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山吧 关注:4贴子:478

回复:【《杂阿含经》选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杂阿含经-六入处诵-卷11-299】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321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
佛告婆罗门:“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为一切法。若复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舍,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说已,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如生闻婆罗门所问三经,有异比丘所问三经、尊者阿难所问三经、世尊法眼法根法依三经,亦如上说。


112楼2016-03-09 08:17
回复
    【杂阿含经-六入处诵-卷11-300】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322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眼是内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云何眼是内入处?”
    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
    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意是内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意是内入处?”
    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
    复问:“如世尊说,色外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云何,世尊!色外入处?”
    佛告比丘:“色外入处,若色四大造,可见有对,是名色是外入处。”
    复白佛言:“世尊说声是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声是外入处?”
    佛告比丘:“若声四大造,不可见有对,如声,香、味亦如是。”
    复问:“世尊说触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触外入处?”
    佛告比丘:“触外入处者,谓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见有对,是名触外入处。”
    复问:“世尊说法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法外入处?”
    佛告比丘:“法外入处者,十一入所不摄,不可见无对,是名法外入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3楼2016-03-09 08:29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六入处诵-卷11-313】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335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4楼2016-03-10 07:59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22】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84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缚心,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譬大树根干、枝条、柯叶、华果,下根深固,壅以粪土,溉灌以水,彼树坚固,永世不朽。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心不顾念,无所缚着,识则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则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不随时爱护令其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扬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着,识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5楼2016-03-10 17:26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25】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87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譬如有人游于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古人行处,彼则随行,渐渐前进,见故城邑、古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木清净,彼作是念:我今当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当知,我游旷野,披荒求路,忽见故道古人行处,我即随行,我随行已,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流清净,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丰乐安隐,人民炽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彼诸四众闻法正向、信乐,知法善,梵行增广,多所饶益,开示显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6楼2016-03-11 08:15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26】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88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
            尔时,尊者舍利弗晡时从禅觉,诣尊者摩诃拘絺罗,共相问讯庆慰已,于一面坐,语尊者摩诃拘絺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尊者舍利弗问尊者摩诃拘絺罗:“云何,尊者摩诃拘絺罗,有老不?”
            答言:“有。”
            尊者舍利弗复问:“有死不?”
            答言:“有。”
            复问:“云何,老死自作耶、为他作耶、为自他作耶、为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生缘故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
            复问:“彼识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非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识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识缘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复问:“尊者摩诃拘絺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拘絺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尊者摩诃拘絺罗!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摩诃拘絺罗!乃有如是甚深义辩,种种难问,皆悉能答,如无价宝珠,世所顶戴,我今顶戴尊者摩诃拘絺罗亦复如是。我今于汝所,快得善利,诸余梵行数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说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诃拘絺罗所说法故,当以三十种赞叹称扬随喜。”
            “尊者摩诃拘絺罗说老死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 。”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于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种种甚深正智之问,犹如世间无价宝珠,人皆顶戴,汝今如是,普为一切诸梵行者之所顶戴、恭敬、奉事,我于今日快得善利,得与尊者共论妙义。”
            时,二正士更相随喜,各还所住。


