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佛尊者吧
关注: 21 贴子: 623

  • 目录:
  • 其他
  • 2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缘生有老死),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
    小鱼儿875 10-21
  • 0
    随佛法师在大陆什么时候有法会,非常想去听
  • 0
    法语选粹 努力在过程,不是努力在结果。 ——随佛禅师
    2-3
  • 0
    法语选粹: “舍弃”是远离引起苦的不当期待,才有可能度越痛苦。 ——随佛禅师
    2-3
  • 20
    【二八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结所系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则“爱”生。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如人种树,初小软弱,爱护令安。壅以粪土,随时溉灌,冷暖调适。以是因缘,然后彼树得增长大。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着将养,则生恩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于结所系法住生、灭观,随顺无“
    9-25
  • 40
    佛滅後的「大師」   佛陀八十歲那年,在竹林村最後的雨季安居期中生病了,患了嚴重的腹瀉。那時,因為當地飢荒,只有尊者阿難隨侍在側。   眼看著佛陀病了,又沒有其他人在,尊者阿難既擔憂又惶恐,但想到佛陀尚未對比丘們有任何的遺命,應當不會入滅,就寬心了不少。   待佛陀病好轉,可以出房走動時,尊者阿難才放了心,並將他的想法告訴了佛陀。   佛陀聽了,回答尊者阿難說:   「阿難!我對大家的教導,一向是毫無保
  • 0
    古老经说: 《相应阿含》760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者,无有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以世间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 诸比丘白佛:「有道、有迹,断此三
    8-24
  • 2
    (选自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印度的宗教) 有人说:通观印度的历史,得於其中寻出世界一切宗教之模型,同时又能寻出希腊以来迄於近世之西洋哲学的重要思想;而尤足为印度夸者,此等宗教与哲学,自始即保持着一体不离之关系而前进。西洋则发生於希腊的哲学与发生於犹太的基督教,在古代本相冲突,至中世两相调和,近世则再分离,而与印度大异其趣。(此语见於高楠顺太郎及木村泰贤合着《印度哲学宗教史。绪论》) 《吠陀》 印度民族众
    8-17
  • 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痰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是比种种
    8-17
  • 34
    “人生有历程,不会有结果”这是学习佛法颠覆自己的认知之一! 在没有学习原始佛法之前,自己很会畅想(比较出来)“美好结果”,现在明白那实在是太脱节现实了。而当时会为这个所谓的结果很费神的努力着,努力改变着环境;努力改变着他人;只要是外在的让自己不满都要改变;改变成为自己所期待的幸福的“结果”,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过! 这样的人生历程自己越来越抗拒;越来越想逃避,因为对现况的不满,也因此把行动和必须做的当
  • 39
    风浪是实际的现实,机会是智慧与努力的表现,风景是平怀、欣赏的心境。 ──随佛禅师
  • 40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憍萨罗国的国君波斯匿王,来拜访佛陀,想要佛陀印证他的一个看法。波斯匿王说:「世尊!我独自沈思,认为世尊所教导的正法,可以让人当生就远离苦迫烦热的烧灼;没有时节的限制,就能自觉自证。佛陀实在是我们的善知识、善同伴,不是恶知识、恶同伴。」 「是啊,大王!依我教导的正法与戒律去修学,就是结交了善知识、善同伴,而不是恶知识、恶同伴
  • 48
      在與佛陀論敗後不久,外道薩遮迦又來找佛陀論難了。   有了上回在大眾面前丟臉的教訓,這回薩遮迦只低調地獨自悄悄而來,以免輸了又弄得大家都知道。   尊者阿難雖然看到他又不懷善意地來了,但還是慈悲地想讓他能在佛陀這兒獲得些法益,所以請求正想進城乞食的佛陀,暫且坐下來與他一談。   向佛陀行禮如儀後,薩遮迦先提出一些外圍的話題:   「瞿曇大師!有些沙門、婆羅門只顧修身而不修心,過去就有人因身受苦而兩
  • 33
      十多年前,庄春江师兄读完《阿含经》,由于深得「法饶益」及「义饶益」,认为值得推荐给法友们分享,于是陆续编写了《杂阿含经二十选》、《中阿含经十二选》及《阿含经随身剪辑》等系列专书,发行之后,得到海内外读者的热烈回响与喜爱,以上各书也都再版多次了!不过如实而言,读者群恐怕还是以「佛学院」同学及同情原始佛教者居多;因为北传(四部)《阿含经》(或南传《尼柯耶》)到底是大部头的原典丛书,对一般学佛的法友
  • 27
