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32,964贴子:16,687,636

关于吴大江哲学思想的总批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吴大江哲学思想的总批判
     2010年7月27日,网友“欧阳淮南”在此吧发表了一篇《吴大江公然反马克思主义必须批判》的文章。此文章一出,就受到吧友热议,此贴还被加了“精”。但此文章还是没有最终驳倒吴大江,反而还让吴大江觉得自己是个天才,更加得意!吴大江多次强调,“要反驳一个人,首先要弄清这个人的观点。”其实吴大江这句话说的很好,大家就是没有抓住他的观点的本质,从而没能使他最终折服。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让我们从这个根本分析开始入手吧!
     吴大江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是:存在(物质)是个抽象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唯物主义观),那么就“存在决定意识”而言,意识是不是一种存在(物质)呢,如果不是,那么就违背了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换句话说就是否定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如果是,那么“存在决定意识”就是一句屁话,因为这等于说“存在(物质)决定存在(物质)”。
     在他看来,存在(物质)决定意识。那么意识究竟是不是物质呢?如果是,那此命题就变为“物质决定物质”,就是一句屁话;如果不是,那么意识就成了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东西,而唯物主义则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那意识咋办?所以他认为,唯物主义是很矛盾的。因此,吴大江得出结论:抽象的存在(物质)是不能决定意识的,因为抽象的存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先看看马克思关于物质的基本观点吧!
     苹果、香蕉、梨、桃子、桔子、葡萄等等是不是可以称为水果?这点应该没有争议吧!一旦某些具体实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归为一个“类”的时候,那么这个“类”就需要有一个名词来指代,水果是它们的共性的代名词。
     那好,让我们慢慢来看吧!
     蛇、龟、鳄鱼等等这些是什么?为了方便地表述这类动物,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动物学家把它们称作爬行类动物。范围扩大一点,鲤鱼、黄花鱼、鲨鱼等等这些是不是属于爬行类动物?显然,随着范围的扩大,原来的爬行类动物这个名词已不能满足描述鲤鱼、黄花鱼、鲨鱼了,于是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动物学家又找了一个名词“鱼类”。随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又出现了两栖类、鸟类和兽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现在放在了一起,这五大类群有没有什么共性呢?动物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了它们的共性。那就是,这五类动物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这就是五大类群的共性。既然发现了共性,那就得有一个能表达这个共性的“名词”吧!于是就有了“脊椎动物”这个名词!但是随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又发现了一些“脊椎动物”这个名词不能指代的动物,如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于是动物学家就就把它们作为一类,用了“无脊椎动物”这个名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大类放在一起比较,人们又发现了共性,那就是“动物”!(参考文献: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990896.html?fr=ala0
     至此,动物这个名词已远远不能表达一个具体的实物了,它是一个抽象的,类的概念。随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那花、树、草等怎么办?人们把它们的各种属性综合到一块,又找出了共性,表达这个共性的名词就是“植物”。那有人又提出了,那动物和植物有没有共性?能不能找一个表达这个共性的名词呢?于是,生物学家根据动物和植物都有生命这个共同特征把它们统统成为“生物”。



