萧墙之乱,陷身于宫闱之间的血雨腥风里。史书记载:“粲简贵,不能与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时俊杰。至葬夕,赴者裁十馀人,皆同时知名士也,哭之,感动路人。”我们拿不到这十余人的名单,但完全可以猜测出他们的身份甚至姓名,也可以猜测出来,在魏明帝的最后一个年号行将结束之际,荀粲墓前明灭的白烛,是怎样静静燃烧在他尚自滞留于人世的朋友身前,孤独地照耀着他们前方晦暗的不归路。
这大概跟三国后期士族阶层的兴起有关吧?自然也带来了他们的浮华~
正好闲下来想总结考据一下这段历史,从魏明帝太和年间到司马昭的死亡,牵涉到很多很萌的美人,曹睿,夏侯玄,何晏,司马师,李丰,嵇康,等等。
一、浮华案概述
其实魏末史可是说是一部浮华分子的历史。
先把我在《三国志》里面能找到的相关史料都罗列一下,说说浮华案是怎么回事儿。
也不知道是否跟魏文上梁不正有关,曹睿初登基时,帝都就一派清谈之风。太和初年,青年才俊们耽于文哲,或善名理,或尚玄远,彼此论辩,又品评人物、共相题表,曰浮华交会。而这种风气是遭到明帝贬抑的,参与其中的人多数被免官罢黜,具体情况如下。
《曹爽传》注引《魏略》:“胜少游京师,雅有才智,与曹爽善。明帝禁浮华,而人白胜堂有四聪、八达,各有主名,用是被收。以其所连引者多,故得原,禁锢数岁。”
《曹爽传》注引《魏略》:“初,飏与李胜等为浮华友,及在中书,浮华事发,被斥出,遂不复用。”
《卢毓传》:“前此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其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诸葛诞传》:“与夏侯玄、邓飏等相善,收名朝廷,京都翕然。言事者以诞、飏等修浮华,合虚誉,渐不可长。明帝恶之,免诞官。”
《诸葛诞传》注引《世语》:“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畴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中书监刘放子熙、孙资子密、吏部尚书卫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比,以父居势位,容之为三豫,凡十五人。帝以构长浮华,皆免官废锢。”
首先提出整顿此风的是董昭。太和六年,他“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近魏讽则伏诛建安之末,曹伟则斩戮黄初之始。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xie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台党连群,互相褒叹,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至乃相谓:今世何忧不度邪,但求人道不勤,罗之不博耳;又何患其不知己矣,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又闻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职家人,冒之出入,往来禁奥,交通书疏,有所探问。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虽讽、伟之罪,无以加也。’帝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
可以说董昭此次上疏是很合曹睿心意的。早在太和四年,曹睿就曾下诏反对浮华,以示警戒:“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弟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这两段虽然带有偏见,却将浮华交会的“危害”讲得较为清楚。作为玄学的萌芽,浮华思潮多有悖逆传统,又联想后来的竹林七贤,他们的五石散,他们的颓废、虚无与自由,不由觉得作为序章出现的浮华交会实则是时代动荡之际年轻人们悸动迷惘的精神诉求——无所傍依,便寄情玄谈风月,以至以此干预政事,犹如漫长的历史中无数代人都经历过的世纪病,笼罩于彷徨少年时。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浮华,竟是曹操最先指出并且反对的。《后汉书•孔融传》所载曹操与孔融的信说:“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二、青年时代的夏侯玄
然后就是我感兴趣的部分了,涉及到几个喜欢的人。
首先必然是夏侯玄,一代风流名士,多少人梦中的初恋,“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的清雅公子。他的人气自是极高的,《世说新语》里有太多关于他的美好传说了,口耳相传中,提起他就跟西施之类的绝妙人物似的。
《晋书•袁宏传》所载《三国名臣颂》:“邈哉太初,宇量高雅。器范自然。标准无假。全身由直,迹洿必伪。处死匪难,理存则易。万物波荡,孰任其累!六合徒广,容身靡寄。君亲自然,匪由名教。爱敬既同,情礼兼到。”
《世说新语》引用《魏氏春秋》:“风格高朗,弘辩博畅。”
《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世说新语•赏誉》: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
诸如此类的赞誉,实在不胜枚举,还有件更有意思的事情,是陈寿记载在《三国志》他的本传里面的。
“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於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
夏侯玄太清高了,曹睿太傲娇了。总之这两个人十分不对盘……何况作为浮华分子的骨干,夏侯玄被曹睿看不顺眼实在再正常不过了。我考证不出来这件事具体发生在哪一年,不过既然夏侯玄还有官可以做,那么大概是在太和六年之前吧。
大概因为被当朝皇帝所厌憎,夏侯玄在曹睿年间的出镜率低得惊人,翻来覆去只有这么一则轶事,而他最精彩最悲情的故事全部在后面。那么我就讲讲他的家庭吧,父亲夏侯尚,母亲德阳乡主,舅舅曹真,全是魏文当年的青梅竹马,妹妹夏侯徽,是司马师的结发之妻。
