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是置装,要让出国人员穿得体面一些,以免给国人丢脸。上级发给每人500元置装费,这是很可观的数目,相对于9个月工资总和。
带着证明信,学校派车将我们拉到王府井百货大楼三楼,在那里的出国人员服务部选购和制作衣服。尽管被告知可以自由选择,但几乎都做了同样的选择——当时国内最好的黑色“银枪呢”大衣。还要量体裁衣制作两套西服,制衣师傅是从上海请来的,这是当时北京唯一能够制作西服的地方。虽然有五六种西服面料供选择,但大家无一例外都选中其中的两种面料,一种米黄色,另一种藏蓝色,其它面料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在那里还遇到著名篮球运动员穆铁柱也在置装,大概是要出国参加比赛。
大衣和西服的样式颜色都一样,导致出国后无法区分,还经常穿错,后来我只好在内层衣兜处做了记号。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在服装色彩缤纷的国外,中国学生走在街上很显眼,因为几个人穿着同样的服装在街上游荡的,只可能是两种人:或为警察,或为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