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500贴子:10,032,464

回复:是谁剪了湘云做的扇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是说湘云黛玉的死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4-09-09 07:32
收起回复
    凤姐说小戏子像个谁,凤姐不说透,就是知道黛玉小心眼儿
    很多人都看出来像黛玉,都不说
    口无遮拦的湘云说出来了
    其实小心眼儿的黛玉,只是随便气气,
    宝玉在中间无事忙,湘云黛玉反而都生气了
    但是也很快就不当回事了
    只有矫情装杈犯,天天炒作黛玉又被迫害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24-09-09 07:36
    收起回复
      针线筐,在红楼梦里,有个专门的词
      就连女子做针线时,咬线头吐线头,都有个专门的物件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24-09-09 07:37
      收起回复
        @ 贴吧用户_051t5Dy: 再 回47楼
        宝钗既然在待选,为何还张扬金锁须有玉的人配?湘云相过亲,定婚了吗?即便定了婚,就没有变数吗?人人都认为宝玉黛玉的婚姻已是定局,他们后来结婚了吗?
        看兄台对二尤的看法,大概仅看过程本吧?脂本中尤二姐、三姐和她们母亲堪称破鞋世家。三姐比二姐更淫荡。作者设置这个组合的目的,是在阐明天道好还,二尤之死是天谴,接下来因凤姐迫害尤二姐,贾琏休妻都遭到报应。这都是箕裘颓堕皆从敬的连锁反应。程本经高鹗删改后,尤老娘成了普通妇女,尤二姐成了失足青年。三姐成了刚烈淑女。其目的是迎合续书,改弦易辙。建议兄台还是找本以脂本为底本的版本看看吧。
        司棋与表弟野合,被鸳鸯看见,闹出惨案了吗?小红又不是在野合,不过是在与同性人私聊,即便被人听到,有您想象的那么骇人听闻吗?我们看《红楼梦》,首先应有个公平公正的态度,不要让臆念影响到细节分析。
        《红楼梦》的艺术风格是以梦幻的方式将大结局的内容全盘托出,以细节彰显人物的性格、喜好,追求等内心世界。当读者真正了解了人物,根据梦幻按迹循踪,大结局的事情便一目了然。若兄台始终认为宝钗完美无缺。那么将永远也不可能知道“金簪雪里埋”是啥意思。


        IP属地:山东71楼2024-09-09 20:54
        收起回复
          @晖煜❤明荷 回50、51、52 楼
          书中任何人物的话都不能代表作者。宝玉虽有作者的影子,说的话也代表不了作者。
          黛玉说宝钗矫揉造作,李纨、探春都表示支持,若湘云硬要赞同宝钗的说法,那还是性格豪爽,心直口快的史大姑娘吗?
          黛玉说话刻薄,这是事实。但刻薄与小心眼是两个概念,姐莫混淆了。
          从小学到初中。老师说什么我们信什么。因为老师教我们的都是基础知识。我们的教材,都是有专家审定的。您留意一下冯其庸校注本再版序。有多少全国顶尖的文学大师都参入了《红楼梦》的校注工作。他们不乏有语文教材的审定者。你说语法要求和什么专家无关,我真不敢苟同。我虽然语文基础差,但拿您和文学大师比,我还是相信他们的。
          《红楼梦》之所以被全世界认可,关键是自然真实接地气。那些梦幻类的荒唐言,隐的是大结局的内容。您说周瑞家的一眼就能看透人的品质,不知她是那路神仙?《红楼梦》博大精深,我们看不懂的地方太多了,不懂不丢人。若不懂装懂,硬拿出一副无所不知的形态来,真不是明智的做法。
          七十六回联诗,您从那个句子里看出黛玉、妙玉在伤害湘云?那个地方显示出真假斗法?您说的话,怎么总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呢?


