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楼主的确同类——都是人,(想想还是加上了后面这三个字)同类人!
“ 谈论心学只要一引用《传习录》语,类似这样话“把自己打扮的就像王阳明二世一样,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就全部理解了”就层出不穷,这是谈论心学的态度?”
——的确,这不是讨论心学的态度,也不是讨论任何学问的态度,这是接上火的态度!可是你大概没意识到吧,你对楼主就是这种态度!有你这个因,才有我这个果。
至于佛家弟子五蕴皆空着相之说,不和你论!就算是一个佛家弟子在我面前,这一个回合下来,也不想解释了!不遇诗人不献诗,不逢剑客不拔剑!
心学你觉得自己正宗就正宗吧。对于我,无影响!
《弟子规》在早先,是鸿蒙之童刚入学时候读的。这和某将孔子的《论语》和《传习录》作比好像远了些吧。我不懂!尽管可以懂——但是真的不懂!
如果你要表达的是佛老抛弃人伦之弊,我只能说(老不敢说,从佛学理论角度试言之)您与阳明,没有把佛说弄明白!阳明说他学佛老三十年,可到底是个半吊子!这话我一直不想说,因为太、太、太打击人!更是伤了大家学习王阳明的积极性——这是某不忍的事情!别的不说,佛学四句入门教“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王阳明就忽略了,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心!
再扯点不沾边的,一说佛,大家很容易想到庙。可是,王阳明死了后呢,跑到孔庙享受香火去了!这是为啥?