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郑湘君踏入这扇门时,我正在半敞开的双合窗旁写下这些散乱的字,或也可称是“遗书一封”。
惯唤的文今早已被我遣散去了,他走时只留下了眼前这方已化开的、稍有凝结的墨,好让我就着写下这几笔字,来括我这一生。
初时下笔尚有些滞涩,又教那方砚台浓墨结了半层,只好先停笔研墨。
幼年读史,我偏爱看其中人物事迹,而书册虽厚,但细看来,留名的史家人物也只有墨迹数行,于后人来看,这便已是他们一生,余下的悉数淹于历史滚滚长河之中。
待我年长些许,再看只觉得不尽然。人活于世上,无论怎样地走过此生,总要留下诸多痕迹,或宣之于天下,或隐于心胸间,史书所记不过是前者之几,并不圆满。
虽如此,但我此刻真正使笔要写,也不过有寥寥数行,概因余下的不必再提,也无须他人来评置。于是我坐于桌前,凭一杆笔来看这过往数十年。
便又想起身为学生时撰文,我也是俯于一方红木桌前,不过那时仍身处谢宅,算不得自由放纵。故而现今我再想起搬出谢宅那夜,只觉心情之轻快,好似在那时方真正地活在这世间,真正地挣脱了一层枷锁。
那时天上依旧悬一弯淡月,但却鲜活真切起来了,不似书上所述那般凄冷不可近人。
独脱下我一人的枷锁是远远不够的,但因我曾自由些许,便也想让民众也如我一般。
而之后改革一事不免让人寒心,却又不算寒得彻骨,犹能再撑住一分心气,教我行至今日。
……
要写的、曾写的太多,而论及己身是否无憾,放于家国之下已无谓再剖析了。
然于这时回望这几十年来,我曾与诸君并肩行过联大石子路,亦曾只身步过漫漫长夜,间中种种放于如今再看,所得不过是一粒枪弹,几页纸,来托此身。
这几日里我也常发梦,梦里有数不清的暗夜,年少与如今交织,如电影手法那般奇诡迷离,又似重活过这一生。我身处于其中,复又踏上毫无相差的路途,而心境却不尽相同。
我魂灵游于梦中,见我书房孤灯一点,见游行前将破晓的天,亦见我与虚中彻夜长谈。
独缺一位故人,也请容我这样称呼她,纵然已是各行前路了。
眼前这半面窗已盛下两日的霾天翳云,于今日却是天光大亮,教这一角书房也可分上三寸地界。
但我望着这样好的天色,只无端想起一九四二年的培源馆前的那条石椅。并不圆滑的石面上如今已消磨了几多年月,其下场应是在承过山城的霜风厉雨之后,被截成两节,各塌一端了。
不必再揣以宽容去看,世事人情这般,又怎能强求一块冷石跳脱槛外呢?
在郑湘君踏入这扇门时,我正在半敞开的双合窗旁写下这些散乱的字,或也可称是“遗书一封”。
惯唤的文今早已被我遣散去了,他走时只留下了眼前这方已化开的、稍有凝结的墨,好让我就着写下这几笔字,来括我这一生。
初时下笔尚有些滞涩,又教那方砚台浓墨结了半层,只好先停笔研墨。
幼年读史,我偏爱看其中人物事迹,而书册虽厚,但细看来,留名的史家人物也只有墨迹数行,于后人来看,这便已是他们一生,余下的悉数淹于历史滚滚长河之中。
待我年长些许,再看只觉得不尽然。人活于世上,无论怎样地走过此生,总要留下诸多痕迹,或宣之于天下,或隐于心胸间,史书所记不过是前者之几,并不圆满。
虽如此,但我此刻真正使笔要写,也不过有寥寥数行,概因余下的不必再提,也无须他人来评置。于是我坐于桌前,凭一杆笔来看这过往数十年。
便又想起身为学生时撰文,我也是俯于一方红木桌前,不过那时仍身处谢宅,算不得自由放纵。故而现今我再想起搬出谢宅那夜,只觉心情之轻快,好似在那时方真正地活在这世间,真正地挣脱了一层枷锁。
那时天上依旧悬一弯淡月,但却鲜活真切起来了,不似书上所述那般凄冷不可近人。
独脱下我一人的枷锁是远远不够的,但因我曾自由些许,便也想让民众也如我一般。
而之后改革一事不免让人寒心,却又不算寒得彻骨,犹能再撑住一分心气,教我行至今日。
……
要写的、曾写的太多,而论及己身是否无憾,放于家国之下已无谓再剖析了。
然于这时回望这几十年来,我曾与诸君并肩行过联大石子路,亦曾只身步过漫漫长夜,间中种种放于如今再看,所得不过是一粒枪弹,几页纸,来托此身。
这几日里我也常发梦,梦里有数不清的暗夜,年少与如今交织,如电影手法那般奇诡迷离,又似重活过这一生。我身处于其中,复又踏上毫无相差的路途,而心境却不尽相同。
我魂灵游于梦中,见我书房孤灯一点,见游行前将破晓的天,亦见我与虚中彻夜长谈。
独缺一位故人,也请容我这样称呼她,纵然已是各行前路了。
眼前这半面窗已盛下两日的霾天翳云,于今日却是天光大亮,教这一角书房也可分上三寸地界。
但我望着这样好的天色,只无端想起一九四二年的培源馆前的那条石椅。并不圆滑的石面上如今已消磨了几多年月,其下场应是在承过山城的霜风厉雨之后,被截成两节,各塌一端了。
不必再揣以宽容去看,世事人情这般,又怎能强求一块冷石跳脱槛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