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晨练吧 关注:13贴子:835

回复:太极拳的核心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错开阴阳
分开阴阳,简称【分阴阳】
错开阴阳,简称【错开】
别开阴阳,简称【别开】

错开阴阳:【错开】
这几个术语都是分阴阳大类下的不同小分类。小分类更具体。也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更难。
简单解释如下:
分开阴阳就是在同一条线上分开。
错开阴阳就是在同一堵墙上不要有一条竖缝。
别开就是有两堵成90度角的墙,能够互相支撑。
太极拳在不同的层次里要有以上的三层内容。


IP属地:上海47楼2021-07-06 09:31
收起回复
    上下相随
    收肘照收不误。但是拳不能回来。手不能回来。不能回来怎么办。上了步了。上了步。把他堵上去了。就是回来这一块又从新补上去了。用底下。这就叫上下相随。记住这句话。这叫上下相随。就是上面做的动作。出现了空缺。那个步随进去了。这个步随进去之后。填补了。他并不是跟随的随。就是他底下有相应的动作来补偿它。上下相随的意思就是上边做的东西,底下得那个协调补偿它。是这个意思。
    手永远不能往回走,收肘时手往回走了,上一步,用身体补回来,上面做的动作出现了空缺,步随进去了,底下相应的动作补偿了,上面做的动作,底下要协调补偿。


    IP属地:上海48楼2021-07-07 11:42
    收起回复
      转身上步
      转身上步,在腰上\丹田上又一个快速的发力,转身。转身上步 这个动作不是做出来的,是转出来的。在丹田里有一个快速的发力、转动,使得身体跟着转上来。是突然加速的,不是匀速的。“转身上步”如果不是从丹田转发生,那么动作都在拐角,肩、屁股等地方。


      IP属地:上海49楼2021-07-08 09:32
      回复
        “定住!不要动!走!”这是什么意思?
        动作做出来了。做出来了,你别动了。你就走。不能先走了膝盖了。膝盖不走。脚下抓着走。


        IP属地:上海50楼2021-07-08 09:35
        回复
          1.海底翻花,右手像鞭子的打击,打的一瞬间是直的,但觉得看不见。具体要求,左手顶天,左脚蹬地,右手加上一点,右膝盖提高,靠胸部越近越好,丹田合住劲。出来五点外争,其他部位要合住劲。橡皮筋,地球引力
          2.大腿长,身体长,不利于练拳。解决办法:开胯。套路里叫填,就是收敛,就是裹。使大腿躯干变短。敛和裹一起就叫提肛。


          IP属地:上海51楼2021-07-09 09:32
          收起回复
            1.不动手
            主动的动和被动的动,被动的动不算动
            被动关系顺序:手是被肘动,肘被肩动的,肩是被跨动的,跨是被膝动的,膝是被脚动的
            2.没有圈
            我们练这个东西(正圈)是为了通过这九个动作,按要求做完九个动作,整个过程连在一起,从视觉(幻觉)角度看出一个圈,但本身没有圈,圈是视觉的一个幻觉,是各个动作按照步骤规矩做出后被反应呈现出来的
            3.你做的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你怎么可能出功夫?
            圈是不存在的,一定不要画圈,比划圈不可能进步!
            练的过程如果和真实的情况吻合了非进步不可,不吻合不进步!对练拳至关重要!
            4.不多用一点劲就叫放松,
            和对方交手,不管在 任何情况下不多用一分力!永远用力正合适才是功夫! !!
            用的力和对方正好合适(有时候也不需要正合适)
            子弹需要瞄准,炸弹💣不需要(但所有人都知道),不同情况下不同方法
            ***非常重要的原则性的东西:
            所有动作都是:收~在棍的底下,出~在棍的上面,换扣,过去,棍不动,给针穿线,穿过去,穿过去才可以拉
            有上下左右
            里面要硬,外面才可以动,如一棵树(树干是硬的,树枝可以随风做动作),
            发力的时候里面不动!
            *要会两种~*软的为了协调 硬了打人* ,
            协调是柔化,身体顺,打人要硬,技术的东西是硬的
            ***肩~把躯干的力传导到胳膊上(肩活才可以传导)
            跨~把腿上的力传到躯干上
            *练拳方法:无人似有人


