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意良久吧 关注:1,239贴子:83,565

建个养生楼,有空来坐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哦,四个小朋友先来了,欢迎欢迎!


1楼2012-09-24 14:18回复
    来了,沙发


    2楼2012-09-24 14:19
    收起回复
      不知不觉已到秋分时节,大家是否都有些口干舌燥,皮肤发干的感觉,多事之秋已来,现在利用贴吧,我们一起学习吧?
      第一课:如何预防秋燥
      燥主秋令 最易伤肺
      立秋以后,天气渐凉,气候就变得日趋干燥。此时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的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鼻涕等,这些都称为“秋燥”症。
      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很容易伤其津液。 秋季到来,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会产生由于干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常称为“秋燥”。
      秋燥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


      3楼2012-09-24 14:21
      收起回复
        饮食清淡 养阴润燥
        防秋燥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要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温热类如羊肉、狗肉、韭菜等少吃为妙。
        饮食宜偏寒凉,多吃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等。建议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此外,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注意天气变化,及时保暖;洗浴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还应注意多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4楼2012-09-24 14:23
        回复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如果血压高还是喝点白开水吧!


          5楼2012-09-24 14:24
          收起回复
            汤汤水水 滋阴润燥
            祖国医学历来倡导以饮食调养来抵御“燥气”,有“燥则润之”的养生理论。
            实践证明,秋天多喝些滋阴润燥的汤水是十分有益的。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用料]
            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
            [制法]
            猪瘦肉原块洗净,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时,调味食用。
            [功用]
            清润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而咳嗽咽干者饮用
            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
            鲜雪梨一只,南杏仁、瘦猪肉各适量。
            [制法]
            雪梨去皮,与南杏仁、瘦猪肉同煲2小时即可饮用。
            [功用]
            本汤功能润肺、生津、清热、化痰、止咳润燥。


            6楼2012-09-24 14:26
            收起回复
              一、作习起居及锻炼:
              早卧早起,宁志安神
              立秋后,人的生活起居也要顺应秋气而宜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起床后,可进行如散步、小跑、气功、太极拳、跳舞、练剑等户外运动。特别是“调气凝神”的气功,可使人气上下贯通,增强肺活力,防范秋燥的袭击。
              但这些锻炼均不宜过剧过频,切不可大汗淋漓,以防阴津泄溢。此外,早上运动时经常凉风习习,故此时不应再赤膊露体而应防避凉风的袭击。“白露身不露”的民谚是宜记取的,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更要注意因逐渐秋凉加强而相应的添加衣服。
              二、饮食调节:
              少吃辛燥,切忌猛进 肺旺于秋,如秋气过于燥热,多易耗伤肺阴而出现咳嗽、声嘶、皮毛枯燥等症。故秋季食补,宜尽量少吃羊肉、狗肉、大蒜、辣椒、胡椒等辛燥食品,而应以易消化吸收且营养滋润者为宜,如蜂蜜、芝麻、乳制品、蔬菜、细米、麦片等。
              在进补过程中,不宜过多过猛,而要循序渐进,从缓、从少、从素,切忌突然大补。
              秋食瓜果,生津止咳 立秋后,因“秋瓜坏肚”,故西瓜、香瓜、菜瓜等宜适量少食。
              苹果可止泻、降压;香蕉可止咳、润肠、降压;梨能生津、润燥、止咳;柿能生津、润燥、化痰等,这些瓜果都比较适合在秋季食用,并且对秋燥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犹不及,瓜果虽好,也要适可而止。


              7楼2012-09-24 14:30
              回复
                另类秋燥防治法
                六气治肺练功法
                功能:防治咳嗽、气喘、皮肤干燥搔痒、鼻塞、四肢劳烦、胸背胀痛、疥癣等病。
                练法:秋季每日清晨洗漱毕,静室内闭目静坐,叩齿36次,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津液满口时,分3次咽下,并用意念送至下丹田(脐下4横指处)。稍停片刻,用鼻缓缓吸气,舌舔上颚;然后口微张,缓缓吐气,吐气时要徐徐张口,发“嘶”声(以耳听不到为准)。呼气时两手伸直,由下往上抬起,高举过头,并翻掌向下;吸气时两手平行放下,如此反复做30遍。
                要点:深呼吸时,切忌急促强劲,以自然松快为佳。


                8楼2012-09-24 14:31
                回复
                  上图放松下眼睛吧?


