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马头石吧
关注: 5 贴子: 305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一楼百度,大家听我下面细细讲来,不省钱欢迎大家来拍砖! kG,tz
    oogflyorq 11-5
  • 1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来到了蔡。这时吴国要讨伐陈,而楚国要救陈,吴楚两国眼看要对峙一战了。楚国听说孔子在这一带,派人拿着礼品来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这时陈蔡的大夫慌了,他们不为自己的邦国安危着想,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孔子贤良有智慧,指出诸侯的过失都恰中要害,现在他已在陈蔡三年了,只是看不上那些大夫的行为才没有辅佐哪一国。现在大国楚国来聘请,如果楚国用了孔子,楚国又救了我们陈蔡,这以后我们陈蔡的大
    96908845 10-8
  • 1
    你的名字在飞翔--致探险家赖宁 你的名字在飞翔, 肯定这时节他不会寂寞孤单; 在巴山蜀水在横断山脉在大渡河畔, 他穿越云海飞跃祖国蓝天。 你的名字, 在娓娓述说一段感人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南方少年; 没见过大海没见过椰林没见过沙滩, 却怀着大山般厚重的情感。 透过镜片洞察神奇世界, 倔强性格伴你攀登探险, 为的是不曾飘逸动摇的理想, 为的是那梦中的水晶石七彩斑斓! 有一天你为了大山美丽的绿裳, 烈火中升腾为快乐的精
  • 20
    读不成书
    林安儿魂 12-14
  • 0
    各位同修我们现在开始研读孟子,请各位看孟子读本第十页第十三行开始。开头我们念几句,各位对一下。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就先念这几句,后面我们讲到那裏再继续念。这一章是孟子讲做国君或者是做天子,凡是为人君的话,怎麼样办政治呢,其余在前面也讲不少了,这裏特别从下面几个要点说出来。 我们先看开始,孟子说尊贤使能,办政
  • 5
    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 中文名: 蒋中正 外文名: Chiang Kai-shek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奉化 目录 名号称呼 人 大事年表 人物评价 展开 名号称呼      性质 名字 说明 谱名 周泰 族谱记载的名字。 幼名 瑞元 学名 志清 16岁到宁波上学时所取。 名 中正 1917年至1918年之间所取。 字 介石 1912年留学日本时于自创杂志《军声》中使用的笔名,后成为字。 拉丁转写 Chiang Kai-shek Kai-shek是“介石”二字按照粤语
  • 0
    吴承恩      WúChéng’ēn      〖WuChengen〗(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 6
    石角马头石,位于广东清远市石角镇马头管理区,因为形似佛家所说的“马阴藏相”,所以被称为马头石。马头石附近是丹霞地貌,风景优美,清朝嘉庆年间武略骑尉钟声亮在这里建造了一所规模庞大的住宅“九厅十八井”,有清远翰林院之誉。他的后代200多年来一直过着富裕的地主生活,民国时代还出了一个名人——钟开儒,他是败家出了名。他自少生于富贵,锦衣玉食,因此沾染了很多不良嗜好,例如抽鸦片和赌博。他在1946年输光了祖上的田产
    iqxccfsdx 2-21
  • 0
    黛玉,一个如烟的女子,冰清玉洁,有着倾国倾城貌、绝世绝代才,清高孤傲。或许,你只是历史长卷中的匆匆一笔,或许,你只是曾经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存在于《红楼梦》。你本是灵河岸边三生石旁一颗默默无闻的绛珠草,只因欲报沃水之恩,便跟随神瑛侍者下界为人。从始至终,你的眼里、心里都只有一个宝玉。从此,潇湘馆里,青灯照壁,门前的那丛斑竹上,是否曾留下你的泪痕?颦儿啊颦儿,你总是受到世俗的误解,在世人眼中,你哭哭
  • 0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有一个印象。在英雄灿烂如天上繁星的《射雕》中,真正的主角既不是英姿飒爽却智商略低的郭靖,也不是如花似玉钱伶百俐的黄蓉,更不是聪明却倒霉的扬康,痴情却苦命的穆念慈或者其他自以为是的什么英雄什么高手。整部《射雕英雄传》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矫然不群,天纵奇才的东海桃花岛主黄药师。     也许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黄药师的戏份并不多到成为第一男主角的地步。但是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
  • 1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雪公讲要:   “及之”“守之”等“之”字,集解包注当官位讲,毛氏论语稽求篇引卢东元说:“此为有天下国家者言。易曰,何以守位,曰仁。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皆此意也。”此说比包注好。      “知及之”,智力能得天下,或得国家
    z625591697 1-14
  • 1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山由〕,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rgfdsmfpleuj 12-15
  • 0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虽然说气质可以变化,盖了棺才能论定人,那只是些特例。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
