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500贴子:10,032,462

回复:是谁剪了湘云做的扇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宝玉忙笑道:"前儿的那事,本不知是你做的。"袭人也笑道:"他本不知是你做的。是我哄他的话,说是新近外头有个会做活的女孩子,说扎的出奇的花,我叫他拿了一个扇套子试试看好不好。他就信了,拿出去给这个瞧给那个看的。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回来他还叫赶着做去,我才说了是你作的,他后悔的什么似的。"史湘云道:"越发奇了。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剪,就叫他做。"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根据文本描述,我倒是觉得那什么花是黛玉剪的,不过是误剪,不是存心的。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24-08-10 00:17
收起回复
    虽然我喜欢黛玉,但觉得该以文本为据,尊重事实。
    比如黛玉的小性,即便基本对着宝玉,但小性就是小性。不过人家小情侣之间的小情调,一个愿者一个受者,与他人无关。
    有些人爱说什么娶了黛玉受不了什么的,好像黛玉很看得起他,他还不屑似的,这“自我感觉”未免也太良好了吧?也不知道这底气哪来的。


    IP属地:广东18楼2024-08-10 00:22
    收起回复
      比如滴翠亭,明摆着是宝钗忌惮小红知晓其偷听之事,所以甩锅不在现场的黛玉,却硬被一些人掰成了“好人好事”,令人不屑。
      但宝钗对黛玉的确很好,不管她是否出自真心,主动地关心和帮助是事实,平时的言高语低也大多让着黛玉,有一副“姐姐”的样子。
      而黛玉对湘云也是一副姐姐的模样。
      比戏子,黛玉什么都没说,是湘云不领宝玉的情,对着宝玉发脾气,还夹枪带棒骂黛玉。后来还是黛玉主动找了湘云和宝钗和好的。
      凹晶馆联诗,湘云出了佳句,黛玉又是叫好又是跺脚,说“我竟要搁笔了”,哪里有半分嫉妒?


      IP属地:广东19楼2024-08-10 00:49
      收起回复
        回到主题。
        黛玉误剪了湘云针线,按说只有宝黛袭知道,是谁传给湘云听的?是无意的还是有意挑拨是非?
        纵观前八十回,黛玉对袭人一向是尊重的,没说过她半句不是,也不嫉妒她和宝玉的特殊关系。因为她爱宝玉,袭人细心服侍宝玉,她是看在眼里的、记在心里的。而袭人呢,却当了宝玉和湘云说黛玉的不是——你那个女朋友啊,我一点都不看好,还是宝姑娘“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这是“至圣至贤”之人的做派?


        IP属地:广东20楼2024-08-10 01:08
        收起回复
          虽然观点不同,但我佩服你认真研读、细心求证的精神。
          随便聊聊,晚安!


          IP属地:广东21楼2024-08-10 01:19
          收起回复
            @晖煜❤明荷 回8楼
            您说“黛玉嫉妒湘云的女红水平高而剪了湘云做的扇套。”这个问题我在16楼的回复里已解释过了,不妨再重复一遍。宝钗、湘云稍微亲近点,黛玉就吃醋,这方面宝玉深有体会。若明知是湘云做的,却拿着到黛玉面前去炫耀,那脑袋若不是被门夹了,便一定是被驴踢了。
            宝玉有摔玉、砸玉的前科,若明知是湘云做的而剪,那剪的是情谊。若是花钱买的,便不过是几辆银子的事,在宝玉眼里,根本不值什么。剪扇套,书中写明是与黛玉赌气,至于为什么赌气,书中没写,我们便不得而知。宝玉黛玉今天好,明天恼本来就是家常饭。
            鱼眼睛一词,是出自宝玉之口,黛玉是宝玉的最爱,若黛玉是鱼眼睛的话,那么其他人便皆成粪土了。恕我直言,明荷姐大概并不清楚鱼眼睛的含义。鱼眼睛一词是与清纯小女的比对,专指那些利欲熏心的女人。
            您说湘云是龙,有何例证?湘云光明磊落,英豪阔大,确实深受读者喜爱。但有那些惊人的治家理念和管理才能,即便是诗才,也是稍逊黛玉宝钗的。


            IP属地:山东22楼2024-08-10 19:54
            收起回复
              古代女工是女子必修课之一,女孩子们在一起针线也是常谈到的话题之一,相熟的女子间是相互认得对方的针线的。【秋纹见这条红裤是晴雯手内针线】
              宝玉的衣物饰品都是非精品不用的(在他老爹面前除外)
              【‘打的粗,且在别处能着使罢;要匀净的,等明儿来住着再好生打罢’】湘云在史府有很多针线要做,如果做史府以外的针线 得到贾府住时才有时间做精。
              据吧友说 在宝钗替湘云办螃蟹宴 刻意把湘云从黛玉身边拉拢走之前,湘云一直是跟黛玉玉交好的。
              就是说 【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去安歇。】直到第三十七回湘云才去了宝钗处住。原来湘云每次来,都是同黛玉一起住的。白天姐妹们一处玩不见得有时间做针线,所以湘云的扇袋应该是在晚上睡觉前做的。
              可以说 湘云给宝玉做的扇袋几乎是黛玉看着完成的。


              IP属地:吉林23楼2024-08-11 08:43
              收起回复
                扇套无疑是林黛玉铰的。
                为什么呢?
                这是个技术问题。贾宝玉什么人?富贵公子里的富贵公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喝个茶小红都担心他会烫了手。他会用剪子吗?他知道剪子放在哪儿吗?他不知道。他即使想铰,他也得叫袭人给他拿剪刀。袭人能让他动剪子动刀吗?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不明白呢?


