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入了冬,午后日光和煦,漠北的风却已经冷硬得如利刃一样,卷起的飞沙更是眯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黄仁俊一脚踹在李帝努的屁股上,喝了一句:“两只手拉开!别打晃!”
大风刮起来,李帝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觉得嗓子眼里全是土味儿,他站稳当身子,勉强睁开眼睛,拉满了弓。
一箭射出,士兵高声报:“六圈。”
李帝努低头又拿了一支箭,弯弓搭箭。
又一箭中靶,士兵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地报:“五圈...半。”
李帝努有些急了,反身又去抓箭。
“行了!”黄仁俊皱着眉头,朝着箭靶方向偏了偏脑袋,“自己捡回来。”
李帝努小跑过去。
魏洪咂了咂嘴,吐出嘴里的沙土来,劝道:“将军,今儿天气这么差,他又是个新来的,能入六圈就已经很不错了。”
黄仁俊负手而立:“你少管些闲事吧。”
邵阳在后面张了张嘴巴,到底什么也没说。
李帝努灰头土脸地抱着足足一捆箭回来,黄仁俊一扬下巴:“搁这儿吧。”
“你昨儿呈上来的阵法图我看了,”黄仁俊摇头道,“不通,回去重做,明天再呈上来。你看过兵书,敌军将领也看过兵书,把那点儿不成器的小聪明收一收。”
李帝努应了声是,之后小心翼翼地求道:“将军,那等会儿的排阵,末将能不去吗?”
“不能。”
李帝努丧着脸道:“将军,排阵打更的时候才结束,明天天亮又要整军。末将若是排阵之后再熬夜做那阵法图,明儿一早怕就起不来了。”
“起不来好办,自有军法管教你。若是挨了几顿打还不长进,就直接剁脑袋。”黄仁俊扳着脸,说得不紧不慢。
李帝努咽了口唾沫,赔笑道:“将军总这么吓唬末将做什么?”
“我从没有吓唬你,”黄仁俊捡了把箭,掂在手里,“规矩就是规矩。军中的规矩,更是没有人情可通的。你若是嫌苦,我就上书陛下,送你回家去。”
李帝努不说话了,只作了个揖,转身回去了。
军中用过晚膳,排阵之前有半个时辰给将士们歇息。将官们多有在靶场上小试身手的,兵卒们无事,便围着看热闹。
“九圈!”报数的士兵扬声道。
邵阳七平八稳地又捡了一支箭搭在弓上,平举片刻,箭离弦。
“九圈!”
围观的兵卒们吹起口哨来。
黄仁俊站在邵阳身侧点头:“其实已经有九圈半了,这只靶最远,怕只有你有这个准头。”
“卑职愚笨,兵法实在做不到十分之通,只有在武功上下些功夫,才能护卫将军左右,”邵阳放下弓来,“但论箭法,到底还是将军纯熟。”
“好了,”黄仁俊微笑着,“别总把酸词儿挂在嘴边上。”
邵阳跟着一笑,却听围观的兵卒里头有人喊:“大将军好久没露一手了。”士兵们听了这话,纷纷闹哄起来。
黄仁俊摆手笑道:“我可不来,你们邵将军回回都在九圈内,我若比不过他,岂不要丢脸?”
兵士们笑起来,起哄的声音愈发大了。
“将军露一手吧,”说话的是李帝努,“将军平日里御下严得很,规矩一板一眼的。要是不露点儿真本事,怕是没法子服众。”
邵阳一下变了脸色,喝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黄仁俊一下按住邵阳的肩膀,语气不急不恼:“你不服?”
李帝努梗着脖子不说话。
黄仁俊从邵阳手里拿过弓来,捡了支箭,轻轻往上一搭,抬手刚刚举平,箭已离弦,几乎不曾瞄靶。
箭出,正中靶心。
士兵吹了个口哨,兴奋地报道:“十圈!”
李帝努挠了挠脑袋,转身走了。
黄仁俊冲着李帝努的背影,扬声道:“别光顾着赌气,明儿我要见到你的阵法图。”
士兵们还在拍手叫好,黄仁俊挥了挥手,道:“别看热闹了,排阵快开始了,都去准备吧。”
等人散得差不多了,黄仁俊拾起一支箭,拿在手里把玩,一面摇头笑道:“磨了这么久,这小子棱角还是尖利得很啊。”
邵阳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小心翼翼地劝道:“即便再像,将军的这股火儿,也不好撒到李帝努的头上吧。”
黄仁俊一侧头,瞄了邵阳一眼。
邵阳急急地把脑袋埋了下去,不敢再说话。
重提旧事,多少触到了黄仁俊的霉头。
半晌,黄仁俊呼出一口气来,慢吞吞地道:“不是因为他。”
邵阳一惊,略抬起头,低声道:“将军若心中真的无火,不如直接安排他跟着魏洪做事,好吃好喝地养着就完了,漠北军又不缺他一个能带兵的将官。”
“军中不养闲人,”黄仁俊语气坚决,“他想来吃这口白食,也要看边塞种田的老百姓答不答应。”
邵阳劝道:“可是将军,他毕竟是章京藩府的公子哥儿啊。”
黄仁俊没有接邵阳的话,自顾自说下去:“更何况,他是块好料,值得花时间好好打磨。”
“将军的意思是?”
