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鹤吧 关注:122贴子:6,980
题识:玉衡之精,药实之英,蔚然而秀,结根水滨,伴以寿石,潜蓄幽馨……橅石田翁听琴石,胡公寿。 钤印:公寿(朱)、横云山民(白) 参见《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461页。 出版:上海书画出版社《游心书画》P27。
题识:斋房芝良常山中生,食之食之七孔皆光明也。用大涤画法写此时岁在丙子日,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IP属地:江苏148楼2012-11-20 14:07
回复
    钤印:心兰书画(白)、瞎牛盦(朱)、瞎牛六十以后作(白)、金心兰画梅记(白) 款识:1.但吟清浅横斜句千载诗人立下风。高西唐爱仿丁野堂江路野梅,枝繁花疏,冷趣独得,真逸品也。癸卯(1903)春杪,瞎牛金湅并识。 2.高怀寂静无人识,冷蕊吹香几度春。戏拟西唐晴江两家笔意,瞎牛。 3.春寒料峭花光敛,几评冷香心未冷,冻云残雪。录邓尉探梅诗十首之一,瞎牛并记。 4.手种野梅千万树,空山开落探人稀。不如自写冬心意,墨自生香味笔自飞。癸卯(1903)季青三月即请。明斋仁兄大人法家教正,心兰金湅并题。 金心兰,名湅,字心兰,又署阿心,号冷香、瞎牛,别号冷香主人等。江苏苏州人。工山水、花卉,画梅尤具特长,晚年病目,失视复明后画益疏古。为海上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题识:路入寒香树影斜,十分高洁一分差。有人能耐三更冷,明月空山向酒家。苍石简庐邓蔚探梅诗十首之一,心兰。 钤印:瞎牛盦


    IP属地:江苏149楼2012-11-22 00:29
    回复
      题识:峭壁回风。小川先生正,杨复明。 钤印:宾叔、我写心兮 作者简介:杨复明(1869—?),字鹿鸣,号宾叔,江宁人。擅书画、文物鉴定,精古琴,嗜兰。二十年代任国民政府古物保管所主任,善画兰石,精金石考据,尤擅长古琴。
      款识:国屏先生有道,正集泽武梁祠画像题字,民国二年三月,弟杨鹿鸣。 钤印:宾叔、天水二篆之间 杨复明,字鹿鸣,号宾叔,室名灵寿如意室。江苏南京人。清末民初一位学者型的书画家,二十年代任国民政府古物保管所主任。与杨仲子、徐芝荪、吴恩元相交甚密,擅长金石学。文物鉴定之外,亦擅书画,尤以隶书和花卉著称于世。嗜好兰花,1919年至1924年间,他用了三年时间编著了《兰言四种》一书,成为兰书中的百科全书。亦精古琴,学琴于夏一峰,是民国琴坛名师。 著录:艺萃文化媒体有限公司2011年出版《白鸥堂藏画集》P71。
      钤印:五十后改号复明 题识:兰蕙不相妒,愈众相愈妙,和同而不可,陋彼出山草。公武贤甥正,杨复明挥汗作。 质地:水墨绢本
      钤印:复明书画 题识:丛生荆棘已成林,樵木牛羊不许侵,岂比世途多险阻,天公饶有护花心,慎?先生正之,杨复明。 质地:设色纸本


      IP属地:江苏150楼2012-11-22 00:45
      回复
        题识:兰生空谷着幽香,袅袅东风着楚水。长一曲瑶琴意欲断,谁怜明月落河梁。拟赵春谷意为士杰先生属正。己巳端午前二日杨复明作于扫叶楼。 钤印:江宁杨氏鹿鸣、宾叔画印


        IP属地:江苏151楼2012-11-22 00:46
        回复
          钤印:石予(朱)、胡荡印(白)、间云野鹤(白)、芝兰久屈之画(白) 题识:东阁香寒夕品泉,西山翠薄晓横烟,荒林下尽萧萧叶,别有风情江上天,雪前沽得一壶春,雪后园林有主人,好与廓清诗界,山中高卧隔红尘,诗下夺境字,石岑大兄先生雅鉴,癸酉中秋前四日石予并旧为梦幽句。


