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0楼
巍巍,且看下面: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忽见尤三姐笑问道:“可是你们家那宝玉,除了上学,他作些什么?”兴
儿笑道:“姨娘别问他,说起来姨娘也未必信。他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
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老太太的
宝贝,老爷先还管,如今也不敢管了。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
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
内浊,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所有的好处,虽没上过学,倒难为他认得几个字
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刚柔,有时
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
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尤三姐笑道:“主子宽了,你们又这样,严了,又抱怨。可知难缠。”尤二姐道:“我们看他倒好,原来这样。可惜了一个好胎子。”尤三姐道:“姐姐信他胡说,咱们也不是见一面两面的,行事言谈吃喝,原有些女儿气,那是只在里头惯了的。若说糊涂,那些儿糊涂?姐姐记得,穿孝时咱们同在一处,那日正是和尚们进来绕棺,咱们都在那里站着,他只站在头里挡着人。人说他不知礼,又没眼色。过后他没悄悄的告诉咱们说:‘姐姐不知道,我并不是没眼色。想和尚们脏,恐怕气味熏了姐姐们。’接着他吃茶,姐姐又要茶,那个老婆子就拿了他的碗倒。他赶忙说:‘我吃脏了的,另洗了再拿来。’这两件上,我冷眼看去,原来他在女孩子们前不管怎样都过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们不知道。”
可见,贾宝玉这个外边外人是有专指的,是专指那些峨冠博带,为官做宰的正经宾客,如兴隆街的大爷贾雨村,北静王这样的人。而不是泛指外边的人,你看,贾宝玉在秦钟面前可是这样正经?两个人是叔侄,可贾宝玉硬是要称兄弟呢。在贾环等人面前也没有做哥哥的威严,所以书中说,贾环不怕他,只是怕贾母才让他三分的。在奴仆面前他也没什么讲究,没什么深沉,所有奴仆们也不怕他,暗地里还有些怕他。我不是说贾宝玉不对,只是贾宝玉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是只此一例,别无分号的。你看,张君瑞、柳梦梅都不这样的。在梁玉书身上,更不能有这种平等思想的出现。梁玉书可以对梁福梁宝很和气,就像贾探春不会跟管家婆发威动怒,但这是他们自重身份,就像贾探春说的:“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所以,梁玉书是应该沉稳大气的,欢喜不过份,不怒而自威,儒雅和气但威重令行的。怎能高声大气,像个兔子似的满台乱跑呢。贾宝玉可能是这样的,但梁玉书绝对不应该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