          IP属地:山东72楼2024-09-10 20:41
          收起回复
            【“他”只能指代本句中出现的人物,不能指代本句中未出现的人物】。
            这是基本的语文语法要求,你违背了。
            本句中只有“林姑娘”,无其他人,所以“他”只能指代林姑娘。这是语法要求。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4-09-11 07:50
            收起回复
              @ 贴吧用户_051t5Dy: 回5 2、53楼
              究竟是谁剪的扇套,我们都反复申明了自己坚持的理由,既然达不成共识,那就只有各自保留了。
              湘云尚未离开贾府,就求宝玉经常想着提醒贾母,接她来贾府住。湘云爱作诗,起诗社这样的趣事,宝玉怎么会忘了湘云。求贾母、求妙玉,谁的面子也没有宝玉大。 四十五回之后,黛玉和众姊妹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和湘云更是投机。若您硬是将姊妹间玩笑看成是恶意诋毁,我实在无话可说。但兄台千万莫忽略了“只恐石谅花睡去”这个句子也是谶语。这是对“只恐夜深花睡去”的重复强调,使将来的必然更明显,更通俗。同样,湘云说“快坐上那船家去吧”,也是对“莫怨东风当自嗟”的重复。
              宝玉十二三岁大观园提对额,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众请客无不叹服。黛玉常讥笑宝玉作诗总是垫底,但对芙蓉诔却拍手称赞。难道是假意奉承。我不太懂诗词,但见过若干名家赞美芙蓉诔精湛的文章,像您这样瞧不上芙蓉诔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脂本在宝玉做姽婳词之前。作者对贾政,宝玉、环、兰四人有个总评,约四百多字,表明贾宝玉就是真宝玉。程本里被高鹗删掉了。您细看看吧。
              无论什么单位,若是个领导。就有权指派下属干活。若是员工,就要服从领导的安排。他们有贵贱之分吗?宝玉使唤丫鬟是天经地义,但宝玉不把她们当人看了吗?就如现在雇保姆。主人应该侍候保姆吗?
              石头记开篇就表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我们虽不能将宝玉的事情与作者完全合一,但宝玉身上有作者的影子是肯定的。【}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过 是作者的自嘲而已,宝玉是否真的不肖?得看宝玉周围的人怎样说。
              ·


              IP属地:山东74楼2024-09-11 20:29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051t5Dy: 回5 4楼
                不管是几等成色的衣服,只是布料上的区别,与针黹技术无关。因为宝玉穿的衣服基本都是袭人做的。
                兄台细看看原著吧,二十一回黛玉湘云是同一个房间,二十二回便不是同一个房间,二十三回黛玉搬进了潇湘馆。我只知道薛姨妈进潇湘馆陪黛玉住了几天,湘云什么时间在潇湘馆住过?能否提个醒?
                您说“史家是没让湘云是吃饱还是没让湘云穿暖?”书中没写史府内酒池肉林,也没写史府吃饭的场面。所以湘云吃没吃饱我们不知道。但书中写湘云生活在绮罗丛中。却实实在在没穿暖、作者惜墨如金,衣饰方面只有对宝玉、凤姐做过重彩渲染。其他人在有必要的情况也不过淡淡的一笔,包括黛玉宝钗。但湘云却是个例外。有趣的是,作者写这位绮罗丛里的富家千金,四次着装三次穿得是别人的衣服。正月里下雪天,丫鬟们在院子里玩雪吗,湘云若不觉得冷,为何躲在屋里不敢出门 ?若对玩雪没兴趣,为何贾母刚脱下斗篷。湘云便迫不及待的穿上跑出了门?四十九回。湘云已是快出嫁的大姑娘了,所有的衣物也都搬进了贾府。冰天雪地中,湘云里里外外穿的全是别人的衣服,兄台注意过那个褶子吗?褶子是明清时代的男款童装。作者是在提示这是宝玉小时候穿的衣服。性格豪爽的湘云。却将这些悲惨的事情转换成欢乐的气氛,让周围人和读者们沉醉在愉悦中。明晚再回。


