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佛法吧 关注:220贴子:43,669

回复:《走路的秘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十七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正觉时,于知足光明行中,行于中道,行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知足光明行,布施身心烦恼,布施一切取舍分别。于内心十业诸善法中,如是知足光明而行,诸颠倒妄想之心即可熄灭,其诸颠倒妄想之心熄灭之时,即是清净心显现之时。此时自性之光即显现当来。光明行者若能于一切诸法能不取不舍,不分别,不见有法可生,不见有法可灭,不得法,不失法,于一切法如如不动,是谓得无生法忍,得是无生法忍,已超七地,作不退转菩萨。若尚不能得是愿,我终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八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燃灯悬缯,饭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于《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中“若有所说则说大乘。彼于信解大乘菩萨摩诃萨等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敬重正信,随顺修学,与共相应,随逐不舍,依附亲近,如法供养,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与共同行。与大乘人,摄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是谓第一敬重,最胜供养。所谓灯明种种华香末香涂香供养”。法藏比丘依佛所教,行知足光明,实是对一切诸佛最上供养。
我行知足光明趋向菩提道时,身口意十业中无央数善念善法,得遇知足光明时,悉皆归依此光明行。于此无思无言光明行中,广施无量正法之食,所行之处即谓塔寺。戒心无起,行诸观照,不离自性,安住于足下光明。虽只是于此一根一处不断觉照,清净心即可生起。若不能得是愿,即尚不能得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九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行无上菩提足下光明行时,内心十方无央数世界诸无央数众生所有善法善念,欲趣清净之光。只要于知足光明行中满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十般若波罗蜜即可生心中净土,而此十般若波罗蜜于足下光明行中极易自然圆满。


IP属地:山西88楼2018-01-27 16:09
回复
    第三十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刹,寿终皆不经三恶道径遂来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菩提时,于知足光明行中,身口意无央数层面善恶之念,遇足光时悉得解脱。假使是贪嗔痴重罪之念,得遇此光,亦冰消无余,成为清净心。于此清净光明行中即可直达无上菩提,行知足光明行中,具足一切法、一切行、一切果、一切智、一切功德,灭一切罪,是故所欲随意即至。我若不得是愿,终不能取无上正等正觉。
    第三十一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五体投地稽首作礼,喜悦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趣无上菩提时,所行知足光明法是一切诸法之王。是故一切法,遇此知足光明行,悉皆归于自心,归依此光明行。此光明行超越世间出世间一切诸行,是为无上行。是故诸天善法行莫不致敬此无上光明行。为得无上菩提,我应得是愿。我若不得是愿,尚需精进,还不能得无上菩提。
    第三十二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有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其身不复为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菩提时,内心十方无央数层面若有信心不足之念,得遇足下光明时即得大无畏而生勇猛心。此念解脱后,已入清净心中,无复再生怯弱之念。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等正觉。
    第三十三愿:我作佛时,凡生我刹者一生遂补佛处,惟除本愿欲往他方,设化众生修菩萨行,供养诸佛即自在往生。我以威神之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修菩提行、普贤行、净梵行、最胜行及一切善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菩提时,因遇足下光明而生我清净心中者,尚需一生即可至此身成佛处。惟除本愿欲往远离一切相之方,不著清净相之方,继续知足光明行者,即可自在往生。知足光明行之光,仍以其无作妙力,教化一切众生,皆发疾得成佛之心。以其光明行为菩提行,为普贤行,至寂灭行,究竟梵行,乃至最胜行及一切观照之行。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四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欲生他方者,如其所愿不复坠于三恶道。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行无上菩提道时,于知足光明行中可得阿罗汉果,可得辟支佛果,可得诸地菩萨果。如是诸果均以超越轮回,无三毒,是故名为解脱,已越分段生死。若知足光明行所达清净心不能满是愿,我终不取正觉。
    第三十五愿: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香华旙盖真珠缨络种种供具,欲往无量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以知足光明行趋向菩提道时,知足光明行中无求无所得,此所行中无修无所证,以知足光明行是无功用行,因此无功用行,知足光明行步步都是最胜供养,步步都是供养百千万亿诸佛。
    知足光明行者以念为食,以法为食,以光为食。于一念中即已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其中无功用行,是法尔行。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六愿:我作佛时,刹中菩萨欲万种之物,供养十方无央数佛,即自在前。供养既遍,是日未午即还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菩提道时,于知足光明行中,刹那顷其光遍满十方无央数佛刹。即此已是无上供养,即谓有百千万亿化身。是日未午,是以一念为一日,一日未午即念初起时即已供养百千万亿佛刹诸佛,且已供养完毕。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七愿:我作佛时,刹中菩萨受持经法,讽诵宣说,必得智慧辩才。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行无上菩提道时,光明炽盛,照彻心源,万法自证,逮得总持,智慧无量,心得辩才之力,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觉。


