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306贴子:24,766,936

回复:〖晒戏〗鹤唳讵闻:青年杂咏·终章——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追光》
陈虚灵


来自iPhone客户端154楼2021-09-10 16:42
回复
    (一)
    陈虚灵曾将文字作为最苍白无力的凭证,而今却又不得不将诸般情绪寄托在字里行间。她手里握着她二人一人一只的钢笔,笔身处还刻着彼此的名字,只是以字母代之。
    她二人知晓便好,不消诉诸世人。
    她为钢笔沾了足够的墨水,才缓缓动笔,一笔一划,认认真真。
    小楚哥哥: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岁末已至,敬颂冬绥。
    近来安好?灵灵无恙,小楚哥哥勿忧。
    今为你参军的第三年,夜晚钟声再响时,就是第四年伊始。近三年,小楚哥哥归家之数屈指可数,再因学校事宜,你我见不过廖廖数面。
    曾有贪财贪鄙之人,象君之字,灵灵自认知悉,自作主张将书信销毁。
    至今犹记那日分别,以爱之名缚君远行,君欲作飞鹰,然灵灵幼年无知,欲折君双翼,如此两败俱伤之法,每每念及,总有万千悔恨,恳请小楚哥哥,谅灵灵行事鲁莽。
    而今,灵灵常抬首遥望天边银燕,只是穹顶太高,君胜似千钧,不敢怠慢。便自作主张,折一艘白色纸船,盼君归期。然小舟翻涌,灵灵不知,该何处寻君。
    至此,斗胆询君今于何处。不为其他,只欲相携春时熟透的红豆,赠君赏玩。
    今时今刻,乃至每时每刻,甚念。
    小楚哥哥,灵灵要来寻你啦。

    小楚哥哥谨启


    来自iPhone客户端155楼2021-09-10 16:44
    回复
      (二)
      《寂》
      台灯置在书桌一角,晕开一圈昏黄的光。光线灼人,不比市中心新修的街灯,她那日行于长街,黑色帘幕下,盏盏街灯像一颗颗闪着光亮的珍珠,蜿蜒而去,无穷无尽。照亮了来人前行的路,却难剖明去者心迹。
      至于心迹为何,那便是后话了。
      她两指并拢压平书页,在为明日要讲的英语词汇备课。时至今日,陈虚灵要被学生称一句“陈老师”,虽已至教务长一职,但仍坚持代课,不为多赚的那一份薪酬,只为念一怀旧。这样的比拟或许并不恰当,是因陈虚灵刚开始打理学校事宜时,巨额利益熏心,她早已不缺运筹帷幄的资本。只是,一人独处时,她开始怀念联大的校园时光,又不能否认她愿意与学生们待在一处的强烈的主观意愿。
      其实每每传道受业,她总心怀愧意,以至于在刚任职时,因紧张忘记了语法点是课堂常事。她在一次次自我锻炼中钻研出了经验,如今在人前,她是公开课学生满员的陈老师,在人后……要以什么作比呢。她思来想去,反复斟酌,在路途将尽时,突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她再也不是囚笼里的小雀。
      陈虚灵这样作比。
      “你来了。”
      她冲小骨朵儿打招呼,起身去厨房端来了一盘煮好的饺子,又泡了一壶热茶。说来也落人闲话,偌大的别墅里,竟拿不出几份西式糕点与人平分。陈思蕤若问她要新年礼物,她倒愿意领其去制几件新衣、买几盒洋脂粉、与相貌出众的才子搭讪也不介意。只是若问她要飞机模型、或偷看她的日记本,那她便要委婉地拒绝了。
      “今夜过后,就是我们认识都第十六年了。”
      陈虚灵突然这样讲。其实她并不爱煽情,只是今时的陈家,或许惟有陈思蕤肯与她漫聊彻夜,不问归时。她自认行为恶劣,转遗产、压低伪币值、插手遗族学校事宜。待她想全身而退时,却发现身已涉足深水。而她的最后一个亲人,也因一己私利,再难同归。
      陈虚灵不记得陈思蕤与她说了什么,只觉得浑身无力、意识不清、视线模糊。她下意识地抬手,想要拾起桌上的钢笔,碰壁却是冷冰冰的,她大概是被拖拽进冰冷的容器。
      而今她像一只将要干涸至死的鱼,在岸边汲取微不足道的生命之水,垂死挣扎。她想诘问、想呼救、却一无成效。倏尔左腕刺痛,温热流淌,她怕极了。
      陈虚灵一世精明,却也懂得一个道理,不论是贫是富、是喜是怒、是悲是乐,这些客观或主观,生前犹在,然身死后无迹可寻。
      不要死,不要死,不要死。
      她可以用余生还她的债,可以乐善好施,可以……可以尽她所能,只要不让她死。她不断的艰难地呼吸,渴望嗅见一点点生机。然而,回报她的却是令人嫌恶的锈味。
      大概真的要到尽头了。
      人在认清事实只需要一瞬间。她从挣扎到垂死挣扎、到放弃挣扎、到等待。她摊下了双手,突然发现,等待是最漫长的煎熬。
      她不觉得疼,只觉得不甘、太不甘。
      书桌的信笺或再不能寄出,学校的孩子们再不能唤她一声陈老师,小红山别墅亦沦为空荡的建筑。
      一切,一切都要再论。
      她忽然念起小楚哥哥,她的小楚哥哥,她的莹莹白月光。往昔历历在目,不谈物是人非,只盼他平安顺遂,盼他万事胜意,盼他功成名就,盼他……要记得灵灵。
      小楚哥哥,再等等灵灵。
      小楚哥哥……
      哥哥……
      对不起。
      她再看不见昏昏灼灼的灯光、看不见窗台前的粉色蔷薇、看不见天边高悬的皓月…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好累,太累了。
      再后来,天地间也失去了颜色。
      陈虚灵生前行径,或为世俗之下过于狭隘的标准所不容。而今她孑然一身,无愧、无悔,亦不艳羡任何。
      1948年12月,陈虚灵于南京小红山别墅内割腕自尽(实则被陈思蕤杀害)。


