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映_寂语吧 关注:13贴子:1,033

【阅读录存】自性化:去向何方与“陷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4 13:21回复
    一、
    自性化的道路:是走向“蓝海”还是“食人岛”?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14 13:22
    回复
      在分析心理学中,全面的、成熟的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被称为自性化过程(the process of individuation)。
      自性化这一术语指的是个体体验完整性的过程。荣格将“发现并成为我们真正想成为的人”的历程,比喻为橡树所拥有的结出橡子的潜力。
      荣格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中,提出其最初对于自性化定义的表达:自性化接受和包含与集体的关系,也即它不是在一种孤立状态发生的;同时自性化包含着与社会规范的某种程度的对立,社会规范并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
      荣格认为,个体最终是朝向自性化的,即一个人从一种普遍的、集体的心理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特的自己,同时又是集体中的普通一员。自性化是从集体价值观里分离出来的过程,也是一条远离集体压力的路。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14 13:22
      回复
        在这个“内卷”浪潮裹挟并吞噬一切“标准化螺丝钉”的时代,芸芸众生如你我的前半生,一度被打磨棱角、被限定功用、被工具理性所绑缚,被年底各路KPI的考核压榨到难于喘息。
        此时,“自性化”对于步入中年之后的人群来说,无疑是颇具诱惑力的一片“蓝海”。那种来自心灵深处“成为你自己”的神秘召唤犹如空谷回响,不时共振撩拨着内心之弦。
        其中有勇士听从了这份“召唤”,只身启航,乘桴浮于海。
        但自性化之路,岂是勇字当头就能一帆风顺?
        在四面汪洋中,不乏有迷失者,溺毙者,或是浅尝辄止、无功折返者,面对“未知的自己”心生疑惧,从而再次陷入集体主义的漩涡之中,主动终结自性化的旅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14 13:23
        回复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年底,笔者曾做过一个梦。
          梦里,我从一片汪洋中醒来,感觉仿佛置身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食人岛”,身边还有一位紧闭双眼、沉浸于躺泳姿势、如陷死海的某分析心理学同辈。我意识到此地四面被围困,并非久留之地,于是艰难地攀援对面一处水泥浇筑、表面光滑的“假山”,接着又翻过一道窗棱,那转圜之间的交接动作凶险异常,稍有不慎即失手坠落。最终,我在下面几位面目模糊之人的接应之下,踩着凳子,终于顺利回归了地面……
          这个梦也许是来自集体潜意识的一次警告:文明与疯癫或许就只有一窗之隔,被无意识所蛊惑和劫持的意识舵手,沉溺于没有方向感的“自性化”漂流,满足于栖居一隅、与世隔绝的“自我禁闭”,其最终命运无异于那些最终被“食人岛”所吞噬的骸骨。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14 13:24
          回复
            安德鲁·塞缪斯在其心理分析词典中曾这样表述:“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换句话说,使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女。”
            塞缪斯曾在评介自性化的时候,揭示出其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或人们所崇尚的自性化的“阴影”:“深入于内在世界及其奇异的意象,会产生趋于自恋的危险。需要考虑的另一种危险是,伴随着自性化过程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包括反社会的行为,甚至是某种精神性的崩溃。”
            在自性化漫无边际的大海上,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风浪与暗礁。彼岸遥不可及,一如自性化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终点”。
            所以,当漂流者遇见这样一座可以暂时安住身心的“岛屿”时,难免会产生少年派登陆“食人岛”一般的狂喜心境,且认他乡为故乡,将超然绝俗、与世违拗的“个性”当做“自性化”的终点,且怡然自得于这种状态,走向夸大的自我和膨胀的自恋。
            殊不知,其结局也注定会像“食人岛”的那些既往过路者一样,被象征着无意识的、高浓度的、足以融解万物的酸性液体所淹没和消化。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14 13:25
            回复
              二、
              阴影,始终是通往自性的大门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14 13:26
              回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婴儿心理学研究员比阿特丽斯·贝比(Beatrice Beebe)曾说过,“大多数研究都是自我研究”,意即相当数量的心理学研究,都是我们为了探求了解和疗愈自己所做出的努力。
                自我研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传统方法和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被时下赋予了新内涵与新期待的行动化研究范式,其中最困难的环节就是研究者直面人性深处的创痛。
                通过这种直面的“行动”来实现自我的书写与反思,并借由这种不断“意识化”的洗炼与提纯,实现自身视阈的扩大,最终整合并超越自我经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14 13:26
                回复
                  当前国内所流行的心理学流派众多,纷繁程度不亚于武侠小说里的各大门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的宗师和绝技,分析心理学也不例外。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探索发展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他曾一度备受幻觉折磨,精神濒临崩溃,深陷中年危机。在分析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自性化”一直以来都是萦绕期间的核心关键词。
                  “自性化”的提出不仅是当时荣格作为一名学者“异质”于弗洛伊德的内在诉求和外显旗帜,同时也是集体无意识层面呼之欲出的一次喷涌。
                  这些年,结合研习“自性化”的相关理论与个人的亲身体悟,我才算深刻地理解到申荷永老师当年坚持将individuation翻译为“自性化”而非“个体化”的深远用意。
                  在荣格后期的著作中,他曾提到:“我一再注意到,自性化过程容易和自我的意识化相混淆,并随之把自我认作自性,从而使问题更加复杂。……自性化并不与世隔绝,而是聚世界于己身。”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14 13:27