    IP属地:山西89楼2018-01-27 16:20
    回复
      第三十八愿:我作佛时,刹中菩萨能演说一切法,其智慧辩才不可限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欲得无上菩提时,于清净心中,展现佛智。此无上菩提之甚深般若智慧,过三界,过心意识,无有边际,超越数量,是故菩提无上智慧光能神变一切法,此知足光明于一切法无有障碍,其光明无有限量。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等正觉。
      第三十九愿:我作佛时,刹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其身皆紫磨金色,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经行道无异于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菩提道时,于常寂清净光中,观照之光金刚无敌,一一光明皆具无上清净梵行之紫磨金色。于知足光明中,具足色清净、戒清净。因色清净是故具足三十二清净相。因戒清净是故具足八十相好。我所经行之光,无异诸佛经行之光。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愿:我作佛时,刹中清净照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一切严净佛刹,即时应现犹如明镜睹其面相。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于趋向无上菩提知足光明行中,清净照见自心十方无量世界。以此知足无量光明欲见内心恒河沙佛刹,应时即现,犹如镜中见自己相貌一样清晰分明。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十一愿:我作佛时,刹中菩萨虽少功德者,亦能知见我道场树高四千由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菩提时,于知足光明行中,于一切心念平等施光。不论善念恶念,平等得度。平等化为足下光明,均可彻视地水火风千万层面。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菩提。


      IP属地:山西90楼2018-01-28 21:49
      回复
        第四十二愿:我作佛时,刹中诸天世人及一切万物,皆严净光丽形色殊胜,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者,众生虽得天眼不能辩其名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行我上菩提之行时,足下光明殊胜微妙。其光不可分别,不可思念,不可目睹,不可肉眼见,不可天眼见,乃至不可慧眼见。是故众生虽得天眼,亦不能知,不能见。是故不能辩其名数。我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菩提。
        第四十三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随其志愿,所欲闻法皆自然得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以足下光明行,近无上菩提时,可得清净天耳。以此清净天耳即可于刹那顷于百千万亿佛刹同时听闻无量诸佛宣讲妙法。我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菩提。
        第四十四愿:我作佛时,刹中菩萨声闻皆智慧成神,顶中皆有光明语音鸿畅,说经行道无异于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于我趋向无上菩提时,我清净知足光明中有观照光、解脱光、智慧光等无量光。于一一光中又有无量微妙光明,一一光明演说经行道与诸佛无异。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菩提。
        第四十五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皆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不可思议诸佛,而不失定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趋向无上菩提的知足光明三昧是恒河沙数无量三昧之王,是一切观照妙法中之妙法。是故其他观照法、三昧法得遇知足光明,悉皆归依精进,悉皆获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住是无所住光明之行,于一发意顷即可供养不可思议诸佛,虽大行佛事而不失无上定意。是故此知足光明三昧不可思议。我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等菩提。


        IP属地:山西91楼2018-01-28 21:55
        回复
          第四十六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皆逮得普等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于趋向无上菩提知足光明三昧法中摄伏一切观照法,悉皆得入普等三昧,亦即了诸法根本三昧,以行光明三昧法,乃至成佛时,常见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十七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即得至不退转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经知足光明行得萨婆若时,其他观照经行法悉皆归依此足下清净光明,归依已,即得无生法忍。于知足光明行中的足下光明应至一切处,应清净一切处,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菩提。
          第四十八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即得至第一忍第二忍第三法忍,于诸佛法永不退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欲证得无上菩提时,千辐轮足光普照十方一切刹土。一切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都悉归入此无上光明法。以归依此光明法而得顺忍、无生法忍、寂灭忍。以得此三忍而永不退转于无上佛法。是故不得是愿,终不取无上菩提。


          IP属地:山西92楼2018-01-28 21:55
          回复
            此生走路成佛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以其方便摄取众生。四十八愿是度众生之愿,是舍诸法之愿,是清净之愿,是无上之愿,是平等之愿,是如实觉知之愿,是此生成佛之愿,是于法不生分别之愿,是于法无所求之愿,是法无高下之愿,是无所得之愿,是入自心净土之愿,是清楚明白之愿,是丈夫勇猛之愿,是金刚之愿,是十业清净之愿,是不欺一切众生之愿,是真实之愿,是降伏头脑之愿,是超越身心之愿,是不可说之愿,是不可思之愿,是不可量之愿,是无有边之愿,是无上菩提之愿,是甚深般若之愿,是毕竟之愿,是度无极之愿,是如如自性之愿,是彻见实相之愿,是知足之愿,是无垢行之愿,是成无上道之愿,是醒梦之愿,是光明行之愿,是大觉之愿,是甚深之愿,是无为之愿,是大慈之愿,是大悲之愿,是应供之愿,是正遍知之愿,是明行足之愿,是善逝之愿,是世间解之愿,是天人师之愿,是世尊之愿,是无上士之愿。
            此四十八愿就是此生成佛愿,就是知足光明行愿,即是足下千辐轮愿。
            诸佛因足下千辐轮而成就双足尊,诸佛因此宣讲经行道,阿弥陀佛亦是宣讲经行道,而且于四十八愿中要十倍于诸佛讲经行道。由此可知,走路于修行中有多么不可思议。法藏比丘以其四十八愿来宣讲诸佛讲经行道,由此可知经行道知足光明行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菩萨必发之愿,是菩萨必行之行,是诸佛必讲之经。


