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羞耻之心是从哪里来的?
很自然想起孟子的一段论述。孟子在论证人性本善的时候,有了上面一段话。他的意思是,因为人生来有“四心”,由“四心”产生出“四端”,其中,“羞恶”之心,长出“义”,也就是判断善恶的标准。
所以,人一般弃恶从善。孟子未免太武断。
问题其实就出现在这里。
譬如,问个时,陈凯歌会抽自己爸爸的耳光叫他跪下来认错,比如,许多的互相揭发,在今天看起来是“恶”的行为,不能理解成单纯的丑恶。
其实,也出于一种羞恶之心。抛开道德的外衣,可以这样理解,那是因为这些人,怕和大多数人不一样,陷入孤立的状态。
所以,从“羞恶”之心完全可以推导出两种行为,所以,孟子的论证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