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吧 关注:7,570贴子:17,021

回复:中国各类戏曲剧种 【不定期更新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次介绍啥尼,我的观众??


42楼2013-09-18 23:26
回复
    楼主 期待晋剧


    43楼2013-09-21 13:32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明晚更新晋剧!原谅楼主懒阿以后定期星期天更新!不排除我善心大发,多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3-10-06 20:02
      回复
        【晋剧】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建国后则称晋剧。I


        45楼2013-10-07 21:04
        回复
          【艺术特色】
          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
          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三类:"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导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
          晋剧的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过去晋剧纯由男演员演唱,一般定F调;后逐步发展到以演员为主,改定G调。
          乱弹分七种板式:平板(亦称:四股眼) 介板、倒板、滚白等。每种板式还有许多变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紧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还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许多花腔。
          晋剧十分注意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手段发挥其唱腔的艺术。通过大花脸、须生正旦的轮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轮唱中多用适于叙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
          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这种独唱,一般用慢垛板。无锣鼓之响,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有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在晋剧唱腔中,还有用平板、夹板、二性、流水等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于追叙、忏悔、思考问题等 滚白是用以表现泣不成声,极度悲哀的情绪。从过门到唱腔,都有极大的感染力。I


          47楼2013-10-07 21:18
          回复
            【晋剧行当】
            晋剧中,分传统的生、旦、花脸三大行为红、黑、生、旦、丑五行。清末民初,晋剧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中、北路梆子清代时大致与蒲州梆子的脚色行当相同,后逐渐发展变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
            小生: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纱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穷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纱帽生,戴纱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仪态端庄洒脱。
            旦行:主要有正旦(包括闺门旦)、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正旦,又称大旦、青衣,多饰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妇女。以唱做为主,宁静端庄、晓理贤慧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戏中的未婚女子(所谓“闺门旦”)也由正旦应工,正旦常与胡子生配戏,戏的分量一般都较重。
            花脸行:也称净、黑头。分大花脸、二花脸。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质特异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脸(即在面部勾画各种颜色的脸谱)为主要标志。大花脸,偏重唱、念、做、举止稳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彦昭等。I


            48楼2013-10-07 21:24
            回复
              【晋剧流派】
              须生
              1.丁派:创派人丁果仙。代表艺术家有武忠、阎慧贞、刘宝俊、张鸣琴、刘汉垠、白桂英、马玉娄、孙红丽、降经元等人。
              2.盖派:创派人王步云(盖天红)。代表艺术家有乔玉仙、王仙兰等。
              3.马派:创派人马兆麟。代表艺术家有马秋仙、李月仙、谢涛、王红鹃、王和爱。
              4.张派:创派人张美琴。已经基本失传,但武忠虽然拜的是丁果仙,更多的象张派唱腔。
              5.杂派,多以男须生为主,如李玉成、杜录等。
              6.改革派:主要是结合嗓音条件改革自创的流派:主要代表人:孙昌。李明星也在积极探索。I


              49楼2013-10-07 21:26
              回复
                青衣
                1.程派:创派人程玉英。代表艺术家有要换桑、王万梅、乔玉鹃、崔晓红、乔月香。
                2.牛派:创派人牛桂英。代表艺术家有卢变嫦、梁美平。
                3.梁派:创派人梁小云。现已经基本失传。
                4.花派:创派人花艳君。代表艺术家有胡嫦娥。
                5.爱爱腔:创派人王爱爱。代表艺术家有史佳花、苗洁、陈篆英、刘建平、杨志爱等。
                6.栗派:创派人栗桂莲。代表人物有郭梅云。
                小生
                1.郭派:创派人郭凤英。代表艺术家有郭彩萍、张智、李和平、裴静卫、王波等。
                2.宋派:创派人宋云仙。代表艺术家有赵文丽、付翠平、荣娟等。(另外大家很关心的李建国也可以归入宋派,因为他是宋云仙师姐王玉林的徒弟。也可以另立一派。)
                3.王派:创派人王宝钗。代表艺术家有张志平、郑强等。
                4.李派:创派人李爱梅。代表艺术家有杨小瑞等。
                小旦:
                1、冀派:创派人冀美莲。代表艺术家有冀萍、王晓萍等。
                2.程派:创派人程伶仙。代表艺术家有董美珍、王素平、桑桂香、等。
                3.田派:创派人田桂兰。代表艺术家有崔建华等。
                4.刘派:创派人刘元芝。(由于刘老师在和顺晋剧团,人们知道可能不多,但他的唱腔甜美、圆润、嘹亮、别具特色,其实王晓萍是她的徒弟,后改拜冀萍老师)
                5.杜派:创派人杜玉梅。
                6.转转腔:创派人宋转转。代表艺术家有白卫卫等。I


                50楼2013-10-07 21: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晋剧申遗】
                  2011年1月7日,山西省政府日前向文化部正式提交申请,晋剧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目前,全世界仅有3项最佳实践项目,而中国在这方面暂时还是空白。
                  据山西省文化厅巡视员赵晋蓉介绍,山西是中国戏曲的资源大省和消费大省。地方戏曲剧种品类繁多,曾多达54个,占全国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居全国首位,有“中国戏曲摇篮”的美誉。山西每年的戏曲演出保持在3万场左右,占全国演出的十分之一,且戏价在全国居前列。在山西近现代史上,村村有戏台,戏曲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成为人缘感情交流的重要媒介。
                  晋剧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立档保存、创作研究、加强传承、实地演出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的原则和目标。
                  据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是指那些在技术、方法、策略、方式、流程等方面被验证过的,可以产出人们期望的结果和突出的绩效的项目,是中国正努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据省非遗保护中心赵中悦主任介绍,山西一次能有两个项目“申遗”实属破例,而3月31日前所有申报材料将交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


                  52楼2013-10-07 21:33
                  回复
                    I


                    53楼2013-10-07 21:36
                    回复
                      54楼2013-10-07 21:38
                      回复
                        I


                        55楼2013-10-07 21:43
                        回复
                          56楼2013-10-07 21:44
                          回复
                            更新了!我的观众!@楊楊楊開泰 @落地生根不开花@花月1988
                            抱歉更新那么晚,以后定期星期天更!还有下次介绍楼主家乡的【潮剧】!!期待
                            I


                            57楼2013-10-07 21: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落地生根不开花 @花月1988 I


                              58楼2013-10-07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