    认真地想一想,已经是四十几岁的年纪,不老也不小,这一生在世间活了快半个世纪了。 真的要算一算这几十年中,除了父母、爱人、孩子、朋友,陪伴自己年数最多的,要算是佛教了。很庆幸,在很小的年纪,会有一些小小的奇特经验,得以在一个无神论家庭中,有亲近宗教的因缘。 世间与佛教的交织影响,好像从小就若有如无地蔓延着,说不好从哪个时候算是一个正式的开头,或许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因缘生”吧,没有固定的开始,也没有固定
  • 17
    很多聪明人都特喜欢复杂的、能触动思考的理论,结果就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种聪明人,没完没了兴致勃勃去辩法,好像学的法不拿出来辩就毫无用处了。如果把佛法替换成任何其他学问,对于这些聪明人都一样,佛法只停留在他们的大脑里,成为排遣空虚,追逐认同的工具。生命中的苦迫时时刻刻都在,如果对自己稍有一点真诚就不能把珍贵的法只当成玩物。烦恼时时在发生,佛法就时时有用处,再美的食物也要用来消化转变
  • 18
    守持净戒、少事少务、睡眠适量、饮食适量和独一静处的原则来修行。”看到后,如同是一面镜子照到了自己,看到的是禅修时和在家时的脱节;看到的所谓的努力,实际表现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实际的运用在日常生活里,心里好惭愧! 还有禅修时的止语,那平时在生活中修习止禅实践运用的如何?!在自问的同时,希望法友们积极来分享,真诚的向法友们学习了! 文章里还有这样一段:“尊者接下来开示修习禅观的方法和次第: 1.先观因缘
  • 10
    想起自己初入佛门时的情景,即感受到了佛弟子的善良,热情,与佛门内积极的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大众与佛教近距离的接触,也感受到佛门内的问题的存在,内心有很多的疑惑,有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见到学佛人倍感亲切,接触久了却有些失望,自己也常会有对佛友及佛教内事情抱有完美期待的想法,当然也常被人所期待。人间是凡夫的世间,不是圣人的世间,学习佛法的人大部分还都是凡夫,还需要学习,有不好的人和事发生也是
  • 6
    如果说被偷东西是前世欠债,那么小偷偷东西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那么他的行为就是正当的吗? 如此不堪推敲的逻辑被长期沿用,对佛弟子的生活及社会风气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在这个意义上,佛弟子第一步先别说解脱,先做个正常人比较重要,也比较有现实意义。
    nakata2 5-30
  • 9
    人们的生活安定之后,不再满足于「只是活着」,还需要自我的延伸,因此告诉自己:活着还不够,还必须活得比其他人好。而这正是虚荣。 简单一句话,虚荣就是「我比你好」,基督教视之为人类的原罪之一。 . 佛法讲因缘缘生,缘生法都是独一无二,没有重复性。因缘不断流转,世间没有相同的两件事物,即使勉强比较,也不能全然代表。 例如这颗西**那颗重,不能代表哪颗西瓜好,重量不能代表西瓜;再如,此花比彼花美,就算真是如此,也
  • 8
    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 论文摘要: 关于以何种观点来诠解十二缘起,历来多有讨论,以近代来说,M. Walleser曾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名色与触、名色与识的关系,进而抨击以名色为母胎中之胎儿的传统解释,其说间接地挑战历来严守阿毘达磨「缘起贯通三世」的传统诠释观点。此一新诠释虽未必使学者们完全信服,但在M. Walleser 立论后,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亦有后继者提出类似的观点,如泰国的佛使比丘(Bhikkhu Buddhadasa,泰国著名的禅修指导者与
    nakata2 5-19
  • 5
    民国五十六年,我在《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中说:在战乱中所写的《印度之佛教》,「是用文言写的,多叙述而少引证,对佛教史来说,体裁是很不适合的,而且空疏与错误的也不少。……我要用语体的,引证的,重写一部」。但直到现在,二十年的悠长岁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以外,只写了《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如来藏之研究》,《空之探究》。晚年衰病,「重写
  • 7
    佛使比丘对于缘起思想的反省及其意义 吕凯文 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法光杂志 v.109 (1998.10 ) 法光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导言 佛使比丘(1906~1993)对于缘起思想的讨论,主要见于1971年出版的《十二因缘》一书。(台湾的香光书乡出版社出版亦有其《生活中的缘起》集译本,以下略称《缘起》)若就思想发展历程来看,此书亦是佛使比丘思想的主要分水岭。它一方面承继早期对于巴利原典之无我、无执、内观和四谛思想的澄清与深化,
    此因缘 5-16
  • 31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随佛尊者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