          IP属地:江苏152楼2012-11-26 18:25
          回复

            款识:丙辰十月既望,客有携雪窗上人兰蕙卷见,戏拟其意。墨井道人吴历。 印鉴:吴历、墨井 鉴藏印:庵、诸仲芳监藏印、芝房、半闲别业 潘亦隽题签:墨井道人兰竹。三松堂藏。钤印:三松居士 潘亦隽引首:墨井道人兰竹。潘亦隽题于三松堂,时嘉庆戊辰新正六日。钤印:己丑进士、粉垣逸客、撷芳亭 潘亦隽跋:乾隆乙卯,余过葑溪晤张卓亭先生,出此卷见示,因悟画兰之诀不外篆籀法。先生知余爱之,即以移赠。晴窗展玩,受益良多。嘉庆庚午春,亦隽题。钤印:潘亦隽、三松居士、一扈木兰两登泰岱再游黄海三宿五台 高野侯跋:渔山善山水,为有请六大家之一,又善墨竹,得湖州法,其写兰蕙尤不多见。此卷题云拟雪窗上人意,为渔山四十五岁笔,气势劲轶,韵致潇洒,所谓有笔有墨,俱臻上乘者。渔山生崇祯壬申,与石谷同申。按渔山墓碑康熙二十一年入耶稣教,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夏卒于上海,寿八十有七。卷题丙辰为康熙十五年,渔山尚未入教时,亦未尝用西洋法,然观其写石点苔、烘染之法,已绝佳妙,迨见西洋画而益悟其微者欤。翁正三题渔山画卷借诗论画,欲以秋谷譬墨井,然拟其晚年作,尚嫌未似衡,以此卷中年笔势,或觉巧合,岂正三所题之卷,亦非晚年之画邪。按雪窗为元初释子,俗姓李氏,大同人,名溥光,字符晖,号雪窗,赵孟荐之朝,封昭文馆学士,赐号元悟大师,墨竹学文同。是卷兰蕙辅以竹石,自始迄终一气贯注,非具有灵襟活腕,未易着笔摹写也。雪窗画世不易觏得。此可以知其画法矣。三松老人之秘籍,后人珍袭,自乾隆迄今绝无一人题识之。丁丑劫后复出人间,仲芳吾兄奇遇,得之于后百四十六年。庚辰余得展读而题之,余之此福幸亦未易获也。高野侯题于梅王阁。钤印:高野侯六十后作、紫薇舍人、梅王阁 叶景葵跋:渔山画宗元季,长于运笔,其题大痴富山卷云:笔法游戏如草篆。又题陡壑密林图云:画法草篆奇籀。自题画云:元人择幽僻地构层楼为画所,朝起烟云变幻,欣然作画,大都如草书法,惟写胸中逸趣耳。读此可知渔山画学之精义,若夫人物楼台、雄深富丽之作,则于北宗一派,亦所究心。如题北苑龙宿郊民图、巨然赚兰亭图籍见一斑。中年皈教后所见西画既伙,遂于阴阳向背更有会心。如谓其舍旧谋新,尽弃所学而从之,似非碻论。观其评西画云:我之画不取形似,不落窠臼,谓之神逸,彼全以阴阳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工夫,即款识用笔亦不相同。又与陆上游论画诗云:谁言南宋前未若元季后。淡淡荒荒间,绚烂一代手。我初滥从事,败合常八九。晚年惟好道,阁笔真如帚。则谓其后来画派全变。宗风者,更难征信。新会陈氏编次年谱,述及画用西法之说,颇致疑词,盖其慎也。余见渔山真迹凡之,其一凤阿山房图为拟古之作,其二松壑鸣泉拟山樵笔法,皆穰梨馆物,其三即此卷规仿元人纯以笔胜。榕皋先生方诸篆籀,可谓一语破的。渔山画竹载墨竹井题跋者五,画兰未见著录,故三松堂矜为鸿秘,传之曾孙俭庐。逢丁丑日寇之刼,为盗所取而遗其椟,椟上有俭庐之父西圃先生题字,诚世守之珍也。此卷流转沪市,久无识者。余友仲芳长兄以风尘巨眼,廉价得之,列于甲库。同时又收得榕皋先生丙申山水,既与俭庐侨寓谈心,订交莫逆,慨然持赠。俭庐感手泽之来归,又以卷几投刼火,幸遇知音,亟以原椟赠之,俾为延津之合。余比诸兕觥归赵,曾着短引,书于丙申山水之幅,他日仲芳载宝旋吴,于俭庐并几读画,涉及此卷,见鲰生之臆说联骈,其亦嗤为谬妄否耶。乙酉除夕前三日叶景葵敬跋。钤印:叶景葵印、揆初 说明:此卷为潘亦隽旧藏。潘亦隽(1740-1830),号三松居士。苏州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能书画,喜收藏。 吴历《兰竹卷》及其收藏传奇 吴历与“四王”及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家”,与王翚同师王鉴、王时敏,他的绘画筑基于宋元,晚年入耶稣教,融入西洋画法,其狷介绝俗的气质与独特的人生阅历,铸就了他在清初画坛独树一帜的画风。他以山水、竹石知名,写兰蕙却鲜为人知。时值2012秋季朵云轩二十周年庆典拍之际,一幅秘藏多年的吴历水墨兰竹长卷首次面世,为我们全面了解吴历的绘画造诣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 此卷高29.5厘米,全长469厘米,作于1676年,吴历时年四十五岁。干嘉时期原装裱保存完好,卷外有潘奕隽题签,引首为蜡笺洒金纸,有潘氏嘉庆戊辰(1808)篆书,卷后有潘氏嘉庆庚午(1810)跋,及近代著名画家高野侯、藏书家叶景葵跋。此卷自乾隆年间潘奕隽收藏以后,传至潘家第三代,后为大藏家诸华(字仲芳、号忍庵)所藏,潘氏五世孙潘承弼辑录的《潘氏三松堂书画记》不仅著录了此图,而且有此图转入诸华之手的记录,二百多年间流传有绪。 这件水墨兰竹长卷,是吴历欣赏了友人所藏元代雪窗和尚的兰蕙图卷后所作。笔势劲轶,韵致潇洒,自始至终一气贯注。他笔下的兰蕙出自深山幽谷,其间溪水潺潺,窠石显露于水际陂陀,无一毫园林石斧凿痕迹。写兰飘逸隽秀,花苞俯首低垂,含情脉脉;写蕙叶雄桀如剑,蕙花层层叠叠,有直冲而上的气势,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写竹也是典型吴历风格,修竹缕缕参错兰蕙之间,甚有灵动之姿。背景、坡岸多用淡墨空扫,烘托氛围,青苔以千点万点积成,写出幽谷的滋润潮湿。吴历论画有“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开卷披览,诚信此言不虚。