                IP属地:北京24楼2024-08-11 11:29
                收起回复
                  @晖煜❤明荷 回9楼
                  姐凭什么说“紅樓夢作者以女红水平象征其理家水平。晴雯的女红是被作者批评的。”?
                  书中并没有特别彰显凤姐的女红出彩,若论治家,凤姐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协理宁国服一节。被现代的企业家奉为经典。应对太监勒索的技巧,让人叹为观止。成了神的秦可卿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诺大的宁国府荣国府,那么多的男男女女,秦可卿却说:“非告诉婶娘,别人未必管用。”若是勘破书中的梦幻,可知后来贾府被封,贾家人不至于无家可归,贾兰能够爵禄高登重兴贾家。皆都是凤姐的功劳。
                  其次是探春,但探春太耿直,善善恶恶容不下有才能的恶人,是其短板。再次是宝钗,宝钗虽能很快熟悉上下级的习性、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但只想赏赐聚拢人气。却不敢责罚得罪人。
                  从那个情节看出作者批评了晴雯的女红?我怎么也找不到,姐能否给提个醒?
                  至于您说的俄罗斯=罗刹国那些,我认为不过是些天马行空的臆念,没有去较真的必要。


                  IP属地:山东25楼2024-08-11 20:12
                  收起回复
                    昵称君 回10楼
                    欢迎兄台光临讨论。您说:“宝玉不知是湘云做的,所以才将扇套拿去到处去炫耀,宝玉的意思是如果知道是湘云做的就不该在黛玉面前炫耀,”能见到如此和我相同的看法,实属难得。说“林黛玉小肚鸡肠”小肚鸡肠虽是 贬义,若仅拿其衡量黛玉与宝玉的日常纠葛,这话也不是太离谱。但宝玉既然不知是湘云做的,那么黛玉更不可能知道是湘云做的。若宝玉买了件精美的针线活,拿给黛玉看。黛玉觉得自愧不如,就要毁掉吗?其凭什么这么霸道?既然在外面能买到。宝玉既然喜欢,毁了可以再去买,黛玉有能力全部毁掉吗?
                    “宝玉炫耀扇套做的好,充分证明宝玉是非常喜欢扇套的。”这话说的很对,但扇套能比通灵玉还珍贵吗?扇套再好,不过是花钱买的。毁了再去买就是了。宝玉本来就视金钱如粪土,张道士给了宝玉那么多的珍宝,宝玉却一样也不想要。想无条件送给穷人。


                    IP属地:山东26楼2024-08-12 20:23
                    收起回复
                      @昵称君 回11楼
                      昵称君,您说书中写宝玉黛玉吵架有十几处之多?我没数过,不太清楚。说“每一次吵闹都是因林黛玉狐疑忌妒挑起。”这话太离谱了吧?举几个例吧:
                      二十二回,湘云说黛玉像戏子。封建时代,戏子是下九流,地位等同于妓女。那个小旦像黛玉,凤姐、宝钗、宝玉等人都看出来了,但谁都不敢说,因拿低贱人比人,带有侮辱性,独憨湘云脱口说出。当时黛玉并没有在意,是宝玉给湘云使了个眼色,湘云反而不依不饶了。宝玉赶忙给湘云道歉,两个人却扯伙歪排了黛玉若干不是:什么小性儿、多心人、行动爱恼、会辖治人。这些话恰好都被黛玉听见了。宝玉哄不好湘云,又来讨好黛玉。若您是黛玉,会是什么态度?这究竟是谁挑的事?读《红楼梦》,万不可因整体印象影响到细节分析。
                      二十六回,宝玉忘形,脱口说到:‘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这样的轻薄话,不要说封建时代,即便是现今社会。若遇到比较传统的女孩,挨个耳光也不稀奇。当时的黛玉却只有哭的份。即便这样,黛玉怕宝玉在父亲哪里受了委屈不放心,晚上又到怡红院去探望。恰好又被晴雯打着宝玉的旗号拒之门外,听着情敌与心上人在房内莺歌燕语,自己却只能孤零零被拒在门外抽泣。昵称君,您心目中蛮横强势的悍妇都是这个样子吗?


