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把孩子带回家的空了一多半的数学卷子做完了,然后给她讲解错题以及我认为有些难度的题目,她一边用彩纸折她的花,一边不耐烦地有一搭没一搭地听,急着跑到楼下去玩,我坚持讲完才放她出去。
晚上睡觉我问她:妈妈给你讲题,你都会了吗?她说不会,再问:那你为什么不听?她回答:太枯燥了。一时间我无言以对,小时候做完作业我会有小小的满足感,考砸一次会有羞耻感,而她什么感都没有。她最爱说的话是:无聊!太无聊!她看过很多书,包括西顿故事集里那些悲伤的故事,但从未流过泪。
撇开她的多动症,我承认她的学习动力为零。看了知乎上“孩子需要经历些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性”的回答,有的是中学阶段经历了家庭的破产;有的是15岁去美国的中餐馆打工一个月发现还是学习比较轻松;还有的是低学历创业体会到的现实的残酷;还有的强调人生来不公(我们的孩子带着ADHD的基因不就如此?),要努力,也要找对努力的方向,即天赋所在;有的孩子在中考失败父母借七万上普高才开始知道承担责任;有的人明白学习不能只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怎么跟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打交道,是小孩子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有人强调父母的以身作则;有的在被嘲笑被欺负只到被老师第一次动手打之后才奋发学习(这种学习动力是不长久的),并且感受到学习的美感(这孩子智商140+,他的经历真是一波三折,我的感受就是太聪明了体会到的痛苦也比较多);还有人看了一部电视剧《龙樱》(励志日剧,估计女儿现在没兴趣看)。。。。。
对于9岁的女儿,只有我以身作则实现起来比较靠谱,我以后不会任由她的作业和卷子空着了,她不写也要在旁边看着我写,希望能慢慢带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