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16日
漏签
0
天
西亚斯汉服吧
关注:
179
贴子:
2,869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189
回复贴,共
13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西亚斯汉服吧
>0< 加载中...
回复:每天学点汉文化之——高校汉系社团科普小贴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华夏衣冠·体衣·罩衫
褙心(背心):褙心(背心)是一种无袖的交领或对领罩衫,特点是对襟系带或交领,并无排扣。原称为“无袖交领衣”的上装,也归在此类。
半臂:又称半袖,从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交领或对襟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69楼
2014-06-23 21:07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体衣·罩衫
斗篷:一种无袖、在颈部系带的罩衫。多披在肩上用以防风御寒。
襌[dān]衣:即单衣,一种交领、无里子的罩衫。材料多为纱,质地轻薄。
大衫:是一种对襟大袖披衫,两侧开衩,系带或钮结。袖子格外宽大,通常只做礼服。作为大礼服时无系带,束革带,与凤冠霞帔搭配。
70楼
2014-06-24 23:30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体衣·足衣
足衣亦即袜履。赤足同样是失礼的行为,谢罪时常常「免冠跣足」。
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汉代,凡祭服穿舄、朝服穿履、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据《搜神记》载,男鞋方头,女鞋圆头。但后来男女往往通用。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的贵妇人的鞋和出土的四双青丝鞋来看,女鞋的前头有两个昂起的小尖角。
71楼
2014-06-25 23:18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体衣·足衣
(一)袜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袜,以布帛作成,也有以皮革制作者。袜一般高尺余,上端有两带,以缚系于足胫。
秦汉时有进门脱鞋的习惯。在屋中,多穿袜行于席上,不仅平时燕居如此,上殿朝会亦然。着鞋上殿,以为殊荣,汉时唯萧何、梁冀、曹操等膺此殊礼。
72楼
2014-06-27 00:13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体衣·足衣
(二)履
《释名·释衣服》有云:「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说文》云:「履,足所依也。」履有许多异称,除了有地缘人群各自习惯称法的原因外,履制的不同当是主要的。《字书》说:「草曰扉(fèi),麻曰屦(jǜ),皮曰履,黄帝臣于则造。」《仪礼·士冠礼》云:「夏用葛,冬皮屦可也。」《诗·魏风·葛屦》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方言》又立一说:「丝作者谓之履,麻作者谓之扉。」
由此看来,古代鞋的质料,履有麻、皮革、丝帛作之者,屦有麻、葛、皮革作之者,扉有草、麻作之者。大凡说去,履的制工精,而屦、扉粗些。
73楼
2014-06-27 23:10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体衣·足衣
履还有单底、复底之分。
单底的鞋称履。履有三种:
一种是用皮革制成,也曰「鞜」。其深而大者,谓之「裒」;薄革的小履,谓之「鞮」;以柔皮制作、头尖者,谓之「靸」。一种用丝制成,曰「绵履」,云梦出土的秦简《法律答问》说:「以丝杂织履,履有文,乃为绵履。」一种是用麻制成,也叫「不借」,所谓「不借者,小履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也有以草为之者。
复底的鞋:「舄(xi)」,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与履底大小相同,实心。「屐」则以木为之,或以帛为面,有的以漆画之,下有两木齿。
74楼
2014-06-28 23:46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华夏衣冠·饰件
(一)
女子饰件:
头面:笄,簪,钗,步摇,梳篦,花钿,胜,玉梅
/
雪柳,闹蛾,花冠
/
凤冠,假髻。
耳饰:耳玦,耳珰,耳环,耳坠。
项饰:串饰,项链,项圈,缨络,项锁,霞帔。
臂饰:手镯,臂钏,戒指,护甲。
佩饰:包括各种佩挂饰件。如霞帔、帔帛、环佩等。
妆容:大致可分为「红妆」和「白妆」两类。介绍一些传统的眉样、唇样、面饰等。
77楼
2014-07-01 22:14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华夏节礼与历法节气·天贶节
天贶节是指农历六月初六,“天贶”原为道教称谓,即“天赐”之意。又称六月六、回娘家节、虫王节、晒书节等等。
《宋史·真宗纪》曰:“真宗四年,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此节仅限于伪托“天书封祀”,故该节逐渐演变为“六月六”节。有妇女回娘家、晒衣物、器具、书籍的风俗,同时也把小狗、小猫等宠物轰下水洗澡。民间认为六月六日也是虫王生日,是日聚会于虫王庙、土地庙,宰猪羊供奉虫王,祈求免除虫害。
78楼
2014-07-02 20:24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女子饰件·头面
