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术吧 关注:664贴子:145,775

回复:帛书《老子》乙本闲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贵”上半部分有取物之意,字形有置旁到置上的演变,结合做财讲的贝个人理解贵指取物可换钱之意,又有认为上半部指取草,更表达了不起眼的物品值钱的意思。“贱”与贵相对,如果说贵是任意物值钱,而贱的右半部分实际上指残,也就是有物使财有所残而当贱讲。
释意:
  不取得的便会以钱财换取,迫使到根本得不到便会轻贱的看待。


IP属地:北京78楼2020-09-19 23:03
回复
    原文:
      故为天下贵。
    释意:
      自古来取得普天之下是最贵重的。


    IP属地:北京79楼2020-09-19 23:06
    回复
      原文:
        以正之国,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见于甲骨文被认作古代农具耒下端的耙头是耜的本字,从对应上讲个人理解也可当作用于或使用讲。“正”见于甲骨文由口和止构成,原意就是走向某处。“畸”见于篆书说文解作不方正的零星田地,引申为不通常的畸形。“兵”见于甲骨文原意就是指手持的兵器。“事”见于甲骨文虽然认为与史、吏、使有同源的关系以及同指职位,而从篆书的演化看个人理解是与束有关联,事本身指手持执做而结合束应是指完成捆扎有从事的意思。“取”见于甲骨文指战争中以手获得对方耳朵作为凭证,以此当取得讲。
      释意:
        用常理和规整的方式运行国家,用超常规的零星之法调动兵力,用不偏狭单一事物的态度获得普天下。


      IP属地:北京80楼2020-10-06 21:50
      回复
        原文:
          吾何以知其然也才?
        “才”见于甲骨文指草木成形未萌芽时的意思,引申为刚刚。
        释意:
          通透的我怎么判断那样即将自为成形之时?


        IP属地:北京81楼2020-10-06 22:53
        回复
          原文: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
          “忌”见于金文由己和心构成说文以憎恶作解,个人理解由己心表示了有所牵动,综合古意理解为恶事所牵。“讳”见于金文由言和韋组成,韋有在城郭周围游走之意表示为回避,所以个人理解有言语回避的意思。“弥”原文中以竹字头、尔和土字底构成,整个字个人理解是以尔作为中心解意的,尔见于甲骨文指缠绕丝线的木架,个人理解为缠绕在引申为围绕之意,延伸为有关于的状态。“贫”见于战国有分财之意,人之财分而无积蓄则有贫。“滋”见于甲骨文示意两条束起来的丝线外有水渍,个人理解指扎好的丝束拧出水引申为溢汁,延伸为滋出。“昏”见于甲骨文指日落到人下方,示意天色昏暗的日落时。
          释意:
            劳作者所处的天下存有诸多揪心回避的问题时,那样民众们只徘徊在贫困的边缘,民众们存有诸多武力私器,那样国家就会暗生私刑。


          IP属地:北京82楼2020-10-08 00:40
          回复
            原文:
              人多智慧,而奇物兹起。法物兹章,而盗贼多有。
            “智”见于甲骨文由示、口、矢组成另有含册字一说,说文解作识词个人理解智有示意已知的认识之意所以有记册一意。“慧”见于战国从心、彗,以彗讲上为甡下为彐取手形,个人理解整个字有由心经手生成的意思。“奇”见于战国从大、可,大个人理解示意展开之意,因此整个字表示了可展现的意义。“兹”见于甲骨文认为作丝讲或有它意,综合古意个人理解兹应指如放置的丝线般顺着延伸为顺势而得,有别于玄所指的梳理。“起”见于战国包含了彳、止、己(或是说乃的变形),有抬脚上路的意思,引申为开始。“法”见于金文从矢、水、鹿,个人理解示意了猎捕饮水之鹿的意思,引申为办法和施法于延伸为效法。“章”见于金文有以辛具剖玉为二取一做璋之意,后说文解作樂竟為一章有终了之意。“盗”见于甲骨文原字形指有人从器皿中窃取的行为。“贼”见于金文由人、贝、戈组成,说文解作败毁之意,个人理解字形有以戈劫人钱财而有所败之意。
            释意:
              人们拥有丰富的知识记载便能心灵手巧,那样展现作用的物品便顺势发展起来。能够发挥力量的物件顺势呈现出来,那样劫财夺抢的事情便多得多有了。


            IP属地:北京83楼2020-10-10 23:04
            回复
              原文: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化”见于甲骨文由两个完全相背的人形组成,引申为从一种状态改变至不同的状态。“好”见于甲骨文字形以女得子做表示,有家族得续利好之意。“静”见于金文由青和争组成,个人理解有止争的意思。“富”见于金文或有甲骨文字形,内部字形有酒器的形态说文解作备,古代酿酒十分耗费粮食,有余力在家自酿表示粮食富裕应指足够而可它用的意思。“朴”见于篆书其右半部从菐结合古意指未经加工的枝杈状。
              释意:
                标准来讲通达示教之人应言说:教者不为强取那样民众便自我改变,教者以停止纠纷为利好那样民众自己就会达成公约,教者不以单独的事侵扰那样民众便自我积蓄富足,教者向往没有贪求的状态那样民众便处在自在的状态。


