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仙吧 关注:3贴子:389

极简经济认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社会是一张关系网,我们每个人所在的社会位置都是一个点,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点,每个点至少有四种向性:工、农、政、商,我们每个人都要吃要用要治安,没有公共设施寸步难行,没有公共资源就没有私已来源,要买东西甚至自己还要卖东西。即只要你是社会人就会自带这四种向性,或说必然跟这四种向性有无法割舍的关系,它相当于生物人基本的营养需求,是社会人之所以为社会人的基本条件,关键是它们在不同人身上的份量比不同,而社会发展变化又会影响它们在不同人身上份量比的变化。
职业分工是另一种情况,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与一种单纯的身份,那个身份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方便分配,这是节省社会组织成本的需要,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分工形式也必然会产生相应变化。
比如在工厂主身上的份量比是什么?四种向性的份量比是如何在工厂主身上产生变化的?当科技力量越来越多介入公司管理,工厂主的工厂行政管理向性会越来越弱,仅仅摄像头在工厂的普遍使用、信息交流技术的提升已经大加降低了行政操作成本;此外工厂主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主持原料进出和产品议价环节,还有生产设备换购的决定权,其实这是商的向性,在这个层面相当于工厂与其他社会单元之间的中间商,决定这种向性强弱的是差价空间。马斯克明明是开厂的,为什么大家对他最大的印象是个商人?其实是由他身上商的向性最大决定的。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共享度的提升,各种设备价格、原材料价格和社会商品等各种东西的价格具有更透明、获取效率更快的特点,差价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现在别说工厂主,只要有基本上网知识的,都基本能在网上查询到任何材料和商品的定价。
工厂主在未来的困境可能就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导致社会共享信息越来越便捷,从而影响到他们政和商的向性持续趋弱,而政和商是分配环节的主力,也是工厂主赖以获利的资本。至于工的向性,其实就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参与度,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是劳动参与度,就如工厂为什么在分配层面具有绝对主持力,正是因为他离政和商的环节最近。
所以工厂主四种向性的强弱排序就是:商的向性>政的向性>工的向性>农的向性。农的向性只剩下工厂饭堂对菜料的消耗和自己平时进食,那已经是农这个向性处在最弱层次,确实也在一定程度影响农业,但不可能买菜还要向农民收钱。同理,当一个人政和商的向性处在最弱层次,他也就失去了向那两个层面获取收入的可能,而信息时代的社会共享度必然越来越高,让信息独享性越来越弱。


IP属地:广东1楼2023-05-21 23:33回复
    赚钱不是一行业,它只是行业的附带属性。


    IP属地:广东2楼2023-05-21 23:38
    回复
      逆袭悖论
      层越贪焚前景越窘迫,越是催孩子往上爬的社会,阶层固化会越严重,因为往上爬的逻辑就是满足固化的,催孩子往上爬的逻辑一旦到了社会上,就等于把既得利益者捧得越高,社会就是个折射器,正如个别所谓女权发表打击男性的逻辑,然而那些逻辑到了社会上会折射成强者打击弱者的逻辑,你是弱者吧?那最终肯定会反噬回你身上。


      IP属地:广东3楼2023-05-27 13:45
      回复
        消费心理与存钱心理,是什么在支配两者的此消彼长?
        激发消费心理的三个层面:生存需求层面,生活附加品消费层面,增值需求层面。
        生存需求层面:对衣食住行等生存必须品的消费。
        生活附加品层面:对非生存必须的消费。
        增值层面:非生存必须却是发展必须的消费,或者说对事业前景的投资。
        生存需求层面的消费是最稳定的,生活附加品层面的消费是最不稳定的,增值层面的消费介于两者之间。
        最坚实的消费增长部分其实是增值型消费,因为它不仅预味着社会消费的提升,还关系到社会行业水平是否提升。
        影响增值型消费的因素主要是行业公平度、行业的核心发展指标,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该行业的名气代表是以什么立足岗位。
        如果钱多或人脉高就能统治行业优越岗位的话,就是告诉大家只剩下存钱好做了,不仅增值型消费这一块破产,生活附加品消费也照样不振。


        IP属地:广东4楼2023-06-29 05:20
        回复
          看了老哥其他帖子的回复,很厉害,请教一个问题,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学历不高,要不要回农村发展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7-04 22:27
          收起回复
            产品价值和商品价值首先是一道权利分配题,同一件流程品,对于专责生产的一方是产品,对于专责分配的一方就是商品,一枝两表而已。


            IP属地:广东6楼2023-07-16 10:41
            回复
              对就业另一种解读:贡献就业率,本质上是把持了就业线。
              就业条件是全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是全体社会成员世代努力创造的基础环境决定的。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山头有100个农民,世代打理经营,把山头农地变成一片肥地熟地,某天一个财主包下了山头,财主认为山头不需要那么多农民就能完成耕作任务,能创造更多余钱,只保留90个农民,于是创造了90%的就业率,半年之后发现90个农民也多了,只要60个农民每天花光精力和时间就可以打理山头的农田,能创造更多余钱,于是只留60个农民,于是创造了60%的就业率。依此类推,如果保留10个农民,那么就可以创造10%的就业率。
              先有张屠户再有猪肉的逻辑。


              IP属地:广东7楼2023-07-24 14:25
              回复
                为什么发的新主题贴显示不了?


