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156贴子:354,428

回复:从佛家的观点看阳明心学之“心外无物”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是收藏不收藏,现在的易经就是儒传易经,你能别处另找易经来?你对治天下的理解比较狭隘,不知道你有没有看来过这样一编文章:讲有个人想改变世界,只是到发现他不能做到,不过他最后悟出,做好自己再影响身边的人再扩展,说不定真能改变世界。我们修身,使家庭和谐,影响身边的人,这也是治天下。修身成仁者,仁即爱人,所以必有治天下之志,所以修齐治平是一事。而你从一开始就把两者分开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7楼2011-10-06 11:28
回复
    你所说的正是问题所在,这不正是让《易经》写上儒家的商标,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们都是在看我儒门的经典。把所有周易的研究,流传都当成儒家的贡献。既然隐士先生都知道周易不知如何成书,就更不能说是那门那派的。儒家对周易有做整理,孔子坚持“述而不作”,保证原作品的完整性,不加入自己的意见。方便后人阅读。这本就没有儒传周易的意思。《易经》还是那本《易经》,没有一点儒学的成分。就是因为其他各家都没有整理,所以他们的研究和贡献融入到各自的学说当中。所以我说[好易者又援以为易,故易说至繁]。
    要我举例,当然有,明末大医家张介宾的《医易义》,里面就有一句这样的话: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就算是现在,开医学大会时,也有很多易学家去听课,开易学大会时,也有很多医学家去听课。医易相通是历代医,易者所熟知的。但他们都不学儒术。能说他们是儒传的吗??
    ansonalex 谨识!!


    IP属地:广东138楼2011-10-06 12:0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述而不作不代表他不注解易经,你现在拿本易经来看,大部分文字都是孔子写的,你能把现在通行的易经中孔子的文字去掉否?你说的各家各派自古到今看的都是孔子注的易经。而且你举各家主要是道家、医家(这是很有疑问的家),什么的对易经的发展的例子是没有的,而我却能看到历代大儒关于易经的作品,古代医家说的济世、仁心仁术都是源自儒家,而且古代医者怎会不读儒经?他们从小就会读。你是不是调查过现在学易的、医者都不学儒术?学易就会学到儒家的东西,不管他知不知自己在学儒。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9楼2011-10-06 13:27
      回复
        您去查查现通行汉代费氏古文本是怎么来的就行了,不管您尊不尊儒,认不认账,您手中的那本书都是儒家传下来的,明之易,亦不外乎是。所以并非是儒家非要给易打上自己的商标,若是百家各都所传之易,其所传之易又在哪里?张景岳是儒医,您只知他是医家,有没有去探究一下他的儒学背景?那篇《医易义》讲的是如何将易运用到医中去,可不是所谓医家流传的易经版本。3000多年以前的事,我是知道的不清楚,要是您知道,不妨指教。


        IP属地:山东141楼2011-10-06 18:29
        回复
          那你可以去大医院或易学会问一问,他们学不学儒术。都精读四书五经。
          ansonalex 谨识!!


          IP属地:广东142楼2011-10-07 07:03
          回复
            3000年前的事,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易》无一字虚设。上古时代,要保留文字记录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一是不方便,手头需具刻与被刻的工具,不可能想现在这样动辄万言。那时,一篇上千字的铭文足称巨典;二是古人对文字、符号等带有图腾的东西带着神秘与崇拜,不能乱写。孔子自然明白。而后世儒生把他当成是儒传的,这不是孔子的不对,只是儒生拿来卖钱而已。
            张景岳是儒医,是有学问的大医师。这个儒是有学问的读书人。通常读书人都叫儒,但他看的是《大学》,还是《老子》,就不用去管了,如果看了儒家的书就是儒生,那谁不是儒生??
            孙思邈精通医,道,佛,儒四家学说,但他是道士,你也可以叫他儒医,但我们不会认为他是儒生。
            ansonalex 谨识!!


            IP属地:广东144楼2011-10-07 07:26
            回复
              攻击性的话还请不要再说,所谓儒生拿易经卖钱,您有证据么?
              跟您说的很清楚了,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原本并不分明是什么派别所创,而儒家在周易的继承、整理和流传方面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这个是无法否认的,因为从汉以来传下来的版本就是儒家整理的,就这么简单一句话,为何要夹杂不清?
              为了证明您的观点,您就搬出张景岳,刚和您讲张景岳,您就说孙思邈,如果我与您讲孙思邈,您是不是还要讲张仲景,讲了张仲景,前面还有个华佗,再往上还有扁鹊,张景岳往下还有李时珍、叶天士……,不过这样是不是就没意思了啊,就这么点事,咱不至于把寒凉、攻下、滋阴、补土全讨论个遍吧。
              孙思邈是道士,但他所读的易经,仍然是汉儒传下来的,没人说道士就不能读,也没人说读了儒家经典就是儒家人,只是说他读的是儒家传下来的,这难道又犯了忌讳了么?


              IP属地:山东145楼2011-10-07 11:06
              回复
                首先你讲的医家就不是什么独立的思想派别。我所知道的中医都读儒经,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易经也读,但不特别研究易经。至于西医就,你觉得有关吗?还有你所说学易的,如果是学术研究的必精读儒经。我相信没有人读易经会不读孔子的文字不受孔子的影响。其实我与隐士先生翻来复去讲得很清楚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6楼2011-10-07 11:1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述而不作是不加自己的主观,但不代表不对前人的思想加以发展,展开其精微。完全照搬前人的有意义吗?述而不作与父述子作代表的是儒家道统的传承与发展,代表儒家既精一又创新的特点。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7楼2011-10-07 11:20
                  回复
                    那为什么要强调是儒家传下来的呢??为什么不是研究易的人传下来的?
                    ansonalex 谨识!!


                    IP属地:广东148楼2011-10-07 11:33
                    回复
                      您只要查一下通行本易经在历史上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就知道了,给你提个线索:费直、刘歆


                      IP属地:山东149楼2011-10-07 11:44
                      回复
                        是受孔子文字的影响,还受老子,医家等其他学说影响。同时还受自己影响。就是不一定受儒家门派影响。
                        敝人翻来复去讲得很清楚了!!
                        zhanpar兄还是不了解“述而不作”的意思,那自然也不明白孔子对学问的态度。先生不精读历史,我不怪你。呵呵!!
                        ansonalex 谨识!!


                        IP属地:广东150楼2011-10-07 11:44
                        回复
                          那他们是不是研究易的人呢??


                          IP属地:广东151楼2011-10-07 11:45
                          回复
                            因为主要研究易经的、对易经传承和发展最大、最有影响的还是儒家。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52楼2011-10-07 11: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孔子对易的贡献,所有人都是认同的,后来费直、刘歆的贡献,这也不能忽视。但只是他们是研究易的人,对易的发展有帮助,才被世人所尊重。只是他们研究易,又因儒学的背景,就把他们贡献算到儒家身上,说成是儒家的贡献。这就有问题了。既然说易经不是那门那派的,那为什么要强调那门那派的呢??两位先生一直强调的是儒家对易的贡献。但我看到的只是那几位圣贤的贡献,这就是在下与两位先生所不同的理解。我说孙思邈,只是为了说明这一点而已。他是什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医术与医德中也同样传承了易学的思想。
                              但一谈到《易经》,就一定要说这儒家的贡献最大,这是忌讳的。
                              ansonalex 谨识!!


                              IP属地:广东154楼2011-10-07 1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