    林安儿魂 12-12
  • 3
    2009-04-22 18:11:42 来自: 老大不小 说“有恒”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看这一章各家的注解翻译,真是一头雾水,莫名所以。“有恒者”和“善人”到底如何区分?有恒指的是什么有恒?“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跟“有恒”是什么关系?我感觉都没有说清楚。 杨伯峻说“有恒者”是“有一定操守的人”,那也许善人就是操守很高的人,这是程度的差异;李泽厚
  • 8
       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   君子 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此君子行事之准。孟子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严格来说,“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儒家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儒家认定的尧舜禹等圣人是受到诸子百家的公认。其实将儒家和诸子百家对圣人的理解汇总起来,也就是圣人的真容了,因为并没有矛盾,不过儒学强调的是
  • 25
    管理组你们好!石角马头石是我的故乡,所以我才会来留言,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写的东西也就不那么好了,我只不过是在清中读了两年半的书,。。。。。和其他同学也没有得罪我;我的一家都是吃共产党的饭长大的,实在不应该辱骂他们,今后我将石角马头石吧定义为翰林院,百度乃是文明之地,我也要将翰林文化发扬光大,不再斤斤计较个人的名利了,我的管理计划是以后多留一点对世人有精神文明益处的文章,不留糟粕,杜绝谩骂,遵守国
    11-28
  • 0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ei)开,云归而岩穴(x
    林安儿魂 11-24
  • 0
    蜀道难 作者: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
    林安儿魂 11-24
  • 0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有人在诠释“温而厉”时说:与人交谈,应该语气温和而有礼貌。在温和而礼貌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严厉。这个“严厉”,不是语气和用语的严厉,而是对原则问题的坚持。不徇情枉法,不营私舞弊,正气凛然,自然让人肃然起敬。 关于“威严”和“凶猛”的区别,有人说,“不怒而令人敬畏”可谓“威严”,“怒而令人生畏”算是“凶猛”。“凶猛”往往抛却对对方的尊重,令人害怕而厌恶。“威严
    11-15
  • 0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       共,通拱,拱卫、环绕       为政,孔子关于如何做政治的思想。我们可以先看看“政”的写法是“正+文”,也就是以文教、文化来辅助、引导社会走向正道,什么是正道呢?从长远来看,还是道德,“为政以德”。黑格尔和卢梭都曾提出“公共意志”(general will),认为是历史发展的目的,这也是表述的不同,古
    林安儿魂 11-13
  • 0
    《论语。为政》第三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篇是孔子施政的理想主张。历来对第三章的解说都比较简单,认为是抉择君主施法制刑政还是行德治礼教的问题。如何晏《论语注疏》就说:“此章言为政以德之效也。” 现代学者如钱穆、杨伯峻也都取类似的看法。 杨伯峻译为: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法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
    林安儿魂 11-13
  • 0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五泉塘泊静子注:以:凭借;礼让:依照礼的规定谦让;为:治理;何有:哪里有;如……何:把……怎么样。           孔子说:“有能够凭借礼让来治理国家的人吗?哪里有啊。既然不能够凭借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还要‘礼’做什么?”           历来的注疏家都注重于解释“让”与“礼”的
    林安儿魂 11-13
  • 0
    各位同修我们继续研读孟子,请各位看孟子读本第十页第七行开始,这章文字不多,我把这一章全部念一遍。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这一章是孟子自己说,说什么呢,以力假仁者霸,力是用自己的武力,假仁是假借仁义的意思,以武力假借
    林安儿魂 11-13
  • 0
    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薅嗥嗥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 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
    林安儿魂 11-13
  • 0
    就此而言,所谓本性纯善的圣人只能是一个神话。孟子认为,有三种善者:“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13/30) 就是说,尧舜之善是天生本性使然,汤武之善是反身而诚、身体力行所致,而五霸之善是假(借)善行欲。然而,尽管是假善济私,却可能弄假成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这里,五霸与汤武似均有“为善”的可能,尧舜却被剥夺了这一可能。因为,汤武能“反身”而占有自己的善的可能性。五霸能“假借”