            IP属地:上海52楼2021-07-13 09:50
            回复
              正圈:脚的劲路-收肘前脚~出手后脚~换劲~脚踏车(三维)蹬自行车🚲,里面是腰裆转换,实际做是三维,活扣,倒换手(师父用双手握棍示范)
              身体是三维的,
              肩的扣要解开~身体不动肩里面转一圈,肩下去才能转,肩的扣必须活开才能分阴阳
              要持续不断的分离,
              正圈:1收 2调整 3.出
              调整时胳膊不动,彻底分离(必须有人帮助做参照物)
              根在腋窝,
              动胳膊不动躯干,动躯干不动胳膊,分离
              走路🚶分阴阳,非常巧妙
              正圈:分两半1.蹬前脚收肘,同时转,跨转连到肘(后跨是堵墙)
              2.调整,腰转回来再出手(躯干往下一落转回去,胳膊真的不动,解扣),
              *小臂不动调整身体就是给对方挖坑,推手就是这样,调整的越大功力越大
              *胳膊和躯干分离意义重大!
              *圈就是基本功的结束。
              ///////////////////////////////
              阴阳分离,真不动。身体不动,只调整自己,挖坑等你,所有的动作都不在胳膊上。小臂不动调整身体就是挖坑,在身体里面做了巨大的调整,对方还一点也不知道,这就是胳膊和身体分离的效果,这非常重要。推手时,胳膊不动,身体其它部位作相应的调整,多做调整。阴阳分离,胳膊和躯干分离,胳膊一动不动。你明白了吗?能做到吗?
              /////////////////////////////
              正圈的转换!调脚在胯,调手在肩。
              脚的转换:
              蹬前脚收肘,
              调整,
              蹬后脚出手。
              在这里调整是调头,调头是过一个扣,过不了这个扣就憋死了。
              肩的调整:固定住小臂(手、肘两个点)调整肩和更里面(身体轱辘,包括转和下)

              蹬脚,蹬前脚转腰,
              身不动,后面一堵墙卡着,只能转。
              收肘。在这里肘被脚拉的。单练收肘的时候,收肘是主动的动作。
              注意,蹬脚的结果是腰转了,原地转了。
              调。这个过程手臂(手和肘两个点固定)是不动的!!
              身体落,垂直下落,别退,别倾。
              转身。这里的转身,和上述1D的转身是相对上的。