                IP属地:广东8楼2023-09-13 22:09
                回复
                  新自由主义被追捧这种现象,主因也很简单:容易上手。说白了就是懒人学问,能迅速满足求结论的心理。
                  哈耶克就是个杂货篓子,把各家东一块西一片的往里面一装,实则是个四不象,在各路尊称大师的大师当中,假如不是李嘉图垫了底的话,这货就该垫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09 05:19
                  回复
                    存量与流通架构的建立,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工程。
                    两者对社会进步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进入工业社会,要发展进步的话需要比古代更巨大的存量,以及同步配套的流通体系。我们平时说的私有制,就是将社会存量权利让渡到有限责任人手里,政府需要调动存量作发展或应急(典型示例就是这几年对新冠的应对),为什么这次新冠之下,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伤亡惨重,主因就是应急力量无法成型,你要在有限责任者手中调动存量作公共流通应急之用,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对方拿出可观的共交换条件,然而予盾的是,政府本身无法提供资源,交换条件只能是提供政策方便有限责任者向社会获取更多资源,以增大自己的存量库,这是个无解的问题,社会人没有应急的,而存量掌握人人需要社会人先用自己所没有的来交换应急权利,我有还能给你,我都没有怎么给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01 15:29
                    回复
                      犹太商业势力发明有限责任制己经有很长历史了,深深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我们平时说的私有制其主体就是有限责任制,然而这种制度随着生产力提升,以及信息共享需求的提升,权责不对称只会更严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存量与流通表现的失衡,二元对立紧张。
                      在大层面,二重性思维比二元性思维更重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0-01 16:09
                      回复
                        在对许家印一边倒的骂声当中,有种观点是许家印有功,其实各有理,个人的角度是,许家印完成发迹——守存量——陨落——整个过程,他才是有功的,如果问功劳有多大——他就问过别人怎么才能让自己流芳百世——这是想多了,跟其他迅速发迹又迅速陨落的时代暴发户一样,时代风口上的猪而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01 16:42
                        回复
                          社跟资的不同,不是基础生产成员是(工,农)收入变得非常高,基础生产成员收入偏低不是个制度能力的问题,而己经近乎一种自然规律,能力可以提升,规律无法突破。基础生产是基础析出领域,它向社会析出越多,社会整体营生结构就会更繁荣兴旺。社的不同是,即使收入偏低也能过得比资自在不少。
                          还有就是社需要更多的人囗,例如我们的手机少两个零件照样能运行,咋就不少装两个零件?因为多装两个零件的话多赚几十块;而再多装两个零件的话手机功能更多更好玩?还能增加工作岗位,咋就不再多装两个零件?因为再多装两个零件的话只能再多赚几毛钱,老扳肯定看不上那几毛钱。
                          社跟资比较起来其实说简单也简单,比如存量主力的不同,存量调配成本对一个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这跟一个社会的信息处理水平直接相关,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社会经济权利大份打包让渡给大商人,然后推出政策吸引大商人投资转向,是节省社会组织成本非常高明的做法。
                          而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信息网络发达到二狗子全部个人资料都能迅速获取,资金一步到位,多增加两个零件才多赚几毛钱?不会,没钱直接印就行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01 18:03
                          收起回复
                            一个比较普遍的认识误区,认为国企代表公有,且代表社,事实上国企是资先玩,也是资首先玩大的。
                            私有跟公有的主要区别,是公司类型作主体经营单元,还是公社类型作主体经营单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0-14 14:23
                            回复
                              几百年前仿佛一个奇点,欧洲航海技术发展到环行全球之余还能实行全球殖民,全球交流频率仿佛突然上升几个级数,这在人类史上是个非常特别的事件,这场历史事件有个特征非常明显,一是先工业化小体量国也能对未工业化的东方大体量国实行系统性殖民掠夺,其影响不仅扩大了先工业国家的经济地盘,更让欧洲众国释放了地区矛盾,毕竟大家有了一块大肥肉可瓜分,但贪得无厌之下再大的地盘也不够分,殖民利益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引发人类史上最大两场人道主义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预味着什么?大体量时代的回归敲响了第一句警钟。
                              大体量时代回归的第二句警钟是谁敲响的?美苏争霸。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一方世界霸主,重中之中的一点是,本土大体量国取代本土小体量国的国际地位;苏联崛起为一方霸主,预味着世界主力趋势回归大体量化轨力。
                              大体量时代回归的第三句警钟是中国敲响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0-14 16: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