      来自iPhone客户端156楼2021-09-10 16:50
      回复
        陈虚灵篇·剧终


        来自iPhone客户端157楼2021-09-10 16:51
        回复
          《醴泉集》节选
          董写芜
              


          来自iPhone客户端158楼2021-09-10 16:5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59楼2021-09-10 17:05
            回复

              感谢您耐心地读到了最后。
              请容许我在此简单自我介绍,我是董写芜董先生的“关门弟子”,楚天。我的父母起名草率,说只因为出生在早晨,天很蓝,我曾抱怨,怎么不叫楚蓝?但董先生对这个名字夸赞有加,说:“天穹澄澈高远,背黑暗而向光明,很好的名字。”我也开始喜欢起楚天,一个被师长寓寄期望的名字。
              后来,在跋涉编写此书的过程中,我渐渐了解到,“楚”和“澄”分别为何许人。“楚”的篇幅在前,不再赘述。说一说“澄”吧,我应当称呼她为薛守澄师姐。
              1988年底时,董先生病情已不乐观,常常大白天昏沉坠入梦乡,却又眠得不踏实,醒来絮絮地同我讲她的梦。
              “特别亮,亮得都睁不开眼睛。我听见自己的心脏咚咚咚的跳,擂鼓一样,听见有人齐声数着:“五、四、三、二——”成功了,成功了!大家都抱作一团,又哭又笑。然后我发觉有不对,我挣脱了绕颈的手臂,在拥挤的肩膀里找——‘澄儿,守澄,你跑哪个组去啦?’”
              董先生说到最后情不自禁淌泪,我知道守澄师姐病逝于1964的前一年,病魔真是好残忍,不肯画上一笔圆满的句点。
              但月亮总有圆满。
              1990年,我携同董先生遗骨,去到了沈阳烈士陵园,去到了青海金银潭,还去到了重庆联大旧址,最终返回北京,依照先生遗愿安葬在未名湖畔。
              最后,再讲一点人人都爱听的罗曼蒂克吧,仍是董先生白日的梦呓。那天,她将头轻轻靠在我肩膀,大抵是将我当成了什么人,她说:“Irving(乃董先生北大同窗黎兆春),别动,让我靠一会儿。”我自作主张地在脑海里勾画起那个场景,可能是阳春,也可以是金秋;燕园的操场,或者教学楼前的台阶;课间午休或者晚自习之后,最青春的年纪,至纯的“少艾思慕”。总之,十分的美好,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就此顿笔吧,今天的天气很好,该去未名湖畔散步了。
              楚天
              1999年1月 于北大


