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以上诸说,见于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崔曙庭《子婴身世辨析》(《秦汉史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王云度《秦王子婴非二世兄子辩》(《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一期);张黑龙《子婴何许人也》(《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秦兵马俑博物馆,2005年)。除文中所举四说以外,尚有子婴为秦公族旁支说(聂新民,刘云辉《秦王子婴其人-兼论秦的公族与宗室-》,载《秦文化研究》第十一辑,秦兵马俑博物馆,2004年),该说因为以上诸说互相矛盾而难以圆满解释,故避开秦始皇直系,力图从秦的公族旁系中寻求子婴的出自,推断子婴出自始皇帝祖父孝文王庶子子奚一系,为子奚的曾孙的结论。该说在思路上别开生路,另辟蹊径,不过,该说没有直接的史料支持,也不能连接子婴到子奚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纯粹的推论而言,缺环太多,故附于注释中,作为参考。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事如下,
二世三年,赵高逼杀二世后,立子婴为秦王。赵高“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3]二世诛杀兄弟姊妹事,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同《李斯列传》等。1976年,秦俑考古队在始皇陵东侧的上焦家村发掘了17座陪葬墓,被认为是被二世所诛杀的兄弟姊妹们的墓葬,见秦俑考古队《临潼上焦家村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又见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第五章第一节四(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4]扬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秦王政八年条。
[5]同上引扬宽书,秦王政五年条。
[6]《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即位,《索隐》曰:“名子楚,三十二而立,立三年卒,葬阳陵。”子楚即位在前249年,32岁,他从赵国回到秦国,是在前257年,24岁。
[7]《史记·蒙恬传》。
[8]本文侧重在秦王婴的生世之解明,关于他的父亲成蟜,及其所涉及的秦史中的种种问题,笔者另外撰写专文论述。
[9]本文是笔者即将出版的新著,综合历史叙事《新战国世代的英雄豪杰(上)》(又名《灭秦英雄记》)的研究篇之一部分。结论已经作为历史叙事写入书中,研究尚未辑集出版。该研究篇已经以不同形式公诸于世的有:1、《兵马俑与项羽之死-秦京师军去向探微-》(《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秦兵马俑博物馆,2005年);2、《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司马迁与樊他广和杨敞-》(《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3、《补“史记”赵高列传-兼论始皇陵铜车马御手为中车府令官属》(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待刊)。该研究篇配合历史叙事撰写,首先用论考的形式究明疑难,增补《史记》列传之缺,最终将辑逸补足,作成《史记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