            IP属地:江苏153楼2012-12-25 00:44
            回复
              所作全然不入前人窠臼,无论兰、蕙、竹、石皆得造化之功,心怀林泉,虽偶一为之,笔底自不尘俗。诚如秦祖永评价:“此老高怀绝谷,独来独往,不肯一笔寄人篱下。观其气韵沉郁,魄力雄杰,自足俯视诸家,另树一帜。” 这不仅是吴历极鲜见的兰草作品,透过卷后题跋,亦揭开了其长达两百多年的收藏传奇。这段墨缘开始于潘奕隽。潘奕隽(1740—1830)字守愚,号榕皋,又号水云漫士,三松居士,晚号三松老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州,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其书宗颜、柳,篆、隶入秦、汉之室;山水师倪、黄,不苟下笔;写意花卉梅兰尤得天趣;著有《三松堂集》。 干嘉以来,潘氏累世簪缨,逐渐成为苏州望族,族中子弟人才辈出,其子潘世恩为乾隆年间状元,孙潘遵祁为名画家,曾孙潘祖荫为咸丰探花,其余科第胜手,不胜枚举。潘氏三松堂所藏法书名画,尤为宏富,分藏于各房子孙。潘氏世代与苏州吴大澄家族互为姻亲,如近代书画大师、鉴赏家吴湖帆夫人潘静淑即为潘家闺秀,吴湖帆的众多顶级藏品便来自于潘静淑的陪嫁。 乾隆戊辰(1795),潘奕隽在葑溪友人张卓亭处见到了吴历这件兰竹长卷,深爱之,张氏遂欣然将此移赠,潘亲为之题签、引首、题跋。自此以后,传至潘氏第三代,一百年多年中秘不示人,亦未见有他人题跋、钤印,可见对此图的珍爱。直到1937年日本侵华期间,此卷在乱离中佚之,流传沪上,约在1940年为诸华廉价购得,诸华请高野侯、叶景葵先后为之作跋。诸华后在上海结识了潘曾孙潘俭庐,相谈甚欢,结为莫逆之交。吴历这件杰作历经二百年多年只因乱离而转易一手,在近代收藏史中,这样的收藏传奇如同吴历所作兰草一样,极为难得。 在市场出现过的吴历作品多为山水、竹石,去粗取精,寥寥可数,而兰草作品则更为可遇不可求,如此来源可靠,传承有绪的精品,目前在市场上似唯此一卷,海内外博物馆中也难寻其匹。像潘氏这样的世家大族,虽然家富收藏,仍对之爱护有加,可见此画的珍稀。在欣赏长卷巨制之余,透过保存完好的干嘉老裱,细细品读卷后题跋,这段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的收藏传奇,历历再现。可以相信,这件极富传奇的作品一定会引来藏家的强烈兴趣,创造吴历绘画新一轮的市场佳绩。 (马邦乐) 著录:《潘氏三松堂藏书画记》,上海合众图书馆,1943年。


