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术吧 关注:664贴子:145,802

回复:帛书《老子》乙本闲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建”见于甲骨文字形指一人在转角的地方夯实地基,引申为建立。“拔”见于战国字形示意双手从下拔出,至篆书定形认为表示手和犬形,综合古意个人理解拔就是起提之意有向上取出的意思。“抱”见于战国,有手伸向包裹着的幼子之意,整体上说表示搂住使怀中有物。“脱”见于战国由肉月旁和兑组成,兑有破开之意加肉个人理解示意与肉破开有脱的意思,综合古意指分而出离的意思。“祭”见于甲骨文成于篆书,指手取肉放置在示祭的台子上。“祀”见于甲骨文指示祭台旁跪拜的人共同组意,表示有后跪拜。“绝”见于甲骨文成于篆书表示持刀断丝的意思,引申为截断。
释意:
  精通于夯实建设的人不随意插拔,精通于保有持存的人不使之脱离,后代延续遵规祭拜不会被截断。


IP属地:北京63楼2020-06-08 17:32
回复
    原文: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
    “修”见于甲骨文但原形由攸演化过来至篆书加彡组成,另有脩表示干肉,彡指纹饰或须毛个人理解此处指经由攸教而有文化表示修。“真”见于金文至篆书,有释意认为指飞升的真人但原意不可考,由篆书眞释意认为上部是化字而来中间有目下方认为所示意的是鼎,解作目可直观的烧制变化,由战国体个人理解为殷商时贞卜做信的意思。“余”见于甲骨文指高屋建顶下有余事,个人理解做定居而杂事余未完之意。“乃”见于甲骨文通解认为指绳子或第二人称,有解认为指起身的人形,个人理解指引起或是开始于的意思。“长”见于甲骨文指曲身上有长发的人,示意长久的意思。
    释意:
      忧而教之使文化加之于自身,那样高尚的意识便开始直观的显现。忧而教使家族具有文化,那样高尚的意识就获得了设置使后人勤而行之。忧而教使乡里具有文化,那样高尚的意识便开始长久的留存下去。


    IP属地:北京64楼2020-06-10 11:21
    回复
      原文:
        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
      “邦”见于甲骨文成于篆书,原字形表示田地边有植树以示边界,后田字底演化为住人的邑字旁而有邦国的意思。“丰”见于甲骨文原字形豐下为盛放用的豆器,上为两个丰字指收获的粮食,本意就是丰收可以用于祭祀而不只是吃饱。“溥”见于篆书指广大、普遍,结合甲骨文的甫所指的育苗有成个人理解指育成万物如水般泽被。
      释意:
        忧而教于邦国具有了文化,那样高尚的意识便开始丰沛充盈起来。忧而教于普天之下,那样高尚的意识便开始如水般惠泽万物。


      IP属地:北京65楼2020-06-10 11:56
      回复
        原文: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以”见于甲骨文被认作古代农具耒下端的耙头是耜的本字,从对应上讲个人理解也可当作用于或使用讲。“观”见于甲骨文原字形示意观察猎物的鹳鸟,说文解作谛视。
        释意:
          用自身言行审视自身行为,用家训审视家族传统,用乡则审视乡里关系,用邦法审视邦国礼制,用天道去审视天下万物。


        IP属地:北京66楼2020-06-10 12:09
        回复
          原文: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何”见于甲骨文成于篆书,原字形指人肩头扛物而有为何之意,个人理解后世改可字边应示意事本身,同时由扛物引申为负荷的意思。“然”见于金文原字形是犬旁有一块肉在火上烤并是燃的本字,个人理解原古时犬类是狩猎用有肉从犬口中取出便置于火上示意了应当之意。“兹”见于甲骨文认为作丝讲或有它意,综合古意个人理解兹应指如放置的丝线般顺着延伸为顺势而得,有别于玄所指的梳理。“此”见于甲骨文原字形由止和人字形组成,示意为人所站之处引申为由此处之意。
          释意:
            通达的我怎么加以判断出普天下以这些顺势而为呢?用的就是这些观察方法。