                IP属地:山东75楼2024-09-12 21:01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051t5Dy:再 回5 4楼
                  毛伟人说过,不看《红楼梦》就不知封建社会。我们不清楚封建社会礼仪的着装,但不应该凭臆念去想当然,王夫人见湘云大热天穿了那么多厚厚的衣服。笑道:‘也没见穿上这些做什么?’王夫人乃钟鸣鼎食之家。难道连这最起码华服和常服的基本常识也不懂?我们现代人比封建社会的人还懂封建社会吗?
                  兄台可能始终泡在蜜罐里。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宝钗为什么不给湘云衣服。并不是舍不得,而是不敢。贾母、王夫人、凤姐都知道湘云缺衣裳。但都在装糊涂,因为她们都是聪明人。谁也不想做花钱结怨的傻事。若湘云父母健在,给湘云几件衣裳自然有人知情。但湘云是依附叔叔生活,史家又绮罗成山,贾母若给湘云做衣裳,好像有意显示娘家侄媳妇虐待了湘云似的,须知,越做缺德事的人越敏感。所以只能推聋装瞎。王夫人、凤姐若给湘云做衣裳,同样有怜悯湘云,显露湘云叔叔婶婶虐待湘云的嫌疑。并且也伤了贾母的面子。宝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更不能去做这花钱结怨的事了。
                  宝玉的药方,不过是开了个玩笑而已。要是个真药方,宝玉早去求贾母了。不要说三百六十两。即便是三千六百两。贾母也会毫不犹豫的。黛玉在贾府人心目中的地位,宝玉心知肚明,吃燕窝一事,宝玉为什么不在王夫人和凤姐面前提起呢?


                  IP属地:山东76楼2024-09-13 20:38
                  收起回复
                    @晖煜❤明荷 回55 楼
                    您说十四回将十二支寓写的清清楚楚,大概是我愚笨,竟一点也没看出来。再说五回的红楼梦曲是十四支,并非您说的十二支。我也真不明白您根据什么将其与十二地支牵扯到了一块。您既然将这些东西牵扯到了一起。能否请教一下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起什么作用?想阐明什么样的问题?总该有个所以然吧?您既无根又无据,没有任何理由。仅凭一些空洞想当然的口号,让人如何明白?如何接受呢


                    IP属地:山东77楼2024-09-14 20:42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051t5Dy: 回5 6楼
                      贾雨村初入仕途,本来清廉。却被同僚所不容而丢官。等二次入仕,良心泯灭,成了权贵们鱼肉百姓的鹰犬。宝玉厌恶,平儿怒骂,贾琏说其官儿做不长,但他却步步高升。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书中并没说明原因,您凭什么肯定其是得益于清廉秀?我们读《红楼梦》。不应该将臆断说成事实。
                      女子无才便是德,本来是封建糟粕。却被您这样的现代青年奉为经典,真令人纳罕。若按兄台看,黛玉、宝钗、湘云、元春、探春以及宝琴她们皆是无德之人?只有像迎春那样的懦弱人才勉强算有德之人?那么作者为什么说作书的目的:是不想让那些有才能的女子泯灭呢?
                      贾府虽奢侈,也不可能花钱买些奴才跟着享受奢侈吧?湘云的劳动强度超越了贾府最低贱的下人。这是史府良好的家风,还是湘云受到了虐待。湘云在家做活要到三更天,替别人做一点半点。奶奶太太还不受用。这太太奶奶是谁,用得着说的那么直白吗?是不是将湘云当成了生钱的工具?湘云说在家里很累,别人问多了便止不住流泪。这究竟是得到了那门子关心?湘云是小姐还是奴隶?若湘云因良好的家风而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还算什么‘英豪阔大宽宏量’?将蛇蝎心肠的人粉饰成贤德楷模,兄台的辩才真让人佩服的叹为观止。明晚再回。