              IP属地:江苏154楼2012-12-25 00:44
              回复
                题识:苦瓜老人笔致此本虽粗浅意亦大佳。癸丑八月写。未审致中和尚可博一笑否。二樵阿简志之。 藏印:应作如是观、仲瑛审定书画、孙氏顾斋藏书画记 作者介绍:黎简,今从《岭南画征录》字简民,又字未裁,号二樵,亦自称樵夫,又号石鼎道士,广东顺德人。乾隆五十四年拔贡。尝寓广州僧寺,种竹名之曰竹平安馆。中年所居村曰百花村,筑亭曰众香阁、曰药烟堂、曰五百四峰。精治印,工诗,能书法,擅绘画。所作多为山水,兼作花卉。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


                IP属地:江苏155楼2013-01-02 00:47
                回复
                  题识:1.清高其品雅淡其致婀娜其质馥郁其芳。 2.复堂、 3.仿马湘兰笔意。 4.宿海。 5.仿文石室法。宿海。 6.景堂老人郑鋐。 7.巽园先生雅属。小堂周丕烈。 8.仿南田老人笔意。益斋谦。 9.钱塘李新写。 10.壬子中秋石渠吴埴并题于吾爱吾庐。 11.壬子冬十月拟瓯香馆大意。东扶唐栘并题。 12.水边篱落忽横枝。问梅摹煮石。 13.海琴仁棣法家正之。醒原黄景洛并识。 14.咸丰丁巳九月展重阳灯下仿管道升白描愧未能似也。醒原识。 钤印:李元鼎印、卫铭、复堂画印、空谷、弄花香满衣、西泠书画、映星、郑鋐、小堂诗画、益斋、马铸私印、李德甫氏、四十一病后作、梅爰先生、景洛、兰士、古盐后学、张旭明画


                  IP属地:江苏158楼2013-01-03 18:06
                  回复
                    钤印:孙志皋印、石公氏、名志皋字石林、见文士身说法、偶然作、六松堂、聊复、兴到笔随 题识:幽兰开石罅,臭味最氤氲。竹下滋灵草,仙芝卷若云。翠竹纷披峭石冈,丛开兰蕙绽春阳。泉流几曲浑如雨,泻出山来都是香。志皋。 后纸无名氏跋:孙志皋,钱唐人。善画,唐廷楷之师。《历代画史汇传》附录、《读画闲评》、《唐廷楷传》 孙志皋,字石林。石道者。康熙、乾隆间人。《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 鉴藏印:冈州吴氏挹翠阁印 签条:孙志皋兰竹长卷。冈州吴氏挹翠阁藏。 钤印:挹翠阁 说明:此作为著名学者李铸晋(b.1920)教授藏品。李教授祖籍广东,上世纪40年代从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专心中国艺术史研究。著述颇丰。1965年出版的《鹊华秋色——赵孟俯的生平与画艺》是其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本场拍卖第1036、1074、1106号拍品均为其藏品。


