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大战金刚,想象力的匮乏
中国新闻周刊2021/4/115:51
文/石若萧
人类的特点,在于脑部力量发达、身体力量弱小。此先天矛盾属性,令人类对于体型巨大的野兽有天然恐惧感。再叠加上各种潜意识因素影响,便演化出了各种怪物的艺术形象。东方《山海经》中的各类异兽,西方的狼人、女巫和吸血鬼,都是文艺作品中经久不衰的再创作母题。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源,原本只存在于文字、绘画、雕塑与想象中的形象开始会叫、会动了。1933年,《金刚》在大银幕上初现时,带给观众极大的心理冲击。日本人受到启示,也随之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哥斯拉》系列。
一周前,《哥斯拉大战金刚》上映,截至发稿,拿下了接近6亿的人民币票房,成绩只能算得上平平。时隔近五十年,两个上古IP再度相聚,冲击却早已不再,只剩下无聊的叹息。
金刚和哥斯拉
《金刚》在大银幕上诞生,是在1933年,彼时正是美国大萧条的最后一年,人们正在体味“爵士时代”破碎后的苦果。
所谓爵士时代,指的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的时间,又称作“咆哮的二十年代”。这段时间,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开始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
无论美国的爵士时代,还是几十年后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主要特点都在于,男性的欲望无限膨胀,而女性既是主要的终端消费者,同时也是被消费的对象。爵士时代中,出现了从《尤利西斯》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一系列性观念上突破的作品。而女性性观念的突破,回过头来又进一步加剧了男性的焦虑。
时至1926年,整个世界都将性看成当务之急,这现象已经颇让人生厌了。(我记得有个与伴侣琴瑟和谐的年轻妈妈,问我太太怎样才能“马上搞次外遇”,尽管那时她心里并未物色到什么人选——“因为,难道你不觉得,三十好几的人还风平浪静,多少有点丢人么?”)一度,非法贩卖的黑人唱片,连同其中那些含有阳物崇拜意味的委婉语,弄得世间万物都似乎暗藏着挑逗的玄机。
——菲茨杰拉德《爵士时代的回声》
“金刚”这一意象,往小了说,是一个全世界体型最大的雄性动物,爬上了生殖崇拜的最高点帝国大厦,结局却不是征服世界,而是为一个女人而死,象征着荒诞又悲怆的男性命运;往大了说,金刚隐喻的是无限膨胀的人类欲望本身,其最终的毁灭,也象征着大萧条的来袭,和“美国梦”的破碎。
(1933年《金刚》)
亦有学者更进一步,将金刚同1931年的《科学怪人》形象作对比,认为《科学怪人》中结合了人类残躯、机械部件和电气动力的怪物形象,是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背景下,人的精神被异化的表现;往更深一层思考,其同时也是当时全世界普遍展开的资本主义垄断趋势的隐喻,只不过结构还较为松散,即“卡特尔”或“辛迪加”;而两年后出现的金刚形象,则是一个内在协调的有机生命体,象征着资本垄断进一步加深,形态过渡到了更成熟稳定的“托拉斯”。
相较于金刚背后的复杂文化争议,哥斯拉象征的意涵要清晰得多:核恐惧。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遭到过核打击的国家,哥斯拉这个形象诞生于日本,不足为怪。
(1954年《哥斯拉》)
如果说金刚之死还带有几分人类的顾影自怜,那么哥斯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完全邪恶的人类公敌。初代《哥斯拉》电影结尾,科学家芹泽博士试图用一款名为“氧气破坏者”的武器终结哥斯拉。因为担心该武器被军方滥用,芹泽选择带着其设计图和哥斯拉同归于尽。后者被“氧气破坏者”分解,尸骨沉入海底。
影片最后,另一名博士却自言自语道:“哥斯拉不会就此消失,只要氢弹实验在世界上继续,其同类总有一天会再次出现在世界上。”
哥斯拉确实没有消失,光冷战期间就拍了近二十部。只是随着时代发展,背后的东西全部变了。
新的文化意涵
五十年后的今天,随着冷战结束,压在世人心头数十年的核恐惧也随之消散;二战后,军事科技到民用科技的转移几乎到了瓶颈,许久没有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事物出现;地理上,从南极到北极,从深海到太阳系,人类的足迹踏了个遍,并没有发现什么恐怖异常的生物;而传播技术的进步,也让科普知识的掌握变得廉价。好处是,人们对未知少了恐惧;坏处是,也没有了好奇。
观众心态变化后,怪兽片想要焕发新生,只能寻找新的隐喻。
于是从2014年的《哥斯拉》开始,影片的聚焦点就从“核恐惧”转移到了“生态环境崩溃”上。尽管环保是近年来的热点议题,这一思路却相当古早,斯皮尔伯格1975年拍摄的《大白鲨》中就有了,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又将该讨论进了一层,实质都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虽然思想老旧,但该片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不光消失已久的核恐惧再度浮现,也进一步引发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思考。三年后,成本1.6亿美元的《哥斯拉》在全球拿下5.2亿美元票房,给了片方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继续下去的信心;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也延续了
