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吧 关注:864贴子:5,508

回复:【原创】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是哪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城阳公主作为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爱女,贞观年间唐太宗亲自为她选择了一位夫婿,即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如晦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三,杜荷也因娶城阳为妻被册封为襄阳郡公,但可惜的是,杜荷并没能好好珍惜这一份特殊的殊荣。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意欲谋反,杜荷对李承乾说道:“琅琊颜利仁对星数颇有研究,认为天象有变,正是建立一番大业的时机,若事成,可以尊陛下为太上皇。只要太子您假装称疾,那么陛下一定会亲自前来看望您,这样您就可以借机成事了。”结果谋反事泄,杜荷下狱当死,临行刑之前,杜荷却意象轩骜,毫无畏惧之色。


IP属地:江苏93楼2021-07-06 19:37
回复
    杜荷虽一介文臣之子,却有如此勇谋胆识,惋惜之余亦令人心生钦佩。然而杜荷的不慎之举却连累了城阳成婚不及数年,便守了新寡。而唐太宗亦心疼爱女,于是又为她选择了被后世誉为一门四主驸马房的薛怀昱之子,河东郡公薛瓘作为夫婿,而为了让爱女这一次的婚事再无缺憾,唐太宗特意令人占卜了一番,卜文则显示:“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双悴。若昼日行合之礼,则终吉。”
    按照当时的惯例,婚礼应于傍晚时分举行,不过根据占卜的结果,婚礼需要白天举行才会吉利。于是唐太宗决定将城阳的婚礼改在白天举行,但此举却遭到了马周的极力阻止,唐太宗不得不因此作罢。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城阳与薛瓘的婚事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夫妻二人婚后感情十分和睦,连生薛顗、薛绪、薛绍三子
    其中长子薛顗为河东县侯、济州刺史,次子薛绪为翼城县男、中散大夫、尚舍奉御。幼子薛绍为平阳县子、散骑常侍、右武卫大将军,又以唐高宗唯一的嫡女太平公主为妻,并生下了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胤为寿阳郡王、太常卿;次子薛崇简年幼时便以皇家之出的缘故封为郢国公,后又因拥立之功被唐玄宗封为立节郡王;次女薛氏封万泉县主,食实封三百户。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4楼2021-07-06 19: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等到唐高宗即位后,李治对自己的这个同母姐妹也是非常的疼爱,史书因此特别记载道:“友爱殊厚”。
      龙朔元年,城阳公主生下小儿子薛绍。也许是生产过程不太顺利,龙朔二年的时候城阳公主一度病危,李治令尚药局悉心医治公主,连换几十个名医也在所不惜,只要能让城阳痊愈。后来城阳听闻青龙寺的法朗禅师能够医治自己的病,便将之召来设坛持诵,果然很快便康复了。
      病愈后,城阳不仅将法朗禅师大肆赏赐一番,还向李治上奏请求将青龙寺改为观音寺,李治见城阳大病得愈,欣喜之下自然应允。同时为了庆贺城阳的康复,李治又将薛瓘提拔为司宗正卿,年仅两岁的薛绍也被授予了从六品上阶的奉议郎一职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5楼2021-07-06 19:38
      回复
        随后薛瓘又在麟德初担任了左奉宸卫将军一职,后因为城阳公主参与巫蛊,被贬为了房州刺史。试想巫蛊在古代是性质极为恶劣的事件之一,仅在唐高宗时期就有王皇后、陈王李忠因为巫蛊被废为庶人,甚至武后也曾经因为巫蛊差点被废黜后位。然而此次巫蛊事发后,城阳公主既没有被削去公主封号或者实封,也没有被幽禁,李治轻描淡写,只将驸马薛瓘贬为了房州刺史。
        虽然城阳因为李治的偏袒没有受罚,但出于夫妻之情,城阳仍坚持随丈夫离京上任。而其后李治仍然不忌讳巫蛊这一恶劣事件,选择了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娶自己的爱女太平公主为妻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6楼2021-07-06 19:39
        回复
          咸亨二年五月十六日,城阳公主病逝。李治悲恸之下,遣中使及宫人前往房州视其丧事,等到城阳夫妇的灵辇回京后,李治又于显福门举哀,哭之甚恸,连续五日不视事,大大超过了公主逝世后三日不视事的惯例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楼2021-07-06 19:39
          回复
            而城阳公主之子薛顗与薛绍亦护送父母的灵柩返京,陪葬昭陵,李治追念自己的同胞姐妹,又将自己唯一的掌上明珠太平公主下嫁给城阳的幼子薛绍,永淳二年九月薛绍与太平的长子出生,唐高宗还因此特别赦免了整个东都洛阳——虽然有唐一代,帝甥尚主乃国家故事,但李治偏偏只选择了城阳公主的儿子来迎娶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如此看重这段婚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源自于他与城阳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


            IP属地:江苏99楼2021-07-06 19:40
            回复
              合浦公主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0楼2021-07-06 19:41
              回复
                《新唐书·公主传》载为唐太宗第十七女,生母不详,初封高阳,永徽四年谋反赐死后追赠为合浦公主。


