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 著 作家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http://pan.baidu.com/s/1sjQTr3n(txt文档全书,百度云网盘下载) 本书的正文内容全部是经由百度搜索,并由楼主整理。 本吧属于个人贴吧,主要是学习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所著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
-
0经核实吧主科技成就无限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自己的孩子自己教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这天在街上打电话,无意中听到了母子俩的对话,被妈妈的教育深深感动,教育孩子就该如此。 〝妈妈把你的酸奶喝完了,你委屈吗?〞 〝委屈!〞小男孩泪眼婆挲。 〝你把餐厅厕所的厕纸抽光了,餐厅的经理发现了会责怪搞卫生的阿姨,阿姨还可能被扣薪水,她委屈吗?〞 〝委屈!〞 小男孩的眼睛不敢看妈妈,脸颊已经变红。这时妈妈像变魔术一样,从身后拿出了一瓶酸奶…… 〝妈妈不应该没问你就喝光酸奶,妈妈跟
-
13一楼百度
-
4对孩子,严格一点好,还是宽容一点好? 这是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会遇到的一个困惑。 中国人传统的观点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当代很多“虎妈”、“狼爸”式的父母,都采取非常严格,甚至近于苛刻的教育。但是,严厉的教育,未必会带来想象的教育效果。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持的“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过于严管,是很多孩子步入歧途的最重要原因。 这与我们的刻板印象不一
-
2一楼百度
-
1别对孩子说“快点”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
-
0家庭教育能否教出好孩子,跟父母本人的知识结构没有任何关系。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我出身农家,我的父母都不识字,母亲是妇女队长,父亲是木工,两个人都喜欢帮助人,而且他们会要求我们一起去帮,这也让我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乐于助人的性格。我们一家人在村里的人缘都很好,我也经常将自己的小人书、水果糖分享给小伙伴们,我的领导力应该就是那时候培养
-
01、孩子正在写作业时,您在干什么?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2、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不专心,该睡觉了,作业却没写完。您会怎么做? 错误做法:训斥孩子:“你气死
-
0为什么许多中国的孩子缺乏创造力?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缺乏自主意识?为什么许多孩子不能乐观地生活?……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让教育界和每一位家长长吁短叹,在反思学校教育的同时,其实最应反思的是家庭教育,许多答案就藏在家长每日与孩子的互动中,家长们却万万没想到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1.孩子想要玩泥巴,我们说:太脏了,不许玩! 注解: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掐灭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断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缩小了孩子的探索空
-
0我坚信,坏孩子是骂出来的。在所有骂人的嘴当中,乌鸦嘴最毒,也最灵验。好话从它的嘴里很少能说出来,即使说出来也不见得能实现。 但是,坏话从它的嘴里吐出来,往往都会变成现实。有多少坏话,就有多少恶果,立竿见影,百试不爽。乌鸦嘴歹毒的面目令人遇而生厌,望而生畏,善良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现实的残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许多可亲可敬而又可爱的人恰恰长着一张可怕的乌鸦嘴。有的妈妈从孩子一出
-
2
-
0家长来信:如何戒断打孩子的恶习 分类: 和读者的交流 2012-11-11 18:45 有人问我:你就没打过孩子一次吗? 我答:是,一次也没打过。 不管什么原因,打孩子都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行为。它没有任何教育要素,只不过是让家长出口恶气。对孩子的影响却非常负面。 打孩子是一种恶习,是一种社会遗传病,我们的前辈对它认识不清,遗传给我们,这恶行的链条应该被砸断在我们这里。 这位家长写下的不是一个技巧,而是一种反思
-
13先举一个例子:(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前言部分) 我认识一位博士,他个人无论在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非常好。中年得子,珍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孩子的品格培养。他的孩子刚刚2 岁,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大人和他说话充耳不闻。做父亲的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看到孩子这样,很着急,就会走过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严肃地告诉他,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孩子对他的话不在意,当
-
0何种方法有效,则必须靠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摸索。要记忆,一是要有信心,即暗示自己“我能记住”;二是苦练,下大功夫;三是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1)记忆体操 许多有超常记忆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恒的强记知识的习惯。马克思喜欢背诗歌。他从少年时代起,坚持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日久天长,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强。列夫·托尔斯泰有惊人的记忆力,别人问他原因是什么,他解释说是由于自己每天早晨都
-
0导读:有很多优秀的父母很厉害,他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就是总是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方法去面对孩子。这种能力,跟学历没有半点关系,完全是成长环境所带来的良好结果。 在一个家庭,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作为妈妈,总是会要早起一点的,自己梳洗完毕,然后就叫孩子起床,叫了几声,没有反应,妈妈又去忙早餐啦。过了10分钟,回来发现孩子还没有起床,就说:快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 妈妈一看时
-
0这段时间,我的小孩所在的班的老师,每天布置作业都是要求每个字母或者数字抄写1-2行。我认为不妥。有“暴力作业”的嫌疑。 三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几乎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教育家都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个别对待,差异化教学的思想。所以,我们作为宋传承的父母,一致认为:如果宋传承已经学会的东西,不要重复再重复地让他去写,这会让他产生厌烦情绪,打击他的学习兴趣,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建议老师在布置家庭
-
1一楼百度
-
1一楼百度
-
1一楼百度
-
0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要唯老师是从。 尊重老师是应该的,不过只是从社会层面角度。 至于那些老师灌输的东西,有些可以吸取,前提是自己要想过,未必教课书上面的都是真理。
-
0学习,求知欲,本是人的基本需要,就和吃饭、睡觉一样。 人,初来到世上,本就啥也不懂,到会看,会听,会摸,开始和外界发生沟通和交流,于是产生各种疑惑,产生了解世界的欲望。这种欲望,才是学习的最基本动力。 做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这种欲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现在的学校教师,根本做不到,也不一定懂。
-
0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
0学会跟孩子说话:该书贯穿始终强凋的一个理念是:孩子的成功需要家长的成长和成熟,即父母进步是孩子提高的前提! 读者对象:各年龄段家长,及教育领域工作者。 书 名学会跟孩子说话 作 者 赵雨林 页 数33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1 字 数 233000 本书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1897253.htm?fr=aladdin 电子书下载:http://pan.baidu.com/s/1jdPxG
-
0家庭教育迫切需要科学的介入,要提高儿童的成长水平,首先就要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使教育者先受教育。 现在的家庭十个中有九个充满这样的烦恼:孩子迷恋看电视、上网。这已成为父母的一大心病和难题,您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也曾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个父亲,因为痛恨孩子看电视上瘾,每天把电视天线装到包里去上班;还有的父母干脆强令孩子关电视。我认为这都不是高明的办法。我参加过一个国际会议,美国的一
-
5一楼百度
-
0我的小孩现在6岁半,今年9月1日正式读小学一年级。 也许是以前比较溺爱他,当他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主动地、热心地帮他善后。并且事后,仅仅口头报怨他几句,但他经常不在意。结果就象现在这样,错误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发生。 比如:他从小有一个坏习惯,生气的时候就摔东西。家里面的小摆设物品和他的玩具都是他发泄怒气的对象。对此,我们父母骂过他,甚至打过他,结果仍然如故。 今晚,他因为母亲没
-
0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自己的孩子自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