1楼2010-08-01 11:15回复
         至此,生物已是一个种类极其庞大、含义极其复杂的“类”名词了。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极小的实物开始,一朵花、一根草、一只狗,一点一点地找共性。直到这个共性名词能够概括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为止!这样的共性名词才算是正确的。
         但是,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生物学家到这里就基本停止了,因为他们找到的共性,已足够满足他们的学科需求了。
         如果有人提出:一只猫和一栋楼房有什么共性?一朵花与一条河有什么共性?那别人会说你脑子不正常!猫是猫、楼房是楼房,有共性?驴头不对马嘴!花是花、河是河,有共性?风马牛不相及!
         可以看出,随着范围的逐步扩大,实物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少,共性度越来越低!直到最后,有人提出一根头发丝跟太阳也会有共性的时候,别人就都会以为他疯了!
         可是,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都停止了,有一个人没有停止,他就是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的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马克思坚持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乃至整个宇宙,肯定有一个共同的“共性”,而这个共同的共性,只是至今还没人发现而已!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马克思终于找到了小到用显微镜也不一定能完全看清的原子核,大到用哈勃望远镜也看不到边的宇宙之间存在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王小二出生了,张老六去世了,但是长江还是长江,滚滚波涛不息;泰山还是泰山、岿然威立不动。时间不因王小二的出生而变快,太阳也不因为张老六去世而熄灭!
         这就是“客观实在性”!
         也就是说,马克思发现了,小到一颗微粒、大到整个宇宙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人也遵循这一客观实在性。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吴大江就有可能因为别的事物瞬间发生变化而消失!
         马克思正是站在整个世界的高度才找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这一共性,那么,这个共性就像水果一样,也得有个名字吧,以表示它所代表的这一类!于是,马克思就下了“物质”这个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前面说了,一个共性的定义要符合它所代表的这一类,才能被认同!那么,细胞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如吴大江脑部的细胞,是想有想无的吗?黄河是我们想有想无的吗?太阳是想有想无的吗?都不是!他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都符合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
         马克思找到了生物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没有向前继续寻找的小到一颗微粒、大到整个宇宙的“共性”,即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个客观实在性的指代名词就是“物质”!
         马克思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极其微小的实物上升到整个世界(宇宙),其思维方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从具体到抽象!
         下面,我们就来看那看吴大江的思维方法!
         就“存在决定意识”而言,意识是不是一种存在(物质)呢,如果不是,那么就违背了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换句话说就是否定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如果是,那么“存在决定意识”就是一句屁话,因为这等于说“存在(物质)决定存在(物质)”。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吴大江就物质(存在)而讨论物质(存在),就意识而讨论意识,没有看到,物质只是各种各样实物综合后的共性!不研究具体的实物,就抽象而讨论抽象,这无异于不研究苹果、香蕉、梨、桃子、桔子、葡萄,就水果而讨论水果!马克思的思维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吴大江的思维方法是从抽象到抽象!所以及会得到这么一个可笑的看似自我矛盾的命题:如果意识是物质,那么就是物质决定物质;如果意识不是物质,那么就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相矛盾!这是纯粹的逻辑判断,就概念而讲概念;而马克思是实证分析,从具体是实物上升到一般的抽象!
    


    2楼2010-08-01 11:15
    回复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吴大江的纯粹的逻辑判断就不攻自破了!
           在具体论证之前,我还要强调一点,马克思的物质决定意识,实际上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决定具体的意识反映!如你看到一只猫,在头脑中会形成这只猫的一个映像(意识),如果你看到一棵树,会在头脑中形成这棵树的一个映像(意识)。但是,这样一点一点的说明太麻烦,因为世界有万事万物。于是就用它们的共性的代名词表示,无论你看到什么,你看到的具体实物的共性就是物质;无论你看到后反映到你脑中的是什么,它都是这个具体实物在你脑中的一个主观映像(意识)。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的命题是这么来的,而吴大江没有看到物质和意识是怎么来的,单就名词讨论名词,这只能更加抽象,更加地自我矛盾!
           他的第一个观点是:如果意识不是物质,那么就违背了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
           当你看到一张一百元人民币的时候,在你的头脑中会出现对这个一百元人民币一个映像,即意识。这个映像是不是一种存在呢?如果是,那么你观念上的一百元就等同于现实当中的一百元。你去买东西,你说:我在观念上已有了一百元,请把东西给我吧?可能吗?所以,观念上的一百元肯定不等同于现实中的一百元!意识不是物质!
           他的第二个观点是:如果意识是物质(存在),那么“存在决定意识”就是一句屁话,因为这等于说“存在(物质)决定存在(物质)”。
           其实上面已经说了,观念上的一百元不等于现实中的一百元:所以意识不是物质。
           详见:http://tieba.baidu.com/f?kz=843801707   (219楼——225楼)
           吴大江的所谓的哲学思想,其实质就是“无理取闹”!在不研究弄清马克思思想之前,完全凭借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含义从字面上来作出自己所谓的“合理的解释”!这与我说的吴大江首先自己说1+1=4是对的,然后证明数学中1+1=2是错的有什么区别吗?
           吴大江不知道马克思的物质含义是怎么来的,想当然的自己推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结果自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境地!这个时候,他俨然成了大哲学家,因为他的这套哲学理论只有他自己清楚,别人都是错的,都是傻子!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傻子呢?
           这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的真实写照,像“吴大江”式的人是很多的,他们把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傻瓜,由此才能写出《他背离了科学——评马克思》这样荒唐的文章!
           我上面说了,又有相同或相近的可以归为一类,那么我就把吴类的基本特征描述下:
           在不研读科学著作之前就妄加批判!
           其总的病根就是:任性!自以为是!
      下面我就《吴大江公然反马克思主义必须批判》这篇文章当中吴大江的某些言论作出批判!