中国新闻周刊2021/4/115:51
文/石若萧
人类的特点,在于脑部力量发达、身体力量弱小。此先天矛盾属性,令人类对于体型巨大的野兽有天然恐惧感。再叠加上各种潜意识因素影响,便演化出了各种怪物的艺术形象。东方《山海经》中的各类异兽,西方的狼人、女巫和吸血鬼,都是文艺作品中经久不衰的再创作母题。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源,原本只存在于文字、绘画、雕塑与想象中的形象开始会叫、会动了。1933年,《金刚》在大银幕上初现时,带给观众极大的心理冲击。日本人受到启示,也随之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哥斯拉》系列。
一周前,《哥斯拉大战金刚》上映,截至发稿,拿下了接近6亿的人民币票房,成绩只能算得上平平。时隔近五十年,两个上古IP再度相聚,冲击却早已不再,只剩下无聊的叹息。
金刚和哥斯拉
《金刚》在大银幕上诞生,是在1933年,彼时正是美国大萧条的最后一年,人们正在体味“爵士时代”破碎后的苦果。
所谓爵士时代,指的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的时间,又称作“咆哮的二十年代”。这段时间,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开始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
无论美国的爵士时代,还是几十年后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主要特点都在于,男性的欲望无限膨胀,而女性既是主要的终端消费者,同时也是被消费的对象。爵士时代中,出现了从《尤利西斯》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一系列性观念上突破的作品。而女性性观念的突破,回过头来又进一步加剧了男性的焦虑。
时至1926年,整个世界都将性看成当务之急,这现象已经颇让人生厌了。(我记得有个与伴侣琴瑟和谐的年轻妈妈,问我太太怎样才能“马上搞次外遇”,尽管那时她心里并未物色到什么人选——“因为,难道你不觉得,三十好几的人还风平浪静,多少有点丢人么?”)一度,非法贩卖的黑人唱片,连同其中那些含有阳物崇拜意味的委婉语,弄得世间万物都似乎暗藏着挑逗的玄机。
——菲茨杰拉德《爵士时代的回声》
“金刚”这一意象,往小了说,是一个全世界体型最大的雄性动物,爬上了生殖崇拜的最高点帝国大厦,结局却不是征服世界,而是为一个女人而死,象征着荒诞又悲怆的男性命运;往大了说,金刚隐喻的是无限膨胀的人类欲望本身,其最终的毁灭,也象征着大萧条的来袭,和“美国梦”的破碎。
(1933年《金刚》)
亦有学者更进一步,将金刚同1931年的《科学怪人》形象作对比,认为《科学怪人》中结合了人类残躯、机械部件和电气动力的怪物形象,是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背景下,人的精神被异化的表现;往更深一层思考,其同时也是当时全世界普遍展开的资本主义垄断趋势的隐喻,只不过结构还较为松散,即“卡特尔”或“辛迪加”;而两年后出现的金刚形象,则是一个内在协调的有机生命体,象征着资本垄断进一步加深,形态过渡到了更成熟稳定的“托拉斯”。
相较于金刚背后的复杂文化争议,哥斯拉象征的意涵要清晰得多:核恐惧。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遭到过核打击的国家,哥斯拉这个形象诞生于日本,不足为怪。
(1954年《哥斯拉》)
如果说金刚之死还带有几分人类的顾影自怜,那么哥斯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完全邪恶的人类公敌。初代《哥斯拉》电影结尾,科学家芹泽博士试图用一款名为“氧气破坏者”的武器终结哥斯拉。因为担心该武器被军方滥用,芹泽选择带着其设计图和哥斯拉同归于尽。后者被“氧气破坏者”分解,尸骨沉入海底。
影片最后,另一名博士却自言自语道:“哥斯拉不会就此消失,只要氢弹实验在世界上继续,其同类总有一天会再次出现在世界上。”
哥斯拉确实没有消失,光冷战期间就拍了近二十部。只是随着时代发展,背后的东西全部变了。
新的文化意涵
五十年后的今天,随着冷战结束,压在世人心头数十年的核恐惧也随之消散;二战后,军事科技到民用科技的转移几乎到了瓶颈,许久没有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事物出现;地理上,从南极到北极,从深海到太阳系,人类的足迹踏了个遍,并没有发现什么恐怖异常的生物;而传播技术的进步,也让科普知识的掌握变得廉价。好处是,人们对未知少了恐惧;坏处是,也没有了好奇。
观众心态变化后,怪兽片想要焕发新生,只能寻找新的隐喻。
于是从2014年的《哥斯拉》开始,影片的聚焦点就从“核恐惧”转移到了“生态环境崩溃”上。尽管环保是近年来的热点议题,这一思路却相当古早,斯皮尔伯格1975年拍摄的《大白鲨》中就有了,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又将该讨论进了一层,实质都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虽然思想老旧,但该片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不光消失已久的核恐惧再度浮现,也进一步引发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思考。三年后,成本1.6亿美元的《哥斯拉》在全球拿下5.2亿美元票房,给了片方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继续下去的信心;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也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