                      IP属地:山东78楼2024-09-15 20:18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051t5Dy:再 回5 6楼
                        湘云若能像贾府三春那样的生活,可真成泡在蜜罐里了。就拿做针线举例:探春说:“我是该作鞋的人么?······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两双,爱给那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还敢管我不成?”湘云有这种待遇吗?至于迎春被下人欺负,那是她性格懦弱,怪不得任何人。
                        书中那回写湘云有两个叔叔?兄台能否提示一下。湘云父母留下的遗产在谁手里?那些钱财养不活湘云吗?在家干活累的半死,出门前呼后拥有什么用?这种排场是在往谁脸上贴金?
                        那回书交代湘云找了个如意郎君?“厮配得才貌仙郎”。说得是像湘云这样靓丽的人物抵得上配个才貌仙郎,也就是若老天有眼,应该配才貌仙郎才公平。而并非真配了个才貌仙郎。
                        那回书记录了湘云被二婶带着‘出入各处上流聚会’了?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自己的家人和亲戚。几乎见不到其他男人。兄台拿现代的社交套袭封建社会,是不是太超前了?细看看贾母的掰谎记吧。
                        什么是旧衣服?凡洗过一次的就算旧衣服。宝玉不管穿新衣服旧衣服,都是自己的衣服。凤姐、宝钗、黛玉、探春都免不了穿旧衣服,但都不是别人的旧衣服。


                        IP属地:山东79楼2024-09-16 20:20
                        收起回复
                          @随意逛逛留印 回复58.、59楼
                          随意兄,若干日子没见了,真挺想你的。.王夫人什么时候说黛玉小心眼了? 其是舅妈,若真将给黛玉新做的衣服給死人用,确实不妥当。不要说比较迷信的封建社会,就是现在也让人忌讳。雪雁不借衣服给赵姨娘丫鬟参加葬礼,若换成是我,我也不借。但宝钗能将新做的衣服给金钏入殓,也确实让人佩服。
                          李纨说黛玉刁钻、可以说是刻薄。这是实话,所以黛玉没有否认。但刁钻、刻薄与小心眼完全是两个概念。
                          您将黛玉对周瑞家的说成是尖酸刻薄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迎春被下人欺负,就是被其平日太好说话,将下人惯的蹬鼻子上脸了。再如夏金桂,一开始是对薛蟠试探性的掌控,后来将薛蟠和薛姨妈拿捏的死死的,也想制伏宝钗,但见宝钗凛然不可犯,便不敢招惹宝钗了。至于其他人说黛玉小性儿,能举个实例吗?湘云将黛玉比戏子,又和宝玉歪排了黛玉些不是处。黛玉却没往心里去。问罪过湘云吗?琥珀凭臆念说贾母给宝琴衣服黛玉回妒忌,黛玉妒忌了吗?对于琥珀的凭空抹黑。黛玉计较了吗?


                          IP属地:山东80楼2024-09-21 20:43
                          回复
                            林黛玉吹毛求疵周瑞家的,就能免别人欺负她?
                            林黛玉紫鹃,谁不知道宝玉敢对她人言可畏,敢妆疯逃避责任,还敢花心,贾母还装迷到死不挽尊,毫无担当,就是最大的欺负?人言可畏!
                            也就是当初黛玉进府时说和尚说“见父母之外的人,哭哭啼啼,活不长”的原因
                            也是王夫人说宝玉说得甜言蜜语,做事害人害己,远离他远离是非的原因
                            吹毛求疵周瑞家的,还免得别人欺负她呢
                            贾母说的最难听的话,林家人死绝了,还是当众公开,当着林黛玉的面说的
                            贾母说才子佳人之佳人,是人不人鬼不鬼的
                            也很难听
                            贾母说的才子佳人,林黛玉说的风流佳事,黛玉畏惧的人言可畏,凤姐等群嘲的“鸦雀不闻寻个好女婿”,鸳鸯宝钗王夫人袭人吃惊的,,
                            都是自由恋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24-09-22 07:29
                            收起回复
                              死者为大,寿衣选最好的,是死者为大
                              夏天死人必须赶紧埋了,因为紧急,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好寿衣,只有林黛玉过生日的一件,因为黛玉多心,王夫人便有犹豫
                              但是,
                              寿衣不寿衣的,根本不是重点
                              是王夫人对宝钗隐瞒宝玉祸害了金钏,
                              找的借口而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24-09-22 07: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