              来自iPhone客户端160楼2021-09-10 17:07
              回复
                董写芜篇·剧终


                来自iPhone客户端163楼2021-09-10 17:18
                回复
                  《千秋毋顾》
                  陈虞峰
                  该篇为鹤唳讵闻二期《青年杂咏》(一期平行时空)剧情线中的陈虞峰结局,不影响该角色在一期《华亭卷》剧情线中的结局。


                  来自iPhone客户端164楼2021-09-10 17:20
                  回复
                    「2003年,美研究院将《陈云彰日记》1916至1965年全篇解档公开。其中记载除揭露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多事件幕后信息外,亦不乏大量私人感想及与其外在风格迥异的生活碎片。至此,来自陈虞峰与其父陈彦今、其子陈虚中的三份亲笔记录,以陈氏三代纪事角度,系统地串联起旧/中/国同新/中/国、台/湾同大/陆、C系同革/命/党之间的历史沿革。」
                    《陈云彰日记》节选
                    (*括弧内文字为编者注)
                    【1916年】
                    6月9日 赤晴
                    峰石千仞,无欲则刚,以浊流砥柱为任,求人不如求诸己。吾辈任重,吾道不孤。
                    (经对比核实,应为日记有载第一篇)
                    ……
                    【1918年】
                    3月21日 阴乍晴
                    革/命/政/府发布《讨北檄文》。闻家君受总/统命北上,讨逆以固法。
                    【1919年】
                    5月4日 晴
                    外交示/威运动,闻学生团数千人,要求取消中/日各项秘约。
                    【1921年】
                    3月
                    预:煐妹,密察勿漏。沪、浙方面相关。
                    8月3日 晴
                    革命之盟初见雏形,和欢同乐,辛酉吉兆。
                    【1922年】
                    4月
                    得父电,粤程逆心昭然,新军既整,可备战。
                    6月
                    往日引《韩非子》以为精辟:“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当断不能断,人与己皆受其乱。再比对其弟之潜厉,刚柔不能相济。
                    或可改观?
                    ……
                    【1925年】
                    郑(宝祯)次长不治。党/内外前后格局之变动,或已窥一斑。
                    【1926年】
                    静俣执意赴苏,劝止不得。此行难料,惟望珍摄。
                    【1928年】
                    沪系纵易主,局面概或无改。
                    【1931年】
                    奉天守军失联。
                    【1932年】
                    苏借口推托,周旋联系遭拒。
                    【1933年】
                    言“通敌叛国”,余必不置信。
                    【1934年】
                    苏/联方面仍无音讯。
                    【1935年】
                    芸臣通电无果。苏或有意拦截,查无音信。
                    【1937年】
                    6月26日
                    失而复得。沧海漫冲融,是为沧融。
                    【1938年】
                    1月1日
                    百炼钢难绕指,百翁香频到口,百尺卧元龙。磊落平生志,破浪去乘风。
                    (吴藻《水调歌头》)
                    【1939年】
                    5月
                    任先携小曙来,晚间共食。虚中应同在。
                    ……
                    【1942年】
                    1月
                    不解薛氏与国府有否前世孽缘?
                    2月25日 雾
                    饯行宴会,与虚中谈组织事宜。
                    【1943年】
                    12月
                    林海颠倒,山野凶险,断联逾数日,日期已难辨认。昏沉间醒转数次,无端乱梦,见家君,恍恍不可追。
                    【1944年】
                    1月30日 晴
                    蒋(司钲)颇雷厉,比其叔父更沉鸷,其心强锐,防不胜防。用兵如此,非猝然抽调,豫湘鄂联阵百分稳固,对敌何至于大溃败?中/央军不能挽还。闻“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言论不绝,哀怒俱盛,难静心。
                    2月25日 晴转阴
                    感诸事常易。论怨勉称旧敌,论交本非故友,患少一处,罪加一重。
                    翌日补:种种日期相近,不可谓不惊人。
                    12月
                    祭先君。
                    【1945年】
                    8月21日 阴
                    学/潮逢武器禁运,此事不及防。愤慨无用,美/军不可不惩,而美援不可断,实气短也。
                    10月
                    主/席(郑谡)召余计议,剿/共方针已决定。
                    联盟初步告成,此陈、郑之前所未有。
                    【1946年】
                    4月
                    思蕤或可以干事入三青团中/央/团/部。虚灵拟任教革/命/军遗族学校。
                    6月29日 雷雨
                    虚楚已殉国。
                    8月
                    蒋(司钲)部下第一兵团叛离,现已驻陕南。闻将领姓甚名谁,不知该作何感。
                    【1947年】
                    喜,临门成双。
                    后补:得知预分姓陈郑,名玉汝、文因。
                    【1948年】
                    8月
                    又见谢生(谢得渠)、虚中。文胆可鉴,当两袖清风,不肖其父。
                    今觉黎(兆春)非政客,忆其前回旋攫利态度,尚有不解。
                    11月
                    四十尚有惑,五十未能知天命。
                    12月
                    心情繁杂之至,不能言表。剧变非一日之寒,未能明察,是父之过。
                    【1949年】
                    4月
                    任先失女,虚中失友。国/党失英。不知何舍何得,长路总多歧?
                    11月
                    犹忆广武君: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12月
                    虚中率部至台。身固安好,颇显疲态。