                      IP属地:山东27楼2024-08-13 20:33
                      收起回复
                        贾府的下人有很多,很多时候 她们只是不出声 不是不存在
                        就像下大雨前宝玉看龄官画蔷,连当事人龄官都不知道那是宝玉,却连贾府外付家的婆子都知道贾宝玉自己淋着雨却叫别人躲雨去。宝玉自己没说 龄官连对方是宝玉都不知道更不可能是龄官说的,那往外传此事的就只是能 当时在园子里的某下人了
                        【凤姐儿正自看园中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一个人来,向前对凤姐儿说道:“请嫂子安。”凤姐儿猛然见了,将身子望后一退,说道:“这是瑞大爷不是?”贾瑞说道:“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凤姐儿道:“不是不认得,猛然一见,不想到是大爷到这里来。”贾瑞道:“也是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在这个清净地方略散一散,不想就遇见嫂子也从这里来。这不是有缘么?”一面说着,一面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儿。】这是贾瑞在花园偶遇凤姐一节,是不是觉得 整个花园就只有贾瑞的凤姐两个人
                        【于是凤姐儿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并宁府的媳妇婆子们,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凤姐儿正自看园中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前面一句写得很清楚 凤姐身后就跟着一群丫头婆子, 她们只是不出声 不是不存在
                        贾环在贾政面前告宝玉一节,也是看四下无人才开的口,结果怎么样,不还是转眼就让焙茗知道了【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
                        如此 湘云能在下人处听到 剪扇袋的全过程 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IP属地:吉林28楼2024-08-14 09:25
                        收起回复
                          昵称君 回13楼
                          昵称君,《红楼梦》博大精深,无论学识多么渊博,都有若干弄不明白的地方。我们既然要根据某个遣词说事,就应该细查查工具书,弄个明明白白才对,不应该强行曲解,不仅误了别人,也有损自己的现象。不忿一词,是指不服气。不平的意思。您解释成愤恨,不知出自何处?
                          全书中,只有宝钗滴翠亭移祸黛玉。那个章节里有黛玉要害宝钗的例证?您搜罗了一顿,拿出了二十九回黛玉嘲讽宝钗的一句话:“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便无限上纲,说成十恶不赦的大罪。什么“林黛玉阴阳怪气冷笑进谗言,可见林黛玉就是小人之心、害人之心,在长辈亲友面前贼喊捉贼污蔑陷害宝钗,败坏宝钗的声誉。”还有“可见林黛玉就是小人之心,阴险狡诈、腹黑善妒、拨弄是非。”
                          宝钗人情练达会来事,人缘好,比黛玉威信高,因而黛玉不忿,即心里不平衡,不服气,想让宝钗出点丑是实情。怎么能与贼喊捉贼,污蔑陷害宝钗,小人之心,阴险狡诈、腹黑善妒、拨弄是非挨上边呢?
                          评论《红楼梦》里人物的是非,仅凭些空洞的口号是说服不了人的。关键得拿出例证才行。


                          IP属地:山东29楼2024-08-14 20:53
                          收起回复
                            @siyangmingzi 回15楼
                            欢迎兄台光临讨论,我们判断问题,应该根据事件发生的情节,作者遣词,结合人物的人品、性格去分析,不应该拿局外人的品行做替代推理。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 ,是曲解者的信口开河,您怎么当成不刊之论了呢?袭人热心,宝钗无情,其两人,恰好是截然相反的两个典型。袭人是奴才,经常数落宝玉,那次也是宝玉认错发誓改过。宝钗是主子,是客人,每次劝宝玉,宝玉都让其下不来台。并且还骂她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兄台考虑过是为什么吗?
                            黛玉孤高自许,凭的是人品高洁,文采出众。她从来没有刻意讨好过任何上等人,也从来没有颐指气使过低贱的人,而晴雯无知狂妄,持宠而娇,凌辱弱小,丫鬟的地位小姐的脾气,岂堪与黛玉并论?


                            IP属地:山东31楼2024-08-15 20:44
                            回复
                              @河心云影 回17楼
                              我进吧时间不长,浏览吧友的帖子尚少,迄今最敬佩的是河心老师,治学严谨,书读的细,分析的透。文风正。一些吧友不是将某人捧的完美无瑕,便将某人贬的十恶不赦。总体印象屏蔽了对细节的分析。须知《红楼梦》写的是实实在在地社会生活,没有完人,善有善的原因,恶有恶的理由。所以佩服河心老师能始终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但《红楼梦》博大精深,风格奇特,文笔狡猾,无论知识多么渊博,都免不了曲解。我虽敬佩老师,但不迷信任何人,包括那些名声显赫的红学泰斗。经自己反复琢磨认定的东西,总想无保留的全部亮出来与红迷们一辨,验证一下,究竟能不能真正站得住脚。
                              扇套究竟是谁剪的,我在主贴和对吧友的回复中反复申明了理由。因老师的判断只是凭感觉,所以我没有针对性的辩词。我认为老师应该将黛玉这个人物做个总体分析。若去抢夺别人的东西来毁坏,还是清纯小女吗?是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吗?这如泼妇何异呢?


                              IP属地:山东32楼2024-08-16 20: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