                IP属地:江苏101楼2021-07-06 19:4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不少人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除了是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外,主要是因为《旧唐书》中的一句话:“初,主(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意思就是因为高阳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所以驸马房遗爱待遇优厚,和别的驸马受到的礼遇都不一样。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旧唐书》说房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但是纵观整个贞观年间都没能发现房遗爱因为娶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什么好处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2楼2021-07-06 19:41
                  回复
                    想想杜如晦之子杜荷还能够因为尚城阳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不要以为杜如晦死得早,杜家就渐渐没落了,房谋杜断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要知道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建立凌烟阁,将杜如晦排在了第三名,房玄龄还落后了两名排在了第五位。而那时杜如晦已经死了十三年了,房玄龄仍健在,可见唐太宗仍时时挂念着杜如晦。长孙操也因为儿子尚新城公主为驸马,得以连升三四级的官成为从三品的岐州刺史。唯独不见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何种特殊待遇,反倒是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危,唐太宗亲至其病床前与之握手诀别,并当即授予了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房遗则为中散大夫,让房玄龄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儿子们的显贵。


                    IP属地:江苏103楼2021-07-06 19:42
                    回复
                      这样看来,虽然史官声称房遗爱是因为娶了高阳公主而在众多驸马中脱颖而出的,但就史实而言,房遗爱备受优待是托了父亲房玄龄的福而不是妻子的福。更别说房遗爱在贞观一朝的地位根本不能与长孙冲、杜荷这些尚嫡出公主的驸马相提并论了,即便是在同样尚庶出公主的一干驸马里,比起萧锐、高履行等人身为凌烟阁功臣长子承袭的从一品国公的爵位,房遗爱得到的待遇也是毫无出彩之处。所以若要由房遗爱受到的待遇来推断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证据未免太过单薄。
                      何况与高阳类似的有一位隋朝的兰陵公主,即隋文帝第五女,《隋书》记载兰陵的驸马柳述是隋文帝所有女婿当中最喜欢的,“于诸婿中,特所宠敬”。不过与房遗爱不同的是,柳述不仅在史书上大大风光了一把,还因此得到了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内史侍郎(正四品)的高官厚禄,大大的实惠也捞在了手。再反观房遗爱,除了因为房玄龄病危而被唐太宗加封了一下,丝毫不见因为娶高阳为妻而得到了什么额外的好处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4楼2021-07-06 19:42
                      回复
                        高阳后来因为和辩机通奸一事就被唐太宗疏远,这点更加令人啧啧称奇,因为唐太宗对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对方的行为举止不当而冷落一边,比如皇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
                        尽管李承乾试图谋反,而谋反乃是唐律中十恶之首,属于罪不容赦的滔天大罪,但就算这样唐太宗仍不愿伤害李承乾的性命,不但绞尽脑汁设法保住了他的命,还将为李承乾说话的来济连连升官,甚至还出现了这桩谋反案中一干从犯被处死主谋却活了下来的神奇场景。而李泰虽然有夺嫡之心,唐太宗却也不愿多加处罚这个心爱的儿子,只将他的爵位从正一品亲王将为从一品郡王不说,降级还不到四年,就又重新晋封为了正一品的亲王,唐太宗甚至还经常拿着李泰的书信对周围人倾诉自己是有多思念多在乎这个儿子,立李治为太子也是为了可以同时保全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
                        所以高阳不过是因为与辩机偷情这种无关朝政大局的私事就因此遭到唐太宗的疏远与冷落,这也足可证明唐太宗对高阳的感情有多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淡薄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5楼2021-07-06 19:43
                        回复
                          永嘉公主虽然是唐太宗的妹妹,但显然不得宠,因为当初唐太宗想要为爱女长乐公主多添一些嫁妆,就是要比照这个妹妹的一倍来进行的——永嘉要是得宠,唐太宗又怎么会让女儿的嫁妆比她翻一倍呢?而高阳号称“帝所爱”,结果得到的结局却是和无宠的永嘉公主一样。
                          骄纵从来不等于得宠,因为王子皇孙的身份就是他们骄纵的本钱,而不是只有得宠的人才会骄纵。历史上明明无宠却依旧敢骄纵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比如唐中宗的宜城公主,众所周知,唐中宗喜欢的女儿从来只有韦后所生的那四个,所以并非韦后所出的宜城公主自然与得宠两字无缘,但她却异常骄纵,骄纵到不仅敢把驸马爱妾的耳鼻割下,还敢把驸马的头发也给割了;再比如唐宣宗的永福公主,也无宠,却敢当着皇帝的面骄纵一把,在陪皇帝父亲吃饭的时候一怒之下把筷子给折断了。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6楼2021-07-06 19:43
                          回复
                            所以想要用高阳的骄纵行径来证明高阳得宠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如果高阳骄纵得能像李承乾一连几个月都称病不上朝却不用承担任何后果那样,那么高阳确实是得宠的。但事实却是高阳骄纵一下就落得和无宠的永嘉公主一样的结局,就此被唐太宗疏远冷落,这样的骄纵根本不是得宠的象征,更与得宠无关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7楼2021-07-06 19: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等到永徽四年,高阳公主因为与驸马房遗爱勾结比景公主、柴令武等人,意欲推举唐高祖的庶长子荆王李元景登上皇位,事泄后被唐高宗赐死。
                              虽然唐高宗在赐死这些谋反之人时为了维持自己仁君的形象,象征性地向朝中官员求过情。但高阳等人一死,唐高宗立马下令将他们的财物放到观德殿上让皇室宗亲与文武百官举行射礼,借机震慑那帮蠢蠢欲动的宗室大臣,并将阻止自己施舍“怜悯”之情的崔敦礼提拔为宰相、晋爵固安县公。
                              由此可见唐高宗的求情,实质也只是鳄鱼的眼泪,装模作样而已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9楼2021-07-06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