              IP属地:北京84楼2020-10-11 00:16
              回复
                原文:
                  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民缺缺。
                “闵”见于金文由門和文组成说文解作吊者在门,門中有纹示综合古意个人理解为忧心之意(原文处门内为糸字,也有解作紊讲,但结合后文个人理解以闵为贴合)。“屯”见于甲骨文形似麦穗作出土讲,综合古意多指囤积。“缺”见于篆书缶指的是陶罐,夬甲骨文认为是对骨质搭弦扳指的示意,综合古意个人理解应指陶罐有开口之意,引申为残破不足。
                释意:
                  如在处处忧患之中,那样的民众总是积攒囤积。如频繁的巡查祭祀,那样的民众总是破费不足。


                IP属地:北京85楼2020-10-14 22:45
                回复
                  原文:
                    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福”见于甲骨文从示和酉,表示有足够的酒品进献来祈求。“祸”见于甲骨文原字为倒置的卜意会为见害,综合古意指灾祸。“伏”见于金文示意人旁趴着一只犬,有潜伏伺机之意。“孰”见于甲骨文,享甲骨文中指宗庙祭祀之所,个人理解丸的原字形有持物以奉的意思,整个字意就是向宗庙进献。“极”见于篆书原字形由木和亟组成,亟见于甲骨文指急切和极限,综合古意个人理解木示意了事态以自然的方式呈现极限性。
                  释意:
                    进献祈福,其中也潜藏着风险,如那样就能判断出事物发展的极限了?所呈现的现象没有依照的规律?


                  IP属地:北京86楼2020-10-14 23:09
                  收起回复
                    原文: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复”见于甲骨文字形解释是说在城郭的前后门来回行走,引申为往复的意思。“奇”见于战国从大、可,大个人理解示意展开之意,因此整个字表示了可展现的意义。“妖”见于篆书由女和芺组成,芺为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美丽的异草,综合古意指一种超常的奇异之象。
                    释意:
                      对常态的恢复可获得大力的发展,精于反复所取得的就是超常的惑乱之象。


                    IP属地:北京87楼2020-10-16 23:10
                    回复
                      原文: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迷”见于战国由辵和米构成,米字见于甲骨文有散落之意,个人理解指行路没有方向而散漫迷惑。“固”见于金文,内为古示意置于圈围之中,有对故古不做变化之意。“久”见于战国认作灸的本字,综合古意指持续之意。
                      释意:
                        人们做出迷惑的选择,那样是平日禁锢在顺势的持久状态中。


                      IP属地:北京88楼2020-10-16 23:21
                      回复
                        原文:
                          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剌,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方”见于甲骨文中间本意是指人,人置于枷框之中,又有并舟成方而行之意通释为并入框架,后演化延伸以刀形解为按方划制之意。“割”见于金文说文解作剥,个人理解有以刀割害之意。“兼”见于金文示意了手持两个麦穗的样子,指兼得之意。“剌”见于甲骨文由束和立刀旁合成,个人理解有以刀割开束带之意,从异体字形看也有取苗收割之意。“绁”见于篆书说文解作系,有栓绑之意。“眺”见于篆书说文解作目不正,本意指远望。
                        释意:
                          标准上讲具有框架那样就不会分化割裂,能同取兼得那样就不用各个破坏,能直观所见那样就不需束缚,方向明确的那样就不是好高骛远。


                        IP属地:北京89楼2020-10-17 15:47
                        回复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
                          “治”见于战国由台和三点水组成,台是怡的本字后和臺合并而用,台有口说厶之意指愉悦个人理解治有顺应而得的意思。“啬”见于甲骨文指谷物收敛入粮仓,有田边敛起谷穗之意。“蚤”见于战国原字形就是指以手取虫指跳蚤,而此处个人理解更倾向于取蚤的搔弄之意。“服”见于甲骨文字形指一只手驱人从舟或从事某事做屈服于讲,衣服于人或作服饰其位。
                            顺人心秉持道理,自古重要的就是蓄积。大人物提倡蓄积,便是早早着手治理。


                          IP属地:北京90楼2020-12-09 21:43
                          回复
                            原文:
                              蚤服是胃重积。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积”见于金文原字積的責见于甲骨文指责求,综合理解指对谷物的求取有囤积的意思。“克”见于甲骨文有革刀产生效用的意思。
                            释意:
                              早早着手治理才能取得根本的积累。有了根本的积累作为提升的守则就没有什么不能处理,没有不能处理也就无法对那样的状态做最终的判断。


                            IP属地:北京91楼2020-12-09 21:57
                            回复
                              原文: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释意:
                                一个不能做最终判断的状态,就能够促成一个封疆的建立。封疆之内取得了生养的母体,就能够促成长远持续的存在。


                              IP属地:北京92楼2020-12-09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