曹丕和夏侯尚的关系是很值得深究的。初为布衣之交,后来夏侯尚做了一段时间五官将文学,再后来曹丕登基后二人分别(伯仁也得出去多立点战功嘛),再再后来……过于奇特,我完全形容不来,只有引述。
“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适室;适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然以旧臣,恩宠不衰。六年,尚疾笃,还京都,帝数临幸,执手涕泣。”
我妄自揣度,觉得夏侯玄兄妹的童年实在谈不上幸福。母亲失宠,父亲的爱妾居然被皇帝(这皇帝跟父亲的关系也太引人遐思莫名其妙了)派人绞杀,父亲又因之忧愤恍惚英年早逝。或许就是这样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夏侯玄成年之后孤傲之极的性格,也使得他承接了这个家庭悲剧的命运。
对夏侯太初的印象始终是一枚陷入泥淖的美玉,如裴松之在《傅嘏传》的注释中所言,“夏侯玄以名重致患,衅由外至”。他想独善其身,又太耀眼太出类拔萃,因此招致过多是非而无力招架。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三、青年时代的司马师
然后是司马师。《何晏传》注引的那段话我不知道拿来引过多少遍了:“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亦预焉。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
很多人觉得这段话暗含着对司马师的贬低,认为“几”“成务”是不及夏侯玄之“深”的。有必要说明的是,这段话并非何晏原创,而是典出《易•系辞上》,原文为:“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极未形之理则曰深,适动微之会则曰几。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四者由圣道以成,故曰圣人之道。”
再来看看注疏是如何解释的。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者,言易道弘大,故圣人用之,所以穷极幽深,而研核几微也。“极深”者,则前《经》初一节云:“君子将有为,将有行,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无有远近幽深”,是极深也。“研几”者,上《经》次节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是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务”者,圣人用易道以极深,故圣人德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意,即是前《经》上节“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遂知来物”,是通天下之志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者,圣人用易道以研几,故圣人知事之几微,是前《经》次节“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是也。几者离无入有,是有初之微。以能知有初之微。则能兴行其事,故能成天下之事务也。“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此覆说上《经》下节易之神功也。以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不须急疾,而事速成;不须行动,而理自至也。案下节云“唯深也”言“通天下之志”,“唯几也”言“成天下之务”。今“唯神也”直云“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言“通天下”者,神则至理微妙,不可测知。无象无功,於天下之事,理绝名言,不可论也。故不云“成天下之功”也。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者,章首论圣人之道四焉,章中历陈其三事,章末结而成之,故曰“圣人之道四焉”是此之谓也。章首“圣人之道有四”者,韩氏注云“此四者存乎器象,可得而用者”,则辞也,变也,象也,占也。是有形之物,形器可知也。若章中所陈则有三事,一是至精,精则唯深也。二是至变,变则唯几也。三是至神,神则微妙无形,是其无也。神既无形,则章中三事,不得配章首四事。韩氏云“四者存乎器象”,故知章中三事,不得配章首四事者也。但行此四者,即能致章中三事。故章中历陈三事,下总以“圣人之道四焉”结之也。
这一段看起来实在头疼极了。按照这个说法,夏侯太初司马子元都是圣人的境界了(夏侯太初我说不清,司马子元,你信吗?),更遑论“唯神也”的何晏本人……好吧这都不是重点,我们只要证明,在哲学思想上司马师也完全不比夏侯玄差就可以了,只不过一为至精,一为至变。
出身名门世家,想必父母也教导有方,司马师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单看《景帝纪》里他劝诫高贵乡公时频繁的引经据典就可见一二,一会儿诗经一会儿易经,一会儿民谣一会儿子曾经曰过,啰啰嗦嗦连篇累牍,快要赶上辛毗杨阜他们苦口婆心地教导打猎狂魏文帝和宫殿狂魏明帝的气场了,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文帝风流的高贵乡公一定快要被他烦死……虽然他的文采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不敢恭维,但“能成天下之务”,书法又出名地漂亮(“挹子元之瑰迹,高子上之雄神。量蕴文儒,才苞古真。”),再加上个人的风仪气质,在这个圈子里面应该还是很有影响的。更何况他又娶了夏侯徽,夫妻恩爱有加,对于妹夫,夏侯玄最初大概是相待如知交的。
案发之后,司马师就突然沉寂下去了。他再也没同这些人继续交往,并且极有可能受浮华案影响,一直未曾出仕,直到景初三年曹睿驾崩后才拜散骑常侍。与昔日友人再相见时已是正始间,高平陵政变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那几年,邓飏、丁谧、李胜他们已为曹爽爪牙飞黄腾达,何晏也“曲合于曹爽”,与之共同秉政。此时此刻,他们之于屡遭打压后“冷如浆”的太傅父子,只是政敌而已。