          IP属地:北京67楼2020-06-10 13:33
          回复
            原文: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含”见于金文指口中有物不吐不吞有含。“厚”的厂字头指避风雨处,内里本是一个瓶子字形,个人理解就是在可容身的地将罐子装满,引申为积累。“比”见于甲骨文字形喻义两个并排的人,相互并列紧靠。“於”见于金文是乌的本字,借用为于的异体字,综合古意个人理解於指的是感叹时的发声如鸦鸟之鸣,引申为发生和感叹。“赤”见于甲骨文成于篆书,在演变过程中下方变形为火,而甲骨文中下方个人理解为蛋壳上以大作人形示意诞生,而后腋下有两点从亦的释意讲应指的是架起来,从而在后世向下演化为火形,诞生是赤身而火所指应该是说活动力的意思。
            释意:
              憧憬高尚内心而持续积累的人,好比具有活力同时心中无念的孩童般呀!


            IP属地:北京68楼2020-06-21 23:39
            回复
              原文:
                𧒒疠虫蛇弗赫,据鸟孟兽弗捕,骨筋弱柔而握固。
              “𧒒”古从蠭见于篆书是蜂的异体字,指蜂虫。“疠”见于篆书原字形内为萬字加病字头,病字头示意卧床而萬本意指蝎虫,个人理解疠所指的是受蝎虫蛰咬到卧床之状,而此处表示蛰咬的很厉害的意思。“赫”见于篆书由两个赤组成,赤本身指赤子之身有红的喻义,个人理解赫为一个示意字表示红红的意思,结合前文理解为被蛰的红肿。“据”见于篆书原字形右半部分是豦指两兽相遇而搏,而提手旁在原字中更接近丰草的字形,个人理解为于草丛中见兽互斗而有据的意思。“孟”见于金文指孩子从皿盆中跃出。“兽”见于金文指牲畜,但原字形存疑也有獸字形。“握”见于篆书,综合古意个人理解有据持的意思,引申为把控。“固”见于金文,内为古示意置于圈围之中,有对故古不做变化之意。
              释意:
                毒蜂蝎虫以及蛇蛰咬了就要矫正处理那红肿,见识到猛禽奇袭牲畜就要矫正容易被捕的状态,骨头上的筋肉平日柔软当握起时便固而不脱。


              IP属地:北京69楼2020-07-14 18:14
              回复
                原文:
                  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
                “未”见于甲骨文上端示意的是枝条,个人理解表示正在生长的树枝处于成形之前做未讲。“牝”见于甲骨文指雌性禽畜。“牡”见于甲骨文指雄性禽畜。“脧”见于篆书解作剥削,右半部分夋示意迟缓,个人理解有肉体的缓动之意,引申为受削弱而缓。“怒”见于战国,原字形上半部个人理解或有引弓的示意,从心,成于篆书作奴字形,二字形从示意上讲有从心促使之意,示意了有心所发的涌动之象。“精”见于战国所指为经过筛选的好米,粹选为精引申为内在的品质。
                释意:
                  没有产生出对雌雄交配的判断身体却能徐徐而勃,这是本性所产生的效果。


                IP属地:北京70楼2020-07-15 11:15
                回复
                  原文:
                    冬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号”號字见于战国左半部分为丅上有个口,从甲骨文解读表示了发声或说出,右边是一个虎字,个人理解示意了见虎而有嚎叫之意,引申为警示性的发声。“嘎”见于篆书解作象声词,从字形右半部分看个人理解有以戈枭首之意,戛然示意停顿加口表示突然止住声音。“和”见于金文由口、禾组合表意,示意成熟的粮食进入口中为和。
                  释意:
                    凛冬天哭嚎而不会突然停止,吃食要送到嘴边才可以。