    林安儿魂 11-13
  • 0
       21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      【译文】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一个国家的,有这样的事;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不曾有过。
    林安儿魂 11-13
  • 0
    儒家关于“养”的思想,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养人”,与上面讲的“自养”过程相反,进一步发展为“养的人际关系学”和“养的政治学”。理想的人际关系赖以建立的前提是,能够“以善养人”,而不是“以善服人”。孟子说:      以善服人,      未有能服人者也;      以善养人,      然后能服天下。      (《孟子?离娄》)      什么叫做以善服人?什
    林安儿魂 11-13
  • 1
    各位同修我们继续研读孟子,请各位看孟子读本第十九页最后一行。最后一行接着上一回讲的那一章万章问曰那一章,后面一段因为时间到了没有讲完,现在就开始接着讲。上回讲到前面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说到这里为止。下面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从这里开始是讲周武王伐纣的时候这一段历史,孟子也把它举出来,举出来讲万章问宋国要行王政,也把这个举出来做一个事实的一个例证而已。有攸不惟臣,两种讲法,一是赵岐的注解,
    梁山伯来 11-13
  • 2
    各位儒学同修,我们现在开始继续研读孟子,请各位找到孟子读本第十九页第十二行开始,经文、这一章我先念几句,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现在我们下面就是看一句就研究一句。万章问孟子,他说宋国是个小国家,小国家它现在将行王政,它也准备要实行王政,王政就是要实行仁政,实行仁政的时候,可是有两个大国家,这个时候恶之,就是齐楚恶而伐之,一个是在北边的齐国,一个是在南方的楚国,这两个
    林安儿魂 11-13
  • 0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
    林安儿魂 11-13
  • 0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为政难作人更难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林安儿魂 11-13
  • 0
    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由此而引出孔子对历史的批评。自
    林安儿魂 11-13
  • 0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nbsp
    林安儿魂 11-13
  • 0
    (七)孟子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 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即 不能令,又不受
    林安儿魂 11-13
  • 0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详解:这一章很奇怪,仿佛毫无来由。“齐”和“鲁”,俩诸侯国,怎么“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林安儿魂 11-13
  • 0
    王曰:“吾惛(1),不能进于是矣(2)。愿夫子辅吾志(3),明以教我。我虽不敏(4),请尝试之(5)。”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6),惟士为能(7)。若民则无恒产(8),因无恒心(9)。苟无恒心(10),放辟邪侈(11),无不为已(12)。及陷于罪(13),然后从而刑之(14),是罔民也(15)。焉有仁人在位(16),罔民而可为也(17)?是故明君制民之产(18),必使仰足以事父母(19),俯足以畜妻子(20);乐岁终身饱(21),凶年免于
    林安儿魂 11-13
  • 0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
    林安儿魂 11-13
  • 0
    南怀瑾《论语别裁》:      理难清      由片言折狱,就谈到彼此意见的相争了。     
    林安儿魂 11-13
  • 0
    离娄篇》里有一句名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意思是说只有善良之意不足以当政,同样只具备法律也不足以确立良好的法制环境。 进言之
    林安儿魂 11-13
  • 0
    三)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
    林安儿魂 11-13
  • 2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
    林安儿魂 11-10
  • 0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nbs
    林安儿魂 11-10
  • 0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⑵为人民利益而死,就
    林安儿魂 11-10
  • 0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
    林安儿魂 11-1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马头明王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