头面
笄: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汉族女子的成人礼就叫做「笄礼」。笄是成人礼上初加的发饰。
簪:在笄的基础上发展来,簪的首部要华丽丰富得多。不过很多时候,簪笄的叫法是通用的。
钗:在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约出现在西汉晚期。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缀著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79楼
2014-07-03 20:38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女子饰件·头面
步摇:也许是在簪的钗基础上发展来的。根据《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可以想像,步摇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续汉书·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著脚步摇动,化静为动,所谓的「花枝乱颤」大约就是这种意境吧。
花冠/凤冠:步摇进一步发展,史书上提到一种「步摇冠」,辽宁北票、朝阳等地发现过北朝花蔓状和花树状的冠顶金饰,走动时就能摇动。在步摇冠的基础上,后逐渐演变出更繁丽的花冠、凤冠。凤冠后成了朝廷命妇的专属,寻常人家女子只有在亲迎时可以著戴。
80楼
2014-07-04 21:42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女子饰件·头面
梳篦:简称栉。持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的汉人传统中,梳篦有着别有的感情。既可以梳理发丝,又可作为固定发型的发饰,一直受到青睐。《诗·周颂·良耜》有云:「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意思是:那些堆积如山的黍稷,被排列得就像栉一样的整齐。是用于祭奠丰收的颂歌。
通过
百度相册
上传
81楼
2014-07-05 20:05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女子饰件·头面
珠翠:珠翠通常和金银合制成花朵,连缀于簪钗。汉代傅武仲的《舞赋》有「珠翠的砾而照耀兮,华飞而杂纤罗」的描写。唐人李善在这句话下注释说:「珠翠,珠及翡翠也。」这两种材料都非常昂贵,平常人家女子难得具有,珠翠一度成了贵妇的代名词。北宋时,为了整饬民俗,提倡节俭,在景佑年间曾经将珠翠列为禁物,不准官民之家再用;后来又禁止宫廷妇女使用。一直到了宋末,禁令才渐渐松弛。宋元之际用珠翠的妇女愈益增多,至明清时则再度流行,成为贵族妇女的主要首饰。
82楼
2014-07-06 19:53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华夏衣冠·女子饰件·头面
方胜:方胜的形状两个菱形叠压相交而成的图形。如《清稗类钞·服饰》所称:「以两斜方形互相联合,谓之方胜。胜本首饰。」从江苏南京明墓出土的文物中,就可以看到双菱相交的金饰品实物,其制以金片作成,中部为四瓣蒂形,菱形的角隅及边缘部分饰以凸出的圆泡和连珠花纹。另外在浙江衢州的一座南宋墓中,也出土有这种方胜实物,其形制与此基本相同,只是材料不是用金,而是采用蓝色玻璃。这样,相叠加的菱形在一起就有了颇有深意的象征——同心。元本《西厢记》中,有「把花笺锦字;叠作个同心方胜儿」之句:《醒世恒言》中也有关于「同心方胜」的描写:「……袖中摸出一条红绫汗巾,结个同心方胜,团做一块,往上掷来。」
83楼
2014-07-08 22:39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女子饰件·头面
玉梅/雪柳:玉梅也称「雪梅」,也是一种应景首饰。它和雪柳、灯球、闹蛾等都是元宵节时所戴的首饰。流行于宋代。宋代,元宵节流行着白色的衣物,玉梅和雪柳都以白绫或白绢做成,玉梅被作为梅树之状;雪柳则呈柳树之形,插在髻中以为装饰。
《东京梦华录》在记述元霄节日风俗时称:「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武林旧事》也称:「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
85楼
2014-07-10 23:19
回复
收起回复
木易朝辰
合德飞燕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女子饰件·头面
假髻:《仪礼·士昏礼》中关于嫁妇的衣妆,提到的「次」就是一种假髻。古时高大的假髻,必有支撑假髻的工具,在四川宝兴瓦西沟东汉墓人架头部出土一件长12.5厘米、宽10.4厘米呈独脚钗状的铁饰件,上端以两股细铁条横弯成弧形,外有细铁丝缠绕,可能就是一件假髻支撑器。
87楼
2014-07-12 20:38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大同订婚案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389260
2
T1教练组立军令状死保Smash
2317187
3
我爸在手机上写下令他崩溃的长文
2171036
4
关税让美国人跑到中国搞代购
1543806
5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1092988
6
IG不敌NIP这个豹女味太冲
1091175
7
RTX5060系全球首发定价公开
1062768
8
AL横扫TT继续领跑巅峰组
840374
9
没想到doro竟以另一种方式翻红
834064
10
这应该是最抽象的一届世博会
79758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