                    IP属地:江苏159楼2013-01-03 23:49
                    回复
                      题识: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两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渭川仁兄大人属。戊戌(1898年)二月吴俊卿。 钤印:吴俊卿印,昌硕,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质地:水墨绢本


                      IP属地:江苏160楼2013-01-04 00:02
                      回复
                        钤 印 : 吴俊之印、安吉吴俊章 款 识 : 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辛酉夏六月,吴昌硕客沪。 备 注 :


                        IP属地:江苏162楼2013-01-04 22:00
                        回复

                          钤印:丽生、世人那得知其故 款识:清献焚香。仿唐谢元笔法,勖道人黄山寿。


                          IP属地:江苏163楼2013-01-04 22:16
                          回复

                            钤印:原济·石涛(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石涛》51印,209页) 题识:新篁脱粉。为惟老道翁写意。小乘客。 徐邦达(b.1911)边跋:清湘老人石涛此图笔致劲逸,墨花灿烂。是其合作也。墨君自宋元诸家,下系明文征为极。石涛异军突起,稍前后,以画竹名者如戴明说、归昌世父子、诸昕等人,皆去之颇远。友人携示中轴,客窗净几,率题数语归求正之。辛巳(2001年)秋八月,徐邦达题。??钤印:徐邦达印、孚尹 按语:墨竹自宋文同、苏轼之后,经元代赵孟俯、吴仲圭、柯九思、倪云林的实践与提倡,至明清而蔚为大观,凡文人而好笔墨者,大多能撇上几笔兰竹,或抒性灵,或泄积郁,或消遣解闷,或友朋酬应。但五百年间,真正以画竹名世的并不太多,文徵明作山水之馀,间一涉笔,潇洒而又严谨,在赵氏而外,自开生面,然不能作大幅成林之竹,是其之短;归昌世、冯起震、戴明说诸家,专攻墨竹,大都继吴、柯馀绪,尚未进大家门庭;扬州郑板桥,以画竹得盛名,颇爽利而尚乏逸韵,知简约然究欠变化。总不如石涛和尚以其天纵之才,草草涉笔,四时朝暮,阴晴雨雪,或简或繁,或荣或枯,写竹之态,竹之趣,既传竹之神,亦表己之意。故能有情有韵有势有气,淋漓奇古之中一片生意一片化机,逸宕之中神情傲岸气格自超。冯、戴诸君瞠目乎前,板桥等人却步于后,三百年来,难有敌者。此图写风摇琅麦蛲逊郏慌ǖ靡耍伺紊椋皇萍刃海槿翠烊鳎槐仕渚⒗腥途ⅲ莶萆姹识旁衔耷睢6林梢韵爰淙谥沤裰αΓ痪幸环ㄎ薹ǘǖ钠橇ΑF湟帐跞の叮倌暧绦隆N薰职迩拧Ⅲ疚獭⒈羯薏涣柴庞鳌懊畔伦吖贰保畲锵壬嘌猿鲇芍浴W允羌哑肺抟伞�


                            IP属地:江苏167楼2013-01-10 00:10
                            回复
                              钤印:郑燮之印、爽鸠氏之官、歌吹古扬州(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郑燮》30、43、94印,1453-1457页) 题识:此是人间富贵花,山头脚下傍兰芽。古今有德方成福,君子贤人共一家。埏老年学属。板桥郑燮。 徐邦达(b.1911)边跋:不买胭脂墨作花,幽兰石上缀芳芽。多富德福同来颂,翰染清芬傍八家。(世所谓扬州八怪者,公其一也)板桥道人以竹兰知名,作富贵花殊稀见也。邦达观,因题。??钤印:徐邦达印 郑板桥真迹。徐邦达鉴定。??钤印:徐邦达印 按语:郑板桥擅兰竹,它画极少见。此作兰壑中牡丹杂陈,淋漓墨沉与清劲瘦骨相映,是他画中奇品,又得徐邦达先生鉴赏品题,颇可珍。 著录:《名家翰墨》23期《名家画兰特集》53、54页,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出版。


                              IP属地:江苏168楼2013-01-10 0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