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明清玄吧 关注:28贴子:1,301

【思想讨论】关于孟子所述之“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2-26 17:16回复
    怪不得我这多了本孟子


    IP属地:上海3楼2012-02-26 17:56
    回复
      神回复。。。。。。
      最诡异的是,上面那个“弓箭手”的例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都是“高义”之为!
      杀老师,是保卫祖国,大义灭亲,高义!
      不杀老师,是尊师重道,报答师恩,高义!
      让老师杀自己,国恩师恩不能取舍,遂舍身取义,高义!
      杀老师然后自杀,大义灭亲,却又宁从师于地下,以谢天下,高义!
      与老师言和,力挽狂澜坚持和平,高义!
      假装互相攻击一阵,已不能战胜为由回阵,巧计救恩师于两难之中,不下杀手,高义!
      这就是为什么“义”的问题令人困惑了。


      4楼2012-02-26 18:07
      回复
        “义”这种东西,无非就是一个团体所认为正确的事情,“大义”就是他们认为非常正确的事情。团体不一样,利益不一样,每个团体讲究的“义”也不一样。所以同样一种行为,不同的“义”来评判就有不同的结论。“义”当然有大小之别,但是没有好坏、正邪之分,不就看你怎么说吗?
        我觉得人生在世,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行为符不符合“义”,而要看符不符合本心所愿。让别人称心如意了有什么用呢?自己痛不痛快是自己的。自己的本心所愿也可以算是一种“义”,也不算对不起天地君亲。


        5楼2012-02-27 11:29
        回复
          是吗,我可一向觉得“义”就是用来洗脑的工具,大家都朝自己有力的方向说。合着你这么讲的话,难道为了朋友杀人还蛮有道理不成?只不过咱们中国人不愿意红果果的谈利益,所以给它加了层很美的外衣。“忠义”常被放在一起说,几千年来“忠”被看做最大的义,如果为了忠而不顾一般的义、情、理、孝,那还会受到赞赏。那么以现在的视角看来,皇帝凭什么拿这个束缚天下人都为他一个人服务?凭什么为他一个人服务就是最大的“义”?
          “义”的本质并没什么让人疑惑的,只是你不愿意把这么美好的东西想象成利益、手段,你不愿意剥下它的外衣罢了。如果你能认同它就是一种美化自己方利益的手段,那当然可以随便解释了。自然,当你在众多“义”中被搞得晕头转向之时,就只能听自己的心。
          不过凭本心这个,还是且放放,等你看完《与神对话》咱再讨论,不然说不到一起去的。


          7楼2012-02-27 22:05
          回复
            我晕,孟子跟王说利他能爱听吗?靠“利”办事要费本钱,靠“义”就不用,这王又不傻,当然孟子要捡他爱听的说。


            8楼2012-02-27 22:07
            回复
              世上不是任何光辉的东西都需要一个黑暗的本质。
              我的意见就这一句话。


              9楼2012-03-04 03:08
              回复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光辉的,连黑暗也被容纳在光辉之内。这是我的看法。


                10楼2012-03-04 21:30
                回复
                  黑暗可以包容光辉,正因其为黑,故而无所不包。而光辉则不能包容阴影——有阴影,则不成其光辉。阴影只能出现在光辉的外面和对立面。


                  11楼2012-03-04 23:26
                  回复
                    再说,“中国人不愿意赤裸裸地谈利益”这一点是不能成立的。梁惠王说到的“国家利益”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一直都是被肯定的,除了孟子提出“义在利之上”,没有人反对或避讳提起“国家利益”。不说别的,就在孟子同时的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说客们,哪一个不是对国君说着“此于王上有百利也”?哪怕是孟尝、信陵这样的大夫,他们家的食客何尝不是时时刻刻在跟他们谈谋取利益?在今天,虽然我们的党说“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不还是利益?有谁说过“国家道义”?中国人绝不是不愿谈利益,才提出“义”这个说法。