      137楼
      回复:130楼
      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弄马克思这一套,偏偏穷的国家去搞,什么朝鲜啊,中国啊,越南啊,越搞越穷!连马克思自己的故乡--德国,也不搞他这一套。如果说社会住义和马克思理论具有优越性,那是不是说,美国、英国、法国的社会制度比较落后了?那是不是他们只会越来越倒退?你想过没有?你说这样的话,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井底之蛙,别说你连美国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哦!?
      +++++++++++++++++++++++++
      说的好!
           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弄马克思这一套:发达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学说,所以发达国家不弄马克思这一套
      


      3楼2010-08-01 11:15
      回复
        • 117.136.31.*
        此贴必沉。


        5楼2010-08-01 11:42
        回复


          6楼2010-08-01 11:46
          回复
            回复:5楼
            为什么呢?
            害怕了?
            戳穿您们的阴谋诡计了?
            心虚了?
            无言以对了?
            自己的完美的哲学思想破产了?
            不能忽悠人了?


            7楼2010-08-01 11:46
            回复
              楼主这篇文章,逻辑性比前面是有提高,这是个进步。
              但仍然没脱离诡辩的特征,具体我下面详细解析下。


              IP属地:四川8楼2010-08-01 12:39
              回复
                回复:8楼
                你一定会断章取义,片面的来理解我的意思
                从而来证明我是“诡辩”
                这是唯心主义者的看家本领!
                大家等着看吧!


                9楼2010-08-01 12:56
                回复
                  回复:8楼
                  先小睡一会儿,等会看你怎么编!哈哈!


                  10楼2010-08-01 12:58
                  回复
                    楼主精神可嘉,支持!


                    12楼2010-08-01 13:16
                    回复
                      并没有抓住昊先生观点的要点。
                      昊先生基本的观点就在于: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而在社会科学的范围内,坚持唯心主义,反对唯物主义。如此而已。这种观点是费尔巴哈观点的继续。就深刻性而言,昊先生的观点远不及费尔巴哈的观点。老实说,昊先生的观点不值一驳。


                      14楼2010-08-01 13:23
                      回复
                        吴大江成了舆论的焦点了,吴大江抹黑经典的手法不失为出名的有效手段


                        15楼2010-08-01 13:31
                        回复
                          回复:13楼
                          我前期曾今讲过,辩证逻辑和基础逻辑的关系,好比精神和肉身的关系。
                          生命物质是精神的载体,但精神却决定着生命物质的运动。精神具备自主性、决定性,但却无法脱离生命物质独立存在。精神和物质的二元统一,并非是对立统一,而是对运动的绝对性的认同。
                          脱离了基础逻辑的所谓辩证逻辑,自以为高高在上,其实背离了内在的方向,只能是“断线的风筝”或者流落荒野的“孤魂野鬼”罢了。


                          IP属地:四川16楼2010-08-01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