            IP属地:山西93楼2018-01-29 22:45
            回复
              佛十大名号与走路
              由于知足光明行是一切菩萨必发之愿,是一切诸佛必讲之法,因此佛的名号中一定有譬喻知足光明行的秘义。如明行足是不须解释就可知此佛的名字与走路是不可分的。不仅此明行足名号与知足光明行有关,而佛的十大名号都与知足光明行有关。
              诸佛有十大名号,十大名号中有极深的秘密。本文只是指出十大名号与走路之间的秘密。
              于《善思童子经》中,世尊于清晨著衣持钵,入毗耶离大城之中次第乞食,渐渐行至毗摩罗诘离车之家。是时,毗摩罗诘离车家内,有一童子名为善思。是时善思于宅内楼中为乳母所抱,手中持一莲花玩弄嬉戏。
              以宿世众善因缘,又因世尊神通力,童子善思以偈对乳母言:其偈如下:
              今有响微妙,翳诸音乐声,愿奶放我身,舍置于楼上。
              而此光明照,决是大丈夫,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此偈八句一段,第一段是叙述此童子以天耳听佛走路而知佛到城门。如是走路应是证得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畏者,应是无上士。无上士是诸佛的第六大名号。
              微妙令意喜,诸鸟鸣唤声,我耳未曾闻,诸鸟如是唱。
              决定是调御,为利益世间,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第二段说明如是走路应是为利益众生而右足跨于城门阃。这种足下音声微妙未曾闻,令闻者意欢喜,定是度尽众生的调御丈夫。调御丈夫是诸佛的第七大名号。


              IP属地:山西95楼2018-01-29 22:54
              回复
                如服诸瓔珞,遍体雷鸣声,其响妙铿锵,闻者皆欢喜。
                决定千轮足,威神庄严身,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第三段形容走路如此殊胜庄严威神,定是千辐轮足光,三昧王明行足。明行足是诸佛第三大名号。


                IP属地:山西99楼2018-01-30 22:03
                回复
                  犹彼大地震,亦如打铜钟,诸如是等声,无有不闻者。
                  决定彼人日,大圣之身光,欲入此大城,令众生无畏。
                  第四段是譬喻如是奇妙的走路,一定是人中之日,如是圣身之光,定是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世尊。世尊是诸佛的第十大名号。


                  IP属地:山西100楼2018-01-30 22:04
                  回复
                    如诸林树木,种种华庄严,各闻微妙音,众生随所乐。
                    决定善安住,兴愿大龙王,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第五段以兴愿随众生所乐如大龙王,喻如是走路为觉悟者,此觉悟者名世间解。世间解是诸佛的第五大名号。


                    IP属地:山西101楼2018-01-30 22:05
                    回复
                      如虚空光照,大地普光明,日彩曀不彰,此世尊金色。
                      决定喜观察,大威放焰光,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第六段以智慧如虚空,充满无限光明,普照内心大地所有地方。此金色光明无有障碍,不可阻挡,这金刚般的威神之光就是观照之光。此光是无上智慧,这是喻一切智智正遍知。正遍知是诸佛的第二大名号。


                      IP属地:山西102楼2018-02-01 21:16
                      回复
                        阿奶今观此,天众在虚空,欢喜歌啸声,弄诸衣服等。
                        决定利益世,最胜诸众生,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第七段人天欢喜赞颂,决定是饶益一切有情的大善知识、天人师。天人师是诸佛的第八大名号。


                        IP属地:山西103楼2018-02-01 21:17
                        回复
                          今此大城内,相向起慈心,各各共喜欢,如父母爱子。
                          决定大福聚,众德庄严身,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第八段慈光普照,共相欢悦,定是福聚众德庄严所感,当知此是觉者应供。应供是诸佛的第一大名号。


                          IP属地:山西104楼2018-02-01 21:17
                          回复
                            又男夫妇女,将种种香花,满掬四面飘,心生大欢喜。
                            决定大自在,福德华庄严,右足跨于阃,欲入此城门。
                            这第九段,四处香花,人皆欢喜,福德如天华,庄严无比,决定是大自在的觉者释迦牟尼佛。佛是诸佛的第九大名号。


                            IP属地:山西105楼2018-02-02 22:54
                            回复
                              天人华所散,悉虚空遍满,处处雨众香,微妙甚可喜。
                              决定世善逝,大福慧入城,为利益众生,所以今来到。
                              天雨妙花众香,遍满虚空,这是大福慧者为利益众生而在入城,决定是觉者善逝。善逝是诸佛的第四大名号。


                              IP属地:山西106楼2018-02-02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