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衣冠·汉家礼仪·昏礼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汉族婚礼基本仪程
婚礼结构: 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完整的婚礼仪节:
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
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衽】
↓
婚后礼(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三书:后世谈婚论嫁,「六礼」常常和「三书」一起搭配出现,「三书」非周制昏礼的内容:
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信(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华夏衣冠·汉家礼仪·昏礼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汉族婚礼基本仪程
婚礼结构: 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完整的婚礼仪节:
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
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衽】
↓
婚后礼(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三书:后世谈婚论嫁,「六礼」常常和「三书」一起搭配出现,「三书」非周制昏礼的内容:
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信(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