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化于无形中
心理: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事物千变万化,因缘的变化刹那不住,如地球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无穷的信息在运转,变化。你能抓住哪个瞬间?
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bit是信息的最小单位),但是我们人类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的信息。其余的部分由潜意识处理。我们都知道,潜意识掌握了我们95%甚至更多的心灵空间,而意识只是包含的5%左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是有形的东西在影响你,还是无形的?
一个老师问学生,树木成长需要什么?有的回答阳光,有的回答水分,有的回答土壤,老师说你们说的都是有形的东西。虽然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对树的作用过程,却是无形的。你看得见过树如何吸收阳光和水分吗?你看见过土壤是如何影响树的根部吗?
外在有形的东西是通过内在无形的东西掌控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的威力远远胜过看得见的东西。
女儿的女儿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哪?”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好像从小吃的鱼就没有头和尾。”就去问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那?”,妈妈笑着说“因为从前我们家的锅小啊,装不下头和尾”。这个故事也许一下子看不懂,请多体会几次。
对我们影响深远的,不是我们记得的东西,而是我们不记得的东西。
一个人,无意识的多洗了几次手,觉得很烦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偶然的一次,他又多关了几下门,觉得很麻烦,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有一次他多留意几次关窗,担心有人偷盗,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从此类似强迫性的重复像一个无意识情绪按钮一样,不断重复,不断呈现。
另一个人,一次与人交流不经意脸红了,他很懊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一次,在同事面前写字手抖,他很羞愧,潜意识留下了痕迹,还有一次,与领导汇报情况结巴了,他很紧张,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不知不觉中,自己好像很关注这些问题了,从多方面取证,分析,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病。
每秒四千亿信息中我们会留意两千信息,其余信息都过滤掉了,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在反复琢磨,为什么会有强迫,为什么会有社交恐惧,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反复验证,反复分析,反复留意,反复比较,最后好像我们真的可以找到你想验证的证据,结论是我真的有病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是站在主观勾画的角度。永远不是事物的本相。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电影《灵异第六感》有一句台词是:“你只能看到你愿意看到的事实。”
我们强迫或者社恐的朋友几乎每天都在关注症状和不愉悦的体验,你只是读取你想读取的信息。生理学上,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事,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会建立长期且固着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苦闷,不安,感到挫折……那么,你就是每天在重复地那张神经网络联接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下意识的情绪模式 。
相应的,一个人,他担心小偷,检查了一下公司大门有没有管好,结果防止了盗窃,他的行为被表扬了,相关的神经网络连接了一次,他当众发言很精彩,酣畅淋漓,虽然他因激动而脸红,但他很自信,受到很多人的称赞,相关的神经网络连接了一次,再一次,他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相关的神经网络又连接了一次,经过多次类似的神经连接,他经常抓住的那两千个信息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物。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构成我们的对世界轮廓的描述,而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抓取的信息。
心理: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事物千变万化,因缘的变化刹那不住,如地球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无穷的信息在运转,变化。你能抓住哪个瞬间?
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bit是信息的最小单位),但是我们人类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的信息。其余的部分由潜意识处理。我们都知道,潜意识掌握了我们95%甚至更多的心灵空间,而意识只是包含的5%左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是有形的东西在影响你,还是无形的?
一个老师问学生,树木成长需要什么?有的回答阳光,有的回答水分,有的回答土壤,老师说你们说的都是有形的东西。虽然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对树的作用过程,却是无形的。你看得见过树如何吸收阳光和水分吗?你看见过土壤是如何影响树的根部吗?
外在有形的东西是通过内在无形的东西掌控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的威力远远胜过看得见的东西。
女儿的女儿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哪?”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好像从小吃的鱼就没有头和尾。”就去问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那?”,妈妈笑着说“因为从前我们家的锅小啊,装不下头和尾”。这个故事也许一下子看不懂,请多体会几次。
对我们影响深远的,不是我们记得的东西,而是我们不记得的东西。
一个人,无意识的多洗了几次手,觉得很烦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偶然的一次,他又多关了几下门,觉得很麻烦,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有一次他多留意几次关窗,担心有人偷盗,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从此类似强迫性的重复像一个无意识情绪按钮一样,不断重复,不断呈现。
另一个人,一次与人交流不经意脸红了,他很懊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一次,在同事面前写字手抖,他很羞愧,潜意识留下了痕迹,还有一次,与领导汇报情况结巴了,他很紧张,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不知不觉中,自己好像很关注这些问题了,从多方面取证,分析,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病。
每秒四千亿信息中我们会留意两千信息,其余信息都过滤掉了,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在反复琢磨,为什么会有强迫,为什么会有社交恐惧,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反复验证,反复分析,反复留意,反复比较,最后好像我们真的可以找到你想验证的证据,结论是我真的有病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是站在主观勾画的角度。永远不是事物的本相。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电影《灵异第六感》有一句台词是:“你只能看到你愿意看到的事实。”
我们强迫或者社恐的朋友几乎每天都在关注症状和不愉悦的体验,你只是读取你想读取的信息。生理学上,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事,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会建立长期且固着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苦闷,不安,感到挫折……那么,你就是每天在重复地那张神经网络联接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下意识的情绪模式 。
相应的,一个人,他担心小偷,检查了一下公司大门有没有管好,结果防止了盗窃,他的行为被表扬了,相关的神经网络连接了一次,他当众发言很精彩,酣畅淋漓,虽然他因激动而脸红,但他很自信,受到很多人的称赞,相关的神经网络连接了一次,再一次,他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相关的神经网络又连接了一次,经过多次类似的神经连接,他经常抓住的那两千个信息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物。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构成我们的对世界轮廓的描述,而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抓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