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调起繁华乐倾杯
慕容则浑浑噩噩,晕晕乎乎跟着父亲进了大明宫,一路上如何下车,如何行走,周边何人何物,他竟无一在目,脑中只想:李延青昨日进宫未归,自己今晨也被宣召,定是和那小子有关!这般稀里糊涂就被敕旨封官,如何甘心?出宫之后,再好好问个究竟!
回神之际,到了中朝宣政殿外,慕容钦嘱咐他几句,先行进殿。
宦者引慕容则进了偏殿等候,才见张拯、源弼、张均竟都在内,三人也穿着千牛卫服色。
张拯慌忙迎上,低声道:“怎么回事?今晨敕旨到府,忽然就拔擢我等做了千牛卫?”
源弼道:“中了进士也不当入千牛卫罢?泽川还是千牛备身,享有品阶。”
张均道:“若以门荫父职,倒也可行,只是鸿飞怎么不见?”
慕容则无奈道:“此事怕还要问他!”
话音刚落,就听宦者道:“几位公子禁言,快与李将军预备进殿罢!”
四人慌忙噤声,整装行至门后,忽见李延青站在当地,一身戎装,俨然是千牛卫将军的服色,不由得各吃一惊。言语已禁,李延青只好与四人举目示意,转过身去。
五人耳听殿内敕旨正宣,说道泽王李义珣并非先王李上金之子,其罪妄加冒认,以图袭爵,流配岭南,以许王李素节次子李璆为嗣泽王,继泽王李上金之后。
李延青暗想此事蹊跷。则天太后当政之时,许王李素节与泽王李上金被酷吏陷害致死,二王诸子也都被害。中宗复唐之后,以李素节之子李琳为嗣越王,李瓘为嗣许王,李上金共有七子,仅存李义珣一人,为嗣泽王。不料竟有人密告李义珣并非李上金之子,明皇复发敕旨,不知是否详查?
念头方转,殿内读旨已毕,又宣五人进殿。李延青当先入内,慕容则四人紧随其后,跪地叩拜。诸位大臣不知这为首少年是谁,只是暗暗奇怪,看他并非京中贵胄,如何在此受封?
唯有张说等曾仕武周的老臣,无不大为震惊。这少年戎装在身,俊逸英武,缓步而来,宛然便是年轻时的李元芳!
明皇端坐案后,龙目轻扫一周,见众臣脸色各异,唇边一丝隐约笑意一闪即没。
待到内侍宣旨,赐李延青进士出身,加封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慕容则千牛备身,正六品下;张拯、源弼、张均为千牛卫,入职宫中,群臣更是相顾惊异。慕容则几人少有才名,家世显赫,这李延青是何人,怎地横空出世,成了皇帝亲军大将?①
①唐代皇帝每有御令敕旨,必先传与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传看,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查,再交皇帝阅看,觉得旨意可行,再发回中书省复查,中书省抄写副本,发到门下省重审,门下省审核后重交皇帝,皇帝觉得可以了,“画可”,再发回门下省,门下省照抄之后把原件留存,副本上标明“制可”(皇帝已经同意),然后发到尚书省的六部部分具体执行。也就是说,皇帝的旨意要经过三省阅看,各省长官都同意了可以执行,否则就得发回重改,皇帝的权利还是一定程度上受限三省六部的,而非旨意一下官员就得照办。稗官小说不循史实,读者见谅。
慕容则浑浑噩噩,晕晕乎乎跟着父亲进了大明宫,一路上如何下车,如何行走,周边何人何物,他竟无一在目,脑中只想:李延青昨日进宫未归,自己今晨也被宣召,定是和那小子有关!这般稀里糊涂就被敕旨封官,如何甘心?出宫之后,再好好问个究竟!
回神之际,到了中朝宣政殿外,慕容钦嘱咐他几句,先行进殿。
宦者引慕容则进了偏殿等候,才见张拯、源弼、张均竟都在内,三人也穿着千牛卫服色。
张拯慌忙迎上,低声道:“怎么回事?今晨敕旨到府,忽然就拔擢我等做了千牛卫?”
源弼道:“中了进士也不当入千牛卫罢?泽川还是千牛备身,享有品阶。”
张均道:“若以门荫父职,倒也可行,只是鸿飞怎么不见?”
慕容则无奈道:“此事怕还要问他!”
话音刚落,就听宦者道:“几位公子禁言,快与李将军预备进殿罢!”
四人慌忙噤声,整装行至门后,忽见李延青站在当地,一身戎装,俨然是千牛卫将军的服色,不由得各吃一惊。言语已禁,李延青只好与四人举目示意,转过身去。
五人耳听殿内敕旨正宣,说道泽王李义珣并非先王李上金之子,其罪妄加冒认,以图袭爵,流配岭南,以许王李素节次子李璆为嗣泽王,继泽王李上金之后。
李延青暗想此事蹊跷。则天太后当政之时,许王李素节与泽王李上金被酷吏陷害致死,二王诸子也都被害。中宗复唐之后,以李素节之子李琳为嗣越王,李瓘为嗣许王,李上金共有七子,仅存李义珣一人,为嗣泽王。不料竟有人密告李义珣并非李上金之子,明皇复发敕旨,不知是否详查?
念头方转,殿内读旨已毕,又宣五人进殿。李延青当先入内,慕容则四人紧随其后,跪地叩拜。诸位大臣不知这为首少年是谁,只是暗暗奇怪,看他并非京中贵胄,如何在此受封?
唯有张说等曾仕武周的老臣,无不大为震惊。这少年戎装在身,俊逸英武,缓步而来,宛然便是年轻时的李元芳!
明皇端坐案后,龙目轻扫一周,见众臣脸色各异,唇边一丝隐约笑意一闪即没。
待到内侍宣旨,赐李延青进士出身,加封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慕容则千牛备身,正六品下;张拯、源弼、张均为千牛卫,入职宫中,群臣更是相顾惊异。慕容则几人少有才名,家世显赫,这李延青是何人,怎地横空出世,成了皇帝亲军大将?①
①唐代皇帝每有御令敕旨,必先传与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传看,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查,再交皇帝阅看,觉得旨意可行,再发回中书省复查,中书省抄写副本,发到门下省重审,门下省审核后重交皇帝,皇帝觉得可以了,“画可”,再发回门下省,门下省照抄之后把原件留存,副本上标明“制可”(皇帝已经同意),然后发到尚书省的六部部分具体执行。也就是说,皇帝的旨意要经过三省阅看,各省长官都同意了可以执行,否则就得发回重改,皇帝的权利还是一定程度上受限三省六部的,而非旨意一下官员就得照办。稗官小说不循史实,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