                  谁来坐小板凳呢?


                  9楼2012-09-24 14:32
                  收起回复
                    稀粥防燥法
                    此法可收润造滋养功效。
                    古名医认为:晨起喝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清爽。
                    下面几种药粥可因人因症选食:
                    1.黑芝麻粥:补肾养血。黑芝麻30克,与适量粳米洗净,共熬成稀粥,早餐服。
                    2.芡实粥:补气止泻。芡实50克,洗净,与等量粳米共煮成清粥,早餐服。
                    3.百合莲肉粥:健脾祛湿。百合20克,去心莲肉30克,洗净,加水适量煮30分钟。再加入适量洗净的粳米,煮成稀粥,平时服用。
                    4.银耳冰糖粥:润燥补肺。干银耳10克,泡发洗净,与适量粳米同煮成稀粥,后加入适量冰糖,早餐服用。
                    5.李仁冰糖川贝粥:止咳润肺化痰。李仁10克、川贝6克,共洗净,加水适量,煮20分钟。去药渣,再加入适量洗净粳米,添水煮成稀粥,出粥前加入适量的冰糖,待糖溶粥温,即可早餐饮用。


                    10楼2012-09-24 14:33
                    回复
                      不能光只是食补,我们上点别的。
                      秋冬养生 泡脚泡出你的精气神
                      为什么要强调泡脚?
                      第一,促进血液循环。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尤其是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泡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第二,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
                      很多人都做过足疗,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会感觉痛疼、酸胀,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我们相应的反射区脏腑有问题。所以,当我们做完足底按摩后,会感觉浑身轻松。同时,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包括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都在脚上,因此,泡脚也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
                      第三,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现代社会,空调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们普遍爱吃凉的食物,所以体内多寒湿,通过泡脚,可以加速体内排寒。
                      


                      11楼2012-09-24 14:37
                      回复
                        如何正确泡脚
                        一,要选对泡脚桶。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
                        正确的选择是,买一个比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的那种。
                        为什么要选择木桶呢?
                        一是比较容易保温,
                        二是贴近自然。有的人告诉我,肝主木,肾主水,这么一泡,可以帮助肝肾排毒。
                        二,如何确认泡脚效果。
                        那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
                        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
                        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了。这也是证明你经络是否通的一个办法。
                        我一般最多20分钟就出汗了,而有的人需要泡很长时间才出汗,有的甚至是不出汗。当然,如果你泡了40分钟,还不出汗,也就别泡了。泡太长时间,对身体也无益。慢慢来,也许今天不出汗,明天不出汗,一周以后就出汗了。如果实在是不出汗,也别勉强。
                        三、泡脚水中是否要加中药。
                        很多做过足疗的人都知道,在按摩之前先要泡脚,而且里面还放中药面。对于是否要放中药,大家可视情况而定。如果你用白水泡就能出汗,说明你经络很通,就不用放中药,如果你泡30分钟还不出汗,那就需要加一些中药进去。加中药的目的,主要是活血驱寒。
                        泡脚药方揭秘
                        这就是老按摩师告诉我的一个泡脚方。
                        大家按这个方子,到卖中药的药店,告诉店员这是泡脚方,让他们把药完全粉碎成面了给你。
                        红花5g,百部5g,苏木5g,独活5g,栀子4g,透骨草4g,细辛3g,威灵仙3g
                        这只是一付药的药量,一次你来十付就行了。
                        注:这个是八来的, 这个方子没试过,下次试了再通报。