“他现在不能带兵,却总有能带兵的时候。”黄仁俊搁下了弓,低声说了一句,“不过,当真是太像了。他来这儿已经快两个月了,我现在瞧着,还是有些别扭。”
入了冬,午后日光和煦,漠北的风却已经冷硬得如利刃一样,卷起的飞沙更是眯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黄仁俊一脚踹在李帝努的屁股上,喝了一句:“两只手拉开!别打晃!”
大风刮起来,李帝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觉得嗓子眼里全是土味儿,他站稳当身子,勉强睁开眼睛,拉满了弓。
一箭射出,士兵高声报:“六圈。”
李帝努低头又拿了一支箭,弯弓搭箭。
又一箭中靶,士兵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地报:“五圈...半。”
李帝努有些急了,反身又去抓箭。
“行了!”黄仁俊皱着眉头,朝着箭靶方向偏了偏脑袋,“自己捡回来。”
李帝努小跑过去。
魏洪咂了咂嘴,吐出嘴里的沙土来,劝道:“将军,今儿天气这么差,他又是个新来的,能入六圈就已经很不错了。”
黄仁俊负手而立:“你少管些闲事吧。”
邵阳在后面张了张嘴巴,到底什么也没说。
李帝努灰头土脸地抱着足足一捆箭回来,黄仁俊一扬下巴:“搁这儿吧。”
“你昨儿呈上来的阵法图我看了,”黄仁俊摇头道,“不通,回去重做,明天再呈上来。你看过兵书,敌军将领也看过兵书,把那点儿不成器的小聪明收一收。”
李帝努应了声是,之后小心翼翼地求道:“将军,那等会儿的排阵,末将能不去吗?”
“不能。”
李帝努丧着脸道:“将军,排阵打更的时候才结束,明天天亮又要整军。末将若是排阵之后再熬夜做那阵法图,明儿一早怕就起不来了。”
“起不来好办,自有军法管教你。若是挨了几顿打还不长进,就直接剁脑袋。”黄仁俊扳着脸,说得不紧不慢。
李帝努咽了口唾沫,赔笑道:“将军总这么吓唬末将做什么?”
“我从没有吓唬你,”黄仁俊捡了把箭,掂在手里,“规矩就是规矩。军中的规矩,更是没有人情可通的。你若是嫌苦,我就上书陛下,送你回家去。”
李帝努不说话了,只作了个揖,转身回去了。
军中用过晚膳,排阵之前有半个时辰给将士们歇息。将官们多有在靶场上小试身手的,兵卒们无事,便围着看热闹。
“九圈!”报数的士兵扬声道。
邵阳七平八稳地又捡了一支箭搭在弓上,平举片刻,箭离弦。
“九圈!”
围观的兵卒们吹起口哨来。
黄仁俊站在邵阳身侧点头:“其实已经有九圈半了,这只靶最远,怕只有你有这个准头。”
“卑职愚笨,兵法实在做不到十分之通,只有在武功上下些功夫,才能护卫将军左右,”邵阳放下弓来,“但论箭法,到底还是将军纯熟。”
“好了,”黄仁俊微笑着,“别总把酸词儿挂在嘴边上。”
邵阳跟着一笑,却听围观的兵卒里头有人喊:“大将军好久没露一手了。”士兵们听了这话,纷纷闹哄起来。
黄仁俊摆手笑道:“我可不来,你们邵将军回回都在九圈内,我若比不过他,岂不要丢脸?”
兵士们笑起来,起哄的声音愈发大了。
“将军露一手吧,”说话的是李帝努,“将军平日里御下严得很,规矩一板一眼的。要是不露点儿真本事,怕是没法子服众。”
邵阳一下变了脸色,喝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黄仁俊一下按住邵阳的肩膀,语气不急不恼:“你不服?”
李帝努梗着脖子不说话。
黄仁俊从邵阳手里拿过弓来,捡了支箭,轻轻往上一搭,抬手刚刚举平,箭已离弦,几乎不曾瞄靶。
箭出,正中靶心。
士兵吹了个口哨,兴奋地报道:“十圈!”
李帝努挠了挠脑袋,转身走了。
黄仁俊冲着李帝努的背影,扬声道:“别光顾着赌气,明儿我要见到你的阵法图。”
士兵们还在拍手叫好,黄仁俊挥了挥手,道:“别看热闹了,排阵快开始了,都去准备吧。”
等人散得差不多了,黄仁俊拾起一支箭,拿在手里把玩,一面摇头笑道:“磨了这么久,这小子棱角还是尖利得很啊。”
邵阳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小心翼翼地劝道:“即便再像,将军的这股火儿,也不好撒到李帝努的头上吧。”
黄仁俊一侧头,瞄了邵阳一眼。
邵阳急急地把脑袋埋了下去,不敢再说话。
重提旧事,多少触到了黄仁俊的霉头。
半晌,黄仁俊呼出一口气来,慢吞吞地道:“不是因为他。”
邵阳一惊,略抬起头,低声道:“将军若心中真的无火,不如直接安排他跟着魏洪做事,好吃好喝地养着就完了,漠北军又不缺他一个能带兵的将官。”
“军中不养闲人,”黄仁俊语气坚决,“他想来吃这口白食,也要看边塞种田的老百姓答不答应。”
邵阳劝道:“可是将军,他毕竟是章京藩府的公子哥儿啊。”
黄仁俊没有接邵阳的话,自顾自说下去:“更何况,他是块好料,值得花时间好好打磨。”
“将军的意思是?”
“他现在不能带兵,却总有能带兵的时候。”黄仁俊搁下了弓,低声说了一句,“不过,当真是太像了。他来这儿已经快两个月了,我现在瞧着,还是有些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