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6,403贴子:993,651,038

回复:在XX通信团当兵的日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6楼2014-08-16 10:10
回复
    话说我就是去当兵了,好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8-16 10:10
    收起回复
      就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8-16 10:10
      回复
        在此声明此为转帖!不喜勿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8-16 10:10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08-16 10:10
          回复
            记不清哪部电影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情节:为了寻找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的报务员,国民党特工逐一检查每个怀疑对象的手,最后,将一名指尖长着厚厚的硬茧的人抓了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8-16 10:10
            回复
              二十六年前,我离开部队时,曾经以为,中指指甲下的硬茧将是我报务生涯永远抹不掉的印迹。然而,时间证明了这种想法的幼稚。不久前,当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剧《暗算》时,耳边的电码声,勾起了我对这段遥远记忆的追寻。当我再次把右手举到眼前认真察看时,发现这只手已经与普通的手没有任何区别,曾经的厚厚的硬茧竟然消失得毫无踪影。而我对往昔的曾经以为不会淡漠的记忆,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回忆变成了一件紧迫的事,如果我还想把这段生活写出来,回忆必须从现在开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8-16 10:11
              收起回复
                一、我想当兵
                1976年底,我初中毕业。已经对学校产生了厌倦情绪的我,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这时,部队又开始在学校中招兵了。在当时,比起上山下乡来,当兵无疑是一条更好的出路。也正因为如此,没有任何“后门”背景的人,要想走上这条路,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但我那时还是想试一试,于是,就报名参加了体检。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08-16 10:11
                回复
                  纯纯粹粹纯纯粹粹出现猜猜猜猜猜猜猜猜猜猜猜猜猜猜


                  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14-08-16 10:12
                  回复
                    体检是在八一中学的一栋楼里进行的。印象最深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在有年轻女人在场的情况下,脱光自己身上的所有衣服。幸好,我排的不是这名女军医的队,否则,那种尴尬真不知道该怎样形容。女军医的脸上倒是看不出任何表情,跟其他男军医一样,机械似的进行着一系列的外科检查,仿佛面前赤裸的小伙子们不过是一堆工厂中的半成品。
                    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血压。十五岁的我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血压总是有点偏高。医生让我别紧张,放松,后来又让我到院子里去溜弯儿,直到当天的体验要结束时,才把我叫了回去,匆匆量了一下后,写了个“合格”的结果。
                    几个星期后,所有体验合格的人被叫到学校的一间会议室中开会。主持会议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军人,内容就是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要当兵等等,有点像现在的面试。
                    现在留在脑海中唯一的印象是,年轻的女军人长得很漂亮。当然,这种记忆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在当时,我觉得样板戏中的柯湘和铁梅都很漂亮,但后来却发现这种审美观念主要是受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4-08-16 10:12
                    回复
                      再后来,我就接到了入伍通知书。
                      很难想象,我的命运竟然是一场幕后交易的结果。当时,部队接兵是统一划片的。分到我们学校的,是国防科委的一支部队,据说来自于大西北。但这支部队的首长指定要接一名他们的子女,而这名子女并不在我们学校中。于是,接兵的人就找到该子女所在的学校,跟在那所学校中接兵的部队商量换了一个名额。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学校当年唯一一名被空军接走的人的原因。
                      若干年后,当年接兵的张排长已经转业到了地方,仍然记得当年的事。他这样告诉我:“如果不是当年我接你,你就去了大西北的山沟,据说,在那儿当兵的人,结了婚后都生不出孩子……”
                      我虽然对他的话半信半疑,但却深知,一个人的命运很多时候只是一步只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4-08-16 10:13
                      回复
                        二、初识报务
                        我的战友中,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军人,但并不是每个人的权力都高到足以安排子女未来的程度。所以,除了个别人以外,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工作。
                        那时候部队下来接兵的人,都像是善于玩弄伏笔的小说家,对待我们的好奇一概以“技术兵”的统一口径回答,至于我们要去的地方,只说是湖北。
                        77年元旦刚过,我们这群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就是在这样一种懵懂的状态下离开北京,登上了南下的火车。经过一天的行程,早晨四点到达武昌站。但我们并没有出站,在候车室中等待了两个多小时后,又登上了一列不知开向何方的列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行后,才终于到达了我们要去的地方:湖北省应山县长岭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8-16 10:14
                        回复
                          部队的真汉子,顶起,多侦查些情报回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4-08-16 10:15
                          收起回复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位于长岭岗的武汉空军通信团的训练营来说,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每年,都有大批的新兵在这里接受训练。但除了连、排干部及炊事班的人员以外,很少有人在这里滞留的时间能超过一年以上。
                            最初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除了实弹射击以外,基本上枯燥无味。不过,实弹射击时我却出糗了,竟然只有两枪中靶。后来分析原因,是我击发时用力过大,导致枪口移动。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很让人伤心,也一度觉得很丢脸,更令人遗憾的是,一点挽回的机会也没有(后来到了老兵连后,每年都要打几次靶,因为吸取了第一次打靶的经验,成绩还不错,有一年还代表连里参加过一次实弹射击比赛。这都是后话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4-08-16 10:17
                            回复
                              新兵训练很快就结束了。只有到了最后的时刻,每个人才开始思考以后的路。在当时,报务员是通信团中最普通的一项工作,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含金量最低的职业。被看好的工作分别有机务(机械维修)、司机、电影放映员等等。尽管个别人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分配到较好的工作,但绝大多数人却只能服从领导的选择。
                              与排长同居一室的还有一名穿“四个兜”的干部,排长让我们叫他王教员。此人与排长比起来显得文绉绉的,说话细声细语,从不发火。整个新兵训练期间,王教员一直无所事事。当我们被通知要留下来继续接受报务训练后,有一天,王教员把我们带到了宿舍后面的教室。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这间教室。在走进这间教室之前,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对报务一无所知。但从那天进了那个门后,我们就发现了一片神奇的新天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4-08-16 1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