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1、动分阴阳-拳法原则
动则分阴阳,静则归无极。既是练功,则以动分阴阳为主。每一动一定分出阴阳两个。 这是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后面的所有。外形上,就是不晃。直的就叫伸展,叫伸开,展开。有点转可以叫螺旋缠丝。再加上力,他这样的话。他可以叫碾。嗯。搓。这一类的都是。这就是分阴阳。嗯。在这个拳法里面,他所有的动作。整个的一路二路的套路里面,要时刻的贯穿这个东西。
2、螺旋缠丝-劲路规则
螺旋缠丝是太极拳的一个术语。这是一个合成的术语。最原始的太极提法是缠丝。螺旋是一个现代科学的机械工程词汇。两者说的是一回事。 螺旋=缠丝。
螺旋缠丝和我们的太极拳有什么关系呢?王宗岳的拳论说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动,是我们拳法中的转(技术上讲转不是动),一转,就分出阴阳来了。这个转是自转。转本身是不动的,但如果加上了距离,就是螺旋了。我们的太极拳所有的动都只能是这个东西。不能有其它的东西。洪均生宗师说的“公转加自转”在这个意义上就是螺旋缠丝。
3、重心在中-整体形状
重心的主位在中间,形成一个自然的平衡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再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重心转换(腰裆转换)。这是我们的拳法在外形上和别的拳法有别的一个重点。说了两个东西。一个呢。是重心和支点呢。就在中间。另外一个呢。来回调。就这两个东西。所以我们拳里面。要求这两个东西,这两个东西的重点在什么。首先在打基础和练拳的时候。把这个重心,和中心放在中间。通过他的练习,学会了左调,右调,上调,下调,来回的调。调出来的结果。
4、收肘出手-动作规范
太极拳不外乎一个圈。这个圈如果始于往下的收肘,终在往上的出手,就是正圈。反之就是反圈。洪均生宗师的“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的十字真言,就是这个圈的规矩。是太极拳动作顺序的原则。收的时候呢。他不允许你这个从外面往里走。从这个外面往里走。这样的话。我们说,这就是,这就那个散了架了。他应该是怎么样。从这个肘开始往里收。拉着这个手回来。回来的时候,他一定收这个肘的时候,手是被拉回来的。并且在这个形上不能变。它不能自己这么样。来回的摆。这是第一。就是收肘的时候不能收手。第二呢就是他出手的时候,他不能出肘。就是这个出手是指的这个手领着劲儿往前走。这个肘跟着。这么过来。这么延伸出去。就是往外的时候。是外面这个手指头领着走。往里,啊。领着往外走。回来的时候,是用这个肘领着。往里走。因为这个肘,他它在,已经在里面,离丹田很近。这个样呢,就是所有的动作里面,一个里一个外。就是我们,我们平常呢就说。可以说一推一拉。也可以说就是一冲拳,一收拳。就是大致。动作的从离得远一点,你看外部的形状,他都是这么个东西。
5、凹圈在先-动作外形
拳架的整体、局部都要有规定的形。整体要像一个竖立的大头在下的鸡蛋(可以粗略描述为金字塔形),正圈是一个大头在外的平躺的鸡蛋,反圈是一个小头在外的平躺的鸡蛋。前面的胳膊有凸凹两个形状,我们刻意练出凹形。这个形状可以说说在整个太极拳界是独一无二的!
https://www.zhenbudong.cn/archives/13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