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佛法吧 关注:219贴子:43,244

回复:《走路的秘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于《大乘顶王经》中亦有大致相同的故事:佛一再宣讲知足极重要。释迦牟尼所说所行无一不在利益众生,因此,我们须更深一些进入经文的意义中。佛之名号至高无上,以此至高无上之名,等同于知足光明行的走路,这足以让修行者震惊。于修行中走路如此重要,所以佛的十大名号中第三曰明行足。明行足有无量解释,但光明始于足下是最清楚的解释。既然十大名号中已有一名号在说走路,那为什么有用十大名号来形容走路呢?这正加强说明知足光明行的重要,以及其在佛法中的不可思议的神圣。
下面我们来看佛的十大名号。释迦牟尼佛讲十大名号时有其特定的顺序,这顺序就是学佛的步骤。


IP属地:山西107楼2018-02-02 22:56
回复
    第一佛名为应供,以知足光明行超越人天,为一切众生所依止,为一切人天所应供养。此应供,应是初入觉悟之行者首选之路,此处名为善于择法。
    第二佛名为正遍知。以知足光明行中,无所得而得无上菩提,证得一切智智,证得无上智慧。这是譬喻修行者进入觉悟之路后,应了解佛的智慧,也就是应以相当的时间研究佛经,以知道什么是大智慧及大智慧的内容。
    第三为明行足,知足光明行者成就后称为明行足。觉悟行者了解了佛经之后,要身体力行进入实修,进入修行,修足下光明,这是佛之智慧,觉照之城的入口处。
    第四佛名是善逝。善是善法,善法是觉照,于觉照中一切幻相都将消逝。这就是足下光明行者可以成就布施,成就大舍的奇妙处。这其中也是在告诉修行者于一切法,一切境界,一切果都不可住。
    第五佛名是世间解。世间是五蕴,照见五蕴,知无实有,是为世间解。以知足光明行深般若观照,一切世间的秘密洞见无余,是喻为世间解。


    IP属地:山西108楼2018-02-03 14:42
    回复
      第六佛名是无上士。以知足光明行、般若观照行,无上菩提行,利益一切有情,超越一切世间,是名无上士。
      第七佛名调御丈夫。知足光明行,其光明威神无比,所有刚强众生,悉皆调伏,遇此光者悉皆归依,无有不可度者,无有不能度者。此光平等无二,救诸一切,是名调御丈夫。
      第八佛名天人师,即是诸天世人之师。守五戒可为人,修十善业可升天,修诸善法可至人天,行恶法下地狱,弃恶从善而现天堂。天堂之善并非真实,不可久存。佛以一切智智,以诸方便,带领人天超越善法,进入知足光明不二之行。是故佛名人天之师,以天高于人是故讲天人师。
      第九佛名为佛,即是大觉者,究竟觉,圆满觉,妙觉,宝觉。这是知足光明行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名号,这是一切众生最终的归宿,这是我自心的实相,这也是法界的真实。
      第十佛名为世尊。一个成佛者以不可思议神力变化,于成就后仍留于世间,为世间众生施光明,指引众生从迷途中走出来,将一切智智以种种方便留于世间,让知足光明行永不断绝。如是大觉者为世间大导师,名为世尊。


      IP属地:山西109楼2018-02-03 14:42
      回复
        以佛十大名号来强调走路于修持的重要有两部经,第一部经是《善思童子经》。童子是初学者,或是入佛大雄宝殿的法王子。善思是善于思维,亦名善思维。善思维是看清楚,而要真实看清楚,即不可以有思维。若没有思维地看清楚,有谁能领悟,此人就是善思维者,就是进入观照之路的法王子。佛于此处亦直接告诉善思童子,没有思维地看清楚就是没有思维的般若观照,就是佛的走路,就是依佛而行,知足光明。
        以佛的十大名号来强调在修持方法中走路的重要还有一部经,此经名为《大乘顶王经》。大乘即是了义,大乘即是究竟;顶是无上,顶是光明;王是首,是至高,亦即究竟了义,无上光明三昧王。此究竟了义无上光明三昧王之尊贵庄严,须用佛十大名号来迎请,这就是佛所教的“了一切诸法根本三昧”,就是佛于涅槃后从棺中伸出的双足千辐轮光。释迦牟尼如此殷切付嘱护念足下光明行,为佛弟子若不能了解走路,实践走路,于走路中生起光明,不能于走路中刹那顷供养一切诸佛,真是对不起佛,无以报答佛之宏恩。


        IP属地:山西110楼2018-02-03 14:44
        回复
          足下光明无上甚深
          倘若一个人已了解了走路的重要,亦在训练走路,于走路中有若干境界,这些也许都不是佛说的走路。如阿罗汉的走路,辟支佛的走路,乃至一地至十地菩萨的走路,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因其对走路了解的不同,所以最后成就的果位亦不同。


          IP属地:山西111楼2018-02-04 22:47
          回复
            本书所说知足光明的走路非阿罗汉的走路,非辟支佛的走路,亦非执著菩萨行的走路,而是此生成就无上菩提大道的走路。于此走路中纯净无瑕,光明无比。众生于此度尽,诸行于此而止,诸法于此寂灭,诸光于此生。这是诸佛所行之路,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行的光明法。是一个人在任何状况下都可以行的知足法。此知足光明法,是统摄一切法的根本法,是具足一切行愿的知足光明行。


            IP属地:山西112楼2018-02-04 22:47
            回复
              于此光明行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作无任、无止无灭,无求无得,无修无证。无到无果,只是无限无尽的光明,此无上光明,无明无暗无诸分别。


