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功成事遂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帛书版本。)太上下智,又(佑)之其即,亲誉之其即,畏之其即。侮之。信不足安又(有)不信。犹乎其贵言也,成事述功,而百姓曰我自然。……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拓展解读:
老子所讲的统治者的四个层次,对当代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作为一个管理者,特别是一个高层管理者,首先要避免的就是令自己的部下轻侮自己,恨自己。一个积恨满身的人,是最为失败的,对于管理中尤其如此,所以老子将其归于最差的层次。其次呢,尊敬你,而可能是面恭鑫不恭。在这种情形下,管理者,管理者具有的所谓“权威”,是靠权势得来的,而并非自己本身的魄力,所以,令人惧怕的权威,并非真正的权威,而令人畏惧的管理者,也往往是一个不够高明的管理者。与此相反,较好的管理者会让部下爱戴自己,赞誉自己。而比这更高的层次,也就是“无为而治”了,这样的管理者,无需事事亲力亲为,一整晚忙得不可开交,大有日理万机之意,而是只在自己悠闲闲遣的同时,就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得很好,各个方面皆有条不紊,蒸蒸日上。它实际上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来发挥自己强大的力量。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帛书版本。)太上下智,又(佑)之其即,亲誉之其即,畏之其即。侮之。信不足安又(有)不信。犹乎其贵言也,成事述功,而百姓曰我自然。……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拓展解读:
老子所讲的统治者的四个层次,对当代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作为一个管理者,特别是一个高层管理者,首先要避免的就是令自己的部下轻侮自己,恨自己。一个积恨满身的人,是最为失败的,对于管理中尤其如此,所以老子将其归于最差的层次。其次呢,尊敬你,而可能是面恭鑫不恭。在这种情形下,管理者,管理者具有的所谓“权威”,是靠权势得来的,而并非自己本身的魄力,所以,令人惧怕的权威,并非真正的权威,而令人畏惧的管理者,也往往是一个不够高明的管理者。与此相反,较好的管理者会让部下爱戴自己,赞誉自己。而比这更高的层次,也就是“无为而治”了,这样的管理者,无需事事亲力亲为,一整晚忙得不可开交,大有日理万机之意,而是只在自己悠闲闲遣的同时,就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得很好,各个方面皆有条不紊,蒸蒸日上。它实际上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来发挥自己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