              小臂沿着“肘-手”射线出去。


              IP属地:上海53楼2021-07-14 10:50
              回复
                陈中华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1、动分阴阳-拳法原则
                动则分阴阳,静则归无极。既是练功,则以动分阴阳为主。每一动一定分出阴阳两个。 这是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后面的所有。外形上,就是不晃。直的就叫伸展,叫伸开,展开。有点转可以叫螺旋缠丝。再加上力,他这样的话。他可以叫碾。嗯。搓。这一类的都是。这就是分阴阳。嗯。在这个拳法里面,他所有的动作。整个的一路二路的套路里面,要时刻的贯穿这个东西。
                2、螺旋缠丝-劲路规则
                螺旋缠丝是太极拳的一个术语。这是一个合成的术语。最原始的太极提法是缠丝。螺旋是一个现代科学的机械工程词汇。两者说的是一回事。 螺旋=缠丝。
                螺旋缠丝和我们的太极拳有什么关系呢?王宗岳的拳论说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动,是我们拳法中的转(技术上讲转不是动),一转,就分出阴阳来了。这个转是自转。转本身是不动的,但如果加上了距离,就是螺旋了。我们的太极拳所有的动都只能是这个东西。不能有其它的东西。洪均生宗师说的“公转加自转”在这个意义上就是螺旋缠丝。
                3、重心在中-整体形状
                重心的主位在中间,形成一个自然的平衡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再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重心转换(腰裆转换)。这是我们的拳法在外形上和别的拳法有别的一个重点。说了两个东西。一个呢。是重心和支点呢。就在中间。另外一个呢。来回调。就这两个东西。所以我们拳里面。要求这两个东西,这两个东西的重点在什么。首先在打基础和练拳的时候。把这个重心,和中心放在中间。通过他的练习,学会了左调,右调,上调,下调,来回的调。调出来的结果。
                4、收肘出手-动作规范
                太极拳不外乎一个圈。这个圈如果始于往下的收肘,终在往上的出手,就是正圈。反之就是反圈。洪均生宗师的“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的十字真言,就是这个圈的规矩。是太极拳动作顺序的原则。收的时候呢。他不允许你这个从外面往里走。从这个外面往里走。这样的话。我们说,这就是,这就那个散了架了。他应该是怎么样。从这个肘开始往里收。拉着这个手回来。回来的时候,他一定收这个肘的时候,手是被拉回来的。并且在这个形上不能变。它不能自己这么样。来回的摆。这是第一。就是收肘的时候不能收手。第二呢就是他出手的时候,他不能出肘。就是这个出手是指的这个手领着劲儿往前走。这个肘跟着。这么过来。这么延伸出去。就是往外的时候。是外面这个手指头领着走。往里,啊。领着往外走。回来的时候,是用这个肘领着。往里走。因为这个肘,他它在,已经在里面,离丹田很近。这个样呢,就是所有的动作里面,一个里一个外。就是我们,我们平常呢就说。可以说一推一拉。也可以说就是一冲拳,一收拳。就是大致。动作的从离得远一点,你看外部的形状,他都是这么个东西。
                5、凹圈在先-动作外形
                拳架的整体、局部都要有规定的形。整体要像一个竖立的大头在下的鸡蛋(可以粗略描述为金字塔形),正圈是一个大头在外的平躺的鸡蛋,反圈是一个小头在外的平躺的鸡蛋。前面的胳膊有凸凹两个形状,我们刻意练出凹形。这个形状可以说说在整个太极拳界是独一无二的!
                https://www.zhenbudong.cn/archives/134414


                IP属地:上海54楼2021-07-16 12:32
                回复
                  松是没有变型的原始状态!不多一分力


                  IP属地:上海55楼2021-07-18 17:57
                  回复
                    太极拳是分阴阳的拳,是阴阳颠倒的拳。
                    1、张三丰语“人是无根树”(因为头上没有根),
                    2、太极拳是让人有根,头是根,不是“脚是根”。
                    3、“头是根”是脚比手快。脚不能生根,脚是活的,灵活的。
                    4、脚是活的,意思是脚调整的快。该停住的时候很解释。脚下有根是死的(和植物相反)。
                    5、人挪活树挪死。人能挪动就活了,眼界、头脑、思维都活了。拳也此理。
                    6、人的毛发,到了年龄都往下长。往上长是掤,这是太极拳要的。


                    IP属地:上海56楼2021-07-21 09:40
                    回复
                      练习夸张的正圈:
                      1、正常的正圈。
                      2、用脚蹬出来的正常的正圈。
                      3、夸张的正圈,蹬前脚收肘,填胯转腰,蹬后脚出手,动作都在脚上。非常夸张!
                      4、老师说做到了上面第三步,还是推手用不上,因为脚步还是不够大。通过练习,让脚步非常大,身体在中间不动!然后该移动身体的时候可以移动非常大!
                      5、在推手中(拼命堵住)中能上步(开步、上身)是非常难的。要练习!上身丢的,通过脚底下赚回来。