                  IP属地:北京71楼2020-07-17 11:43
                  回复
                    原文: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常”见于金文由上尚下巾组成,认为是裳的本字,从字形看个人理解表达了明示的崇尚之德,引申为袭常进而延伸为恒久之意。“益”甲骨文指器皿中的水满溢而出之意。“祥”见于金文由羊和示构成,个人理解示意以羊祭天表示福泽。“气”见于甲骨文原形与三相同,上下曲笔以示区别,气原指就是天地之间浩然之气。“强”说文虽作虫解,但甲骨文有彊字形,疆加土字表示守卫的区域,以此个人理解强指守卫疆域之能所以有强的意思。
                    释意:
                      能判断求生获食那样才是常态,能判断出常态那样才是自觉清醒,使生命力强盛那样才是获取福泽的方式,用心驾驭天地间的微妙生息那样才是游刃有余的强大。


                    IP属地:北京72楼2020-07-19 09:36
                    回复
                      原文:
                        物壮则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壮”见于金文亦有甲骨文形,由示意床的爿和士组成,综合古意个人理解士表示了有职有名的男子,加了一个示意床的偏旁从《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来讲示意了人的生育能力旺盛,引申为壮大强盛。“老”见于甲骨文示意了一个持棍曲身头发有异样的人形,引申也表示时间的长久。“已”见于甲骨文示生子之义,引申为已成。
                      释意:
                        世间之物只是交配扩张的则会衰弱老去,落得那样就不太行得通了,行不通便处处碰壁。


                      IP属地:北京73楼2020-07-19 11:01
                      回复
                        原文: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知”见于金文个人感觉有箭矢口言箭靶之意,演变到篆书仅保留矢与口,综合古意来看喻义说出箭矢的方向而有知。“弗”见于甲骨文,本意是用绳子绑缚两个木条用以矫正之意,所以本意是矫枉纠正的意义,并非完全的否决之意。“言”甲骨文上部由辛变形而来,辛有刑具之意组合为招认,引申为肯定的话语。
                        释意:
                          善于判断的人时常纠正自己的言辞,言之有物的人时常纠正着自己的判断。


                        IP属地:北京74楼2020-07-29 23:08
                        回复
                          原文:
                            塞其㙂,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兑而解其纷,是胃玄同。
                          “其”见于甲骨文,原字形是一个条编筐的样子是箕的本字,综合古意个人理解其本有盛起之意,示意了如那样的意思。“㙂”仅见汉帛书一个用处因此从兑考,见于甲骨文上为八有分开的意思,所以兑有破开之意而指拆兑,加土指墙综合墙堕的解意指墙面破裂。“闭”见于金文示意拴住两扇门页。“锉”说文解作鍑释意为小锅,古通挫有削弱之意。“兑”见于甲骨文古意指口和说的意思,个人理解有开口之意。“纷”见于战国原指梳理杂乱的马尾,引申为纷乱之意。
                          释意:
                            塞堵那破开的土墙,栓紧那房屋的门户,取得那明显的趋向,复制那微小之处,坐而食之削弱那张开的口进而分析那杂乱的头绪,这样的过程才落得条理分明的共识。


                          IP属地:北京75楼2020-09-19 15:44
                          回复
                            原文:
                              故不可得而亲也,亦不可得而疏;
                            “亲”见于金文综合古意认作面见受刑之人而有其亲在的意思。“疏”见于战国说文解作通有疏导流畅之意,个人理解由通畅而去延伸为疏远之意。
                            释意:
                              自古时不能取得便会生出亲近感,迫使后再不可获得便会疏远。


                            IP属地:北京76楼2020-09-19 15:56
                            收起回复
                              原文:
                                不可得而害利,亦不可得而害;
                              “害”见于金文由舍和丯组成说文解作伤,个人理解有屋舍草木杂乱而伤其居之意。
                              释意:
                                不能取得时便会伤害收益,迫使成得不到便会构成伤害;


                              IP属地:北京77楼2020-09-19 20: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