                        12楼2012-09-24 14:51
                        回复

                          用这几种养生中药泡脚效最好
                          生姜泡脚——祛寒   生姜属辛温解表类,祛寒解表,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一般取15~30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艾草泡脚——温肺   艾草性温、味苦、无毒,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艾草泡脚能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艾草泡脚方法和生姜泡脚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同时喝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桂皮泡脚——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与花椒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作用。泡脚对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缓解作用。可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红花泡脚——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冬季易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秋季应用红花泡泡脚,可预防。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预防和改善冻疮。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13楼2012-09-24 14:59
                          回复
                            中医如何有效对付秋燥呢?
                            如何有效对付秋燥呢?专家指出,不同体质者的秋燥有不同表现,润燥的调理自然也要“因体质而异”。
                            1、血虚型
                            人群特点:主要表现为瘦弱且面色苍白,唇色、指甲颜色淡白,并且还会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症状,女性还会伴有月经颜色淡且量少的特点。  血虚体质者在秋季皮肤会显得尤为干燥。阴血同源,血属阴,阴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津液,所以血虚者其实也具有津液缺少的特点。
                            这一类型的人在秋季调理要注重补血养阴,最常用的调养之物为阿胶。女性在月经后,可以用阿胶炖冰糖,既可以起到补血之功效,又能养阴润燥。
                            2、气郁型
                            人群特点:常见的表现症状为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这一类型的人在秋季的调理方法为,在润燥的基础上加上行气、疏肝、解郁的药物,
                            例如柴胡、郁金、佛手。推荐的食物为黄花菜、霸王花。
                            3、阳虚型
                            人群特点: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精神不振、脉沉迟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此类人最怕过冬季,在秋季不适感较少。”
                            这一类型的人在天气转凉时可以适当用清补的药物来补充阳气。这样就能够以更加良好的状态过冬,减少在冬季的不适感。
                            可以用杜仲、益智仁、巴戟等能够温补阳气的药物炖羊肉,还可以适量加入枸杞子和淮山,在补阳气的同时补阴。
                            4、血瘀型
                            人群特点:这类人血行不畅,常见的表现症状为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脉涩。
                            这一类型的人在秋季最常见的疾病为“肌肤甲错”,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犹如鳞状。
                            此类人的调理可在活血祛瘀的基础上,加上补血、养阴的药物,常用的药物为当归、丹参、田七。
                            5、阴虚型
                            人群特点:阴液亏少,常见的表现症状为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食冷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
                            阴虚体质者在秋季属于最需要调养的类型,因为这一类型本身缺少津液,到了秋季会显得更加干燥。阴虚体质者在秋季最常见的表现为口舌干燥、皮肤干燥、易上火,他们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养阴。
                            常用的养阴的食疗方子为生脉汤,即用麦冬、太子参、甘草加在一起煲水饮用,能够起到补气、补阴的功效。此外,还可用银耳、雪梨煲水,如果出现上火症状,可加上冰糖;如果睡眠不良,则可加上五味子和酸枣仁,以便安神。
                            6、气虚型
                            人群特点: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等为主要特征。常见的表现症状为说话声音低下、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脉弱。
                            这一类型的人体质比较虚弱,抵抗力较差,在早晚温差变化大的秋季很容易感冒。气虚体质者在秋季的调养方法为,在补气的基础上加上养阴的药物。
                            常用的方子为生脉汤加上润燥的药物,例如沙参、麦冬、桑叶等,另外可用太子参或者西洋参加上猪肉炖汤。
                            7、特秉型
                            人群特点:多见于先天畸形和过敏体质者,其中过敏体质者常出现过敏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这一类型的人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在秋季易出现过敏症状,例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需要注意保暖。食疗方面以清补为主,常用的调养方子为清补凉,即用沙参、玉竹、薏米、茨实、淮山、莲子煲水,如果想要加强养阴的作用,可以再加入麦冬或者石斛。
                            8、湿热型
                            人群特点:常见的表现症状为满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
                            这一类型的人在秋季感觉比较舒适。
                            调理方面以清补为主,其中推荐的食物为薏米、玉竹,因为它们既能利湿又有滋阴的功效。
                            9、痰湿型
                            人群特点: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口黏苔腻等为主要特征。
                            常见的表现症状为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汗液黏稠,胸闷,痰多,喜欢吃肥甘甜腻之物,脉滑。
                            痰湿型和湿热型有所相似,两者都有湿,
                            建议平时可以用薏米、陈皮、白术加上瘦肉煲汤,如果没有任何不适感,可以用菊花、桑叶、桑葚子煲水饮用。


                            14楼2012-09-24 15:04
                            回复






                              孩子与猫,偶只能想到这个名字了,别笑话我!!


                              15楼2012-09-24 15: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