                    12楼2012-03-04 23:40
                    回复
                      孟子如果真这么聪明,捡王爱听的说,用“义”的外衣装点“利”,他的学说至于不被君主们接受吗?事实上君主们真正喜欢的是法家,而从来不是儒家。
                      我确实觉得你没看过《孟子》原文。《孟子·梁惠王(上、下)》篇一直是劝梁惠王施仁行义,从未提出任何真正的治国方略,哪怕梁惠王问“魏国受辱于晋、秦、楚,该怎么办”这么具体的问题,孟子也只是说“王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归服,追随君主;若只是与别国打仗,不会令魏国强大”这样的话,从来没说“王何只需教化百姓,为国献身是多么多么崇高、为父母之邦作战是多么多么正义,魏国自然能雪耻”之类的话,或表达过之类的意思。
                      说老子“假无为”可以,说孟子“假仁义”则万万不行。因为老子的“无为”乃是为了“有为”,甚至是“大有所为”(为无为,则无不为矣),所以其本质不是无为(庄子是真无为);而孟子则从来没有,也从来不让别人以义谋利、借义取利。
                      可见,一本《与神对话》毕竟不能教会你世间所有真理。至少对于古圣先贤之言,还是尊重一点好。


                      13楼2012-03-05 00:21
                      回复
                        悠游知道“忠义”常被放在一起说,却不知道真正见得最多的说法却是“仁义”。“仁义”是孟子对儒家学说核心做出的重大调整,因为孔子是说“仁智”而非“仁义”的,是孟子开始谈及“义”,并把“义”和“仁”并列,成为流传后世的儒家核心价值观。“忠”本不是核心,“仁义礼智信”里何尝有过一个“忠”字?“忠”,本是“仁”的组成部分“亲亲之爱”、“忠恕之道”中的一部分,是后世君主提倡出了“忠义”的说法,此处“忠”和“义”已脱离了儒家学说的本意,不能作为孟子之“义”是“利”的外衣的依据。


                        14楼2012-03-05 00:29
                        回复
                          不管我 2楼 提出的问题答案是什么,我都绝不能接受“义就是一种美化自己方利益的手段”这个回答。这与我的价值观已经背道而驰。如果我们连孟子、连“义”都不能相信,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我信任、信仰的东西。


                          15楼2012-03-05 00:33
                          回复
                            抱歉,回看了一遍我的回复,措辞语气好像很激烈,实在抱歉。我只能再次声明我曾经一再对云帆声明的立场:我发表的任何观点是对事不对人。我反对你的观点,绝不代表我反感你本人。如果以上言辞悠游你觉得不舒服,我也只能表示抱歉,请你多多包涵了。


                            16楼2012-03-05 00:36
                            回复
                              好吧,我确实没看过孟子写的任何东西,除非教科书上有。我只是就你问的问题说我自己的看法,能依据的也是你讲的那个故事。至于孟子本人的思想我还真不了解。我说孟子一向捡王爱听的话说,这我是看来的,但是为时已久出处记不得了(大概也许可能是百家讲坛?)。
                              古圣先贤的话我绝对不是不尊重——我只是没兴趣。这两者还是很不同的吧?我以为你想讨论的是这个故事里表现出的“义”的争执,早知道你讨论的是孟老夫子的思想,我早躲远了。你把义看成可以信任的光辉东西,这也已经超出了我的价值观所能容纳的范畴,所以就此打住,各自保留意见好了。我不信“义”,我只信我的神、我自己和“爱”。
                              《与神对话》当然不能“教会”我一切真理,它只是“告诉”我最基本的真理,和发现其他真理的办法。但是它不管我听不听、会了没。至于要“学会”,得靠我自己在生活中慢慢验证。
                              还有,你不用担心语气激烈什么的。我能分得清别人的回复是本着善意还是不怀好意。而且我也没觉得你措辞激烈。


                              17楼2012-03-05 0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