            117楼2016-03-11 08:49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28】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90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色身生厌、离欲、背舍,但非识。所以者何?四大色身现有增减、有取、有舍,若心、若意、若识,彼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识生厌、离欲、习舍,长夜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习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克,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因缘生乐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譬如两木相磨,和合生火,若两木离散,火亦随灭。如是诸受缘触集,触生触集,若彼彼触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触集灭故,彼彼受集亦灭止、清凉、息没。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我说彼于苦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8楼2016-03-11 09:10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31】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93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异比丘:“我已度疑,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心无所著故,何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如是说法,而彼比丘犹有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今闻法已,心生忧苦、悔恨、 蒙没、障碍。所以者何?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迳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苦边。比丘!彼何所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9楼2016-03-13 12:15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34】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96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
                  “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21楼2016-03-18 08:01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36】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98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
                    “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
                    “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驳,闇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
                    “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22楼2016-03-18 08:24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37】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299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谓缘起法为世尊作?为余人作耶?”
                      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23楼2016-03-19 08:12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38】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300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庆慰,庆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昙!为自作自觉耶?”
                        佛告婆罗门:“我说此是无记,自作自觉,此是无记。”
                        “云何,瞿昙!他作他觉耶?”
                        佛告婆罗门:“他作他觉,此是无记。”
                        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124楼2016-03-19 08:19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3-339】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301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宾舍。
                          尔时,尊者[足散]陀迦旃延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正见,云何正见?云何世尊施设正见?”
                          佛告[足散]陀迦旃延:“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足散]陀迦旃延闻佛所说,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125楼2016-03-19 08:42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4-343】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344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住耆阇崛山。
                            时,尊者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定起,诣舍利弗所,共相庆慰,共相庆慰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絺罗:“仁者但问,知者当答。”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多闻圣弟子于此法、律成就何法,名为见具足,直见成就,成就于佛不坏净,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絺罗:“多闻圣弟子于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
                            “云何不善法如实知?不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不善法,如是不善法如实知。云何不善根如实知?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是名不善根,如是不善根如实知。”
                            “云何善法如实知?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实知。云何善根如实知?谓三善根,无贪、无恚、无痴,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实知。”
                            “尊者摩诃拘絺罗!如是多闻圣弟子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故于此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言:“有,若多闻圣弟子于食如实知,食集、食灭、食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于食如实知?谓四食。何等为四?一者粗抟食,二者细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是名为食。如是食如实知。云何食集如实知?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实知。云何食灭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舍、吐尽、离欲、灭、息没,是名食灭,如是食灭如实知。云何食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食灭道迹,如是食灭道迹如实知。”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食如实知、食集如实知、食灭如实知、食灭道迹如实知,是故多闻圣弟子于正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复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摩诃拘絺罗!复更有余。多闻圣弟子于病如实知、病集如实知、病灭如实知、病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有病如实知?谓三病,欲病、有病、无明病,是名病,如是病如实知。云何病集如实知?无明集是病集,是名病集如实知。云何病灭如实知?无明灭是病灭,如是病灭如实知。云何病灭道迹如实知?谓八正道,如前说,如是病灭道迹如实知。”
                            “若多闻圣弟子于病如实知、病集如实知、病灭如实知、病灭道迹如实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法、律正见具足。乃至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絺罗:“亦更有余,多闻圣弟子于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苦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苦如实知?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如是苦如实知。云何苦集如实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实知。云何苦灭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染着,无余断,乃至息没,是名苦灭,如是苦灭如实知。云何苦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如上说,是名苦灭道迹,如是苦灭道迹如实知。”
                            “多闻圣弟子如是苦如实知,苦集、苦灭、苦灭道迹如实知,如是圣弟子于我法、律具足正见,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道,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复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法,复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言:“更有余,谓多闻圣弟子老死如实知、老死集如实知、老死灭如实知、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前分别经说。云何老死集如实知?生集是老死集,生灭是老死灭。老死灭道迹,谓八正道。如前说,多闻圣弟子于此老死如实知,乃至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是圣弟子于我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圣弟子于行如实知,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行如实知?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无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无明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如前说。摩诃拘絺罗!是名圣弟子行如实知,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知,于我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摩诃拘絺罗复问尊者舍利弗:“唯有此法,更有余耶?”
                            舍利弗答言:“摩诃拘絺罗!汝何为逐?汝终不能究竟诸论,得其边际,若圣弟子断除无明而生明,何须更求?”
                            时,二正士共论义已,各还本处。


                            127楼2016-03-20 10:43
                            收起回复
                              【杂阿含经-杂因诵-卷14-344】
                              (另一版本《杂阿含经》第345经, 两个版本排序不同,经文内容相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如我所说,波罗延耶阿逸多所问:‘若得诸法教,若复种种学;具威仪及行,为我分别说。’舍利弗!何等为学?何等为法数?”
                              时,尊者舍利弗默然不答,第二、第三亦复默然。
                              佛言:“真实,舍利弗!”
                              舍利弗白佛言:“真实,世尊!世尊!比丘真实者,厌、离欲灭尽向,食集生,彼比丘以食故,生厌、离欲、灭尽向,彼食灭;是真实灭觉知已,彼比丘厌、离欲、灭尽向,是名为学。”
                              “复次,真实,舍利弗!”
                              舍利弗白佛言:“真实,世尊!世尊!若比丘真实者,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彼从食集生,若真实即是灭尽,觉知此已,比丘于灭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数法。”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比丘于真实生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数。’”如是说已,世尊即起,入室坐禅。
                              尔时,尊者舍利弗知世尊去已,不久,语诸比丘:“诸尊!我不能辩世尊初问,是故我默念住。世尊须臾复为作发喜问,我即开解如此之义,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异句异味问斯义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以异句异味而解说之。”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舍利弗作奇特未曾有说,于大众中,一向师子吼言:‘我于世尊初问,都不能辩,乃至三问默然无答。世尊寻复作发喜问,我即开解,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异句异味问斯义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异句异味而解说之。’”
                              佛告比丘:“彼舍利弗比丘实能于我一日一夜,乃至异句异味,七夜所问义中悉能,乃至七夜,异句异味而解说之。所以者何?舍利弗比丘善入法界故。”
                              佛说此经已。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28楼2016-03-21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