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佛心慧语》选录:)
-
3没有严持诫律的佛教行人,如谈到高深定力与大智大慧,那便是一片谎訁。
-
9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之人,几乎都是名字位散心念佛人,生前是修不出定善的,那么临终又如何能达到——“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这种忏罪水平呢?可不是口头上称名,就能恶道诸罪消灭的……
-
2雪公师训集锦 选录
-
2以此铭肺腑,福增寿更延。
-
0
-
4太虚大师全辑·书评
-
4太虚大师《优婆塞戒经讲录》节录
-
2师曰:修净业者,往生之前,必须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往生后……
-
3求名则不得往生。名利之念尤应注意(《雪公师训集锦》选录)
-
2《一华一叶一世界》选录: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
2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
-
2迷兮悟兮如梦,色兮空兮本同。
-
7印光大师开示选录: (彼)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急为写信,令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着魔发狂,不可救药。
-
8两书针对于某些观点,看法不一,立显注经深度…… 善导与智者二大师有关注解内容对比:
-
3凡我同伦,宜各痛念娑婆险恶。早求出离六道,舍秽取净,勿骛虚名,勿执空见……
-
3‘慢’就是骄傲的意思。换言之,也就是自尊心过份强烈。
-
3迷时妄想同春梦,我佛真身等太虚。
-
8节录自《雪庐老人净土选集》述学语录 (注:问者是想知道,修净土宗念佛,如果净业有成,与弥陀感应道交,而预知时至者,是不是已经念至一心不乱了呢?)
-
2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
-
2礼佛供养在于心诚,诚则苹蘩蕴藻之菜,潢污行潦之水,佛天皆享……
-
3埋没本有智光故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三1О483页)
-
2贪得财来烖祸到,心机用尽变成灰。
-
3《念佛断障》节录(雪庐老人原著)……是障约有二名,一为烦恼,一为所知。所谓烦恼,即贪嗔痴等。尤以痴之一字,除之极其不易。此三者为学佛之大障碍,故古德常劝修行人云:‘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所知障者,障所知也。
-
2节录自《雪庐老人净土选集·述学语录》
-
2尽责了,则对得起这份薪水。若是义务的也要尽力……
-
2若非妄念刹那起,怎得佛号似穿梭
-
4其程度最高者始见佛之琺裑。惟究其实佛之琺裑无相无碍,遍一切处,众生本当举目即见……
-
3地水火风争胜负,何牢固,到头尽化微尘去。
-
2(《佛心慧语》选录:)
-
7虽出自《悲华经》,但佛佛道同,弥陀亦能如此。正体现二力琺门的殊胜之处,尤其是临终之关键时刻!
-
3不比娑婆田地恶,无垠堮,纯将一片琉璃作。
-
2江味农老居士云:
-
8雪庐老人净土选集-述学语录选录(惟得一熟字而后可。禅宗祖师常谓:‘生处转熟,熟处啭生。’)
-
10如《观经》下品生原文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
14雪庐老人净土选集 述学语录 选录
-
2雪公师训集锦 选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我拉个群,大家一起日行一善吧互相督促,也是共修了,,师兄们可以一起接龙回向,一起报数 这个群是针对 学佛 修行 有改变命运满愿需求的师兄们加入,所有是有针对性的一些行善内容,我们主要是找一些殊胜的福田,以及对满愿有帮助的法门 目前有: 义工师兄随缘随地随机的代放生 供养三宝 捐盐、洗衣液等日用品到寺院 一起举报黄色网站 一起挂经幡 一起造塔 一起做慈善 施食\烟供\火供 等等 内容不限 大家可以搜索公众号:实修社,关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