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4
-
2
-
316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天一老师的译文: 一条道路,从a点可以到达b点,但是,从a点到b点不是仅有这一条路,而是有无数条。 一个物体,可以命名为a,但是,这个物体不是只能命名为a,也可以命名为b或c或d。 各位道友觉得如何?24佛门吧被净土宗把持多年,害人无数,最近终于被关了,度娘功德无量。 ————————————————— 下面让大家了解一下净土宗。 ————————————————— 净土宗一开始主要是念佛得佛力加持,消除己身业力,从而在佛的帮助下进入极乐净土。 关于极乐净土,祥见佛说阿弥陀佛经。 当净土宗越发壮大后,教义也慢慢多了起来,光念阿弥陀佛还不足以进入极乐净土,还需要供佛礼佛,到后面还要供养僧众,这些都是消除业力9太上,不知有之,这是不是意味着最好老子吧的吧友不知道老子吧有吧主?266道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道德经是治国论。道德经是空想社会主义。9如何面对人生的低谷期?7021要求:1,40岁以下。2,本科学历。3,有唯物主义哲学基础。4,非佛教徒。 讲解方式:发帖,回复。22【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 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17关于上德、下德的争论,从来未曾止息。 我在此说一个关于那个时代“德”的真正释义。 《韩非子》也是先秦时代的著作,其中就有提到关于德的问题。“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 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或许后世都以为“仁德”不够就不能行武吧?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哈!上古之“德”,其实指的是能量。“道生之,德蓄之”,能量不够,当然不能立即打仗,既打不过,也打55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5355原文:“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所以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应该理解为:大道,天道,地道,王道(自然也包括人道)。所以后面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名与字,就如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李耳、李聃都说的是老子。12言有宗,事有君。老子5000言的宗、君是什么?视麦抱朴少私寡欲。11反复查考诸经典可以确定:红尘就是历练场,人来这里的目的单单是为修行,末了,若活成纯粹的人,即可往上升晋入那绝对净土,象远古真人一样,享受真正意义的大自在,直到永远;反之,哪怕有一丝的人格缺陷,也将被淘汰沦入阴间,待来世重新学习作人(绝对的行为准则自在己心)。 因此,无论是谁,无论他有多大成就,只要死亡,就在宣告此生白活——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0作者圆方原创 20241226 人类期盼已久的万法归一,长生不老之方法,今天终于被鸿稀先生大白于天下了,这一下扫除了两千多年人们心中的阴霾,人类从此看见了光明,人类从此将步入正道,长生不老将成为现实。 鸿稀先生在冬至日,一阳升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石破天惊地首次公开了天地间大道最真实的东西。 鸿稀先生曾多次强调火候和时间,那个时候我还真不懂,今天我才初懂。 古人在地支藏干与脏腑关系中就揭示了精满不思欲,气满不思食403329320就酱,学习成本已经很低了,毫无门槛,什么问题原话直接问12吧里不少人把无为归纳为“怎样为”,这是概念上不入门的,压根是概念上的门外汉。 不经过管理\治理困惑,不了解古\今差异,不留意人类的根基问题,谈论老子只是隔靴挠痒。23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 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主旨,因为语句直白,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而不明究竟。看似简明,实则非常抽象,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必须结合前后文,才能明白其真义,知其然知其所然。 1 老子在此句前先给了一个关于“美”的命题及推演,并由此揭示了天下致乱的根源,是其无为思想的逻辑依据。 ┍─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先,后之相随,恒也。 ─┛ ①美,人之所欲者。王粥注:0“道、知、德、名”这几个字在老庄时代应该是很重要又挺有共识的概念,但现代解老庄时一直语焉不详。我在解庄时有自己的想法,今天就来说说。 说这几个字前,先追根溯源下中西方的文化内涵差异,不要认为这是废话哦。 我认为中西方思想最大的差异是是非观的差异。 最原始的中国思想中其实不存在是非观。我们可以说是无神论者,或者说崇尚的是自然万物。我们相信万物皆有灵,道法自然。一切的发生都是对的,不管发生的事你认为是好还98正题如问7704作者:圆方 原创 20241021 被誉为群经之王的《德道经》,在悠悠两千多年的岁月里,历经多次改编,仍被广泛流传。然而,今人的理解与原作相比,已出现颠覆性的偏差。 回溯历史,自周朝起始,华夏文明就出现了断层,至汉代更是断崖式下滑,迄今已逾两千五百载。追根溯源,症结在于人的“德”出了问题,诚如“无德不立道”所言。老子高瞻远瞩,预见了未来种种,留下《德道经》后飘然而去。 万不可轻视这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断层,它险些斩4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 《太上感应篇》00【论道】分享贴子2【论道】分享贴子44道就是在人的内心筑建一个四通八达的意识通道,这个通道如同天地间的空间一样,一切可以自上而下的流动,或者自下而上的虚化,中间绝不会长期驻留什么事物。这样的方式从拥有的角度看,可以拥有一切。这种状态我不知道怎么说清楚,只能凭自己的感受,就叫做道吧。0214流传三千年的《道德经》和在马王堆出土的《德道经》,哪个是真书,哪个是伪书?6宗教是一切思想的终点,但是直接让你站在宗教这个终点没什么益处,因为终点就在脚下反而被视而不见,没有体验哪来的感悟呢?就是要经历哲学的摧残与蹂躏,从简单迈向复杂,到更复杂,最终遇到一扇门,推开豁然开朗,复归于简单,这便是灵性的觉醒,也是真正的到达宗教与哲学的结合体,信仰油然而生,大道至简,佛家与道家都有能力简明扼要的说明真相,然而为了示真理于世人不得不啰嗦,可见长篇大论可不是什么好习惯42看了老子吧不少帖子及评论,感觉就是两个字“幼稚”,没有逻辑性,没有实践性,全部是自以为是想当然……总之一句话,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