                    来自iPhone客户端167楼2021-09-10 17:3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69楼2021-09-10 17:46
                      回复
                        6月6日 云
                        体感颇好,虽乏力,气畅,神清。所谓回光返照,表征概如此。
                        晨起见芸,挽巾望文竹,忽觉一霎流连。万日同渡,谨知妻如琼枝,永春、常青,覆雪不过尔尔,仍作花中第一流。劳伊牵怀,仗伊相持,索取颇多,心中千千结,万万难言谢。交亲零落,半生屡别,均得伊相伴;伊之缺憾,余却从不能补,每每念此而慨,长愧此身之鄙。伊当远伤心之地,离风波尘痕,今闻诸事堪妥,余心已甚慰。若有来世,不敢再求际会,但望云月好,不必见横风。
                        芸臣之外,已无可叙。
                        余之此生,殚精竭血,惟求无愧国/与/党,然于业不能兴,于亲不能孝,于后不能慈,未宁生黎之海,未成维华之桢,师友家人,恩义负尽,他日泉下重逢,不知从何语。余空求孝悌礼信,然家门一课,毕生未能参透。道狭多歧,繁念空劳,妄谈矢志。思过省过,余甘余痛,历历罪障多矣,实难辞其咎,念累及之众,竟无所恸恨。生死爱憎,因果相系,无话可言。
                        ……
                        “无话”,还絮絮不休。满纸荒唐之至,怪人有七情六欲,避无可避。然日记存储、托付、私与公,概皆身后事,如此辗转,又荒唐有加。览看字迹,缭乱不可入眼。
                        多愁赘怀,今当止。


                        来自iPhone客户端170楼2021-09-10 17:4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76楼2021-09-10 18:09
                          回复
                            陈虞峰篇·剧终


                            来自iPhone客户端180楼2021-09-10 18:19
                            回复
                                   【 番外一 】
                              《天光云影共徘徊》:蒋司钊写给梁嘉树
                              他说,“来生嘉嘉嫁我,我们回家。”
                                 


                              来自iPhone客户端181楼2021-09-10 1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