从太和六年至景初三年,司马师唯一一次见于史册,是在《晋书•后妃传》里,因为杀妻这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
此时距离浮华案发仅仅两年,我们实在难以推测这期间司马师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思想变化,又对将来有什么打算或者具体行为,以致非要弄到这个地步。这段几乎一片空白的历史,对我而言始终是关于司马子元最大的谜,他是如何告别爱情的,又是如何告别青春的。
司马师与后两任妻子,吴质的女儿,景献皇后羊徽瑜,都未曾生育一儿一女。他唯一的子嗣是从弟弟那儿过继而来的司马攸,很多年后,这个差点继承晋王王位的孩子,却最终因为司马炎的忌惮含愤而死。(炎同学,你爹临死前还给你讲魏文帝和陈思王的故事呢,结果你还是叫他失望把弟弟渣死……)至于清谈文艺,或许我们只有从他对钟会、王弼这些后辈的爱惜欣赏上,才能看出他对自己少年时代的残余眷念吧。
四、浮华案其他相关人员:傅嘏与荀粲
回到太和年间。如果说在这段日子里面,司马师交到了什么真正历时一生的朋友,那大概就是傅嘏了。不过傅嘏在浮华案中究竟参与到了什么程度,是十分难以考证的。因为可以确定的是傅嘏最后与何晏、夏侯玄等人分道扬镳(跑去跟曹爽说何晏的坏话,被免了官就投靠司马家了……),而他的从弟傅玄在作《傅子》时有意遮掩这段历史,否认他与浮华友的密切交往。
《傅子》:“是时何晏以材辩显於贵戚之间,邓飏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於闾阎,而夏侯玄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求交於嘏而不纳也。嘏友人荀粲,有清识远心,然犹怪之。谓嘏曰:‘夏侯泰初一时之杰,虚心交子,合则好成,不合则怨至。二贤不睦,非国之利,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嘏答之曰:‘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
裴松之首先就对这段记载有所质疑。傅嘏后来与钟会交情甚好,按《傅子》所说,他是“以明智交会”,而就是这一点激起了裴松之的吐槽——“傅子前云嘏了夏侯之必败,不与之交,而此云与锺会善。愚以为夏侯玄以名重致患,衅由外至;锺会以利动取败,祸自己出。然则夏侯之危兆难睹,而锺氏之败形易照也。嘏若了夏侯之必危,而不见锺会之将败,则为识有所蔽,难以言通;若皆知其不终,而情有彼此,是为厚薄由于爱憎,奚豫於成败哉?以爱憎为厚薄,又亏於雅体矣。傅子此论,非所以益嘏也。”
其实我倒觉得未必如此,毕竟钟会才华横溢,他的失败也不一定就那样容易预见。况且难道“以爱憎为厚薄”就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么?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裴松之暗示了《傅子》对傅嘏拒交浮华友一事记载的失实。
真实情况恐怕见于裴注中关于荀粲的一段故事。“太和初,到京邑与傅嘏谈。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怀,为二家骑驿,顷之,粲与嘏善。夏侯玄亦亲。常谓嘏、玄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嘏难曰:‘能盛功名者,识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馀者邪?’粲曰:‘功名者,志局之所奖也。然则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识之所独济也。我以能使子等为贵,然未必齐子等所为也。’”
荀粲这孩子是个情痴,为爱人生死相许,又非常有个性,生为荀令君之子却要做叛逆的文青,我是特别喜欢的。从上面那一段可以看出,太和年间荀粲跟傅嘏、夏侯玄都是关系非常好的辩友,时时相聚论道,不亦乐乎。这种哲学层面的辩论如果没有神交一定是辩不起来的,而且从语气中的玩笑意味也能看出三人之亲密。那么,傅嘏与何晏、夏侯玄等人,想必也是起初相交甚深,日后不欢而散。
至于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唯一可见的是,当绝大部分浮华友都在高平陵政变和李丰张缉案中被相继清洗灭族,诸葛诞已在举兵谋叛的边缘游移不定时,傅嘏依然坚定地站在司马师的身边。
最后附上一段荀粲的爱情故事。
“粲常以妇人者,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骠骑将军曹洪女有美色,粲於是娉焉,容服帷帐甚丽,专房欢宴。历年后,妇病亡,未殡,傅嘏往喭粲;粲不哭而神伤。嘏问曰:‘妇人才色并茂为难。子之娶也,遗才而好色。此自易遇,今何哀之甚?’粲曰:‘佳人难再得!顾逝者不能有倾国之色,然未可谓之易遇。’痛悼不能已,岁馀亦亡,时年二十九。”
生同衾,死同穴,实在是太感人了。《女红余志》里又有传说:“荀奉倩将别其妻,曹洪女割莲枝带以相赠,后人分钗即此意。”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真的唯美到奢侈。
荀粲抑郁而终时是景初二年。我有时候会叹息,他死得这么年轻,有时候又觉得幸运,因为他早早撒手人寰逃避去了永无乡,也逃开了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悲剧。如果说他们先辈的宿命是战死沙场,那么他们就注定要陷身于萧墙之乱,陷身于宫闱之间的血雨腥风里。史书记载:“粲简贵,不能与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时俊杰。至葬夕,赴者裁十馀人,皆同时知名士也,哭之,感动路人。”我们拿不到这十余人的名单,但完全可以猜测出他们的身份甚至姓名,也可以猜测出来,在魏明帝的最后一个年号行将结束之际,荀粲墓前明灭的白烛,是怎样静静燃烧在他尚自滞留于人世的朋友身前,孤独地照耀着他们前方晦暗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