              IP属地:山西113楼2018-02-04 22:48
              回复
                知足光明行说其简单,至易至行。说其微妙,无上甚深。于此路上有缘者遇,无法者明,无相者见,有愿者行,无求者到。无得者得,无证者证。
                一切对走路有兴趣者都应对走路的秘密有所了解,不致再错失此生的机缘,得以成就无量劫的夙愿。


                IP属地:山西114楼2018-02-05 22:04
                回复
                  即便你还没有准备志愿成佛,仅就世间的实际需求,知足走路亦会展现它的奇迹。
                  因此了解走路的秘密,知足光明而行,是每一个人的当务之急。这个秘密是明灯,是摩尼宝珠,是无上甘露。


                  IP属地:山西115楼2018-02-05 22:04
                  回复
                    得到走路明灯的人,对人生路途中的黑暗危险将会无惧。得到走路摩尼宝珠的人,以此宝可以生无量宝。得到此走路甘露之人,可了知一切佛法,可得一切智慧,永无饥渴。你若因此而健康长寿,那是你的因缘,你若因此而充满喜乐,那是你的福报,你若因此而智慧增长,那是你的功德,你若因此而走向成佛之路,那是本书的心愿,你若因此而成就菩提,知足光明行定会得以流传。


                    IP属地:山西116楼2018-02-05 22:12
                    回复
                      佛说如何念佛
                      本书所有有关走路的解释都有经文为依据,尽管如此,读者难免还是会有疑问:若以知足光明行来解释四十八愿,本书又将如何解释念佛,又如何解释于佛经中有关念佛的好处与殊胜。此一问题本来不是问题,因为一个人若已读了很多佛经时,就应理解佛所谓念佛之秘义。但问题在于执著念佛者多不读佛经,即便读经,亦仅限少数一二部经而已,而且执著语言文字、音声形色,可是这些都是佛所不允许。念佛者,若是因得知佛说念佛的殊胜功德而念佛,这是行有所得,而佛不教有所得。但因初入佛门,可以被谅解。念佛者,若欲真实念佛,应清楚地了解佛所说念佛应怎样念?如何念?念什么?
                      怎样念佛?如何念佛?佛于许多经中都有详细解说。但念佛者对于佛说的如何念佛没有兴趣,因于真实念佛法中,无念无求无所得。不论什么法,若是与无所得有关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就已经不想再学了。就已经离开了。不论有多少人离开,诸佛所教不会有改变。即于无求无得处,真实学佛者已是寥寥无几。所以现在满天下人都在念佛,本身已说明这其实不是在真实念佛,而是念有所求,在念有所得。


                      IP属地:山西117楼2018-02-06 09:29
                      回复
                        念佛一说很多宗教都有,有的还早于佛教,如印度教教祖、耆那教主都称自己为佛,亦都主张其弟子念其名号,以求往生其净土。阿弥陀佛,有好几个宗教都在念。
                        于《佛藏经》中释迦牟尼佛说,随顺世间念佛故而说有念处,所以释迦牟尼所说念佛,和我们凡夫头脑中妄想分别的念佛是两件事。佛所说念佛至高无上清净无为之念,是无念之念,而凡夫念佛,意在贪求取舍,心中三毒充满。
                        诸佛之愿是让众生免于贪求、舍弃三毒。所以诸佛不教有所求,诸佛不教有所得,诸佛不教依靠他力,诸佛不教分别,诸佛不教心不坚定,诸佛所教以自己金刚心无求无得,无所依无所分别,不可以心外行,只许向内观照。
                        诸佛之法是不二之法,不二之法不可思量不可念。诸佛之法是平等法,平等法不可念。诸佛所教之法是清净法,清净法不可思不可念。诸佛所教之法是大觉法,大觉法中不可念。佛所得无上正等正觉,以其名字亦不可念。
                        诸佛以得无念法、得无所得法、得不分别法、得中道法而得无上菩提,如是法中少念都不可得。


                        IP属地:山西118楼2018-02-06 09:29
                        回复
                          凡夫念佛以佛为实,以净土为实,以法为实,以得为实。但是诸法假名都是虚设。不可以法为实,不可以净土为实,不可以佛为实。《佛藏经》中说,若诸法有头发丝百分之一真实,诸佛不出于世。但是凡夫执著文字,执著有求,不顾佛所告诫,因而从观想念佛,变成执持名号念佛,其所主张与佛相悖。因此,佛于很多经典中一再指出,什么是佛所说的念佛。
                          虽然目前大藏经随处可见,电脑网站中比比皆是,随手可取,但是依然没有几人查看释迦牟尼佛所说念佛的究竟意。佛是究竟佛,法是究竟法,如是之法理应究竟念。若于究竟念中如何有音声?如何有分别?如何有高下?
                          那么,释迦牟尼佛是如何教导如来所说念佛之意呢?于《小般若经》中有“善男子,如来说一切诸法虚妄如梦。若人不知诸法虚妄如梦。以色声名字语言章句而生贪著”(如希望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带业往生,永不退转,仰仗佛力四十八愿,佛来接引等,如是人等分别诸佛而有来去,不知诸法相。若人于佛分别来去,是人凡夫无智,数受生死,往来六道,远离般若波罗蜜,离于佛法)。


                          IP属地:山西120楼2018-02-06 09:36
                          回复
                            佛于《四十二章经》中说: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那么,佛所说的念佛究竟怎样念呢?于《佛藏经》中佛说:云何名为念佛?佛告舍利弗。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念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有法,名为念佛。
                            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如是念佛之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


                            IP属地:山西122楼2018-02-07 08:36
                            回复
                              不可以色念佛(如求佛往生净土)。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因不离识而生死相续)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IP属地:山西123楼2018-02-07 0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