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佛法吧 关注:220贴子:43,668

回复:脚下光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迦叶临涅槃时说:“长者阿难,佛以法付嘱于我,我今欲入涅槃,所以将法付嘱于你,你要善加守护”。


IP属地:山西16楼2020-01-14 09:06
回复
    阿难问迦叶,师兄,世尊传金襕袈裟之外,别传的是什么?大迦叶随即呼叫阿难的名字,阿难响应后,迦叶说“倒去门前刹竿着”。迦叶是在指示阿难在般若观照中彻底清除对头脑的依赖。这是迦叶告诉阿难在走路中不可以有任何标签与分别。


    IP属地:山西17楼2020-01-14 09:06
    回复
      一脉相传的付法,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奇迹就在那一刻发生了。两颗心融成一颗心,这一颗心即是诸佛之心,这一颗心就是法界之心,阿难此刻融入了自己的实相。如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一脉单传至二十八祖达摩。


      IP属地:山西18楼2020-01-14 09:06
      回复
        在印度,达摩也是善行头陀行。达摩大师赤脚踏上中国大地时,被许多不了解的人耻笑,因为人们不能领悟达摩大师赤足而行的秘密。达摩将此法传给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二祖、三祖、四祖都是以行头陀行来示现脚下光明法。诸祖以他们的身行,无语开示脚下光明法,但是鲜有人认识其中秘旨。这公开的秘密,人们视而不见。纵令诸祖以佛经典反复开示走路的秘密,但是知其音者少之又少,如此公开的宣讲,人们还是听而不闻。


        IP属地:山西19楼2020-01-14 09:07
        回复
          六祖慧能也广传此脚下光明法。六祖慧能所讲脚下光明之法被弟子记录成文,名为法宝坛经。法宝坛经是中国禅宗的法本,是修行人的走路指南,是顿悟者的无上宝典。


          IP属地:山西20楼2020-01-14 09:07
          回复
            中国禅宗是从初祖达摩开始的。达摩祖师生于公元三八零年前后,是当时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太子。达摩祖师依照他师父的付嘱,远道前来中国传播诸佛无上秘法。约于公元四七八年之前即已到达中国南海海南岛。为了寻找一个可以传法的衣钵弟子,达摩祖师由南向北,一路步行寻找。后来渡过长江抵达嵩山少林寺后山,等待机缘成熟。至公元五二四年终于等到慧可前来请法。慧可被达摩祖师认定为他的衣钵传人。慧可成为禅宗二祖。公元五三零年达摩大师因不断遭受当时护持佛教的大德相害之后,自愿于公元五三零年间灭度。时年一百五十岁。


            IP属地:山西21楼2020-01-14 09:08
            回复
              达摩祖师在寻找衣钵传人的过程中,随他所行所住之处,以种种方便开示诸佛无上清净禅的秘密胜法,也就是开示譬喻走路的秘密。达摩祖师因而被当时所谓的正统佛教界诸多圣人视为异说,因而被六次下剧毒,以阻止他对走路之法的传播。


              IP属地:山西22楼2020-01-14 09:08
              回复
                达摩祖师所传的也就是走路之法,是诸佛成佛必行之法。但因其过于简易,所以甚少有人能够相信。加上对秘法需严密守护,所以多以譬喻而暗示其中秘义。达摩祖师所讲之密法,主要是二入四行法。二入是理入与行入。理入是从道理上明了。行入就是进入真实修持。其中理入是行入的指导,行入是理入的实行实证。因此理入行入并不是二入而是一入,是一种真实修行中两个不可或缺的侧面。


                IP属地:山西23楼2020-01-15 10:20
                回复
                  所谓理入就是深信所有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佛性,只因烦恼妄想隐蔽遮盖而不能得见。非但不能得见自心佛性,反而执着妄想为心,错认四大为身,以至于流转六道之中而不得暂停。众生若能舍弃对虚伪无主的六尘妄想及色身四大的执着,返归真如自性,自然超越凡圣。若能于此中坚行观照,无自无他,其解其愿其行于自性相符,与菩提道相契。若能于此相契坚住不移,寂然不动,定能一念相应,刹那成就。


                  IP属地:山西24楼2020-01-15 10:21
                  回复
                    所谓行入就是行何种行方能契入本具的佛性。众生本具的佛性广大无有边际,包含一切。所以其行也应该包含一切行,其行也应该广大无有边际,如是行方能与佛性的广大相应契入。


                    IP属地:山西25楼2020-01-15 10:24
                    回复
                      佛教中有八万四千细行。八万四千细行可总括为四行。只此四行就可统摄八万四千行。此四行名为报冤行,随缘行,无所得行,以及称法行。


                      IP属地:山西26楼2020-01-15 10:24
                      回复
                        所谓报冤行,是于修持中各种困难痛苦现前时,当知自己于无数生死轮回中,舍弃真如自性不顾,而拼力追逐假我,于追逐中沉溺于爱恨情仇,横结无量恶业。时至今生虽多行善因,未做恶事,但因宿世业债,故有今世因缘成熟而报应现前之时。修持者于恶业报应现前时,应知道这是自己宿世所欠因果之债,应心无怨恚甘愿受之。应以今世修持诸功德,报答宿世一切冤亲债主,此行名为报冤行。


                        IP属地:山西27楼2020-01-15 10:25
                        回复
                          随缘行则与报冤行相反。修持者因前生福德殊胜而感召今世诸多善果。修行人应知众生同一真性,众生之我虚假不实,因此苦乐随缘。纵然荣誉现前,也知是宿世所行而成,今日方能得之。缘聚则有,缘散则失,不得常住,不符合不增不减的真如自性,因此不真。修持者以此理入之慧,而能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于诸胜解胜境现前时,其心寂静,是名随缘行。


                          IP属地:山西28楼2020-01-15 10:26
                          回复
                            所谓无所求行,是以理入之慧,知自性具足一切。了知自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凡有求有得,尽是污染。于修持中不计功德,不攀缘境界,不行功用行,如是之行名为无所求行。


                            IP属地:山西29楼2020-01-15 10:26
                            回复
                              所谓称法行,就是其行同于法性。法性即是自性。即是佛性。就是行者其行应与本具自性相应相称。自性不生不灭,所以修持者其行也应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之行即是不出不入行,即是中道行,即是不生灭法行。如是之行不违真如实相,不违法性,因与法性相称,所以名为称法行。


                              IP属地:山西30楼2020-01-15 1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