                      IP属地:上海57楼2021-07-21 09:43
                      回复
                        练拳方法:1,练之前先想一下这遍拳要练什么~2种(普通与具体的意义),~*用力带骨架练,*专门练中轴
                        初级练记套路,高级带功力练,专项练中轴等
                        *老架~从内往外练,直的最后变成曲的, 太直顶到肩上了
                        新架~从外往里练(曲的最后变成直的) 转大圈,绕过去,~太曲卡不住,
                        所有的东西是从直的变出来的!
                        老架的逻辑思维:所有的东西都是直的,用很多的直的变成曲的
                        新架:所有的东西都是曲的,最后出来直的
                        膝盖不动 中轴不晃,收肘 都是异于常人的,要切实的想出办法去练
                        太极拳和外家拳的差别:太极拳异于常人的东西不被人注意,外家的大家能看见
                        收肘 转腰 出手 关节要打开
                        *最大的关节跨,跨开了就能转腰了,肘开了肘就能收进来!


                        IP属地:上海58楼2021-07-28 09:21
                        回复
                          掩手肱捶 用脚后跟打。“领在外,发在内”。
                          关于汽车的后轮驱动、前轮驱动、四轮驱动:人天生是后驱的,后面使劲。脚上用劲是天生就会的。要提高的话,要前面拉(前驱),手能拉着身体走。
                          手能拉着身体走这件事是不可能做到的,是一个难过的关。在我们拳里,基础的东西都是推的,提高的东西都是拉的。身外无物,我们身体之外要造一个东西,拉自己的手。
                          掩手肱捶做法:手臂不要动,不要在手臂做动作;力从脚上来。脚后跟活的,拇指死的,后跟外碾,后腿伸长,力从这里来。
                          平常的人的力是从晃悠中来的,实用拳法的力是固定住、从脚上来的。例子是汽车撞人,车身是不会动的、只有轮子和地面有力,这个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练习的过程中,一旦我们不要动、只用脚,就不会用力了、使不出来力了。难关是不动了(手臂领住)脚上打出来。


                          IP属地:上海59楼2021-07-30 09:27
                          收起回复
                            “不动点是什么?”(只有阴阳还不能形成太极。第三个因素既是非阴非阳,也就是不动点)
                            在太极拳技击层面上,不动点就是支点。那么整个太极拳的训练就是在练套路和交手时如何找到这个不动点。在实用拳法中要求我们做到内部伸展,达到阴分阳分。在阴阳之间有那么一点不动,实际起到支点的作用。我们从后发力,通过支点传到对方,从而完成技击。
                            那么不动点的本则是什么?我们再重新回到太极的阴阳上,只有阴阳还不能形成太极。第三个因素既是非阴非阳,也就是不动点,那么什么是非阴非阳?这个问题实际超越了太极拳技击层面, 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按照字面意思,”非阴非阳“可以换成“既不是阴也不是阳”,这不是答案。我们再仔细地看一下杠杆支点的作用,我在一头用力下 按,另一头必定翘起(太极不就是这么简单吗?),支点跟我下按的动作有关吗?没有。支点跟另一头的翘起有关吗?也没有。依次类推,“非阴非阳”跟阴没有关系,跟阳也没有关系。非阴非阳就是一种状态,由阴阳分裂而产生出的一种独立于阴阳的状态。虽然“非阴非阳”是由于阴阳分裂而产生, 但它却跳出了阴阳的界而达到了另一个层次。在太极的推手中,对手只能感觉到阴(柔软)或 阳(刚硬),却不能感受到他和你并没有在实则上发生关系, 他和你不在一个界,于是你就能控制对手,处在不败之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庸往往被理解为平庸,或与世无争,或逃避现实,其实不然。中庸的境界是难以求得的。通过练拳这条途径,从中找到这种境界,实为人生之幸!儒教的中庸与道教的无为,佛教的超脱,意义上是接近的。所以洪公所述太极既人生,应该在这层面上理解吧。


                            IP属地:上海60楼2021-07-30 09:33
                            回复
                              钻地功
                              说的是上身和对方合好劲,不要动,要保持原状,再通过身体其他部位下沉,以膝盖领劲往脚下、地下沉。能做到,动作就有效,否则就相反。


                              IP属地:上海61楼2021-08-10 1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