                  回复
                    在自性化之海中所幻现出的“食人岛”,恰恰就是自我意识化沉积、堆叠到一定程度之后所显化出的“魔障”,犹如“木高于林,堆出于岸,行高于众”,在发展了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已然忘记了自己同时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女”。
                    自性化本应是一个流动的过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般不腐不蠧,任何一劳永逸式的拦截与凝滞都只能创造出类似“堰塞湖”的假象,美丽迷人之余又弥散着危险的气息。
                    自性化不仅要直面阴影,而且其过程本身也存在着“陷阱”。这“陷阱”往往又兼具隐蔽性与迷惑性:即错将“个性”当“自性”,将无限膨胀的“自我意识化”误认为“自性化”。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14 13:27
                    回复
                      百岁老人国际分析师Joseph Henderson曾说,荣格把阴影比作个体无意识的守护者,自性化过程总是始于对自己阴影的觉察。
                      在他95岁的时候,有学生问他,你怎么能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走在自性化的道路上?他的回答是:“很简单!如果分析师是在跟他们的阴影工作,我就知道他们正走在自性化的道路上”。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阴影是通往自性化的大门。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不断触碰和吸收那些我们不熟悉、甚至感到厌恶和排斥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威胁到我们自身认同的部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14 13:29
                      回复
                        年少时,也曾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一日看尽长安花,用外在世界的荣耀抵消内心深处的卑罪感。人到中年,步入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自性化”之路,才蓦然惊觉,自性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去除自我各种错误包装与内耗程序的过程。
                        有时,这段“去伪存真”的断舍离之旅也会上演“婴儿和脏水一起倒掉”的闹剧,将前半生积攒的“人格面具”与“身份认同”皆抛却脑后,被流浪汉原型所俘虏,回归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境况。
                        一如当前冲上热搜的复旦留美博士孙卫东,当自我和意识能量微弱到一定程度,心理重力的惰性表现得越严重,此时就倾向于重返无意识。
                        孙博士早年被无意识挟持或淹没的情形,显然与上述过分膨胀的“自我意识化”,共同构成了自性化道路中两极相通的“兔子洞”式陷阱。意识或无意识单方面的无序扩张膨胀,一旦取代了两者本该有的协商与斡旋态度,个体就会陷入自性化旅途的阴影与陷阱之中。
                        回归到“自我研究者”这一既卷入又超然的“戏份”之中,也许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荣格是在何种精神危机之下开创的本门本宗。而自己对于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的认同,又在多大程度上与自身的症状或危机相关?
                        自性化绝不是靠纸上谈兵空想架构而出的理论体系,而是从心灵秘境一步步走出来的曲径。
                        同样,这一路注定会历经千难万险,九曲十八弯,并非每个人都能从这片神秘且无垠的“蓝海”中超拔而出,最终像荣格一样写就属于自己的“红书”。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14 13:30
                        回复
                          三、
                          自性化的“终点”与愿景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14 13:30
                          回复
                            荣格提出的心理生命周期把自性化过程划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两个阶段,前半生的重点是发展自我和人格面具,后半生则要整合人格中的意识与无意识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理统合状态。
                            人生后半场,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自己正在和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渐行渐远,每个人都走在自性化的道路上,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道”。
                            尽管在二维平面上看起来两条道路要么相交、要么平行,但从更立体更高维的视角来看,道路之间也许既不相交也不平行,而是相错而行。
                            早在荣格学院建立时,祖师爷就曾告诫过:你们不是要成为荣格,你们每个人要成为自己,那才叫“自性化”。自性化的过程拒绝一切鹦鹉学舌式的对于他人的模仿。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14 13:30
                            回复
                              自性化不是个人主义,自性化包含了与世界的关系乃至共同利益。它意味着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意味着接受和包含与集体的关系之余,同时实现自己的独特性。
                              荣格的一生堪称一部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自性化注定只是属于个人的隐秘神话,伴随着“英雄”原型短暂的聚光灯束,最终隐遁人群,转身之间泯然众人矣,徒留一份内心的波澜壮阔,聊以慰藉与抗衡下半生的平庸光景。
                              我们的人格有两个不同的中心:自我构成了意识的中心,但自性却是人格的中心。
                              个体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让个体达成一种有凝聚力的自我的感觉。自我通过吸收自性提供的心理能量和心理动力不断成长和强大,而自性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本具足。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在自性的护航下才得以逐渐强大,从而拥有力量直面现实和问题。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1-14 1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